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眼
南北朝时期名将
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氐族南北朝时期拓跋宏元恪时名将。武都(今甘肃武都东南)的西和县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
北魏太和年间,被选为军主,旋迁统军。正始四年(507年)正月与徐达元英等率众数十万围攻梁之钟离(今凤阳县东北),连战不克,于三月被梁军击败,右臂中箭,烧营退走。同年八月,免官徙往营州(今辽宁朝阳)为兵。永平年间被重新起用为试守中山内史,继任太尉长史、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隶属都督元遥,遏御淮、肥(今安徽中部淮河、东肥河)。
延昌四年(515年)三月,奉诏督诸军镇荆山(今怀远西南)。后出任荆州刺史,在州二年卒。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武都氐人杨难当的孙子。杨大眼少年即有胆识力气,跳跃行走如飞。然而因为偏房所生,不被其宗族亲人所注目重视,经常有饥寒交迫之苦。北魏太和中期,其父奉命到北魏朝廷作官,遂举家迁居北魏首都洛阳市
毛遂自荐
正值拓跋宏准备南伐,令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杨大眼便前去自荐。由于杨大眼无甚名气,李冲很是看不起他,并予以拒绝。
杨大眼说:“尚书大人不了解我,让我为您献上一技。”便拿出三丈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面,快步奔走,绳子被扯得直如箭矢,奔驰的马匹都赶不上他的速度,在场的人无不惊叹。李冲说:“自从远古以来,从未有过谁有如此超群的才干。”于是任命他为军主。没多久,升迁为统军。跟随高祖征讨于宛、叶、穰、邓、九江、钟离姓之间,所经历的战斗,无不勇冠六军。
世宗初年裴叔业以寿春归服朝廷与奚康生等率军马先入寿春接管,因此功被朝廷封为安福县开国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升任直阁将军,很快又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三月与镇南将军王肃、大将军奚康生等率步骑十万救涡阳县(治所在今安徽蒙城),逼迫齐将裴叔业退保涡口(今安徽怀远),涡阳得救。
战功赫赫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南齐萧鸾萧鸾驾崩,其子萧宝卷即位。萧宝卷昏暴荒淫,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又滥杀功臣,致使群臣人人自危。时任齐南州刺史齐国名将裴叔业,亦恐被祸,举寿阳县(今安徽寿县)降魏。
景明元年(500年)北魏朝廷派彭城王元、车骑将军王肃等率步骑十万赴寿阳接应裴叔业。二月间元恪派杨大眼与大将军李丑等率领骑兵二千人先行入寿阳协防,再派统军奚康生率羽林军千人南下增援。在此次军事行动中统军有方,设防有据,因功封安成县(今宾阳县东)开国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并任直阁将军,不久又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之后出任东荆州刺史。适逢蛮人首领樊秀安等起兵反抗北魏,宣武帝诏令杨大眼随督都李崇征讨。
景明五年(504年)正月丙辰(初九)攻击反叛的蛮人樊季安等人,大获全胜。
大破王茂
正始三年(506年)四月梁江州刺史王茂率军数万人,进攻北魏荆州(今邓州市东南),同时挑唆引诱北魏边民及各蛮族别建宛州,以替代北魏建立的荆州,对北魏进行事实上的国土分割,以配合其军事行动。接着派遣梁任命的宛州刺史雷豹狼、军主曹仲宗等偷袭北魏河南城(今新野县东北地区)。元恪以杨大眼为武卫将军、假平南将军、持节,都督统军曹敬、、樊鲁等诸军抗击,大败王茂,斩梁辅国将军王花和龙骧将军申天化,梁军伤亡七千余人。
乘胜追击,攻入河南城,迫使王茂回逃江州。杨大眼一路穷追不放,直至汉江(今湖北境内)连陷五城。
正始三年(506年)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军十万迎击梁军。五月南梁知府右卫率张惠绍徐州市(治彭城,今属江苏省),进抵宿预(今宿迁市东南),昌义之攻克梁(今淮南市田家庵区附近)。元恪假杨大眼为平东将军,与都督邢峦共同反击梁军。八月邢峦夺回孤山(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固城,于睢口(今江苏宿迁南)击败梁将蓝怀恭,进围宿预。蓝怀恭退清水(即泗河,此处指下游,循今废黄河清江西南入淮河)以南设垒,继续抗击魏军的进攻。九月十一日杨大眼、邢峦联兵进攻,攻破城堡,击斩蓝怀恭,俘斩梁军以万计。
钟离之战
此役获胜,魏宣武帝便以为灭梁时机成熟,遂命元英率军南攻。十月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夤率众围攻钟。十一月萧衍诏令右卫将军曹景宗都督诸军二十万救钟离姓,屯道人洲(今凤阳县东北淮河中),欲待众军齐集并进。历史上有名的钟离之战拉开了帷幕。
正始四年(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并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作跨淮通道。元英据南岸攻城,杨大眼据北岸接应,以通粮道。魏军轮番冲击,昼夜苦攻,一日之内竟战数十合,但被梁军杀伤者以万计,仍未能克。二月元恪认为彼土蒸湿,久攻力疲,不宜再战,诏元英还师。但求胜心切的元英却要求再宽限时日,以获取钟离姓决战之最终胜利。宣武帝遂遣步兵校尉范绍至元英营,共商攻取事宜。而恰在此时,萧衍河南省刺史韦睿合肥市(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夜间韦睿率众在营地前二十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同时,曹景宗又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知援军到达,勇气锐增。而此时,杨大眼率万余骑出战,攻势甚猛。韦睿结车为阵,杨大眼聚骑围之,韦睿以强弩二千同时发射,魏军死伤甚众,杨大眼亦右臂中箭,被迫撤退。之后,元英率众出战,亦一日数合,入夜复攻,均被梁军击退。梁军方面,曹景宗另募勇士千余人,于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击退了魏军的进攻。双方进入相峙。始终把握战争全局的萧衍,此时却另有高明,一是令曹景宗预装与魏军浮桥同高的“高舰”,以备火攻;再是命曹景宗和韦睿率兵,分别攻邵阳洲的北桥和南桥。
时值三月,淮河暴涨六七尺,韦睿乘机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水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又以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水大流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魏军大溃,争相投水,被溺死和斩杀者,各逾十万。元英侥幸脱身,统军刘神符、公孙祉两军夜中争桥奔退,杨大眼不能制止,只好烧营而去。梁军趁胜追击,又俘五万余人。至此,钟离之战梁军的全胜和魏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钟离之战是北魏建国以来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利,元恪大为震怒。八月将主帅元英贬为庶民,杨大眼贬为营州士兵。
再次启用
永平中期,宣武帝思念杨大眼的功劳,重新启用其为试守中山内史。当时高肇征讨蜀地,宣武帝考虑萧衍侵犯徐州市扬州市,便征召杨大眼为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征东别将,隶属于都督元遥,在淮河、肥水那里阻挡萧衍攻势。杨大眼到了京师,当时人们思念他的雄气勇力,高兴他又被起用,台省闾巷之中,观者如市。杨大眼领军驻扎谯州南面,世宗恰在此时驾崩。这时萧衍派遣将领康绚在浮山筑堤阻挡淮水,图谋淹灌寿春。朝廷下诏加杨大眼为光禄大夫,率领诸路军马镇守荆山,朝廷又恢复其封邑。后来,杨大眼与萧宝夤一起征伐淮堰,不能克复。于是就在堰上决开流凿渠,放水冲敌,军队还朝之后,又加封为平东将军。
后来,杨大眼又以本将军出任荆州刺史。在任上,经常用蒿草捆扎成草人,给它穿上青布,张弓射击。又召来许多蛮人,指着草人对他们说:“你们假如胆敢叛乱投敌,我的办法就是这样射杀掉。”又北郡曾经有老虎出没为害,杨大眼与之搏斗并擒获了它,割下老虎的脑袋挂在闹市上。从此,荆地蛮人互相转告说:“杨筠松是个恶人,经常以蒿草扎我们形状然后射杀。连深山老虎都难免噩运。”于是他们再也不敢为寇作盗了。杨大眼任州官两年,在任上去世。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骁勇善战之妻
杨大眼的妻子潘氏,长于骑射,自个儿来到军中看望大眼。等到攻阵游猎的时候,杨大眼让妻子潘氏披挂戎装,与他或是一起战沙场,或是齐驱林壑之间。战完回营,一起坐于大帐之下,面对大眼众多师爷牙将,谈笑自如。当时有人指着她对别人说:“这便是潘将军。”
后世纪念
《杨大眼造像记》
龙门四品之一《杨大眼造像记》刻于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年-508年),楷书,位于洛阳龙门古阳洞,高126厘米,宽42厘米,所刻文字歌颂杨大眼军功显赫的一生。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魏书》:“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历代评价
宣武灵皇后:“卿等志尚雄猛,皆国之名将,比平峡石,公私庆快,此乃卿等之功也。”
魏收:“人主闻鞞鼓之响,则思将帅之臣。何则?夷难平暴,折冲御侮,为国之所系也。康生等俱以熊虎之姿,奋征伐之气,亦一时之骁猛,壮士之功名也。”
李延寿:“奚康生等俱以熊虎之姿,奋征伐之气,亦一时之骁猛,壮士之功名乎。”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毛遂自荐
战功赫赫
大破王茂
钟离之战
再次启用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骁勇善战之妻
后世纪念
《杨大眼造像记》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历代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