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法政学堂,1906年创办,位于天津新开河的西岸(现志成道33号),是
中原地区最早的政法学校。在
河北区新开河上曾有一座“法政桥”,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学堂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天津新开河的西岸(现志成道33号),曾有一所著名的政法大专学校———北洋法政学堂。经历了
清代、
北洋政府和
中国国民党统治之后,到解放初期结束为止,该校培养出大批法律、政治、经济、
商学等方面的人才。在时间的巨轮不停前进的过程中,它曾六易校名: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北洋法政学堂、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北省立法政专门学校、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但人们习惯上还是称之为“天津法政”。在本市
河北区新开河上曾有一座“法政桥”,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当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曾学习和战斗在这里……
历史事件
全国新思想
在北洋新政时期,北洋法政学堂就坐落在教育中心的河北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
袁世凯委任
黎渊为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首任监督(即校长),负责筹建。当时,北洋法政学堂占地4200平方米,校舍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用豆青条石奠基,砖木结构,墙面是伊奥克尼古典式,校门用拱券式,房檐部有
栏杆式
女儿墙。这是当时学校建筑的通行形式。
根据史料记载,北洋法政学堂于1906年12月30日启用学堂印,1907年8月正式招生,9月2日正式上课。最初学堂设专门科,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学校规制,学制6年(预科3年,本科3年),本科分法律、政治两系,另设职、绅两班,职班为司法科,绅班为行政科,学制一年半。
法政学堂的创建,是为推行
北洋政府新政,而学科就是讲法求治。所以学堂的教师、受业学生都注重学术的研讨、关心国家的命运。从1907年创建到1937年解散,这所学校一直和进步、革命联系着,李大钊就是从这里开始了革命生涯。
法政学堂在近代教育史上的出现,比起其他门类的学校来,有着更为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与时代烙印。它不仅仅是教育制度变革的产物,同时也是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变革某一侧面的折光掠影。因此,从它刚建立开始,师生们就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思想活跃。作为这个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李大钊在1923年参加母校18周年校庆纪念会演讲中曾说过这样的话:“那时中国北部政治运动,首推
天津市,天津以北洋法政学校为中心,所以我校在政治运动史上很是重要。”
清廷钦定样板
袁世凯之所以要办法政,是因为他认识到要实行立宪,就是需要法政人才。因此他一方面先从革新吏治入手,在其治下先后设置了考验处、课吏馆、
师爷学堂、吏胥学堂,并培训在职与后补的官、幕、佐乃至佐杂人员,扩大他自己的政治实力;另一方面,为了能让更多的官吏清楚地认识新政,他还派遣官绅赴
日本考察学习,设立宪政研究会,并以天津为试点,创办自治局、议事会,设立自治研究所,以吸收阅历较多、德高望重的士绅入所听讲。这就是后来的北洋法政学堂之所以设有简易速成科的“职班”与“绅班”的由来。
为了试办正规的法政学堂,以造就佐理新政的人才,
袁世凯早在
保定市就创办了一所直隶法政学堂,并扩大招收名额,吸取
山东省、
山西省、
河南省、
陕西省、安徽乃至
东北地区的学子入校学习,借以扩大其政治影响。但由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所限,保定不如
北洋政府大臣驻扎地的
军政中心———
天津市在政治上的感召力强,而且该学堂所定预科半年、正科一年半的两年修业期限,也很难达到造就法政通才的教育目的。因此,他不得不另起炉灶,参考派赴
日本考察的
阎凤阁(后来的直隶省议会议长)、
梁志宸(后来的直隶省议会副议长)等人提出的意见,仿照日本法政学堂定制,在天津另行筹办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法政学堂。
虽然北洋法政学堂是在
直隶总督袁世凯任内最后兴办的一所学校,而且比其他专业学校晚很多(比如1902年恢复上课的北洋医学堂、1903年开课的
天津武备学堂、
北洋巡警学堂等),但它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法政专门学校,并曾被指定为全国各省同类学校的表率和样板。清政府为了试行创设法政学堂,曾于1906年7月起由学部颁布奏定的《北洋法政学堂章程》,通咨各省照办。
预正科各三年
在1904年管学大臣
张百熙与
荣庆、
张之洞复奏重订学堂章程中所述的“立学宗旨,均以中考为本,以
中原地区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后来学部所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教育宗旨的主导思想规范下,北洋法政学堂“根据奏定分科
京师大学堂章程,教授高等法律、政治、理财等专门学术,以造就完全政法通材为主旨”。北洋法政学堂分预科、正科各三年,共修六年毕业。预科就是进入正科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梯,每年招考生200名,必须在16岁以上25岁以下,要求文理通顺、曾读经史、略具普通知识。
北洋法政学堂入学考试时必考科目为国文、经义、史论各一篇,并且要求考生还要经过日、英、德、法各国语言的考试以及数学笔算考试。由于当时中国对近代新学了解得不多,外语和数学要求就相对较低了,对于那些没有学过外语和数学的学生,这两项成了选考科目。
在预科三年学习结束后,经过考试,将会发给毕业证书,如果想要继续深造,则可继续进入正科学习。正科分政治和法律两门课程,由学生入学之初自由认定。政治科自第二年起,再分成政治与经济两专攻科,法律科至第三年分本国法和
国际法两专攻科。三年学习完毕后,除考试已经学完的课目外,还要写一篇自由设题的论文,每篇论文必须在万字以上,并且作为毕业成绩之一。如果考试全部及格,将发给毕业证,不但给一定的“奖学金”,而且还会得到相应的功名。
对圣谕开战
清政府对于一些新式学堂的莘莘学子,总不像对那些循规蹈矩、八股出身的童生举子那样放心。早在1907年12月,
慈禧即下诏整顿士风,命学部严申学堂禁令定章,“不准学生干预国家政治及联名聚众立会演说等事,否则教员、管理员、
督抚、提学使一并惩处。”并命管学各衙门
暨南大学小学堂恭录此旨,悬挂堂上,学堂毕业考试也要将此旨刊录。
北洋法政学堂监督、管理员对此旨自然是诚惶诚恐,对学生严加管束,如为了压制剪发运动,对率先剪发的姓黄的学生给予记过处分。但这些诏谕律令,当时的青年学生并不怎么把它看在眼里,所以不久就因为一件小事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时,有一位
浙江省学生因不适伙食口味,要求伙房多给一点
酱油,没想到却遭拒绝,他就用筷子敲打饭桶,以示不满,结果学校的斋务长严厉地训斥了了他。被骂者因不堪忍受,自己一个人哭泣,引起了同学们的同情,大家准备与校方讲理。没想到,学校的监督说学生是借端闹事,竟呈报藩台衙门,派来兵警多人,包围学校,横加镇压,结果将学生公举的讲理代表八人开除
学籍。
1909年12月,直隶提学使司“以北洋法政学堂屡起风潮,决定解散。所有该学堂之别科归并保定法政学堂,预科归并北京法政学堂,其所设之中学班,全行解散。”但是,这一决定因各方舆论反对,而没有实行。
解放入南开
1928年6月,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9年
国民政府试行大学区制,学校改隶北平大学区;3月,学校改称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原有各科改称学系;同年8月,学校升为大学,添设大学部,并且开始招收女生。至此,
北洋政府法政学堂完成了由学堂到大学的转变,从“北洋”、“直隶”再到“
河北省”专科,共延续了27年。在这段时间里,该校毕业的学生中出现了许多资深望重的法律、政经、
商学的名流专家,被称为“
中原地区第一个会计师”的
谢霖、“觉悟社”的
潘世纶、东渡时周恩来曾赋诗为之送别的张鸿鹄等人都是该校的学生。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继续保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学校用人也很少门户之见。从上世纪30年代初,共产党员、法学专家张友渔同志即曾应聘来校任教。之后,又有共产党员
阮慕韩、杨秀峰、温健公、
何松亭、
黄松龄、闻永之(又名:闻允志)、陈志梅等人相继来校任教授、秘书、主任等职。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全校学生思想倾向进步,政治空气非常浓厚,使该校成为
天津市学生
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一二·九”运动中,朱纪章、庄金林曾参加组织领导天津市学联、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工作,阮务德、王民生、王守先在后来的抗日斗争中英勇牺牲。由于在抗日斗争中该校总是冲在最前面,1937年2月,
河北省立法政商学院被强行武装解散。
抗战胜利后,因抗日救亡而被强行解散的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复校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因种种原因,学校在1947年秋才艰难地组建起来。天津解放后,法商学院教师与其他院校一起,在《
天津日报》上发表声明,欢迎解放军,拥护共产党。1949年3月,军管会通知学校:学院撤销,经济、
商学两系同学一同转入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