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图》是由
五代十国时期艺术家
周文矩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目前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这幅画展现了四个文人在松树下吟诵的情景,其中一个童子正在石头上磨墨。画面左侧的两个人物,一位手持诗词回过头来与另一位文人交流,而在右侧的人物中,有一位倚靠在孤松上深思,另一位则俯身在石头上,一只手托住下巴,另一只手拿着书籍,全神贯注地思考文字的意义。
《文苑图》中央描绘了一棵古老的
松树,它的树枝弯曲向上生长,看不到顶部,有些枝条向外延伸,形成对称的形状。
松针细密且富有活力。在松树下方,共有五个人物,包括四个文人和一个侍童。最右侧的人物靠着岩石般的石台,头戴幞头,身着白色
旗袍,右手支撑着脸颊,手指间夹着一支笔,左手轻轻握着展开的纸张或绢布,抬头注视远方,仿佛沉浸在寻找诗句的过程中。对面的一个披散头发的童子正在石台上仔细地研磨墨汁。
画面中部的另一个角色,可能是诗人李白,他趴在中间的老
松树上,双手插入宽大的袖子里,同样戴着展翅幞头,穿着白色的圆领长袍,面容清秀,胡须飘逸,双眼紧闭,专注于深入的思考,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个世界之外,甚至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任何事物。松树左侧较低的石台上放置着一块大磐石,上面坐着两位文士,他们一起翻阅一本书籍。其中坐在右边的人,书卷放在他的腿上,突然转头看向别处,似乎看到了什么引起了他的兴趣。与他并排坐着的另一位文士,同样戴着圆形幞头,穿着灰色
旗袍,系着红色腰带,双手拿着书卷的一端,似乎在讨论书中的内容。在他们身后,石面上摆放着一个笼屉,里面可能存放着文房四宝。
《文苑图》的主题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据说描绘的是
天宝诗人
王昌龄与“
李白”李白、
高适等人在江宁琉璃堂聚会的情景。
周文矩通过这幅画作展示了四位文人在创作诗歌和文章时的状态。历史上曾误认为这是
唐朝韩滉的作品,因为画中有
宋徽宗题写的“韩滉文苑图”以及“天下一人”的印章。然而,经过徐邦达等学者的研究,发现这实际上是
五代十国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图》的下半部分,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琉璃堂人物图》后半部分与《文苑图》完全吻合,因此确定了周文矩作为作者的身份。
《文苑图》是一幅展现文人聚会的人物画,五个角色的形象和动作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各自的特点鲜明。画中的人物衣着整齐,姿态优雅,面部轮廓柔和而充满生机。他们的服装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有的只是勾线而不涂色,有的则稍加晕染和上色。幞头的线条流畅自然,带有微小的颤动感,如同流水般灵动,显示出深厚的绘画功底。胡须和头发的细节处理细腻,使用淡墨渲染,表现出洒脱的感觉。
松树和石桌椅等元素的勾勒和渲染也非常精细,色彩清淡,营造出一种精致而雅致的氛围,非常适宜用来表现当时的文人生活情境。
此外,
周文矩在背景布局上也做得十分出色。松树的形态曲折向下,枝叶茂密,呈现出优美的曲线;不同形状的石桌和石座错落有致,构成了整个画面和谐的一部分,共同创造出一个宁静雅致、适合文人创作的环境。
中国当代画家
冯骥才在其著作《画史上的名作 中国卷》中评价道:“尽管画面中只有四五个人物,但却让人联想起文人们那广阔自由的精神世界。”
《文苑图》是一件有着明确传承记录的艺术品。从画作上的收藏印章和题跋可以看出它大致的流传过程。该画曾经属于南唐集贤院、
北宋宋徽宗、
南宋赵构、元代画家
王蒙、明代收藏家
顾正谊、郭衢阶等人的收藏。
清代时进入皇家收藏,收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中,并由
爱新觉罗·弘历将其改造为册页形式。最终,这幅画作被
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文苑图》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还启发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北京高级工艺美术师
时金兰以此图为蓝本,创作了象牙雕刻作品《文苑图》,在人物设置、场景组合以及文人雅士赋诗作画的姿态等方面,均与原画作保持了高度相似性。
1983年12月10日至15日,中国木版水印画在
肯尼亚首都
内罗毕展出,其中包括了中国古代和现代45位著名画家的67幅木版水印画,其中就有《文苑图》。
周文矩,出生于
句容市(今
江苏省境内)。他以其俊朗的外表和精湛的绘画技艺而闻名。在
南唐时期,他已经是在皇宫中工作的画家,因绘制《南庄图》而成名。后来,在后主
李煜的朝廷担任翰林待诏,擅长绘制人物,尤其是仕女画像,主要描绘宫廷贵族的生活。他的画风继承了
唐朝周繇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细致,常使用颤动的“战笔”技法描绘衣服纹理,这一风格受到了李后主书法的影响。周文矩的代表作品还包括《
琉璃堂人物图》、《
重屏会棋图》、《
宫中图》、《琉璃堂雅集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