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献甫 (1801~1872) 字小谷, 号识字耕田夫,又号自石,
象州县人。
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拔贡,十五年
进士。官刑部
主事,赏五品卿衔,后以教授著书为生。道光二十七年,在桂林任榕湖书院、秀峰书院主讲。
咸丰七年(1857),为避
太平军而移居
广州市,主讲于广东顺德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
同治元年(1862)回桂定居,主讲秀峰书院。十一年任孝廉书院山长,直至去世。在文学上,评点直抒己见,力避道统文派之说。其论文力反门户之见,认为“道无所谓派也,文有派,其始于明人所选唐宋八家文乎? 然皆门户之私也,非心理之公也”;并认为桐城派崇尚古文,乃“不惟于体太拘,而于事亦太陋矣”。其论诗,反对分唐界宋,认为“分唐界宋各护短,党同伐异非求工”,主张学古人之诗,贵在创新,言必由衷。
著有《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四书翼注论文》、《愚~录》、《补学轩文集》、《续刻补学轩文集》 、 《补学轩文集外编》、《补学轩制艺》、《鸿爪续集》、《鸦吟集》、《鹤集》、《鸡尾集》、《鸥闲集》、《象州志》等。
生平经历
郑是
清代经师、诗坛名人。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郑献甫生活俭朴,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强记。清嘉庆二十年(1815),应童试,中秀才并考入州学。
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中拨贡
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第四次进京考试始中
进士,任刑部
主事。一年零二个月后,以双亲年老乞养为由,辞官回乡。
同治六年五月(1867),清廷以他“孝友廉洁守正不阿”赏给五品卿衔。郑献甫大半生在两广从事教学,被誉为“两粤宗师。”先后在广西容设馆教学,广西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榕湖书院、秀峰书院、象台书院、
柳江书院、广东顺德之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等任主讲。同治十一年(1872),在桂林孝廉书院病逝,终年72岁。
郑献甫(1801—1872年),原名存,字献甫,号小谷,又自号识字耕田夫、草衣山人,为避
咸丰名讳,以字行世,世人惯称“小谷”,
象州县白石村人,嘉庆六年(1801)生。按《郑氏族谱》载,明
天启年间(1621—1627年,
朱由校朱由校年号),其先祖自直隶(今河北)迁至象州,传七世至
曾祖父郑郊,生六子,其伯祖郑名佐为第三,
乾隆进士。其祖父郑名仕为第四,年四十方生献甫父
郑珊。
郑珊,乾隆诸生,“授徒于家,力务实学,心思妙绝,每讲经义,作为文章,多有独得之奇。”娶妻高氏,继室
张姓,张生二子,献甫为长,弟存缁早亡。献甫有云:“余先世未尝仕宦,亦未尝经商,所遗者田宅而已耳。然先大夫间为教习,所得不过数十金,先宜人劳于田,家妇所入亦不过二百石,朝夕所需,安贫守素,别无营谋。”可见郑氏家境并非十分富裕。然:“郑之受氏凡数千年,而居象才数百年。在其前者值鼎革,已轶无考矣。八世为吾祖,行始有登第者;九世为吾父,行始有出仕者。然亦第承先德,力田读书,乡校不绝声耳,非有耀之势,阀阅之荣也。而乡人语吾族属必推郑氏,语家范亦推郑氏。”
郑献甫“少颖悟,遵庭训,才思敏捷,天资颖异,博闻强记。”“十岁读五经,又三年读九经,甫入童子军,即补弟子员,年二十有五,始为拔贡登贤书,三十有五始成进
士官比部。自念少无宦情,又亲届高年,乞假归,丁内外艰,遂不复出,浮沉乡里,教授诸生。”
同治六年(1867),
广东省巡抚
郭嵩焘以“学深养,通达治体”奏饬献甫赴广东差遣委用,郑无意出山,以年老为由请
广西巡抚张凯嵩代奏,力辞得免。张复以其“学识兼优,澹怀荣利,孝友廉洁,楷模士林,合请给予恩荣,以资矜式”。郑虽力辞,然朝廷仍以“孝友廉洁,守正不阿”赐郑五品卿衔。次年,应乡人请,主讲象台书院,助
知州李世椿清理田赋,推行“一条鞭法”,并受聘《象州志》总。八年(1869),受聘主讲柳江书院。九年(1870),《象州志》编成,次年刊印。十一年(1872)郑献甫主讲桂林孝廉书院,秋游
七星岩后觉腹胀,病数日不起,十月三十日逝世,享寿七十有二。十一月,其《补学轩文集续刻》刊成。
岭南才子
在离
象州县县城约十五公里的
寺村镇白石村南面,有一株树龄起码数百年的麻栎树。树高约十七米,树径达二米,树冠幅宽二十余米,树根几乎均隆在地面,形如大小不一的游龙嬉戏玩耍。如此雄伟奇特的景象,哪个风水先生看见都会惊呼“吉兆”。不远处是一幢式样古雅的民居。二门上方镌刻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主席韦纯束题写的“
郑小谷故居”五个大字。
郑小谷即郑献甫,原名存纻,别名小谷,常自称识字耕田夫、草衣山人,他是出生在白石村这幢古雅民居里的
壮族人。郑献甫在现代中国为壮民族争了光,出了头。他集教育家、经学家和著作家于一身,是十九世纪中期岭南一带很有名气的文化人。
辞官归田 教书育人
郑献甫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在家乡苦读,十分用功,抱负很大,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在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年)考中进士,被安排在京城皇府任职。但当了官之后,郑献甫才发现官场的黑暗,仕途的艰难,并无他施展才华的地方,于是只做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刑部
主事,就以赡养老人为由辞官还乡了。清廷不仅不责难他,反而以“孝友廉洁守正不阿”赏给他五品卿衔。
郑献甫回到家乡,决心把自己的满腹经纶传授给子孙后代,便在家乡开创学堂,教书育人30年。他大半生在两广从事教学,先后在广西雒容设馆教学,从他门下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遍及岭南各地,不少学子在他思想影响下,出类拔萃,成为各级官场精英。
郑献甫因此成了在岭南一带教育界很有影响的人物,这也是他对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被誉为“两粤宗师”。
郑献甫在修志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由他主编的《象州志》被后人誉为方志的佳作。《象州志》结构简明,述、记、志、传、图、表、录、考等方志体裁运用自如,相得益彰,记述风格简洁、典雅、有序、实用,为历史上尚简派志书中的佼佼者。清同治时
象州县知州李世椿在志序中就说“志象州后于治象州,志象州实难于治象州”,“后有治象州者,观其志象州者,或于此中的因革损益不无小补。”
同治十一年(1872年),郑献甫在桂林孝廉书院病逝在讲坛上,终年71岁。郑献甫墓位于象州县
寺村镇水站村南面的大部岭西侧半腰,有碑联为:“粤西一代真才子;岭表千秋古硕人”。
信奉儒学 批判佛道
郑献甫毕生刻苦研读儒家经典,写下了对《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详细注释的《四书翼注》。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以儒家学说教授学生。经过长期研究,他认为先秦道家和原始佛教本来就是谈天地、论人生的哲理,但后世的道家、佛家却向巫方面转化:“近世无仙家,近世亦无佛家,惟共趋于巫家而已”他认为,仙、佛由学术而成宗教,由宗教而成
迷信,人心不古,每况愈下,背离了自身原本的宗旨。
郑献甫对程朱理学把自己信奉的儒教
教条主义化和科举制度的死板僵化非常不满,批判其“高谈人之初,动语天之理。自圣而自贤,乃由
南宋始”。郑献甫认为,宋儒对儒家经典的阐述与
孔子的思想学说根本不是一回事,误人子弟,流弊极深。许多人往往不认真研读原著,领会先圣意旨,只知背诵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一类,以之为金科玉律、万古不变的教条,使自己变成人云亦云、没有头脑、毫无主见的木偶。他并不反对科举制度,只是不赞成仅仅以八股时文为能事,而主张应更重视对儒学经典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精研细读,融会贯通,掌握有用知识,培养真才实学。
经纶满腹 题联警世
“读书自课三余子;涉世披带百忍图”。这是郑献甫的厅堂自题联。
上联是说读书治学要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子”在联中指的是时态;“自课”在这里是指自己完成既定的学业。
苏轼就曾有过“有客独自吟,清夜默自课”之句(《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签之》);“三余”是指东汉末
董遇利用“三余”读书的典故。
刘协兴平年间,战乱频仍,旱灾连年,董遇与他大哥只好逃亡外地,以打柴为生。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董遇仍然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三国时期著名学者。遇到有人向他求教,董遇总是要人先读百遍,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他的从学者说苦无时间,董遇回答: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三国志》卷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注引《
魏略》),“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农活少,是一年中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中的空闲时间;阴雨时也是一种短时的空闲时间。上联说的就是读书自课如果能利用“三余”,孜孜以求,就会学业有成。
下联是说经历世事,就是待人处事要带着“和为贵,忍为高”的意图。所谓“百忍”即百般忍耐。事指唐郓州寿张人
张公艺,九代同居。
麟德年间,
李治(李治)祀
泰山,路过
郓城县,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长。故人之气量要宏大,宏大则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这样既可和睦家庭气氛,又可调节自身情绪。因而胡文定说:“人能常忍 得身安。”忍之一字,不仅是养生大法,也是“应世之要法”。当然,遇到原则问题则是不能忍的,应晓之以理,分辨是非;非原则问题则应以“忍为高”。
郑献甫虽然身为
清代一代大学者,但他的家庭生活却并不和谐。其妻先丧,他曾撰挽联:“卿亦善持家,数十年独断独行,此去好将双目瞑;我虽云丧偶,七八口相亲相爱,迩来差觉一心安”。从这副挽联的语气,看得出他对死者似乎不够礼貌,有违悼亡本意。不过,借挽联发牢骚、吐苦水,却可从另一个角度窥见他性格中直率无羁的一面。
郑献甫经学饱腹,对联也常常“出人头地”。他挽
陈继昌联也写得与众不同:“鼎甲系连元,历数前代名儒,十有四人君最后;养曾七载,归卧相公旧地,两无一面我真愚”。
临桂区人陈继昌是“大儒”
陈宏谋的曾孙,是科举时代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获得者,曾自撰一印,印文为“科举自唐宋以后名次十三”。也就是说,从古人数到他,连中三元的只有13人。但郑献甫挽陈继昌的联却说有14人,这是为何?郑献甫所说的14人按顺序是:
唐朝张又新、
崔元翰;宋代为
孙何、
王曾、
宋庠、
杨寘、
王岩叟、
冯京;
金朝为
孟宗献;元代为王宗哲;明代为
商辂;
清代为王玉璧、
钱棨、
陈继昌。两人考证之后以出现差异,问题恐怕出在王玉璧身上。按王玉璧为武科“三元”。陈继昌的13人全属文科,郑献甫则把武科也算了进去,所以就有14人了。从这副对联,可见他学识之渊博。
勤奋好学 才倾江南
郑献甫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思想敏捷,才华横溢。他熟读四书五经,精通经史及文学艺术,熟习
民俗音乐,从小就会吟诗作文。
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年),郑献甫响应他的老师、湖北
巡抚伍实生之聘,到伍的官邸任教。有一日,他到
黄鹤楼游玩,正好碰上一群江南秀才在楼上设宴,饮酒吟诗,寻事开心。秀才们见到一个布履粗衫、其貌不扬的外地书生带着书童也闯上楼来,十分不满。其中一个秀才大声说:“这黄鹤楼今日我们已经包下了,上楼的人必须要会吟诗作对,你如果不会,就快些下楼去吧!”一帮秀才也跟着起哄,都嚷嚷说不会作诗就要把人赶下楼去。
郑献甫看了看众秀才,微微一笑,随即挥笔在楼壁一题道:“一爬爬上黄鹤楼”,那帮秀才一看,认为俗不可耐,哄堂大笑起来。等到他们笑停,郑献甫才写下第二句:“烟横沧海雁横秋”,秀才们一看,才感到句出非凡,顿时静了下来。郑献甫掉转头看了看众秀才,还是微微一笑,一口气写下了后两句:“若非对面君山隔,望尽江南十二洲。”那帮秀才一见,无不肃然起敬。他们细细品味,赞不绝口。待他们回过神来时,早已不见了写诗人。后来,他们才知道他是从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南蛮之地”来的郑献甫,从此再也不敢小看岭南人了。
郑献甫在青年时代他已写出大量诗作,并汇编成《鸿爪集》、《鸿爪集续集》和《幽女集》,并被
广州市的大商人伍崇耀看中而镑刻出版发行。这几个诗集均为1825至1833年之作。其余的诗作均收入《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内,后又按年代编辑为《鸦吟集》(1834-1854)、《鹤唳集》(1855-1860)、《鸡尾集》(1861-1866)和《鸥闲集》(1867-1872)四辑。
针砭时弊 诗香流芳
郑献甫是个有强烈思想而执著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思想内涵丰富,但都是他现身经历的体会、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吟咏。如《鸦吟集》是第一次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烽烟纪录,是鸦片战争中国人民苦难的呻吟写照;《鹤唳集》主要描写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大地河山的风浪,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年代写照;《鸡尾集》和《鸥闲集》则是记录和反映经战乱之后和他晚年的生活呻吟。
郑献甫在著述中,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皇帝和各级官吏及朝政的黑暗腐败,都有讽刺和揭露。清咸丰五年(1855年)所写《醉钟馗图》,讽刺皇帝是喝醉酒不管事的“九重醉帝”各级官吏“酒香半是溺人血”,吮吸民脂民膏,他最后疾呼:“此辈欲除何日了?”
咸丰七年(1857年),郑献甫从
桂林市赴
广州市讲学,正逢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他于是写下了《十六日携家出城纪事一首》,怒责两广
总督叶名琛昏庸误事:“霹雳雄雷轰不止,袱被老翁惊数起。晓角初停晓日明,红毛鬼子登城矣!旗民踏户呼将军,将军无语惟云云。城人联名叩
相国,相国有谋殊默默。城主不拒
台湾岛船,岛夷遂夺城主权。”又写《岭南感事》,认为外国侵略者其实是可以打败的,只是清军兵备松懈而已,原因正在于“海疆无地筑强台”,不设防务,才不堪一击。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据北京,
火烧圆明园,他作诗一首《题宣和画石玉玲珑残卷》,对
帝国主义侵略军的野蛮行径表示十分愤慨,激起国人共鸣。又写《读史有感》,抒发忧国愁思:“都中纵有车牛粪,塞上非无介马来。闲向粤王城畔望,冷猿孤雁数声哀。”
郑献甫一生留下诗作3000多首。在数量和质量上不仅是
壮族古代作家之最,可以说这在当时的
中原地区诗坛上也是为数不多的。由于他在岭南各地办学主讲,他的诗作也流传遍及岭南各地,,且反响是很大的。从现在来看,他是壮族的李白和杜甫。
郑献甫的诗论十分独特,几乎是以诗论诗,这样的以诗论诗大概有30首左右,这不仅在壮族古代作家中少见,就是在当代和后来的中国诗坛上也是少见的。郑献甫的诗论,既是壮、汉文化交流的结果,又有壮族文化独特的理论色彩,对于揭示中华民族文论史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和加强民族团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更不能忘记的是,郑献甫治学的另一个思想是,他历来主张总结前人的成果,学习前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智囊。他特别强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说“若不破万卷,安能凌八荒”(《杂诗》)。他要求学子博览群书,积累知识。因此他爱书如命,有钱即买书,注意收藏各种图书。根据他自己的记录,他收藏的各种图书资料就将近万卷。他死后,家人清点书库,的确将近万卷。在当时印刷不发达的时代,而且是社会动乱的时代,能搜罗到万卷书诗是很不容易的。难怪乎《象州县志》也说他:生平无嗜好,惟好书,终日不释卷,博览强记。《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皆有评点。尤熟诸史。为文章,贯串古今,直抒所见,绝去修饰。
主要作品
郑献甫著作丰富,经学及文集有《四书翼注论文》12卷,《愚一录》12卷,《补学轩文集》散体4卷、骈体2卷,《续刻补学轩文集》散体4卷、骈体2卷,《补学轩文集外编》4卷;诗集主要有《鸦吟集》、《鹤唳集》、《鸡尾集》、《鸥闲集》及《幽女集》。纂刻《象州志》。他在著述中,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皇帝和各级官吏及朝政的黑暗腐败,都有讽刺和揭露。
咸丰五年(1855)所写《醉钟馗图》,讽刺皇帝是喝醉酒不管事的“九重醉帝”各级官史“酒香半是溺人血”,吮吸民脂民膏,他最后疾呼:“此辈欲除何日了?”
象云赋(并序)
清郑献甫
吾粤本
象郡地,而吾乡独以
象州县名。汉时
陆绩为林守,观象有台,故昔曰象台驿,隔江即象台山。而说者辄以柳诗“山腹雨余添象迹”系
柳州市作,谓此地出象,非也。其谓山云如象,亦非也。然故老所传雨余云走时有此瑞,特不多见耳,见则州人有
大庆市或主大名。甲午初夏癸亥适一见,客有观者喜相庆贺,嘱余赋之,其词曰:
维甲午之初夏兮值癸亥之上日,登长风之古城兮观象云之奇质;势超妙以无双兮态轮而非一,初跹以下垂兮终腾骧而上出。尔其鹭岩北,
不死鸟井西,牛角洲绕,猫头岭齐。耸一峰而,含万象以。密树笼日,高台拂霓;连冈走马,邃洞名鸡。
维时夕阳来初,朝雨去后;鱼霞烂然,豹雾蒸否。拖淡白于波心,涌奇青于洞口。一队而山移,蹴四蹄而石走。苁茏荟,起乎中央;变幻苍狗,奇离
白羊座;陂陀臃肿,靡得而详。远而望之,如象斗于乾陀之乡;徐而察之,如象游于泽之场。奇形怪状,蔚乎有章;牙磨石短,鼻
雪茄长;趋岩赴壑,不知其方。既而
石虎触馀,松龙消半;渔唱犹连,樵歌忽断。或立仗而森森,或渡河而缓缓,或耕田而深深,或负而款款。
天开南国,人在西楼;祥呈巨镇,媚贡名州。对瑶光而远望,拍铜斗而长讴。歌曰:
大家同享太平年。
有客在旁,请申其旨。昔张茂梦大兽于五更,贺齐致奇珍于万里。彼无谓之人情尚有关于物理,又况与地效灵非人所使者哉!客笑为然,遂书于纸。
藏书故实
清教育家、藏书家。原名存,其名避文宗旧讳,以字行,字小谷,号白石、识字耕田夫。
象州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授刑部
江苏省、云南司
主事。生平无嗜好,惟好书,终日不释卷,博览强记。《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皆有评点。尤熟诸史。道光三十年(1850)赴
广州市避乱,总督
劳崇光延聘他主讲榕城书院,不久辞归,主讲过广西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孝廉书院、广东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及象州象台书院、
柳江区书院等,其门生遍及江南,被誉为“两粤宗师”。性好图书,博览强记,终日不释卷。有《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评点直抒己见,力避道统文派之说。藏书处曰“补学轩”、“有书带草堂”,据家藏图书,作《家藏书目解题》4卷。目录学题跋和藏书志类著作有《
吴兴藏书录》,是研究
清代私家藏书的重要文献之一。著作甚多,尚流传于世的著作有《四书翼注论文》、,《家记》、《愚一录》,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补学轩文集》、《补学轩文续集刻》、《补学轩文集外编》、《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续刻》,
同治九年主纂有《象州志》传世。
人物纪念
2024年1月7日,广西郑小谷文化研究会在
南宁市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宣布广西郑小谷文化研究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