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栋,区域地质学家、地质编图专家,大地构造专家、地质科技管理专家。1954年,他被派赴冶金部成矿理论学习班,1965年,他被调任地质部
川西地质综合研究队队长。
人物经历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和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吉林大学教授。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喜马拉雅地区协调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个人简介
历任
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
南极洲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
岩石圈计划
喜马拉雅山脉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司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曾任
吉林大学名誉校长。
兼任《
中国区域地质》主编,《
地质学报》常务副主编,吉林大学地学部主任等。1993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任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
生平
李廷栋先生1930年10月7日生于
河北省栾城区,是我国著名的区域地质及地质编图专家,李廷栋先生早年就读于
北京大学地质系,1953年毕业于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曾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科技司司长、高级科技顾问,长春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
吉林大学地学部名誉主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期刊主编。李廷栋先生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和地质编图工作,曾在
大兴安岭北部、
燕山、
四川省西部、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地进行地质构造调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与同行一起在大兴安岭北部首次发现前震旦系、热河动物群和得尔布干大断裂,建立了
地层系统,总结了地质构造继承性、新生性及迁移性演化规律;他主持编制的中国
地质图集、
亚洲地质图、亚欧地质图等六种地质图件,内容翔实,编制精细,富于创新,把我国地质制图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内外地质界的高度评价;在编图基础上,他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及亚洲
岩浆岩时空发育特点,划分出三类构造-地质区和五个演化阶段,提出亚洲岩浆活动阶段性、继承性、分异性、分带性及迁移性演化的特点,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他从地质、
地球物理学的结合上研究了青藏高原
岩石圈特征,提出青藏高原"陆内俯冲-
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隆升模式,并证实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于
第四纪;在
大兴安岭北部及四
川西部的
地质调查中,他获得若干新发现、新认识,建立和完善了两个地区
地层系统和构造格架,首次在川西发现早泥盆世
布拉格期
单笔石化石,并测得"宝兴杂岩"七亿年数据。李廷栋先生曾主持与参加10多项国家及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编制
地质图件7种,地质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成果
二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
特等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198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目前,李廷栋先生正主持国土资源部《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及《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编图》项目的研究工作。
李廷栋先生曾先后在多个国内外科学组织担任学术职务,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多次参加与主持有关科技规划的制定和科研项目立项论证,对我国地质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李廷栋先生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论著
1.
亚洲地质图(1:500万),地图出版社 19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地质出版社,19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400万),地质出版社,1972
4.中国青藏高原亚东-
格尔木市地球科学断面,国际岩石圈委员会,美国
地球物理学联合会,1991
5.亚洲地质,地质出版社 1982
6.
喜马拉雅山脉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地质出版社,1988
7.
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地质科学院出版 1962
8.大兴安岭北部地质,科学出版社,1963
9.四川西部宝兴、
丹巴县、林格一带地质构造(科研报告)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印发,1969
10.中国地质概述,
地质出版社,1972 1974
11.大兴安岭北部大地构造及其多旋回发展过程,地质学报43卷4期 196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 质图(1:400万)说明,
地质出版社,1972 13.我国
地层和侵入岩研究上的若干新进展,地质科技,第1期,1973
14:我国地层序列的划分和侵入岩分期,地质科技,第6期,1976
15:An Outline of the Geology of China(中国地质轮廓)西法Geologisches Jahrbuch 1977
16:中国地质概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地质出版社,1978 17.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China(中国地质构造演化)西法Geojournal 1980 4.6
18.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发展历程,《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81
19.
中原地区地壳运动期序和构造发展阶段。中国区域地质,第一期,地质出版社,1982
20.中国地质构造发展过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4号,地质出版社,1982
21.The Crustal Evolution and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Qing hai-Tibet
高原(青藏高原
地壳演化和隆升机制)Tectonophysics 127 1986
22.Qeep-seated structures and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t(青藏高原深部构造和隆升机制)Geology of 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脉地质)2卷,地质出版社,1990
23.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第3期,科学出版社,1992
24.中国地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5.
亚洲地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投身地质
1930年10月7日,他出生于
河北省栾城区宋北村一个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正值
中国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亲睹国土沦丧、民族遭受欺凌的悲惨状况。家境的贫困,国家民族的劫难,使他十分珍惜得来不易的求学机会,因而孜孜不倦、勤奋刻苦,总希望以学到的知识、技能为国家振兴、民族繁荣作贡献。
他靠亲友的支持和学校的资助在本村读完初小,在县城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小,一心想出远门,见大世面。后又在亲友的资助下,只身来到
北平市,考入了西城白塔寺附近的平民中学。此时的他,学习十分刻苦,还天天练武术锻炼身体。前三个学期每学期他都是第一名,因而免交学费并享受奖学金。第四学期因病扣分而没有获得第一名,因此不能全部免交学费了。为了生计,他转学插班到了
河北省武清县杨村的
河北师范大学学校初中部读初三,因为这里是省立学校,免交学费。初中毕业后,他又回到了北平,考取了北平一中。他在这里几个学期在班上都是名列第一,并有一个学期总平均分为全校第一,因而获得奖学金并当选为班长。
北平市解放前他上高二,在进步同学的熏陶与带领下,于1949年春天加入了青年团。解放后,他很快就当选为全校学生会副主席,参加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于1949年冬成为光荣的
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高中三年级时,他经常到
北京大学地质系看望同乡、同学任冠政。由于他比较喜欢地理课,因此也从任冠政那里了解到地质系的一些情况,还有机会参观了地质系的标本陈列馆,渐渐地知道了地质是干什么的,也开始知道了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因而萌发了学习地质、献身地质科学事业的志向。1950年夏天,他高中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地质系。
作为“五四”运动发祥地的北京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科学民主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风。这里的地质系,又有著名的教授
孙云铸任系主任,又有
潘钟祥、
王嘉荫、
王鸿祯、
马杏垣、
张炳熹、
池际尚、
董申保、
郝诒纯、
杨起、
陈光远等名家及青年教师们执着敬业、精心治学、言传身教,这使得被选为系学生会主席的李廷栋,不仅初步掌握了地质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进一步坚定了献身地质事业、建设新中国的信心与决心。年近花甲的孙云铸教授带领他们赴河北获鹿进行野外地质实习,马杏垣教授带领他们在北京附近进行野外地质工作,他们广博的
地球科学知识、对野外地质现象的深刻
系统分析、极富哲理的深遂的思考,极大地提高了他学习地质的兴趣和积极性,成了他日后不断进取的永久的激励。
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
北京大学地质系并入了新成立的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由于北京地质学院刚开始建设,这样,高年级的学生仍留在北京大学沙滩校址学习,而院本部则在西城官园附近的端王府夹道。李廷栋当时作为北京地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分管沙滩部分的学生工作。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工作,锻炼了他的组织才能。
1953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地质部机关,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管理,并担任刘景范副部长的业务秘书。这时,他经常跟随地质部工作组和
苏联专家到中国许多矿区调查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有关矿床地质和勘查技术方面的知识,搜集积累了大量有关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的资料。1954年上半年又被派赴冶金部成矿理论学习班系统学习了成矿理论和矿床分布规律的知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机关的任务与工作毕竟不是地质工作的本身,短期的学习培训的成果只有通过地质调查研究的实践才能得到理解、认识和提高。作为年轻的地质工作者,他认为野外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科学实践的最主要形式,是获取高水平地质成果的基础,是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他决心投身于野外地质实践,充实地质知识,提高地质鉴别能力,因此他多次申请到野外地质工作第一线。经他多次请求,终于获得领导的批准,于1957年6月走出了地质部机关,投身到大自然的地质怀抱之中。
地质调查
他走出地质部机关大门的第一站,是赴
大兴安岭北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在这里他先是参加了
中国科学院中苏合作
黑龙江省流域综合科学考察。以后又主持了地质部大兴安岭东坡地质调查。在大兴安岭他整整工作了4个年头。当时,那里基本是地质调查空白区,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他说:每天都要徒步数十里,钻密林,过
草甸,跨
急流,进行 地质观测研究。宿帐篷,席草地,烛光下进行标本、资料的整理。几乎天天浸泡在雨水、河水、露水和汗水之中,还受到野猪、
亚洲黑熊和狼的侵扰。几次断粮,只得挖
食用野菜、采蘑菇充饥,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说,为了
科学探索奖,大家同舟共济,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他们填制了
大兴安岭北部1∶100万
地质图,编写了专着和论文,他们填补了本区地质研究的空白,初步建立了本区
地层系统和侵入岩期序,总结了区域地质特征,提出了本区构造的多旋回发展程式和构造的继承性、新生性、迁移性等演化规律。特别是得
布尔干大断裂、前寒武系和热河动物群的发现,对于
东北地区乃至
中原地区地层对比和构造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他们对在这里的
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他说,使深感遗憾的是,4年野外工作不幸牺牲了4名队员,这越发使人们珍惜这些用鲜血与汗水换来的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1965年,为了加强大西南地质科研工作,他被调任地质部
川西地质综合研究队队长,赴川西进行地质调查。这是一个学科配备比较齐全,有科学思路、有干劲、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集体。他们经过充分准备,制定了研究目标和
技术路线,试图攻克本区的一些“老大难”地质问题。
川西高原山高谷深,气候多变,工作条件十分艰苦。1965年8月22日因公路塌方不能通行,他们硬是自己背着几十斤的行装,从海拔4200米的乾宁,星夜赶到海拔2000米的丹巴城。他曾赋诗一首
讴歌了这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山城共灯划途谋,晓光初现雾中走。负重急行五十里,一日几度寒暑秋。你争他夺承重担,险坡寒星照
急流。革命赞歌歌几曲,天公愁人人不愁。”他们坚持“以专业研究为基础,以综合研究为主导,以解决关键地质问题为目的”,“抓主要矛盾,开展精细调查研究”。他们在
四川省西部的三叠系及
宝兴县、金汤一带古生界志留系、
泥盆纪、二叠系中发现了丰富的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初步建立起宝兴一带
古生代地层层序,查明了二叠系的构造轮廓及与三叠系的关系。他们经过几十天的精打细找,终于在宝兴以北首次采获早泥盆世
布拉格期镰形
新单笔石,这也是国内的首次发现,并发现了丰富的珊瑚、
龋病、
几丁石、
单细胞藻类化石及
维管植物的孢子,实现了地层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他们还获得了“宝兴杂岩”7亿年的
同位素年龄数据,重新厘定了地层层序及侵入岩期序,修订了
四川省西部扬子地台的西界,详细研究了三叠系的沉积建造组合等等。遗憾的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有一半队员未能坚持到底,3年之后,工作就被迫停顿了。
学术成就
把地质编图提高到新水平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地质部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曾参加并主持了若干区域
地质调查图幅设计、报告的评审验收工作。他主持编制了1∶20万及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参与组织了中国区调工作会议和中国区调图幅清理工作,他主要负责抓重点地质区(带)区调工作部署和试点图幅的科学技术研究。他还经常结合区调图幅的问题进行短期野外地质考察,以解决填图中的有关问题等等。这些工作都为他以后进行地质编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主持编制了多种地质矿产图件,并且不断地探索技术方法、总结编图经验。在编图中,他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精心设计、精心编绘、严格审校、力求创新”的指导思想。他说:“编图过程就是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过程。”他强调丰富的科学内容与完好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提倡编图质量和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他自己则总是与编图组的们一道充分搜集研究已有的资料,深入综合分析对比,熟悉并掌握各地质区(带)的地质特征并作出合理的处置,还根据地质科学与地质工作的新进展,不断增加新的地质内容,扩大地质信息量。同时,在制图技艺、图面结构、色标制作等方面也不断进行革新。因此,编出的
地质图件,其地质轮廓清晰,地质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繁简适度,绘制精细,结构合理,色调配置得当,图形美观,从而把
中原地区的地质编图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地质界的高度评价,并被广泛引用。他先后主持编制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72年版)、1∶500万《亚洲地质图》(197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1973年版)及1∶200万《中国矿产图》等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地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76年版)、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1976年版)和《亚洲地质图》公开出版,并在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在国内外地质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国际地科联主席杜伦佩教授称赞说这“是第一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出版后,
日本和
英国要求由他们翻译出版。
美国《地质时报》称“图件在细节上很精致”、“制图上配置很好”、“印刷达到了高水平”。
香港大学地质系彭琪瑞教授称,这“对
亚洲地质及世界地质的了解和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他在长期科研实践和区域地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搜集分析新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几轮编制的中国地质图件,多次总结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编撰了《中国地质概述》专着,这是对中国区域地质的初步的但也是系统的总结,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中国地质概述》和有关论文划分了中国大陆的构造地质区和地质演化阶段,厘定了中国
地壳运动和
岩浆活动期序,论述了中国地质的若干特点和矿产分布的地质条件。他把中国大陆划分为地台区、陆间增生褶皱区、陆缘增生褶皱区等3种“构造地质区”和10个“构造
地层区”;划分出12期主要的构造运动,并以阜平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印支运动为转折,把中国地质演化划分为五大阶段。
作为集体研究成果,《亚洲地质》是中国地质学家编撰的第一部论述亚洲区域地质的专着。李廷栋是项目负责人和主要作者之一。《亚洲地质》根据王鸿祯院士倡导的构造活动论和地质发展阶段论的观点,把亚洲大陆分为6个地层大区(地质大区)和四大地质发展阶段,系统而概要地论述了亚洲大陆自然地理、区域地层、区域岩浆岩和区域构造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李廷栋则从自然地理与地质结合上,把
亚洲划分为六大自然地理区,从形成的地质背景上总结出亚洲地势发育的4个条件和特点,概括出6种山体结构形式。他从
地壳结构及其演化的差异出发,把亚洲划分为六大构造
岩浆域,总结出亚洲岩浆活动的阶段性、继承性、分异性、分带性及迁移性的时空演化规律;在有关论文中把滨
太平洋中
新生代岩浆岩划分为陆内、陆内断陷、陆缘盆地及西太平洋岛弧4个构造岩浆区和20个构造岩浆系,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特点。该书获1982年中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探索青藏高原的隆升
1980年10月,他受命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本着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科研单位同样面临着治理整顿的繁重任务。他出任院长(1980—1986)的6年,也正是中国经济体制及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时期,院务繁重。一方面他以主要时间和精力抓好院务管理和改革;一方面又以中方联系人的身份参与主持了中法“
喜马拉雅山脉地质构造与
地壳上地幔的形成演化”合作研究项目。作为院长,他毫不懈怠;作为科学家,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晚上休息时间,努力地进行着科学研究与探索。
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的合作研究是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先后参加工作的有四百余人。李廷栋作为中方联系人,参加并主持了历次中法双方的会晤和谈判,并先后三次进藏开展
地质调查,致力于青藏高原区域地质的综合研究,实行“地质与
地球物理学调查相结合,地质立典性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相结合,宏观观测与
微观研究相结合”。他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发表了《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等专着,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他从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结合上论述了青藏高原
岩石圈结构构造及其演化模式;指出高原存在扬子、
中原地区、冈瓦纳三种类型的基底;提出“陆内汇聚—
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他认为,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于
第四纪。他作为
第一作者撰写的《青藏高原地壳演化与隆升机制》一文在莫斯科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并应邀发表于英文刊物《构造物理学》上。该项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9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后来,他又结合亚东-
格尔木市地球科学断面研究新资料,再次进行高原中部
地体构造分析,进一步研究了高原隆升的过程与机理,把高原隆升划分为“俯冲隆升(K2-E2)、汇聚隆升(E3-N1)、均衡调整隆升(N2-Q)”三大阶段,并初步探讨了各阶段隆升的特点和幅度。有关论文《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亦于1996年应邀发表于《构造物理学》期刊上。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地学科学研究,一直被人们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为世人所瞩目。他有幸于90年代前期主持了“南极
岩石圈结构”的国家攻关项目。为了在较短时期内掌握
南极大陆地质概貌,取得几项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他提出并实施了“抓两头”的科学考察战略∶一头抓地质立典式的调查研究,一头抓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实践证明这种战略是奏效的。他们这个科研集体一方面充分利用
长城站、
中山站的工作条件,选择前沿性、关键性的地质问题开展地质立典式的精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一些创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东南极
拉斯曼丘陵地区5?5—5亿年前泛非构造热事件的地质含义;在
南极洲首次发现罕见的硅硼镁铝矿;完善了南极地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进一步厘定了
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
火山石时代和成因;对陆地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冈瓦纳古陆再造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认识。另一方面狠抓区域综合研究,编制1∶500万南极地质图、矿产图,系统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料,总结
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总体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为中国制定南极政策和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1971年,李四光先生逝世。李廷栋参加了“李四光遗留资料整理小组”,与李林、
马杏垣、高文学、
周国钧等一起整理、编译了李四光先生的着作、讲话和有关地质工作的建议等,这也成了他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李廷栋于1986年10月调任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后,长期从事地质科技管理工作,并就国土
地质调查、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等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第25.27.28.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地质代表团的代表,是第30届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还曾对
俄罗斯克里米亚、高加索、
库页岛,
北海道,
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州和图桑,
加拿大安大略省,以及
冰岛、
南极洲等地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丰富了地质知识,增强了地质对比能力。
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他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博士生,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地指导他们的工作。
李廷栋院士说,对我的成长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几次承担科研项目的实践,特别是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实践。他非常重视野外地质工作,他治学严谨、踏实认真、谦虚谨慎、善于吸取各家所长,成为
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优秀地质学家的代表之一。
社会职务
个人荣誉
1984年,李廷栋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3年,李廷栋先生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参考资料
李廷栋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4-04-03
李廷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