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哲学著作。《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该卦象辞中有“蒙以养正”语。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订正,“正蒙”意即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张载说:“养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书名由此而来。
《正蒙》约成书于
熙宁九年(1076年),共9卷,17篇,包括《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
东铭》和《西铭》等。《正蒙》一书,反映了张载的“气”的宇宙论与
本体论。他讲述天地万物始于太虚之气,而太虚之气以阴阳之气加以表现,通过阴阳之气的变动,产生万物,构建“气”
一元论的形上宇宙观来对抗当时佛家
唯心主义“空”的思想、
道教执着于长生不死的思想。以道为核心的形上依据弥补了当时之儒者皆认为儒学无形上依据的思想,促进了
儒家思想的完满性。
《正蒙》一书为
张载的晚年定论之作,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理论精华。《正蒙》的思想开辟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哲学的新阶段,对后世影响很大。《正蒙》注解较多,以
王夫之的《
张子正蒙注》最为著名。
内容简介
正蒙
张载著《正蒙》的主要目的,是用儒家学说批判佛、道思想,建立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他在《正蒙》中,以《
易传》为根据,论证了物质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批判了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诬天地日月为幻妄”及
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
世界观的高度揭示了佛教
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正蒙》提出的“一物两体”思想,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蒙》一书所奠定的气一元论哲学,开辟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罗钦顺、
王廷相、
王夫之、
戴震等都继承和发挥了《正蒙》的思想。
《
东铭》和《西铭》原是
张载写在书房双上的两段铭文,称为《砭愚》和《订顽》,后经
程颐提议改为《东铭》和《西铭》,编入《正蒙》。《西铭》宣扬
儒家的“仁孝”思想,受到
程颢、程颐和
朱熹的推崇,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张载逝世后,《正蒙》一书由其门人苏炳“离其书为十七篇”,分《太和》、《参两》、《天道》、《神化》、《乾称》等篇目,刻印流传,
关中一带几至“家弦户诵”。现存最早版本见于宋本《诸儒鸣道集》中。《正蒙》注解较多,以
王夫之的《
张子正蒙注》最为著名,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校点本。比较好的诠译有周著《正蒙》诠译。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原文选载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絪缊,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不如是,虽
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遂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涂。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而陷于淫矣。
气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通]聚(散)[结],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
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作者简介
张载,字子厚,又称张子,
北宋哲学家、理学家,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封先贤,奉祀
孔子庙西庑第38位。同时他又是北宋理学家程、
程颐的表叔,与
周敦颐、
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祖籍
大梁(今
开封市),徙家凤翔县(今
眉县)
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
赵祯嘉祐二年(1057)
进士,授祁州司法
参军,调
丹州云岩令。
迁著作佐郎,签书
陇西郡军事判官。熙宁二年(1069),除崇文院校书。次年移疾。十年春,复召还馆,同知
太常礼院。同年冬告归,十二月乙亥卒於道,年五十八。
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明公。此外还有
西晋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