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1907年—1948年),字麟书,号三寿,湖南桃源县人,国民党高级将领,被誉为“抗日三杰”,因右眼受伤故被称为“独眼龙”将军。
刘戡出身农家,父母早亡,后在
姑母的帮助下完成学业。1917年,刘戡进入湖南省立高等工业学校读书,因湖南军阀
张敬尧率部将学校占据刘戡被迫休学。1924年,
孙中山在
广州市创办
黄埔军校,刘戡南下投考,如愿成为黄埔第一期学生。1925年,刘戡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军
国民革命军东征,先后升任排长、连长。北伐战争期间,刘戡相继升任团长、旅长,后升任第八十三师师长。1933年,
关东军侵占热河,刘戡奉命率第八十师奉命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戡先后率部参加
长城事变、
忻口战役、
中条山战役,因功升任九十三军军长、第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并获得
青天白日勋章。1944年,刘戡接替李家钰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参加
豫中会战,利用地形优势,指挥所部击退
灵宝市一带日军。1945年
日本投降后,刘戡升为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奉命驻防
陕北地区,后在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46年,刘戡率部追随
蒋介石参加
解放战争。1947年,在
胡宗南的指挥下,刘戡率整编第二十九军进攻
延安市。在解放军“蘑菇”战术打击下,刘戡所部被歼,损兵折将。1948年,
宜川县战役中,刘戡亲率整二十七师和整编九十师约两万余人,前往宜川解围。刘戡所部在与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作战中节节溃败,全军覆没。刘戡兵败,眼看即将被俘,随即以
手榴弹自炸毙命,终年四十二岁。刘戡死后,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上将。
刘戡自杀后,彭德怀表示他还有点骨气,不贪生怕死,没给湖南人丢脸,是条好汉。刘戡虽然反动,但他抗日还是有功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戡是湖南
桃源县人,1907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祖父刘景范嗜好诗文,以卖字画维生,父亲刘运焘曾参加革命,善写文章,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刘戡很早就进入私塾读书。1917年,刘戡父亲刘运焘和母亲游氏相继去世,他在
姑母的帮助下,进入小学读书,后考入中学。不久,刘戡转入
湖南省省立高等工业学校学习,以期“工商救国”。由于
皖系军阀张敬尧统治湖南,军队占据各学校,刘戡的学校不能开课,刘戡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1924年,
孙中山在
广州市开办
黄埔军校。刘戡看到报纸上刊登的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于是决定南下投考黄埔军校。
随军北伐
1924年11月,刘戡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黄埔军校受训六个月后,刘戡被分配到新成立的教导第二团。1925年,刘戡随军
国民革命军东征,参加讨伐粤系军阀
陈炯明的战斗,因作战勇敢,他晋升为第二团第六连
少尉排长。同年八月,刘戡参加平定滇系军阀
杨希闵、
桂军刘震寰的叛乱,因功晋升为第六连上尉连长,不久升为第二营上尉副营长。1926年,
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刘戡随军攻打军阀
孙传芳,在战争中负伤,随后奉命退出前线,并以原职晋升
少校。
1927年,刘戡升为教导团第二营营长,率部进入
浙江省,随即转向
江苏省,参加会攻南京之战。北伐军相继攻克武汉、
上海市,刘戡继续率部向北方军阀进攻。在
徐州市战役中,刘戡两次负伤仍不下火线,立下战功,同年9月升任
中校,奉命守备徐州。在
中国国民党改编部队中,刘戡向国民党陈述自己的意见,见解中肯,晋升为教导团第二团团副。
因功升迁
1929年,蒋冯战争爆发,刘戡部奉命出兵豫西,在
老河口市与
冯玉祥激战,并在不久升任第五十一团
上校团长。1930年5月,参加蒋冯阎
中原大战,刘戡率团部随师部转战
确山县、
襄阳市一线,后又转移到
陇海铁路。在野鸡岗战斗中,刘戡的眼睛、肺部、
喉咙受伤。1931年,刘戡升任陆军第九十师步兵第二十六旅旅长,随后率第二十六旅赴
江西省参加“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在
赣州市与红军对峙。同年8月,刘戡调任陆军第十师步兵第二十八旅旅长,奉命至鄂北黄安、
枣阳市一带“围剿”工农红军。
1932年6月,刘戡率部参加对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的第四次“围剿”,后随卫立煌部侵入大别山根据地中心区域。刘戡在战斗中,右眼被流弹射中,遂摘除,配装假眼,后被称为“独眼龙将军”。战后,刘戡后升任第八十三师师长。
1933年,
关东军侵占热河,并出兵察北,
中原地区守军在长城一线抗击,刘戡的第八十师奉命开赴前线。日军突破长城各口防线,强渡
滦河后,
国民政府与日军谈判,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后,刘戡率八十三师南下
江西省,参加对红军的围追堵截。刘戡开赴江西途中,遇到
福建事变,刘戡奉命改调福建进攻
十九路军,福建事变被镇压后,刘戡继续参加对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1935年,刘戡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衔,获得
青天白日勋章。
参加抗日
1936年,刘戡晋升
中将。
西安事变发生后,刘戡率部参加围攻
张学良,杨虎城部队。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戡奉命率第八十三师自湖北广水开赴
河北省、
山西省地区抗战,支援第二十九军与日军作战。同年9月,刘戡率部驰援晋北,参加保卫
太原市的
忻口战役。在原平县附近的大白水地区,刘戡率第八十三师在夜间向卫村的日军发动夜袭,并抽调一个旅加强大白水地区的守备,取得对日作者局部胜利,刘戡因功晋升为第九十三军军长。因忻口战役中官兵伤亡惨重,第八十三师在忻口、
太原会战后,全师官兵仅能编为一个营,刘戡于是率部开赴
平陆县接收新兵,补充整训。
1938年,日军占领晋南长治后,守卫此地的部队分散在晋南山地进行游击战,刘戡率部在中条山附近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动员所部士兵开垦荒田,自给自足。次年,刘戡升任第九十三军中将军长,并仍兼八十三师师长,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1940年初,刘戡率第93军驻防
阳城县,封锁陕甘宁边区。是时,军部参谋长魏巍乃中共地下党员,经魏巍力劝,刘戡接待并支持其辖区的地下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暗中以军用物资接济
八路军。不久,魏巍被即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告发,
蒋介石、
何应钦两次电令刘戡,调魏巍去中央训练团受训(实图谋杀)。刘戡基于惜才和未泯之正义感,一面电复蒋、何:“前线工作繁忙,不能离开,请求缓调”,一面以蒋、何电示魏巍,并赠与马匹供魏巍潜赴
延安市。刘在告别践行宴会上举杯说:“我与魏参谋长多年共事,情同手足,现在因思想不同,你要离去,也挽留不住,只好分别了。”呜咽了一会儿,又说:“我知道你们不是共产党,过去之后,你们会成为共产党。我可以保证,在抗日期间,我坚决抗日,不打内战。抗战胜利后,如果国共两党争天下,我还要为三民主义奋斗到底,但愿我们日后不至在战场以兵戎相见。”刘戡放走了魏巍,因此受到
蒋介石面斥,被撤销军长职务,派赴
陆军大学受训,暗中受
胡宗南监视。
1941年,刘戡率第九十三军参加
中条山战役,阵地被攻破后,第十四集团军主力陷入日军重围,只好在中条山各山隘独立战斗,日军进行扫荡后,刘戡被迫突围,撤退到陕西韩城。
中条山会战失败后,刘戡转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七公校任十三总队队长,并担任教官。1942年,刘戡被授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并被调往中原战场。1943年底,刘戡的第九十三军被调往
陕北地区前线,进攻陕甘宁边区。1944年,日军占领
洛阳市,刘戡接替李家钰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参加
豫中会战,下令全力抵抗,最终不敌日军,刘戡部奉命转入
卢氏县县境。日军兵分三路进攻龙门,刘戡率兵利用
灵宝市、卢氏一带复杂的地形与日军周旋,将灵宝一带的日军击退,率部回到
山西省境内。后日军向西南推进,刘戡被调往
重庆市任带重庆卫戍副司令,策划守卫重庆事宜。同年,刘戡在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45年
日本投降后,刘戡被提升为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奉命驻防
陕北地区,归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指挥。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参与内战
1946年,刘戡被免去重庆卫戍副总司令职,改任整编第二十九军
中将军长,辖十七、三十六、七十六等三个整编师、九个整编旅,共七万多人。此后,刘戡追随蒋介石积极参加内战。1947年,刘戡率第二十九军奉命在洛川附近集结,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在
胡宗南指挥下,刘戡率整编第二十九军和
董钊第一军组成左右两个兵团,准备采取钳形攻势,包围陕北的解放军,占领
延安市整个边区。
同年3月中旬,董钊部向延安开进,并占领
清凉山以东地区。刘戡的左兵团到达延安以南地区,两路兵团占领延安一座空城。胡宗南重新调整战略后,以刘戡为野战军(又称扫荡兵团)指挥官,统率整编第三十六师和九十师及整编十二、五十五旅,共六个旅又一个团,担任对陕甘宁边区的“扫荡”作战任务,董钊为守备军(又称守备兵团)指挥官,统一指挥陕甘宁边区各地的守备部队。同年8月,刘戡部在解放军“蘑菇”战术打击下,部队士气低落,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动的
沙家店战役中,刘戡指挥的整编第三十六师全部被歼,损兵折将。
兵败身死
1948年初,刘戡在西安过
春节时,接到守备宜川整编二十四旅旅长
张汉初被西北野战军包围的告急来电,请求刘戡率部救援。刘戡急令整二十七师和整编九十师约两万余人,前往宜川解围。在西北野战军发动的宜川战役中,刘戡所部被西北野战军包围,节节溃败。经过战斗,刘戡所率部队被西北野战军全部歼灭,担败局已无法挽回。最终,在西北野战军逼近刘戡100米处,刘戡以
手榴弹自炸毙命,时年四十二岁。刘戡死后,被
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上将。
历史评价
刘戡自杀后,彭德怀表示刘戡还有点骨气,不贪生怕死,没给湖南人丢脸,是条好汉。刘戡虽然反动,但他抗日还是有功的。
当代学者冯光辉评价刘戡,认为他少年得志,刚愎自用。他生活作风正派,不嫖不赌、不纳妾,烟酒不沾,是
中国国民党中少有的正人君子。
学者张喜海评价刘戡敬业忠贞,为民卫国,一腔热血征战沙场。
人物关系
祖父:刘景范,嗜好诗文,以卖字画贴补家用。
父亲:刘运焘,擅写文章,跟随同乡
宋教仁从事民主革命宣传活动,并致力于法学等学科研究。
母亲:游氏。
妻子:曾玉洁,与刘戡书信往来不断,刘戡死后,曾玉洁携子女去了台湾。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