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1900年3月25日~1990年5月22日),原名凌瑞棠,出生于北京,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区),毕业于燕京大学,中国女作家。
清代官员
凌福彭庶女,生母为第三房妾室李若兰。与
苏雪林、
袁昌英合称“珞珈林山三个文学朋友”(珞珈三女杰)。丈夫是20世纪30年代时的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
陈源(西滢)。
1923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女儿身世太凄凉》。同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193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女人》和《小孩》。1935年,应约主编《武汉日报》副刊《现代文艺》。同年,《小孩》改名《小哥儿俩》,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种,由上海
良友图书公司印行。1938年初,随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1939年底,执教于燕京大学。1946年,陈源受国民党政府委派,赴
巴黎出任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1947年,凌叔华带着女儿陈小滢到伦敦与
陈源团聚,从此定居
欧洲。1953年,英文自传体小说《古韵》由英国荷盖斯出版社出版。1956年,到
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法国建立外交关系,翌年法国政府令陈源离开巴黎乔治五世大街11号,其家庭生活也愈加困顿,难以维持。
1967年至1968年,凌叔华在
加拿大任教,讲授中国近代文学。回
英国后,应
伦敦大学、
牛津大学、
爱丁堡大学邀请,曾作中国近代文学和中国书画艺术专题讲座多次。1972年至1981年,先后五次回国,遍访祖国的大好河山,作画写文,优美的散文《敦煌礼赞》(刊于《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集》)就是她参加了敦煌石窟后写下的佳作。她先后发表独幕剧,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公报》《
南洋商报》上发表介绍祖国名胜和文艺作品多篇。她也用英文写作,所写的一些关于祖国的文化艺术、风俗人情的作品如《汉画石拓》《明代木版画》《中国庭园》《乡村生活》《敦煌千佛洞》等,在
英国各报刊发表后,得到知识界的普遍好评,尤为英国现代最有名气的女文学家
伍尔夫(Virginia Woolf)和英国桂冠女诗人萨克威尔·威斯特(Vita Sackville-West)所赞赏。
1989年,回到中国。1990年5月2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凌叔华1900年3月25日出生于北京。从七八岁起,就从师学画。之后凌叔华被父亲送到
日本学习两年。从日本回到
天津市,凌叔华请
北洋女师范学堂毕业的老师辅导,半年后,通过了该校三年级考试,1918年秋,插班到第十学级学习,与
郭隆真、邓颖超、张若茗、蒋云、梁尘等成为同班同学。1919年,进天津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同年,“五四”运动爆发,凌叔华是班里中文最好的,被选为女师学生会的秘书,在学生上街游行和演讲时,她负责写计划、标语和演讲词,并为蒋云、
许广平主编的《醒世》周刊撰稿。1922年,她考入燕京大学预科,曾与即将毕业的
冰心同学一年,1923年,升入本科外文系,主修英文、法文和
日语,并听过
周作人的“新文学”课。1924年,在大学里,在作画的同时,她开始以白话执笔为文。1月13日在《
晨报》副刊上,以瑞唐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女儿身世太凄凉》,接着又发表《资本家之圣诞》及杂感《朝雾中的哈大门大街》等。1924年5月,
印度大诗人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访问中国,作为
北京大学教授兼英文系主任的
陈源(西滢)担任接待,凌叔华也在欢迎的代表之列。5月6日下午,北京英文教员联合会假燕京大学女子学院举行茶话会欢迎泰戈尔,这时,凌、陈第一次相见。之后,书来信往,讨论文学艺术问题。
工作经历
1926年6月她从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以优异成绩获该校金钥匙奖,任职北京故宫博物院书法绘画部门。7月,她与陈源结婚;翌年初秋,夫妇同往
日本作短期旅行,后凌叔华留京都一年,研读菊池宽、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夏目漱石的作品及日本艺术。
1925年1月10日,凌叔华奠定她在文坛上的地位的成名之作《酒后》在《
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3月21日,短篇小说《
绣枕》又在同一刊物(第一卷第十五期)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27年,在燕京大学任教。1928年春,新月书店出版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花之寺》(“现代文艺丛书”第四种),由
陈源编定,他在《编者小言》中说:“在《酒后》之前,作者也曾写过好几篇小说。我觉得它们的文字技术还没有怎样精炼,作者也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没有收集进来。”1929年,陈源离京赴
武汉大学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系主任,凌叔华也随丈夫到武大任教,最初住在
武昌西北的
昙华林,后住在武昌美丽的
珞珈山上,与另外两名在武大执教的女作家袁昌英和苏雪林过从密切,结为好友,当时被称为“珞珈林山三个文学朋友”,又称“珞珈山三杰”。在武汉,凌叔华在授课之馀,还努力创作;为了“搜罗华中文艺天才”,还主编《武汉文艺》。
1930年,她的短篇小说集《女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1935年,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儿童短篇集《小哥儿俩》(“良友文学丛书”第二十种),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本小书先是专打算收集我写小孩子的作品的。集了九篇,大约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起至本年止,差不多近十年的工作了。1938年春,她将自己的苦闷写信告诉
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妮娅·伍尔芙夫人(Virginia Woolf),后者来信说:“Only works you can face the war”,还鼓励凌叔华写作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切身的事物。在创作上,她受俄国契诃夫和英国曼殊菲尔 (Miss Katherine Mansfield) 的影响。这期间,她写作不多,但对东方的艺术和戏剧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946年,
陈源受国民党政府委派,赴
巴黎出任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代表。翌年,凌叔华带着女儿陈小滢到伦敦与陈源团聚,从此定居
欧洲。她曾进联合国国际了解速成班学习并获文凭,后又在巴黎学习法文及研究印象派绘画多年。昂贵的巴黎生活,陈源的不及大使馆一秘待遇的薪金,这巨大的生活压力,把他们挤出了巴黎,只好住在伦敦,只有在开会的时候,陈源才到巴黎。在伦敦,她曾给大学讲授过东方艺术与戏剧,但这时期她主要从事西方文学和艺术的研究。
1947年起,全家人在
英国定居。1953年,她在
伍尔夫的建议和鼓励下,用英文写成的带有自叙传色彩的小说《古韵》(Ancient Melodies,又译作《古歌集》)由英国荷盖斯出版社(The Hogarth Press)出版时,曾经引起英国评论界的重视,成了畅销书。1956年至1960年,应
新加坡新创办的
新加坡南洋大学之聘,担任该校中文系中国近代文学和新文学研究教授,课馀热心辅导文学青年进行创作。
1960年,新加坡星洲
世界书局和马来亚青年书局,出版了她的以中国妇女和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自选集《凌叔华短篇小说选》和以海外纪胜及文艺诗歌评介为内容的散文集《爱山庐梦影》。侨居异国三十多年,她曾先后在巴黎、伦敦、
波士顿等地博物馆和新加坡、(木兵)城商会内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62年12月,Cenuschi博物院为了纪念已故院长、著名汉学家格洛肖特逝世十周年,她应邀在巴黎Musee Cenuschi举办中国文人和她自己的画展。这是轰动
巴黎的一次画展。这次画展,除她自己的三十多幅画外,还展出她收藏的元明清三代大画家
董其昌、
倪瓒、
陈洪绶、
恽南田、
傅山、
石涛、
李鱓、
郑板桥、
金农、
赵之谦等人的名作,这些珍品曾印成纪念巨册。另外,还展出了她收藏的文物、文房四宝及金石。
法国电视台、电台广为介绍,《
世界报》和《
费加罗报》等大报刊均刊专文赞扬。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法国建立外交关系,翌年法国政府令陈源离开巴黎乔治五世大街11号(11 AVENUE GORGE 5),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66年辞职,其家庭生活也愈加困顿,难以维持。1967年至1968年,凌叔华在
加拿大任教,讲授中国近代文学。回
英国后,应
伦敦大学、
牛津大学、
爱丁堡大学邀请,曾作中国近代文学和中国
书画艺术专题讲座多次。1972年至1981年,先后五次回国,遍访祖国的大好河山,作画写文,优美的散文《敦煌礼赞》(刊于《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集》)就是她参加了
莫高窟后写下的佳作。她先后发表独幕剧,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公报》、《
南洋商报》上发表介绍祖国名胜和文艺作品多篇。她也用英文写作,所写的一些关于祖国的文化艺术、风俗人情的作品如《汉画石拓》、《明代木版画》、《中国庭园》、《乡村生活》、《敦煌千佛洞》等,在
英国各报刊发表后,得到知识界的普遍好评,尤为英国现代最有名气的女文学家维吉妮娅·
伍尔夫(Virginia Woolf)和英国桂冠女诗人萨克威尔·威斯特(VitaSackville-Wost)所赞赏。她的自传体的英文作品《古歌集》(ANCIENT ME LODIES)是在V·W00lf指导下写成的,被誉为是一部令人陶醉的作品。她对凌叔华说:“写书不要专为外国人读。要为自己所见所知道的写。”凌叔华说:“这对文学工作者很有道理。”《古歌集》出版后极为文化界注意,英国读书协会(BOOk Society)评它为当年最畅销的名著,《
星期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还特别撰文加以介绍。凌叔华也因此而驰名于国际文坛。
1984年秋,她在伦敦进对
萧乾说:“我生在北京,尽管到西方已三十几年,我的心还留在中国。”1986年,她染上了重症
伤寒,又跌坏了腰骨,加之
乳腺癌的纠缠,使她痛苦不堪。1989年末,她坐着轮椅,由女婿--
英国汉学家秦乃瑞陪同,飞回北京,住进景山医院。1990年5月病逝于北京。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凌叔华的创作长于对女性的描写,善于表现心理,亦真亦幻的情感时在心中流淌,时又随风飘逸,令读者酣迷;语言清新隽秀、温婉细腻、妩媚浪漫,独具“闺秀派”之风。莫洛瓦(Andre Maurois)称她是一位"心灵剔透"的中国女性,莫罗瓦说她是一位多才多艺“心灵剔透”的中国女性。她的画属于“文人画”。所谓文人画是画家借画中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的灵魂、思想感情的一种画法。莫洛亚介绍说:“在这种富于诗情的绘画中,山、川、花、竹等,既是固有物体,又表现思想。其中的静与空白和线条,所表现的并无不同,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人常把书法、绘画、诗歌融为三位一体的艺术,文人画便是恰到好处地控制了这三种要素而成的。中国艺术家虽受传统薰陶,但并不抄袭古人作品,而是努力摆脱臼,显示出自己的境界。他们并不呆板地以模仿自然为能事,而认为重要的是能创造一种诗的意境,所以凌叔华的工夫并不在表现面上的努力。她画的那些雾气溟俶的山峦,两岸线条模糊得几乎与光相混的一抹淡淡的河流,用淡灰色轻轻衬托的白云,构成她独特的,像在膝陇的梦境里涌现出来的世界。她的艺术的另一特色,则是她知道怎样运用她的魅力,寥寥数笔,便活生生地画出一株幽兰,一茎
紫玉兰,或一串
苹果花的蓓蕾。她用中国墨,在洁白的画面上,单纯、简捷得几乎无以复加,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抽象的笔法。但看她描绘自然的曲线,又能令人忆起这些花枝和花朵的实体,其实,这是由真实的存在发生和传出来的。”
影响
凌叔华所作的自传《古歌集》(AncientMelodies傅光明译为《古韵》)曾成了当年
英国的畅销书,并译成法、德、俄、
瑞典等文字出版。她所作的山水花卉曾被波城和印城博物馆购买保存。1968年英国大英艺术协会也曾借出她在
法国展出的文人画在伦敦展出。
人物评价
凌叔华的小说,发祥于《现代评论》,她恰和
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君,
黎锦明,
川岛芳子,
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
巨族的精魂。——
鲁迅个人生活
凌叔华出生于高门巨族,她的父亲
凌福彭字润台,出身翰苑,
光绪十九年中
举人,与
康有为同榜
进士,历任
清代户部主事兼
军机章京、
天津市知府兼天津工艺局及习艺所督办、
保定市知府、天津道长芦盐运使、顺天
府尹代理、直隶布政使。1911年后曾任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他精于词章、酷爱绘画,
吕振羽齐白石、
姚茫父、
王云、萧厘泉、周启祥、金城、王梦伯、
陈半丁、
陈师曾等著名画家过从甚密,组织“北京画会”,家里常有文人墨客出出进进。母亲是父亲的第四个夫人。
1935年10月,凌叔华与在武大任教的
英国青年诗人、
伍尔夫的侄子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发生婚外情,其后分手。陈西滢与凌叔华此后虽未离婚,但分居渐无交流直至陈西滢去世。
1928年陈西滢到
武大郎当教授,后接任
闻一多的文学院长之职,凌叔华作为眷属同往寓“双佳楼”。此时,凌叔华与
苏雪林、
袁昌英结为好友,三个人在文学创作上盛极一时,有“珞珈三杰”之誉。苏雪林本在
法国学画,与
潘玉良同窗,袁昌英的女儿
杨静远又拜凌叔
华为干妈,因此三人友谊非同一般,一直延续后人。凌叔华为人的亲和力极强,她与
胡适、
徐志摩等一批名士情谊颇厚,他们互送字画,或诗文唱和。某年,凌叔华为徐志摩设计一叶贺年卡,构思独特:大海边的沙滩上,一稚态可掬的孩子,一手捏着花插往沙地,一手持壶浇水。题为《海滩上种花》,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后来,徐志摩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讲演,便以此名为讲题。
人物轶事
陈源曾主编《
现代评论》杂志中的《闲话》专栏,在他主编期间,曾多次刊登其女友凌叔华的作品。1925年10月-11月,凌叔华两次被指“剽窃”,“抄袭”国外名家的作品。一时间凌叔华非常难堪,陈西滢认为揭露凌叔华剽窃的文章是
鲁迅所写,反指鲁迅抄袭,结果引发鲁迅与陈西滢的骂战。
徐志摩装着日记的所谓“文字因缘箱”的归属,这个非常重要,所谓“八宝箱”中记载了徐志摩风流情史,所以徐志摩遇难后众人争抢这个八宝箱,需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徐志摩早年日记中包含他曾极力追求
林徽因之事宜,以及被拒绝的失恋心情。后来二人各自婚嫁,徐志摩曾承诺将这部分日记交给林徽因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波。因徐志摩后妻
陆小曼曾偷看并烧毁徐志摩的雪池日记,徐志摩此后不敢把日记放在家中,于是将装日记的八宝箱暂时寄存在
陈源凌叔华处。在此期间
徐志摩曾拿回日记但最终还是因为要去
欧洲携带不便留在了凌叔华家。1931年徐志摩意外去世后,林徽因希望履行徐志摩生前承诺拿回与自己相关的部分日记,陆小曼则以遗孀的身份要求取得徐志摩全部日记。经
胡适几番交涉,凌叔华交出了部分徐志摩日记。多年过后凌叔华曾辩称1928年6月徐志摩去欧洲,10月因自己搬家去武昌而将日记“交与之琳”还给了徐志摩,徐志摩的学生
赵家璧曾写信问过
卞之琳,据卞之琳的回信说:“凌叔华致胡适信,说曾把徐‘文字因缘箱’交与我,是她记错了,我从未闻此事,不知她究竟交给了谁”。1928年10月卞之琳还在上海私立浦东中学念
高中,直到1929年夏天,他才考入
北京大学英文系。1931年年初
徐志摩到北大教英诗及翻译课时二人才相识。
后世纪念
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史家胡同24号院,其旧时主人是凌叔华。后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的产权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
相关争议
港和南洋书市流传着署名“凌叔华”的长篇小说《梦里心声》和短篇小说集《柳惠英》,在一些工具书和评论家的文章里,也都把这两本书列在她的名下。1981年,凌叔华曾发表声明:“《梦里心声》及《柳惠英》二书,均非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