《客家姓氏渊源》为开展客家迁徙等问题的研究,从客家姓氏由来至今等方面展现了大量的资料。是客家姓氏研究目前最齐全资料。2000多年来,客家先民是如何迁徙的,历次南迁的社会背景如何,入赣后又如何转徙播迁以及在迁徙中逐渐形成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风情的许多特点等,已成为近现代中外史学家、社会学家所热烈探讨的课题。
图书信息
书本简介
一个姓的历史、家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当然无法取代中国史和中国文化,但因为它具体而微,无不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些在中国史中没有必要或无法显示的事件或内容,却是一姓一族有决定意义的要事大事,因而需要详细记载,让子孙后代永志不忘。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记载,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能那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和家族的来源,了解本姓的历史,而且由于这历史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部分就产生在自己熟悉的人物和地点之间,必定会备感亲切,更受教益。只要摆脱了狭隘的宗族观念,敬祖爱家与热爱祖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了解本姓本族的历史与学习祖国的历史就能相得益彰。
本着这样的目的,编著者广集了姓氏、谱牒、史志、传记等资料以编撰出本书《客家姓氏渊源》,以适应社会各界的需要。如《客家姓氏渊源》从各姓氏族谱、家谱中摘编录了大量的与史志相印证的精华资料,可以说是客家姓氏的简史、简谱。
中华民族自汉以来就有撰修家谱、族谱、祠谱、墓志的传统,客家先民也因崇敬祖先,为了寻根溯源而重修、续修了许多家谱、族谱、祠谱。这些谱牒多成书于封建时代,是有些消极的因素,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如实地记载了一姓的蕃衍、迁徙、仕宦、业绩等情况,
从而也包含了许多真实而具体的史料,不仅包含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资料,也包含有
社会学、人口学、
民族学、客家学、
民俗学、地方经济史等方面的资料,其价值远在一家一族历史之上。
书本特色
这本《客家姓氏渊源》是以客家 主要姓氏为对象编写的。《客家姓氏渊源》与旧百家姓相比有不同的特色。其一,与以往笼统地收录中国姓氏的旧百家姓不同,《客家姓氏渊源》尽现所占有资料同时力避了以往的一些误传及牵强资料,以全面介绍当今的客家主要姓氏;
其二,与旧百家姓只注明各个姓氏的郡望地不同,《客家姓氏渊源》尽可能详尽地追根问祖,简明扼要地说明客家姓氏的由来;其三,与旧百家姓相比,《客家姓氏渊源》还增加了各姓氏家族蕃衍迁徙、专用楹联、郡望堂号(有的以郡望为堂号)、姓氏分布、名人之最等内容;
其四,旧百家姓单纯地介绍姓氏知识,而《客家姓氏渊源》则在更全面、系统地介绍姓氏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趣味性,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也算是使
姓氏学大众化、通俗化的一种尝试吧。
在此,还就《客家姓氏渊源》的编写作以下说明:本书的名人大体上是以《
辞海》为选编对象。之所以以《辞海》为准,一是考虑到《辞海》的权威性,
二是考虑到它所收人物从古到今,能够有一个统一的取舍标准。每姓名人如其姓名后注有籍贯者,意为客家籍。此外,还参考了《中国革命史辞典》《华夏女名人辞典》《中国近代史辞典》《中国现代史辞典》《
辞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等。各姓氏的“名人之最”是各姓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的简介。
编写时,编著者力求全面,既有男性杰出人物,也有女性名人;既写忠臣良相,也写奸臣贼子。本书的常用专用名称,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以后则用简称,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11修正)成立前(后)简称解放前(后),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公元108年简写为108年等。
客家姓氏
古代姓氏
上古时,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说明氏起源于父系,而姓则来自母系。但
秦汉起姓氏不分,以后人们就只有姓,而没有氏了。今天如果提到姓氏,一般就理解为姓名了。中华姓氏如从
黄帝赐给其儿子12个姓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如从
伏羲姓风起,就至少有1万多年的历史了。即中华姓氏自原始公社时期就有了。
自古以来,姓已经成为
中原地区——
汉族人民家族的标志性称号。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少数民族和一些周边国家也采用了以姓为家族标志的制度,或直接采用了
汉姓。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裔,尤其客家人及其后裔,都有自己的姓,而且一般都沿用本家族的姓。
姓既然是标志家族的称号,由于家族地位的差异,就是在同一个姓内,也会有高低贵贱之分。
魏晋后讲究门阀,出身高门大族成为获得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先决条件。到了
唐朝,姓望、郡望应运而生,姓望或郡望成了区别门第高下的标准。如同样姓王,太原王氏门第最高,琅王氏其次,其他地方的王氏等而下之。
排不上姓望的就只能算寒门素族了。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当官入仕,出人头地,就只能攀龙附凤,以至不惜编造谱系,将本家族与本姓的郡望联系起来。流风余韵,历久不衰。
北宋编《百家姓》列皇族
赵姓为第一,明朝的《千家姓》用明皇家
朱姓开头,而清朝
康熙的《御制百家姓》大概不便将皇室
满族的姓“
爱新觉罗氏”与“赵钱孙李”并列,改以
孔姓居首。
据统计,中国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60个,其中
单姓3484个,复姓2030个,三字姓146个。而
杜若甫与
袁义达所编《
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的姓氏有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字以上的姓2313个。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姓氏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各类姓源,或线索。
(1)诸侯、卿大夫及其后裔,以封国、封地或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如:梅、阮、密、蔡、郯、项、玄都、任、、
蜚廉、修鱼等为封
国姓;屈、知、壶、卞、诸梁、堂、镐、谢、丘、、单为封邑姓;刘、乡、亭等为封地姓;百里、东门、北野、北郭、
渤海、
南郭姓、南宫、瀛、毋丘、姬、闾葵、诸葛(山东诸城葛姓后迁
河南省以别当地葛姓)等为居住方位姓;以出
地黄为姓的如:东方(传为
伏羲生地)、姚(传为虞生在姚墟)等。
(2)大夫、官吏、贵族,以受封的
文华殿大学士、爵号为姓氏,或以职业技能为姓氏。如
司徒、
司马、
司空、司士、司寇,是分别掌管教化、军事、工程、爵禄、刑狱的,则以官职为姓;以官职为姓的还有:贾正(掌商业)、宫正(掌宫中戒令)、卜(掌
占卜之官)、祝(古时巫吏祝之官)、刑吏(掌刑罚)等;裘(制表工)、冶(金工)、巫(
黄帝时巫彭作医)、膳、轨(占卜)、渔、樵等,均以职业、技能为姓氏。
(3)以祖先的族号或谥号为姓氏。例如,尧的族号为“唐”,尧的部分后代便姓唐。类似这种姓氏的有虞、夏、商、殷、周等。所谓谥号,是古代人在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古代帝王死后,在祭祀仪式中,均要追谥庙号,如
周代有
周文王、
秦武王等谥号,他们的某些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由这条线索发源的姓氏还有昭、穆、康、诗、襄等。
(4)
上古时代由于人类对自然物的
迷信和崇拜,便以自然物、器物或颜色为姓氏。如:牛、马、羊、鱼、熊、虎、江、山、水、风、雨、火、星、杨、柳、花、夏、冬、秋、红、黄、白、黑、蓝等。
(5)统治者封赐有功之臣和贬斥有罪之臣的姓氏。前者多为褒义,如曼(相传古帝时,因少昊的一个儿子有德业,赐予曼氏)、李(
唐朝徐、、安、杜、胡、弘、郭、麻、
鲜于姓、张、阿布、阿铁、舍利、失邪、董、罗等姓氏的臣民之部分因建国有功,从唐皇族姓李),类似于这种封赐姓氏的还有:德、穆、文、武、昭、幸、惠、宠等;后者多为贬义,如:毒(唐宰相
窦怀贞与
太平公主谋逆,既败后,皇上令其改姓窦为毒,意为“恶毒之人”)、(黥为古代的一种肉刑,又称墨刑,即用刀刻刺面部,再涂上
黑色,以示有罪。汉代初年诸侯王
英布曾因罪而受此刑,其后因以为氏,意为“有罪之族”)、枭(
隋炀帝诛
杨玄感,改其姓为枭氏,意为“悬头示众之人”)、
饕餮(
南梁秦武王肖纪举兵反对梁国朝迁,兵败之后,
萧绎肖绎令其改姓,意为“贪婪凶恶之人”)。
(6)以天干、地支、数词、量词、长幼、次第为姓氏。如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七、四、百及第一至十,还有伯、仲、叔、季等。
(7)兄弟民族的姓氏译音及兄弟民族借用的汉字
单姓。据统计,来自于兄弟民族的姓氏音译的姓氏,占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全部姓氏的1/3左右。
(8)除上述姓源外,还有因避讳而改姓,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因避仇、避祸而改姓。又有冒充、假冒某姓的,称为
冒姓;还有音讹、声转、省文及异写而分化成不同姓氏的。等等。
常用姓氏
宋代《百家姓》应当看作是姓氏研究和考证的最早成果。它收录了
中原地区古代400多个姓氏,并对各个姓氏望族居住地进行了考证。明朝洪武年间的
吴沉已收集到1900多个姓。据调查,中国人主要使用的
汉姓达3050个之多,而使用最多的100个姓(其中也多是客家的主要姓氏),即
李 王 张 刘 陈 杨 赵 黄 周 吴 徐 孙 胡 朱 高 林 何 郭 马 罗 梁 宋 郑 谢 韩 唐 冯 于 董 萧 程 曹 袁 邓 许 傅 沈 曾 彭 吕 苏 卢 蒋 蔡 贾 丁 魏 薜 叶 阎 余 潘 杜 戴 夏 钟 汪 田 任 姜 范 方 石 姚 谭 廖 邹 熊 金 陆 郝 孔 白 崔 康 毛 邱 秦 江 史 顾 侯 邵 孟 龙 万 段 雷 钱 汤 尹 黎 易 常 武 乔 贺 赖 龚 文
这100个姓人口约占
中原地区总人数的85%;较为常见的姓,也有300个左右,其人口则占人口总数的99%以上。不过,时至今日,人们还是习惯于用“百家姓”来代表众多的姓,“百家姓”已成为中国
诸姓总和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