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男,祖籍浙江杭州,1935年6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科技总顾问、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2年9月,陈君石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学习。毕业后进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工作。1964年9月,陈君石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80年,陈君石前往美国,先后在美国奥尔巴尼医学院毒理学系和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进修。1981年6月,陈君石回到中国后,在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工作。1987年至2001年,陈君石先后在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技术》专家组组长。2007年至2014年,陈君石先后担任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主席、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兼技术总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9月,陈君石参加欧洲食品安全局科学大会等多项学术活动。2020年9月,陈君石在“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第六季开展线上科普讲座。2024年3月20日,陈君石受邀出席由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主办的FIC2024食品界院士论坛会,并围绕“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作了主题演讲。
1968至1976年,陈君石从事硒与克山病研究,获1984年施瓦茨国际奖。1983至1993年陈君石与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专著作为CancerRes.1992年11期封面,陈君石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2016年10月,陈君石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特别贡献奖。2017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召开,授予陈君石院士“特殊贡献奖”。截至2016年9月,陈君石出版编著、译著18本,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5年6月15日,陈君石于中国上海市出生。
学习经历
1952年,陈君石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同年9月,进入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学习。1956年7月毕业后进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工作。1964年9月,陈君石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攻读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并获研究生学位。1968至1976年,陈君石从事硒与克山病研究,并获得了1984年施瓦茨国际奖;1980年3月,陈君石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并先后在美国奥尔巴尼医学院毒理学系(1980年3月至1980年8月)和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进修(1980年8月至1981年5月)。
工作经历
1981年-2010年
1981年6月,陈君石回到中国后,在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工作。1983年,陈君石与康奈尔大学和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1984年,陈君石因为对硒与克山病的研究,获得施瓦茨国际奖。1987年5月,陈君石担任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1994至1998年,陈君石主持茶叶防癌研究重点项目,人群干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1990至2000年,陈君石共三次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总膳食研究的典范。
2001年,陈君石担任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技术》专家组组长。次年1月,陈君石进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工作。2003年1月,陈君石被授予伦敦都会大学(LondonMetropolitanUniversity)生命科学荣誉博士。2005年,陈君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07年,陈君石代表中国政府担任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主席。2009年11月,陈君石院士出席了2009中国生物强化年会。12月,陈君石出任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陈君石担任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兼技术总师。
2011年-2020年
2011年10月,陈君石担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科技总顾问。11月20日,“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挂牌,实验室聘请陈君石担任名誉教授。2013年4月25日,第二届“科学传播人奖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出炉,陈君石当选。 2013年5月19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上海新能源主题公园举行,由陈君石主讲。2013年7月, 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称“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陈君石在列。同年11月13日,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在广州市举行,陈君石参加会议。会议上陈君石被推举为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并获得了中国毒理学会终生成就奖。同年12月18日,“亚太食品安全治理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陈君石做了题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与新挑战”的报告。同月,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创立,陈君石院士担任中心的名誉主任。2014年6月13日,“社会齐共治,助力新食局”公开课在北京举行,陈君石院士担任授课专家。同年,陈君石担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7月,陈君石院士出席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研讨会。同年8月26日,“第八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峰会暨农业生物技术百人讲坛·2015”在北京开幕,陈君石院士通过案例分析,多角度阐述了科技创新引领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11月23日,陈君石院士作为特邀顾问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INFOSAN)西太区会议,12月30日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主题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陈君石入选为“十大科学传播人”。次年10月,陈君石获得中原地区标准创新贡献特别贡献奖
2017年3月16日,联合国牵头成立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特设机构间协调小组,陈君石担任小组成员。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召开,授予陈君石院士“特殊贡献奖”。2018年4月19日,2018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陈君石院士参会。9月,陈君石院士赴意大利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参加CFSA-EFSA双边会谈,并参加EFSA科学大会等多项学术活动。2020年6月,陈君石院士以“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为主题,在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经济网参与了“云端讲座”。9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第六季中以《神奇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科学解读转基因农作物》为主题开展线上科普讲座。他呼吁,由于转基因食品的负面舆情和谣言一直在循环反复地传播,应加强科普,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
2021年-2024年
2021年11月,陈君石受邀参加人民网访谈节目。2022年9月20日,陈君石受邀参加新昌县委宣传部与县科协联合举办新昌大讲堂院士科普主旨报告会。2023年6月8日,陈君石应邀到稷山县开展“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动,在考察调研的同时,举行了板枣古树认养仪式。7月15日,陈君石参加了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君乐宝乳业集团承办的2023婴幼儿营养国际研讨会。
2024年2月25日,陈君石受邀参加博鳌镇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同年3月19日,第二届粤港澳食品大会开启,会议上陈君石就营养、健康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谈了自己的见解。3月20日,陈君石受邀出席由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主办的FIC2024食品界院士论坛,并围绕“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作了主题演讲。同年5月,陈君石受邀参加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
亲属关系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68-1976年,陈君石从事硒与克山病研究,并获得1984年施瓦茨国际奖;1983-1993年与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专著作为《CancerRes.》1992年11期封面,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1990年在中国开创中国总膳食研究;1994-1998年主持茶叶防癌研究重点项目,人群干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开始系统研究和推广NaFeEDTA强化酱油预防贫血。
2001年以来作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技术》专家组组长。在国际食品法典活动中捍卫中国利益,以充分的数据,挫败了欧洲国家制定酱油氯丙醇限量标准的动议;开创了由中国牵头起草国际食品标准的先河,并为中国"入世"后应对食品进出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做出重要贡献。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陈君石长期以来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博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生 1 名,博士生 6 名和博士后 2 名。自1989年起,陈君石为中国培养出了霍君生、朱赟、韩蕃璠 、李宁、贾旭东、胡贵舟、宫芸芸、伭万里和孙新等多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并指导其在中国食品领域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主要论著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发表期刊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2012年,陈君石受邀参加了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转基因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转基因与食品安全》的报告。2014年6月30日,陈君石受邀做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强国论坛,就“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方面中国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做出了解读。2015年2月4日,陈君石参加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就“金箔入酒”的问题召开的媒体沟通会,表示金箔入酒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既不会危害健康,也没有助益。2017年,陈君石受邀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2020年1月,陈君石受邀参加在中国“‘减害降焦’,科学还是骗局”研讨会,陈君石表示,谢剑平所谓的“降焦减害”研究成果是欺骗,已触犯科学界的道德底线,不能容忍。2023年6月8日,陈君石应邀到稷山县开展“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动,在考察调研的同时,举行了板枣古树认养仪式,并为稷山县板枣产业发展“把脉定向”。
2024年2月25日,陈君石受邀参加博鳌镇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在大会上陈君石表示,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科技创新,二是资金支持。未来的食品一定是要更安全,要更营养,要更方便,更好吃,还要更可持续。同年3月19日,第二届粤港澳食品大会开启,会议上陈君石就营养、健康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谈了自己的见解,表示营养健康食品产业是改善国民营养、强身防病的基石,也是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产业。该产业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与专家合作,通过创新和科学的方法促进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3月20日,陈君石受邀出席由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主办的FIC2024食品界院士论坛,并围绕“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作了主题演讲。
人物观点
转基因争论
陈君石对于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的种种担忧表示理解,并表示由于转基因相关科学知识宣传的不足,目前中国大部分公众对基因、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因而易受各类传闻的影响,甚至陷入某种认识误区。而要解决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关键是要把科学事实讲清楚,必须让公众了解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科学事实。
食品安全
陈君石表示,安全的食品不是靠检测出来的,也不是靠监管出来的,而是靠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监管最大难题就是不听话。关键是要遵纪守法,要讲诚信。对于食品安全不是标准有问题,而是执行标准的问题。对待食品安全问题,要讲科学、讲证据,不能靠想象。单独考虑食物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是不科学的,重要的是考量其风险,而风险则与危害的性质、危害物的含量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食物中凡是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都称之为‘危害’,无论是生物性的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属、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还是化学性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或是物理性的放射性核素等,都叫做“危害”。危害无所不在,不能绝对消除。而这些危害造成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和强度,就是风险。风险高就形成了问题,风险低就可以忽视。陈君石认为中国当前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控制还比较薄弱,食品掺假或欺诈还相当普遍,风险交流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尽快提升中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是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二是政府要做到全链智能的一体化无缝监管。要真正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解决中国农产品分散种植、畜牧产品分散养殖的现状,需要改变食品加工企业小、散、乱的现状。食品安全零风险不存在。政府的监管,是要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公众健康可以承受的范围。
转基因食品
2012年,在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转基因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上,陈君石作了题为《转基因与食品安全》的报告。认为转基因不属于食品安全范畴。食品安全问题,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陈君石认为,人们担心转基因不安全更多的是是由于不了解转基因技术。2013年12月,针对转基因食品,陈君石表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转基因有问题,国内用了转基因必须明确标识,只要经过安全评价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常规食品同样安全。陈君石说:“目前(截止2013年12月),针对转基因作物,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特定系统来严格评价,而对传统作物一般不开展类似评价。因此,这两种作物,在投放市场前的评价程序存在差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估远比传统作物严格。”
糖尿病呈年轻化
2013年11月14日,陈君石谈及糖尿病患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并指出:“这与年轻人生活方式、饮食的‘西方化’不无关系。高油、高脂、高热食物吃得过多,加上不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肥胖者增多,加剧糖尿病患病率。”
转基因大豆致癌
2013年6月,黑龙江大豆协会一位负责人称,该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食用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者更容易患肿瘤、不孕不育病。对此,陈君石表示,中国进口了很多转基因大豆是事实,中国癌症高发也是事实,但把这两件事结合到一起毫无根据,转基因大豆诱发癌症的说法在流行病学上没有证据,到2013年为止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陈君石说:“转基因大豆油是能吃到的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严格来讲,转基因大豆油里不应该检测出任何转基因成分,因为基因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大豆精炼成油中,已经剔除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测方法很高明,哪怕极微量蛋白质从大豆进入油里都能检出来。”
蔬果农药残留
2014年7月1日,陈君石做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强国论坛探讨食品安全问题,陈君石表示,对于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不必太过害怕,用水清洗就很有效。陈君石认为,蔬果成长过程中农药使用是有必要的,只要不超过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不必担心。农业部每年都公布数字,卫生计生委也负责全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也有公布数字,这两套数字基本相近,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一点几的蔬菜是农药残留超标的。而对于如何清理农药残留,陈君石则认为不应相信任何用物质,如臭氧洗洁精、蔬菜清洗剂,高锰酸钾等,也不应把蔬菜长时间泡在水里,那样可能更多泡掉的是维生素。真正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水龙头下,用手轻轻地撸一撸。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大部分农药残留都在蔬菜表面,很少能渗透进去。再加上烹调、加热也能破坏一部分,所以没有必要特别害怕农药残留。
平衡膳食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范围内征求关于拟将每人每天“添加糖”(不含食物本身含有的糖)摄入量的推荐上限减半的意见,即从占膳食总能量的10%,降低到5%。以成年男子一般每天从饮食摄入2000大卡能量计,每天吃的“添加糖”不应超过25克。陈君石表示糖作为一种食品配料,完全可以成为的一部分,以满足人们对甜味的喜好,根据平衡膳食的概念,人们不应多吃糖。
金箔入酒
2015年2月4日,国家卫计委就金箔入酒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召开媒体沟通会。会议上,陈君石介绍,国际上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评估认为,金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安全的,而且没有对其使用量作出限制。金作为一种金属元素,人食用后既不会被吸收,也不会沉积,吃完后会随便排出。因此,金箔入酒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既不会危害健康,也没有助益。而对于“金箔入酒,是否必要”的问题,陈君石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说,国际上的金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着色剂使用的,是为了满足感官的需求。只是为了给消费者多一种选择,消费者如果不喜欢不选择,自然会没有市场。
8种生活方式最易致癌
关于癌症患者的增长和防控问题,陈君石表示,以下八种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1.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癌危险要高7—11倍。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过三成以上的癌症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2.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专家组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研究表明,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如大肠癌等。3.饮酒。无论是含有乙醇的饮料,还是啤酒、葡萄酒烈酒,随着摄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险显著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应不超2份(1份含酒精10—15克),女性别超过1份。4.常饮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却极易让人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导致肥胖。5.蔬果摄入过少。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每日应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红、绿、黄、紫等不同颜色。6.红肉摄入过多。红肉含量过高的膳食可能导致胰脏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每周摄入量应少于500克,同时尽可能少吃加工的肉类制品。7.盐摄入超量。食盐和盐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8.缺乏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降低妈妈绝经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同时还能预防儿童超重,降低将来罹患癌症的风险。
饮食搭配
关于饮食搭配健康问题,陈君石表示:在他看来,没有不健康的饮食,只有不健康的搭配。陈君石的“饮食经”就是饮食多样化和吃得少、会搭配。对于不能吃蛋黄,陈君石认为血液里面的胆固醇非常重要,如果太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只有不到两成是吃出来的,其余都是身体代谢合成的。而合成的多少,与遗传、生活方式等有关。比如经常运动的人,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就少。另外,蛋黄中有很多好东西,比如卵磷脂,这是其他食物难以替代的,对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一般人每天吃一到两个含蛋黄的鸡蛋完全可以,关键还是要吃得均衡。
对于牛奶致癌,陈君石认为很多人之所以有牛奶致癌的误解,来自一本叫《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的科普书,其中讲到一个实验。将老鼠分成不同组,一组老鼠吃酪蛋白,也就是牛奶的蛋白;另外一组老鼠吃大豆蛋白,然后给予黄曲霉毒素后,观察两组老鼠肝癌的形成情况。结果发现,吃酪蛋白的这组老鼠发生肝癌的数量高于吃大豆蛋白的老鼠。这样一个结果经媒体炒作,便上升为牛奶致癌。对此陈君石表示致癌的不是牛奶,而是黄曲霉毒素。假如没有给予黄曲霉毒素,不管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致癌。另一方面,两组老鼠获取的酪蛋白或大豆蛋白,是其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而人类获取的蛋白质是非常丰富的,从其他的粮食以及鸡鸭鱼肉中,都能获取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因此这样的结论并不能推及人类。
对于“纯素食防百病”,陈君石认为纯素食想要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很不容易。首先,要具备足够的营养知识,来进行适当的搭配,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都需要均衡,特别是维生素的需求。比如羟钴胺素,在营养和健康方面非常重要,而一般的素食中并没有,除非能吃发酵豆制品,像臭豆腐腐乳这一类的,才能补充一些,而这类发酵豆制品又不能多吃,因此很难把握。其次,需要丰富的食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想要每一顿都能买到多种样式的、营养丰富的可以搭配的素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说,要吃营养均衡的素食,其实是件挺难的事,更别说能防百病了。
吃动两平衡
2017年,陈君石参加“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并提出了“吃动两平衡”的观点。陈君石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的几项指标说明了营养的重要性,比如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孕产妇的死亡率等。国民体质标准合格不合格、国民健康素养的提高以及健康产业的发展,所有这些,没有营养是不行的。鼓励吃动两平衡,意思是一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另一方面也要适当进行身体活动。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很重要
2017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陈君石表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依法科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在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中,什么样的问题属于犯罪,应该从违法的性质、后果、危害等方面综合判断。陈君石认为,截至2017年大部分违法行为包括食品标签不合格、超过保质期、一般的检测项目超标等违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不适用于刑法,不需要司法介入,应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处置;有些违法行为,如掺假造假、人为投毒(食物恐怖)、导致发生严重伤残或死亡的食源性疾病等行为,则属于犯罪,触犯刑法,需要司法和公安介入。对此陈君石表示,完善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以及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对于落实“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重拳整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要立足于食品安全的专业性,以及法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新冠肺炎
2020年,因在食材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呈阳性,多地疾控中心发布外出采购食材防护提示。对此,陈君石表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的疾病,不是吃出来的,也不是食物中毒,而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禽流感病毒。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和WHO的陈述,新冠肺炎不会通过食品传播,但是在疫情发生地区新冠病毒污染食品是可能的,在冷冻潮湿的环境下有可能长时间存在;新冠肺炎尽管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其流行会为食品安全带来挑战,会影响食品安全。因此,消费者选购的水产、肉类等食品只要按照一般卫生操作规程做熟了吃,一些即食型蔬菜、水果洗干净再吃,就不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新冠病毒在食物中不会生长、不会繁殖,即使接触到食品表面的病毒,也不会通过吃入体内而感染。此外,新冠病毒不耐高温,足够时间的食物烹调和加热都可以杀死新冠病毒。不过,陈君石也指出,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食品加工企业要从源头上做到严格到位的卫生管理。对于有疫情的地区,除要加强生产线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外,还要防止通过各种接触形成的交叉污染。
应加强“转基因”科普
2020年,陈君石在“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第六季中以《神奇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科学解读转基因农作物》为主题开展线上科普讲座。演讲中陈君石指出,转基因作物具有诸多益处,包括增加作物产量、有助于消除贫困和饥饿、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等,但转基因食品的负面舆情和谣言一直在循环反复地传播。因此,陈君石呼吁,应加强科普,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
健康管理
2021年2月15日,2021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大会在京举行,陈君石出席活动并作主旨发言:“不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或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然有所谓的中间危险因素,例如,肥胖、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这些中间危险因素是可以测量和改变的。而健康管理就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变这些中间危险因素”。陈君石认为,个性化健康管理的三步曲是检验真假健康管理的试金石。第一步,收集健康信息。除了通过体检获得健康信息外,还需要询问个人的生活习惯、疾病家族史等问题。第二步,健康风险评估。将收集来的健康信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机软件以及人工智能手段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将人群分为高、中、低风险三类人群,同时将每个人的危险因素找出来。第三步是健康干预。把高风险人群找出来,把每个人的危险因素找出来,目的是针对性地进行行为矫正,培养健康的行为。
食品强国
2022年12月,陈君石在“农产品加工”主题演讲中表示,食品强国在当今国际和国内社会,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标志是是否可以促进健康。我们所生产的食品要有利于国民的健康。现在这方面国际、国内讨论都很多。尽管我并不认为任何一种食品能够防住什么病,能够促进什么健康。但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讲,从儿童出生一直到成年,一直到老年,所需要的各种食品当中,促进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转换理念
2023年5月,陈君石参加了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并接受采访,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陈君石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截至2023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稳中向好,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稳中向好。因此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会长时间与百姓共存,原因是中国食品产业存在一些生产结构方面的落后。例如,在农业方面,中国缺少规模化的农场,合作社的数量也不多,农产品质量无法100%保证。同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也很难全部得到有效监管。没有规模化就没有标准化,这方面有待改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陈君石表示,中国现在的监管模式是以终端产品的抽样和检验为主,无法对整个产品生产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若能监管生产过程的话,还可以找出不少的问题。要想在现有基础上使食品安全水平更上一层楼,那就必须要转换理念,从这些方面入手。
人物评价
陈君石是中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
陈君石在国际食品法典活动中捍卫中国利益,以充分的数据,挫败了欧洲国家制定酱油中氯丙醇限量标准的动议;开创了由中国牵头起草国际食品标准的先河,并为中国"入世"后应对食品进出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做出重要贡献。(新浪健康网评)
陈君石在国际食品法典活动中捍卫中国利益,以充分的数据,挫败了欧洲国家制定酱油中氯丙醇限量标准的动议;开创了由中国牵头起草国际食品标准的先河,并为中国"入世"后应对食品进出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做出重要贡献。(上海交通大学评)
参考资料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4-03-07
郑州大学.郑州大学.2024-03-07
陈君石院士荣获2016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终身成就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4-07-11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陈君石.2024-07-11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2023-08-30
民进出版群星(五).中国民主促进会.2024-05-28
柳无非.吴江通.2024-05-28
陈君石简历.中国毒理学会.2024-03-22
导师陈君石.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4-07-11
健康管理师.豆瓣读书.2024-03-07
膳食脂肪与健康.豆瓣读书.2024-03-07
吃得好,长得好.豆瓣读书.2024-03-07
从农田到餐桌.豆瓣读书.2024-03-07
陈君石.中国知网.2024-07-11
信息不对称是转基因争论的关键症结(陈君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24-05-28
专家称食品安全从农田开始.中国青年网-新闻.2024-05-28
转基因大豆油真的会致癌吗.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07-11
院士解说我们还能吃什么.新浪健康.2024-03-0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学习经历
工作经历
1981年-2010年
2011年-2020年
2021年-2024年
亲属关系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获得荣誉
人才培养
主要论著
出版图书
发表期刊
社会活动
人物观点
转基因争论
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
糖尿病呈年轻化
转基因大豆致癌
蔬果农药残留
平衡膳食
金箔入酒
8种生活方式最易致癌
饮食搭配
吃动两平衡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很重要
新冠肺炎
应加强“转基因”科普
健康管理
食品强国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转换理念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