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庚(1843年-1905年12月18日),原姓徐,字朗西,祖籍汉人,后加入汉军正白旗。光绪年间在两广总督英翰幕下任职。裕庚先后担任太仆寺少卿,并曾出使日本和
法国,期间担任大清驻西洋特使。
裕庚自幼聪颖,十二岁即入
国子监学习,受到当时
满族助教
瓜尔佳·胜保的赏识,后成为廪生。
咸丰八年(1858年),十六岁的裕庚被选为优贡。咸丰年间,裕庚担任州同(捐)。
同治五年(1866年),随
乔松年入
陕西省,任
知府。光绪十三年(1874年),裕庚任
广东省惠潮嘉道
道员・四品京堂衔。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任出使
日本钦差大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
乙卯,任出使
法国钦差大臣。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1901年至1903年),任通政使司副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归国授三品卿。1905年于
上海市病死。
裕庚的父亲联某,字翰庭,
爱新觉罗·旻宁、
咸丰年间任
江苏省县令。裕庚自幼聪颖,十二岁即入
国子监学习,受到当时
满族助教
瓜尔佳·胜保的赏识,后成为廪生。咸丰八年(1858年),十六岁的裕庚被选为优贡。胜保败后,裕庚回江北省亲,不久后因父亲去世而丁忧。在冯鲁川的引荐下,裕庚加入了
乔松年的
幕府。咸丰年间,裕庚担任州同(捐)。
同治五年(1866年),随乔松年入
陕西省,任知府。同治七年(1868年),乔松年乞休后,裕庚进入安徽巡抚
萨尔图·英翰的幕府。在安徽,裕庚历任候补
直隶州知州、候补知府、候补道。英翰升任
两广总督后,裕庚随英翰入
广东省。光绪十三年(1874年),裕庚任广东省惠潮嘉道
道员・四品京堂衔。隔年,因广东闱姓捐事件,英翰和裕庚均被革职回京。在京中,裕庚被推荐给
李鸿章,转至
天津市李鸿章麾下。光绪十一年(1885年),裕庚投靠
刘铭传,被推荐给
张之洞。十五年(1889年),裕庚帮助鄂督张之洞管理厘税事务。十七年(1891年),任候补知府。后在补道员,以明
保送部,转
内阁侍读学士。二十年(1894年),裕庚恭办万寿庆典点缀景物事宜,以及督办
明朝军事处
翼长、广东惠潮嘉道。二十一年(1895年),任出使
日本钦差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归国。十一月
庚午,任太仆
少卿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
乙卯,任出使
法国钦差大臣。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1901年至1903年),任通政使司副使。二十八年(1902年),归国授三品卿。1904年,清廷官报称:“上谕太仆寺卿裕庚奏因病恳请就医一折,裕庚著赏假六个月,勿用开缺”。1905年于
上海市病死。
裕庚有五名子女。长子姓名不详(或称奎龄,妻子为觉罗续庆女),次子勋龄,长女
裕德龄,三子馨龄,次女
裕容龄。除长子外,其余子女均为路易莎·皮尔森(Louisa Pierson)所生。
他们兄妹随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接受了西方教育,精通英语和
法语。裕容龄在法国还特别学习了
芭蕾舞。
同僚
郑孝胥在日记中称路易莎·皮尔森为“都下妓鬼子六”,是西方人与
广东省妓女所生的女子。裕庚妻子死后,路易莎带着儿子勋龄成为裕庚的继室。《清代野记》指奎龄被逼走,奎龄妻被虐待致死。亦有学者认为,长女德龄也非裕庚的亲生女儿。长女
裕德龄,是《清季宫闱秘史》、《御香飘渺录》、《
瀛台泣血记》等书的作者。她在《清宫二年记》称父亲裕庚为公爵,自己为
郡主。
夏仁虎指“以上云云,特以自抬声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