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姆
2004年田壮壮执导的电影
《德拉姆》是田壮壮导演的一部国语纪录片电影,影片以马夫行走崎岖艰险的“茶马古道”为线索,通过对马帮的跟拍和对原住民的采访方式,纪录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段的马帮以及当地原住民的生活。拍摄重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德拉姆》于2004年5月5日在美国翠贝卡电影节全球首映。
《德拉姆》从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脚下的丙中洛山乡开始,记录了茶马古道途中的艰辛和赶马人的人生态度,真实反映了茶马古道延边原住民的多元化精神信仰以及婚姻观、婚姻形态等,还展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环境和自然风光。
剧情简介
自古以来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马帮就像今日的汽车,在山路中将背上的货物运往各地。“茶马古道”因此而得名。影片的拍摄重点将位于云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横断山脉。它将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连接在一起,平均海拔为二千五百米以上,其中高黎贡山怒山梅里雪山三大山系形成三个峡谷,而且山巅终年积雪。因为南北山势,亚热带的季候风可以进入峡谷中。这里形成的独特自然气候,森林、水资源极大丰富,由亚洲的动、植物博物馆之称。在这片土地上,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傈僳族已居住了上百年近千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澜沧江金沙江从峡谷中流过,源头是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这个神奇的地区被人称之为“香格里拉市”。而我们要拍摄的“茶马古道”在这个神奇的地方穿行。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内的原著民族便是我们要拍摄的主人翁。
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今天人类对资源、生存环境有了新认识,生态的平衡、生存的和谐引起许多的思索。你生活的快乐还是忧伤是挥之不去的情结。但愿香格里拉市地区能给你一点启迪。圣洁的梅里雪山,康巴人在高原草场引吭高歌,惊涛拍岸的怒江峡谷中,基督堂里传颂着四部的和声,怒山怒族人的春来声、织布声,孩童们的嬉戏声,淹没在夕阳的炊烟之中。自信祥和,愉悦,是那里原著民族的灵魂。
另外,亚美尼亚的货币为德拉姆。
影片制作
《茶马古道·德拉姆》是田壮壮执导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使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出来的影片,被电影界评价为“田壮壮一贯‘艺术影片’路线的一次延续”。田壮壮为了拍摄记录云南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原住居民的生活现状,率拍摄队沿怒江而上,一路上风餐露宿,饮江水,沐天浴,屡历惊险,随马帮徒步至察瓦龙乡,再原途返回。这五十多天的古道之行,让田壮壮瘦了十几斤。该片片名“德拉姆”在藏语里,是“平安女仙”的意思。《茶马古道:德拉姆》由中国和日本的公司联合制作,并在2004年的翠贝卡电影节上首映。电影跨越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脉,记录了一支商队将原材料运送到现代建筑工地的过程。在跟随商队的过程中,田壮壮采访了许多在这条路上生活了数十年的人,包括一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认为已经消失的神父,一位104岁的老妇人,以及一位拥有片名德拉姆的骡夫。
作品评价
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具有十分珍贵的民族价值和艺术价值。该片真实再现藏族人民的生存地域,导演通拍摄藏族人民的生活起居,日常工作,宗教信仰,表达出藏族人民的特有的质朴、热情,展现出大山脚下好儿郎的坚毅情怀。(《大众文艺》崔静雯评)
《茶马古道·德拉姆》是一部文化人类学纪录电影。该片在忠实地记录茶马古道沿途原住民生活的同时,将茶马古道以及香格里拉地区的高原地貌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描绘,引发人们对于高原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博大之美的欣赏与敬畏,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原住民生存斗志与生存心态的认同与赞美,表现了导演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电影文学》高源评)
职员表
上映信息
获奖记录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影片制作
作品评价
职员表
上映信息
获奖记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