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境内,炳灵寺距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区永靖县西南35千米,在黄河北岸一处山峰林立。炳灵寺景区总面积约150平方千米。炳灵寺由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炳灵湖三大片区组成。
炳灵寺始建于西秦,炳灵寺寺名是藏语“强巴炳灵”的音译,藏语“强巴”即“弥勒佛”,“炳”是数词“十万”,“灵”是佛之所在,故而炳灵寺共意为“十万弥勒锡居洲”,也即相当于汉语中之“千佛山”“万佛洞”之意。炳灵石林是一座天然的雕塑博物馆,奇峰无数,象形万千。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城西南的积石山中,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以保存中国石窟最早纪年题记而闻名,炳灵寺石窟以石雕为主,存有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刘家峡水库全长66千米,水域面积 150平方千米,库容量57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人造湖之一。
炳灵寺是西秦的佛教圣地,也是丝绸之路陇右段上的必经要道,2020年12月,炳灵寺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
炳灵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积石山中。从兰州市出发乘车行75公里,到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换乘游艇,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可到达。炳灵寺地处甘肃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距兰州也有70多公里。周边的主要景点有刘家峡水电站、姊妹峰等。
建筑历史
炳灵寺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是佛教圣地,也可以称道教圣地,(或哲学圣地)。现经1600多年历史公元393—431年(47年)建立西秦。炳灵寺是藏语‘十万佛洲’之音(十万弥乐佛现灵的说法)。
炳灵寺最早叫“炳灵寺石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山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炳灵寺在唐朝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16国时期。
炳灵藏语为“笨郎”,即“十万佛”之意。远在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氏曾在枹罕建立西秦政权(公元385-431年),统治达47年之久。炳灵寺石窟,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从十六国时代起,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尚存于岩壁之上。
自公元420年凿窟起到宋代,石窟对汉传佛教、净土宗、华严宗和禅宗的影响较大。
在隋代曾是一个繁荣的商船停泊之处,也是古“丝绸之路”南去吐蕃的必经之地,经济发展和不同文化的交融造就了炳灵寺。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中的黄派(格鲁派)传入炳灵寺。炳灵寺石窟在承袭前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佛教艺术,以崭新的姿态、简洁的手法,创造了生动的雕塑形象和绘画艺术。
建筑结构
炳灵寺分为上寺、下寺、洞沟三部分。现有212窟、雕像694、壁画龙点睛1500平方米,最大特征是以石雕为主,中国占重要地位。
四大石窟分别为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
现存窟龛183个,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
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玩具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
石窟悬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悬崖旁边矗立着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奇。乘坐游艇可以直接到达石窟码头。历史变迁,炳灵寺屡遭战火破坏,栈道毁坏。
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省三大石窟。在最早的西秦169窟中,塑造有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莲台座上的为无量寿佛,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
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龛的石雕释迦多宝像,面带微笑,举手叙谈,庄重而潇洒,再现南朝崇尚清谈玄学的风采。炳灵寺石窟以下寺最为壮观,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尚存于岩壁之上。
保护状况
炳灵寺以石雕而著名(河南的龙门石窟也以石雕见长)。炳灵寺是中国著名的石窟寺,号称全国四大石窟之一,其艺术价值仅次于敦煌莫高窟。随着古“丝绸之路”衰亡,炳灵寺也渐渐地失去光彩。
在60米高的悬崖上,当年众多工匠和艺人悬挂在绳索上,利用悬崖的天然凹凸,修建了大量的佛教洞窟。炳灵寺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砂岩上,登岸后沿小路可到栈桥,172号窟的佛像高达27米,是炳灵寺石窟中最为高大的一座,如今虽已是遍体鳞伤,
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虽然易于开凿雕造,但却不耐风化和潮湿。峭壁高处的岩层伸出,形似屋檐,为一些佛窟遮挡了不少风雨和骄阳,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许多历经千年的窟龛造像,却是有的褪色、有得风化。由于当地这种砂岩结构,很多其他地方的保护措施在这里基本无用。泥塑的佛像则更是四肢不全首级常无。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颁发通知,正式公布炳灵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炳灵寺文物保管所,修建了防洪大堤,并在沟中架起了一座15米的独孔水泥雕栏桥。
除了自然因素对佛龛的毁损外,人为破坏也很严重,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浩劫,还有就是历史上的战乱造成的破坏,大多是当地回汉两族之间的纷争,因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得势者往往要摧毁对方的宗教崇拜偶像。
1967年刘家峡水电站开始蓄水时,对炳灵寺石窟构成了威胁,有些石窟只能长埋于水下,在栈桥上游览时,常看到石壁上刻有字样:此处往下××米,为××窟。当时只将16号窟的一尊8.6米长的大卧佛大卸9块迁移保存。在刘家峡水电站蓄水截流时,为保护艺术国宝,周恩来总理曾经亲自关心安排防护工程建设。
1999年,炳灵寺文保所腾出原来的办公室,在炳灵寺的一侧,修建卧佛寺,大卧佛的九块肢体总算可以九九归一了。水库的修建,虽然给炳灵寺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但也为开发黄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文献记载
书籍
范文澜在他的《中国通史》一书中认为,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其浮雕佛塔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炳灵寺壁画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国时代西北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诗歌
炳灵寺
作者:马萧萧
世上本无佛,拜的人一多
也便有了佛
*
佛光十万,高卧炳灵
每一窟皆由无名者开凿
*
高峡之中,丹崖之下
黄河,着一身布衣缓缓走过......
主要景点
石窟
石窟是中国的佛教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魏晋时称炳灵寺石窟唐朝灵岩山寺,宋代始称炳灵寺。今存窟龛196个,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
它们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佛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朝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当时僧人达到3000多人。
该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得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西秦之后的北魏,已是一个开窟造像的兴盛时期,共9窟33龛。一个是以126窟为代表的中心,另一个是以146窟为代表中心。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佛教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电大鼎盛时期,炳灵寺大部分窟龛,均完成于唐代,唐代窟龛有135个占全部窟龛3分之2以上。
3号窟
盛唐时候开凿的大型石窟,它属于平面方形平顶的大窟,窟的中间连着山体四面坡顶的石塔,这坐石塔在中国来说“独于无二”也可以说世界少见。最突出特点是:四面都有浮雕左面普贤、右面文殊菩萨,左面文殊右面普贤,中间刻刻有千佛,前面有小龛,所供佛像早以不存在了顶部小龛上写有天、地、日、月、君、亲师。有句话:有塔就有佛。塔分两大类:一类叫佛塔,一类叫舍利塔。(塔里有佛)(活佛或大师烧成的骨灰)是一座连山体雕凿的石雕方塔,仿木结构,整个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表现了盛唐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
4号窟
初唐造像它属于马蹄型平面。正璧雕有弥乐佛一宗,肉髻半圆面相清秀而不丰圆(丰满圆润),披有双领下垂的袈裟,衣纹阳刻,身材修长,善坐与方台坐上普济众身。结跏趺坐(盘腿)善跏趺坐(佛坐在椅子上)
6号窟
北周一窟。2公元老派1557年宇文觉,推翻了西魏政权建成立 了北周。此窟就是这时间开凿的,从佛的造像来看,肉髻低平,面如满月,口眼俱小,具有水波纹式的袈裟,衣纹绸密,像曹衣出水似的(好像刚从水里出来贴在身上一样)。(你们远道而来),佛发自内心地微笑表现在面部,表现了匠士高超的艺术。菩萨头戴方平花冠,面形较方圆,帔巾交于胸下,身体前倾,然后下卷,立于佛两侧,立于半圆台上。释迦多宝,两侧为文殊,普贤。阿弥陀佛两侧观音,大势至(西方三圣)
8号窟
隋朝(泥塑)它属于平面衡长方行顶略作群龙行,泥塑造像,塑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头戴花冠,面部比较方圆,略带清秀亭亭玉立,眉毛弯细,眼低垂,嘴小唇薄,披井搭于双肩,长裙泻地。(其中一菩萨是唐朝造像)已毁。
壁画
窟顶彩绘套斗式藻井阁内,均绘飞天特别是中间白色平涂,淡墨勾画,全身裸体,(童子飞腰部躬曲,绕莲瓣飞舞)8号中小型窟平面方型,造像均泥塑,面部丰圆近方行,唇薄耳小,特别菩萨体形修长,衣饰宽松,裙褶自然流畅,这时的造像既有北魏的清秀之美,也有唐代的圆润之美,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169窟
169窟最有价值,刻窟深9米,高16米,宽27米,原是一个天然溶洞,是我 国石窟最早的佛教洞窟之一,窟内主要以, 《无量寿经》, 《法华经》,《维摩洁经》,《华严经》,佛教造像和壁画都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70窟
明清时代八臂十一面观音、共有五层:最上一面为如,米相,第二层眼獠情,优美丰腴,形象适度,身躯微向前倾,亭立于窟中心(弥乐佛)。
64龛
初唐或盛唐前期 西秦—佛与菩萨的特征,面部圆润,高鼻深目,细眉薄唇,大耳垂肩。浑厚壮实,穿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质地轻薄,身体轮廓清晰。北魏—上身露,肩搭彩带,长胫瘦脸,眼角细长,口小唇薄,咀角微微上翘,酒窝露出,显出秀骨清秀,庄严微密(象静静)。
北周—肉鬓低下,面部上宽下窄,略作方形鼻胫不高,口眼聚小,着通肩大衣,衣纹绸密极不规则,菩萨,发髻高耸,花官圆并瓦,白色宝缯,披巾横于腹际,亭亭玉丽,长裙穴地,不露脚,面形清秀。唐—发髻高耸,面部圆润丰满,慈祥温和,面含微笑,摆头扭腰,倾身低头,窃窃和语,显出婀娜多姿,栩栩如生的样子。护法大王—怒目顿足,雄健有力,背呐喊,似手要,“打入地狱”。
169 窟
炳灵寺石窟现存早期重要的洞窟为169 窟,为一天然大洞穴,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造像有第6号龛的一佛二菩萨,龛侧墨书题记有“建弘元年岁在玄三月四日造”即公元420年,为中国石窟纪年题记最早者。
造像和壁画以169号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169号窟古称唐述窟,现称"天桥洞",高15米、深8米、宽20米,为已知我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有佛龛、石雕、石胎泥塑三类造型。
题记下方绘有数排供养人,其中有当时高僧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像。另外,还有第9号龛的3身立佛,7号龛残存的一身立佛,17号龛仅存的菩萨及龛下部的半跏菩萨思惟像等,形象古朴,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号龛的并列5身禅定坐佛,则显示出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该窟的西秦壁画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说法图、维摩诘变、无量寿佛、释迦多宝佛、弥勒佛及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等,画风质朴,粗犷。
171号龛
位于四大石窟悬崖上,有唐朝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凿,高达27米,雄浑庄严。窟中西秦《文殊菩萨问疾图》,是我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原16号窟,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长8.6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我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我国现存石窟像中最为珍贵的一尊,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貌。炳灵寺入口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
上寺
位于炳灵石窟北2.5KM处。
炳灵上寺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上寺大佛洞内雕塑有4米高的弥勒佛l尊,神采丰满,形象端庄,不失隋朝造像遗风。现上寺寺院东边山崖上,以及喜佛沟下层的山崖上,有唐朝开凿、明代重修的窟龛两个。据《安多政教史》记述,文成公主当年过境时就居住在这里。元、明以来,这里一直是炳灵寺宗教活动的中心。
明代,炳灵寺上寺曾建立密宗院,万历年间修建卓玛殿,以后因战乱频繁,卓玛殿屡毁屡建,清康熙十四年、民国二十六年、1986年都曾重塑卓玛佛像。现存卓玛殿绿度母塑像,高1.32米,头戴宝冠,秀发垂于两肩,面相清秀,手持莲花坐于莲座上,四层背光中第二层为二十个小度母。度母,藏语亦称"卓玛",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度母本源记》里说,观世音因感于众生数目巨大,救度困难,忧愁泪下,眼泪滴成莲花,先变成绿度母,随即变成白、红、黄、蓝、金等不同身色的化身来,共21尊,这21度母各自对观音立誓辅助菩萨救助众生,十方诸佛感于她们的圣迹,称为"度母",即救度一切众生成佛的佛母。相沿成为藏传佛教女性保护神,或称多罗菩萨。
康熙,炳灵寺上寺又修建了藏经楼、文殊殿、观音殿、护法堂、十六尊教堂、尊音神堂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敕封上寺嘉杨隆珠为护法禅师呼图克图(即转世活佛),是康熙册封的十八个活佛之一,已传世八代,其弟子喇嘛十余人现居上寺行管理之职。
炳灵寺上寺内还存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60余卷,为佛教经典中的主要经典,是由骆驼运到炳灵寺的。寺内现存的唐卡画,有绿度母、千手千眼观世音、坛城图、文殊菩萨等画卷,制作精美,色泽绚丽,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绿度母唐卡画是九世班禅赠送给上寺的。
考古发掘
2014年9月9日,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从正在进行危岩体加固工程的一岩洞内发现了佛经的纸张残片,截至目前,该研究所共清理出佛经残页近千片,其中大部分是藏文佛经残片,也有个别文言文佛经残片,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风吹日晒,佛经残片风化腐蚀严重。“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2014年,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建筑历史
建筑结构
保护状况
文献记载
书籍
诗歌
主要景点
石窟
上寺
考古发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