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全安,男,1961年出生,
吉林市人,
回族。1996年起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现为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首部
中东地区通史的作者。主要职务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教研室主任。
曾任政协
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83—1986年和1988—1991年两次就读于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此间,曾于1988—1989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进修,1990—1991年在伊朗
德黑兰大学文学院进修。现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教研室主任、
南开大学哲学院复聘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常委、中国中东学会理事、
中世纪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世界现代化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和
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高等学校做学术报告,在《
光明日报》和《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专栏文章,接受
新华出版社、
中国图片社、
天津广播电视台以及《
华商报》、《
齐鲁晚报》、《
南开大学报》、《东北师大报》专访。
2018年2月26日政协
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任命:哈全安为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2019年1月,任哈全安同志为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获得荣誉
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同年获天津市“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著作奖。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讲授“世界上古中古史”、“阿拉伯文明史”、“
中东现代史”和“
伊斯兰教教史”,其中“世界上古中古史”于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先后独立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古典伊斯兰时期中东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东诸国现代化比较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项目“伊斯兰教诞生以来的中东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东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招收中东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
1、《古典伊斯兰世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2、《阿拉伯封建形态》,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3、“
麦地那国家
土地关系初探”,《历史研究》1994年5期。
4、“从白色革命到伊斯兰革命”,《历史研究》2001年6期。
5、“纳赛尔主义与
埃及的现代化”,《世界历史》2002年2期。
6、“麦加时期
伊斯兰教的皈依与反对”,《世界历史》1993年5期。
7、“阿拔斯派运动新探”,《世界历史》1995年2期。
8、“
中世纪德国城市的商品经济与法律地位”,《世界历史》1989年6期。
学术论文
哈全安.从异质多样性到命运共同体——
亚洲文明的地缘板块与历史走向[J].外国问题研究,2021,(02):87-90+120.
潘萌,哈全安.从宗教服饰到政治符号:
伊朗女性头巾摘戴之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21,(01):117-134+159-160.
哈全安.
土耳其文明传统的双重性与地域政治的两面性[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9):31-37.
哈全安.
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
伊斯兰教元素[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5):73-83.
哈全安.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宗教学者与世俗知识分子的政治理念[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8,(03):32-46+127.
哈全安.20世纪中叶
黎巴嫩的土地改革[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8,(01):55-69+127.
哈全安.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相关概念的认知与历史经验的审视[J].外国问题研究,2016,(03):48-58+119.
哈全安.中东国家史610—200[J].天津人大,2016,(07):49.
哈全安.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30年间的选举政治[J].社会科学文摘,2016,(05):47-48.
哈全安.伊朗伊斯兰革命后30年间的选举政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84-97.
[11]
吴彦,哈全安.
沙特阿拉伯伊赫瓦尼运动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14,(02):147-153.
哈全安,李晗.论索罗什的伊斯兰民主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2014,(01):71-80+159.
哈全安.世纪之交
埃及伊斯兰主义的新动向[J].世界宗教研究,2013,(06):144-152.
哈全安,
张楚楚从选举政治到广场政治:埃及穆巴拉克时代的民众政治参与[J].西亚非洲,2013,(03):19-32.
哈全安.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演变[J].西亚非洲,2011,(04):25-31+80.
哈全安.
土耳其政党政治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30-140.
哈全安.关于中东现代化进程研究若干问题的看法[A].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科学与现代化》2009年第2期(总第039期)[C].: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9:38-54.
哈全安.
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J].史学理论研究,2008,(03):61-70+159.
哈全安.
埃及现代政党政治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33-140.
哈全安.古典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政治派别[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0,(00):115-123.
哈全安.
伊斯兰教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与
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J].史学理论研究,2007,(01):22-31+158.
哈全安.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与国家[J].史学理论研究,2006,(01):13-15.
哈全安.纳赛尔主义与
埃及的现代化[J].世界历史,2002,(02):54-62.
哈全安.从白色革命到伊斯兰革命——
伊朗现代化的历史轨迹[J].历史研究,2001,(06):134-143+192.
哈全安.伊斯兰圣战思想探源[J].西亚非洲,2001,(03):26-32+79.
哈全安.
麦地那国家(622~661)的非穆斯林臣民——吉玛人[J].南开学报,2001,(02):62-67.
哈全安.阿巴斯派运动新探[J].世界历史,1995,(02):57-63+20.
哈全安.麦地那国家
土地关系初探[J].历史研究,1994,(05):132-139.
哈全安.麦加贸易与
伊斯兰教的兴起[J].史学集刊,1994,(01):66-71.
哈全安.麦加时期对伊斯兰教的皈依与反对[J].世界历史,1993,(05):73-79+19.
哈全安.论
中世纪德国“市民城市”商品经济与法律地位的关系[J].世界历史,1989,(06):65-73.
个人作品
《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古典伊斯兰世界》、《中东史》、《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
人物事件
“哈里发”潜心载成一书
1961年,哈全安出生在一个
伊斯兰教职业者家庭。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1988年,哈全安考入著名历史学家
朱寰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习世界古代史。当时,
中世纪的中东史研究在国内尚属
学术空白领域,青年学子或碍于语言隔膜,或于习俗殊异,将研究中古时代的中东史视为畏途,罕有问津者。导师考虑到哈全安的身世背景和兴趣,建议他研究这段历史。哈全安欣然接受导师的建议,从此开始了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为了研究中东史,哈全安曾前往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
阿拉伯语,继而又赴伊朗
德黑兰大学文学院深造。
1996年,他来到
南开大学历史系,从事世界上古中古史和中东史的教学研究工作。作为教师,哈全安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他为本科生开设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入选国家级精品课。2006年,他本人又被评为
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由于哈全安的教学风格独特、引人入胜,学生间常常亲昵地称他为“哈里发”。“哈里发”是阿拉伯语,在历史上这个词有国王的意思。得到这个“绰号”,一方面与哈全安的姓氏、与他教授阿拉伯史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学生对他学问的肯定与敬慕。
虽然得到学生的好评,哈全安却笑称自己从没有做国王、当老大的想法。其实哈全安为人低调,经常被看作是学界的另类。他极少在媒体和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也极少参加学术会议和其他学术活动,而是习惯于闭门苦读。他甚至谦虚地说:“这些年我的著述也并不算多,这要感谢
南开大学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使我不用为了发表文章的数量急功近利。”不过低调并不代表
无为,多年的“深居简出”让他有更多时间总结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
功夫不负苦心人。2010年1月,哈全安的著作《中东史610-2000》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研究项目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中东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在书中,哈全安记述了包括
埃及、新月地带、
阿拉伯半岛在内的
阿拉伯国家,以及
土耳其和
伊朗等西亚北非诸多区域历史文明及
中东各国的现代化文明进程,总结了
伊斯兰教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
作为一本由学者个人写成的、以中东地区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
中东史》在国内尚属首创。“这本书包含了我20年来对中东史研究的心得。”哈全安将这部书看作自己此前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
“穆斯林”治学偏爱唯物论
哈全安的父亲哈雨田阿訇长期在家乡
吉林市主持穆斯林的教务工作,“文革”结束后担任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吉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和吉林省政协委员,20世纪90年代在
天津市数处清真寺出任教长。哈全安受家庭环境影响很深。作为一位穆斯林,他从不否认自己的信仰,并且数十年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履行《
伊斯兰教圣经》规定的宗教义务。
但是作为学者,哈全安坚持的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他看来,学术研究有自己的规律,宗教信仰并不影响研究方法。他说:“如果宗教对治学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它让我对阿拉伯史感到兴趣。尽管目前国内从事
中东历史和
伊斯兰教研究困难很多,然而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对于伊斯兰教的特殊感情,让我始终坚持跋涉在这条并不平坦的学术道路上。”
哈全安在给本科新生上课时常会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历史是艺术,还是科学?”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当今西方时髦理论成为一些学者的口头禅,许多人在“后现代”学说的影响下,对
历史学的客观性、科学性产生了质疑。哈全安并非不了解学术上的新观点,他也会倾听学生的见解。但经过思考,他还是坚信,历史是科学。他说:“这并不是我的发明,
卡尔·马克思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我觉得这话并不过时。有些人觉得历史不是科学,是因为他们把历史看作是无序的,但我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研究我们能够把它揭示出来。”
“其实西方很多学者在研究历史的时候用的就是马克思的理论,只不过他们不说出来而已。相反,我们的学者有时号称以
马克思主义治史,其实似是而非,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治学不能只看他怎么说,更应该看他实际怎样做。”他认为,“学术研究需要争论,有些很有名的专家,虽然我们之间的私人关系很好,但如果学术观点不同,我也一样要在书中加以驳斥。”
正是由于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进行研究,才使哈全安可以透过纷乱的现象,剥茧抽丝般探寻出在
中东地区千余年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也澄清了人们对
伊斯兰教、对中东的误会。
有学生把哈全安的治学方法总结为“哈里发遇到了
卡尔·马克思”。
“学院派”关注现实不出世
哈全安治学的另一个特点是贯通:中外历史的贯通、古代与现代的贯通、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他特别强调,研究历史要为现实服务,研究外国要为
中原地区服务。而贯通与关注现实也是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一个特点。
虽然极少抛头露面的哈全安常常被归于“学院派”,但他并非困守象牙塔中不问世事。哈全安坦言,他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兴趣也经历过一个转变的过程。1978年,哈全安以高分考入
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之所以选择历史,而不是经济、法律,是因为‘文革’刚刚结束,还是想离现实远一些。”哈全安笑谈,“在历史学科里,世界古代史距离中国现实最远,因此选择了这个学科。”可是,后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哈全安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他逐渐认识到历史不仅在故纸堆中,历史研究要“钻进去”但也要能“钻出来”。就像外科大夫在走上手术台前,要先练习解剖。历史学家也要先解剖历史,但解剖历史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洞察历史后服务现实。“尤其是近十几年对
中东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使我对现实更加关注,有更多的想法。”
谈到今后的研究方向,哈全安说:“刚刚出版的这部《
中东史》内容截至2000年,接下来,我想写一本《走进新世纪的中东》。”与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学者不同,哈全安将
历史学的方法引进当代国际关系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中东。
作为无党派人士,哈全安2003年当选为
天津市政协委员,并在2008年担任天津市政协常委。政协委员的身份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书斋,走近社会。他指出:“学者参政,古今中外皆不鲜见。我个人认为,学者的特点在于理性和个性,学者参政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本着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立场,敢于发表独立思考后的独到见解,仗义执言。”
进入天津政协后,哈全安深感肩负重任。在反映社情民意,点评时局时,他丝毫不敢怠慢。工作中,哈全安提交了多份提案,无论大事小事,只要看到有不合理、需要改进的社会现象,哈全安就会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反映到相关部门。他说:“赵启正作为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协委员最大的权利是‘话语权’。我认为这话有道理。政协委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社会,学者更是如此,政协委员的身份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好表达意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