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中共党员,1930年5月出生于
辽宁省锦县。1948年12月,他考入中国医大四分校(后改为
承德医学院)学习,1950年参与
朝鲜战争战伤医院救治伤员工作。1956年9月,他考入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习。张吉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针灸学术发展,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创始人之一。他曾主持完成国家教委博士点课题《十四经脉病候及取穴规律》研究并获
科技成果奖,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各家针灸医籍选》,著有多部著作,如《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内经病证辨析》、《
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
张吉辨治疑难病经验集》等。张吉教授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把自己毕生的心血献给了中医药、针灸事业,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人物经历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创始人之一。
1930年5月出生于辽宁锦县崔家屯行政村屯;
1938年就读于锦县崔家屯小学;
1943年1月入锦县吉山高小学习;
1948年12月考入中国医大四分校(后改为
承德医学院)学习,
1950年参与
朝鲜战争战伤医院救治伤员工作。1956年9月考入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习。
1949年1月考入中国医大四分校学习;
1951年1月毕业后先后在赤峰防疫站、
热河省荣军疗养院工作五年,医治伤病员,帮助战后重建;
1956年9月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习六年。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
1962年至1979年,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任基础教研室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等要职;
1967年至1969年,任黑龙江中医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
1969年至1970年,任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主治医师;
1970年至1971年,在
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科进修学习神经科疾病的检查方法及中西结合辨证论治;
1972年至1979年,任黑龙江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任主任;
1972年,在北京参加编写中医基础教材,这是第一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
1979年至1998年,离休:任职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79年至1982年:任教中医基础教研室,从事中医基础教学及科研工作。
1982年开始负责筹建针灸推拿系工作;
1983年被任命为针推系副主任;
1985年担当系主任,主持全系党政工作;
1985年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1997年又被二部一局(即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专家。
主要贡献
曾主持完成国家教委博士点课题《十四经脉病候及取穴规律》研究并获
科技成果奖,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各家针灸医籍选》,著有《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内经病证辨析》、《
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
张吉辨治疑难病经验集》等著作。
学术成果
1974年-1976年:在《哈尔滨中医》上发表了《病机十九条临证分析》深刻阐述了《
黄帝内经》中以外感六淫及脏腑辨证的病机,并密切结合临床进行病候分析,为《内经》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的依据,对临床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978年又发表了“脾胃本质的研究概况”一文,论述了对中医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方法及学术价值,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1987年开始担任国家博士点基金会科研课题“十四经脉病候及取穴规律”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完成了十四经脉病候规律及临床症状的研究,并完成取穴规律的研究,填补了2000多年来中医的历史空缺,属于针灸经脉病候的开创性研究,因而获得科研成果
三等奖。
1996年至1999年负责《针灸治疗支气管
哮喘的实验研究》课题,经过3年余实验研究,初步取得成果是经过针刺对实验动物及哮喘病人的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整作用及其机制,并对临床产生影响。
曾合写了《经方方论荟要》一书,是以《
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基础,展现了《伤寒论》《金匮要图》所有经方375个,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历代名家的应用及注释,并介绍作者应用经方的经验,对发扬中医药及经方理论有突出贡献。
曾主编《针灸学》全国统编教学参考丛书,《针灸医籍选》,《针灸医经选》,《名家针灸医籍》等,针灸专业书籍深入探讨了历代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及生平业绩、医事活动等内容,深入浅出,古为今用,弘扬中医经典为中医临床实践服务。为中医,针灸的传承,发展做出居大贡献。
在针灸理论上曾撰写了《
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开辟了经脉病候辨证及针灸治疗的临床指导和应用,在经脉病候及临床治疗上,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在60年的工作中,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一直坚持门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诊治了大量疑难病证。善于应用中药和针灸综合的疗法,善治
心肌缺血、
脑血管病及后遗症,
高血压、高血脂、面瘫、三叉神经痹等病证,另外,对慢性退行病,如腰椎病、
颈椎病、膝
关节炎、
肩周炎,及各种
类风湿性关节炎自体免疫性疾病,有很显著的疗效和深刻的心得体会。因而在总结十多年来治疗经验,而编写《辨治疑难病经验集》记载疑难病25种,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型、针灸中药治疗方案及有效病例作了经验总结。其卓越成绩曾在新闻媒体上多次进行过报道,如
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版)中华医药栏目,以及全国唯一《中医药报》也经常有报道。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工作,竭尽全力为病人解除疾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药研制中也取得成果,研制了“祛风壮骨冲剂”和“化痹冲剂”,1995年经
朝阳区卫生局批准批量生产,经过10余年临床验证为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的优良制剂。经过临床诊治风湿性
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数千例,取得很好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在国际上,对传播弘扬祖国中医文化作出卓越贡献。曾多次到
日本、
美国,
瑞士,
意大利,
法国等
欧洲国家讲课和进行学术交流。培养海外博士研究生数名。在国际中医,针灸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书籍著作
一生共编著中医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代表著作有:
《
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开辟了经脉病候辨证及针灸治疗的临床指导和应用,是关于经脉病候及临床治疗,划时代意义的医史文献。
《内经病候辨析》,总结《内经》180种病证,对每个病证进行精辟解释,并联系后世发展及临床辨证论治与应用,展现《内经》病候的发展源流,深入发展了《内经》学术思想。
与妻子经方大师聂惠民合编的《经方方论荟要》一书,集名家验萃,阐经方奥义。做到了承古不泥古,立足创新(
国医大师王玉传评)。是当代中医界难得的好书。
《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集中讨论了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优势,并已由
人民卫生出版社列为向国外推荐的好书。当是后来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贵才富。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编写《中医基础教材》,这是第一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在同期还发表了,《病机十九条临证分析》,《脾胃本质的研究概况》等文,或深刻阐述了《
黄帝内经》中以外感六淫及脏腑辨证的病机,或论述了对中医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方法及学术价值,即见解独道,又注重实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辨治疑难病经验集》于八十高龄,成书病榻上。书中记载疑难病25种,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型、针灸中药治疗方案及有效病例作了系统总结,甚切实用。
获奖记录
曾主持完成国家教委博士点课题《十四经脉病候及取穴规律》研究并获
科技成果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