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
明朝重臣、文学家、医学家
胡(1374年-1463年9月20日),字源洁,字洁庵,号洁庵,又号芝轩,因谥号“忠安”,又称作“胡忠安”。武进区(今江苏武进)人。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专家,朱瞻基的“托孤五大臣”之一。胡濙于建文二年(1400年)成为进士,历任兵科、户科都给事中。他曾奉朱棣之命前往各地寻找朱允炆朱允的下落。胡濙在明朝政治生涯中,前后共历仕六朝,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他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彦博。在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间,累加至太子太师。1463年,胡濙去世,享年89岁。朝廷追赠他太保,谥号“忠安”。 胡濙精通医学,吕振羽戴思恭讲授《内》《难》诸经,推崇张仲景为医学正宗。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和《律身规鉴》等。
人物生平
高中进士
胡濙生下来是白发,满月后才变黑。建文二年(1400年),胡濙中以二甲赐进士出身的成绩同后来的内阁首辅杨溥一同考中进士,被授为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即位,胡濙升任户科都给事中。
寻访建文
朱允炆朱允炆在大火中驾崩,而有人说他逃走了,还有许多旧臣随从。胡濙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连续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访建文帝踪迹。他所到之处,也间或向朱棣报告民间隐情,并访仙人张邋遢。  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去守丧,朱棣不许,升他为礼部左侍郎作为回报。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再次出访(有理由相信此次出访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具体情报)。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约凌晨两点)才出来。在胡濙寻访国内之前,有传言朱允炆从海上走了,朱棣便于永乐三年分派宦官郑和等人浮海下西洋(即“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并展示中国富强  ,到这时朱棣才消除了疑虑。
任职南京
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朱高煦朱高煦制造流言诽毁太子。朱棣改胡濙到南京任职,命他顺便调查此事。胡濙到后,秘密上疏驰送北京,报告太子监国七事,并说太子诚敬孝谨,并没有别的过失,朱棣很高兴。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召胡濙到北京任行在礼部侍郎。胡濙上书提出十个理由,力言建都北京不便,请仁宗回南京,以节省繁重的南北转运供给费用。仁宗都嘉许采纳了。过后听说他曾有密疏上奏先帝,便怀疑他,最后没把他召来北京。胡濙转任太子宾客,兼应天府书院祭酒
宠遇日隆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驾崩,朱瞻基朱瞻基即位,胡濙迁礼部左侍郎。
宣德元年(1426年),胡濙来朝见,宣宗便留他在行在礼部,不久进升为礼部尚书。同年,朱高煦朱高煦谋反,胡濙与杨荣等人赞佐宣宗亲征。叛乱平息后,宣宗给他的赏赐很丰厚。
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把京师长安右门的一座宅第赐给胡濙,拨给两个守门人,赐给四枚银章。胡濙生日时,宣宗在胡濙家中赐宴庆祝。
宣德四年(1429年),胡濙兼管詹事府事务。
宣德六年(1431年),兼掌行在户部的行在兵部尚书张本去世,胡濙又兼管行在户部。当时国家开支项目渐多,胡濙担心财物不足开支。减免租税的诏书一下,胡濙常常阻拦不执行,完颜珣曾恳切地告诫他,但对胡濙优待不减。宣宗曾设宴招待胡濙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天下无患,全倚仗卿等四人之力。”
正统即位
朱祁镇朱祁镇即位后,下诏节省过度的开支。胡濙于是上奏减少对英宗的供应,以及裁省法王以下番僧四五百人,使得浮费大为减省。
正统五年(1440年),山西省灾荒,朝廷下诏进行宽免抚恤,但过后又命令官员出去采买物料。胡濙上书说皇上的诏令应该言而有信。他又说军人旗校谋求受到差遣,他们一出便骚扰百姓,应撤消这一举动。都被批准了。胡濙行在礼部的印章丢失,英宗下诏不问罪,命令改铸。过后,印又丢了,胡濙被弹劾入狱。不久,印章找到了,胡濙得复职。
正统九年(1444年),胡濙年已七十,请求退休,朱祁镇不许。
助摄正统
宣德九年,时年九岁的朱祁镇即位  ,于二月戊申尊张氏(诚孝张皇后)为太皇太后  ,张皇后在便殿落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胡濙入内,张氏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如今皇帝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万事都要与他们共同商议。”  将这五位老臣作为了正统政治的核心。张氏又特意召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流泪,太后也流泪,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过了一会儿,又派人把太监王振叫来,王振跪在地上,张氏突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你侍候皇帝不循规矩,应当赐死!”身旁的女官们应声而起,将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浑身颤抖。这时,朱祁镇和五大臣都跪下为王振讲情,张氏才饶了他。接着警告他说:“你们这种人,自古多误人国,皇帝年幼,哪里知道!现因皇帝和大臣为你讲情,且饶过你这一次,今后再犯,一定治罪不饶。”  此后,张氏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 所以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
助定朝局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时,英宗被俘,群臣聚在朝廷上痛哭,有人建议南迁。胡濙说:“文皇(朱棣)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他的意见与兵部侍郎于谦相合,中外人士心才定下来,朱祁钰的位置也得以坐稳。 
后来绰罗斯·也先在攻抵北京时,曾要求胡濙出城谈判,胡濙提议由自己出城,但明代宗未准,遂作罢。 
协助景泰
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朱祁镇被俘,由王朱祁钰即监国位。  在兵部尚书于谦,守将石亨,吏部尚书王直大学士陈循礼部尚书胡濙等人的协助下得以打赢明京师保卫战
京师保卫战结束后,朱祁钰即皇帝位  ,重用于谦、王竑彭时商辂、陈循、王文、胡濙、萧镃等人,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同时治理水患、制定了著名的地理总志《寰宇通志》  。短短数年就使明朝挽回了颓势,国势蒸蒸日上,不可不谓是一英明之主。
议礼上皇
景泰即位后,升授胡濙为太子太傅。同年,工部右侍郎赵荣、右都御史杨善等出使绰罗斯·也先,胡濙说上皇(即英宗)被俘已久,应该带上衣服饮食送去,不见回报。英宗将回来时,代宗命礼部制定奉迎的礼仪。胡濙等人建议派礼部官员到龙虎台迎接,锦衣卫准备法驾在居庸关迎接,百官到土城外迎接,各将领到校场门迎接,上皇从安定门入京城,进入东安门,在东上北门面南而坐,代宗拜见完毕后,百官朝见,然后上皇进入南城大内。这建议呈上后,代宗传下圣旨,说以一轿二马到居庸关迎接,到安定门后再换法驾,其他的准如所奏。 
给事中刘福等人说这礼仪太轻,李豫回报说:“朕尊大兄为太上皇帝,这已是尊礼无加了。刘福等人还说礼太轻,其居心何在?礼部要集中官员详细调查他。”胡濙等人说:“这几位大臣并没有别的用意,只是想让皇帝亲情和睦深厚而已。”代宗说:“昨天收到太上皇的信,说迎驾之礼应该从简,朕怎能违背?”群臣这才不敢说。正好千户龚遂荣写信投给大学士高谷,说奉迎之礼应当从厚,并提到李亨迎接太上皇的故事。高谷装在袖中带入朝廷,胡濙与王直等人一同观看。王直与胡濙想上奏李豫,被都御史王文阻拦,而给事中叶盛竟把此事上奏给了代宗。叶盛的同僚林聪又弹劾王直、胡濙、高谷等人,说他们都是股肱大臣,应当有闻必告,不宜私下议论。有诏书索要那封信。胡濙等人便把信呈了上去,并且说:“肃宗迎接太上皇的典礼,如今正可仿效实行。皇帝应亲自到安定门外迎接,分派大臣到龙虎台迎接。”代宗不高兴地说:“就听从朕的命令,不要再吵着更改了。” 
上皇到京后,住在南城宫中。胡濙请代宗在第二年的元旦率群臣在延安门朝见上皇,代宗不许。上皇生日时,胡濙请让百官到延安门拜贺,代宗也不许。 
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胡濙与王直都被升为太子少傅。同年,代宗改换太子,胡濙被加授为太子太师。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重。同月十六日,胡濙与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朱祁镇之子沂王朱见深  (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为太子。众人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疏成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代宗临朝时,再将奏疏递上去。
但当天夜里,石亨为了自身利益,在拉拢身边人商讨后,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趁李豫病重,将太上皇朱祁镇带到东华门,守门的士兵上前阻拦。朱祁镇站了出来,表明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守门的士兵顿时傻了眼,不敢阻拦。于是,众人兵不血刃地进入了皇宫,朝皇帝举行朝会的奉天门而去,并迅速将朱祁镇扶上了皇极殿宝座。殿上的武士们挥金瓜要打徐有贞等人,被朱祁镇喝止。徐有贞等人一起叩拜,高呼“皇帝”。石亨敲响钟鼓,召集群臣到来。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因为朱祁钰事先说明今天要临朝,都已经早早等在午门外,准备朝见。听到钟鼓齐鸣后,众人按顺序走入奉天门。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刘启朱祁钰了,而是太上皇朱祁镇。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 ”朱祁镇对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病重,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 ”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明英宗朱祁镇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 
英宗复辟后。胡濙撑着病体入宫朝见,并在不久后请求致仕。英宗允准,赐其玺书、白金、纸币及袭衣,拨给驿车,并让胡濙的一个儿子在锦衣卫供职,允许世袭锦衣卫镇抚使。 
高寿而终
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病重。在临终前,他将几个儿子召到面前,说:“你们要谋求报答国恩,不要败坏我家的名声。”说完便瞑目而逝,终年八十九岁,结束了他长达32年的礼部尚书生涯。朱祁镇闻讣讯后,惊愕悲悼,追赠他为太保,谥号“忠安”,并遣使前往祭吊。 
胡濙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  六朝  ,且任礼部尚书32年而不倒,是谓一奇迹。
胡濙去世后,时人程敏政作有五律《胡忠安公挽章》两首:
其一
品秩登三事,忠勋历五朝。衣冠存典礼,风俗被薰陶。
泽国鸥盟解,钧天鹤梦遥。独留全德在,天不想风标。 
其二
忆昔垂日,抠衣拜省庭。松筠知寿考,金玉见仪刑。
命笔看题字,扶问治经。百年回首处,无地候台星。
主要成就
胡濙留心医学,曾与医学家戴思恭讲《内》、《难》诸经,推张仲景为医学正宗。著述有《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律身规鉴》等。
《皇明经世文编》辑有《胡忠安奏疏》一卷。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生而白发
胡濙生下来时是白发,到满月后头发才变黑。
礼部憾事
胡濙在礼部任职共三十二年,每到礼部上表恭贺祥瑞,按官衔他应当第一个署名,人们因此说他喜欢奉迎。
南城人龚谦自称会妖术,胡濙举荐此人为天文生;他还推荐道士仰弥高,说仰弥高通晓阴阳兵法,派此人去守边。胡濙也因此招致时人讥讽。
从容得体
胡濙生性节俭,为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屈尊待人。
朱祁镇正统(1436年-1449年)年间,胡濙在一天早朝时,跪着承接圣旨,起立时衣带松脱落地。他并不慌张惊恐,从容地拾起来系好,然后叩头,退回位次。连御史也无法纠劾他。
正统十三年(1448年),安福人彭时考中状元,在上表谢恩的前夕,坐等天亮上朝。不想等到四更,竟然靠着茶几睡着了,错过了上朝的时间。纠仪御史奏请英宗令锦衣卫前往捉拿,锦衣卫已经领到圣旨,此时胡濙从朝列中走出,禀奏英宗:“彭时不到,应当让锦衣卫去寻找,而不是捉拿。”朱祁镇同意,彭时这才免遭捉拿。明人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老成举措,自得大体”。
巧救林聪
阁臣王文厌恶吏科给事中林聪,便罗织罪名,想杀了林聪。胡濙不肯署名,便称病,几天不上朝。朱祁钰派亲信的太监兴安去探病,胡濙说:“老臣本没有病,听说想杀林聪,受到惊吓而已。”林聪因此得被释放。
耆德寿恺
胡濙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中外人士称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回家后,他有三个弟弟,都已七十多岁了,个个须眉皓白,这时候欢聚一堂,便把这样的相聚称为“寿恺”。
宣府会面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已完成第五次明成祖北伐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才出来。谈话内容我们已无从得知,但朱棣闻后再无过问过朱允炆的下落,半年后朱棣就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于榆木川(今内蒙古自治区乌珠穆沁境内)病情加重,次日逝世,享年65岁。
史籍记载
《礼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谥忠安胡公濙神道碑铭》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
《今献备遗·卷八》
《续藏书·卷八·靖难名臣》
《明史·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人物评价
作为明朝的重臣,胡濙(音莹)一生经历了六代皇帝,官至太子太傅,备受朝廷器重。
历史评价
朱瞻基: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明史》引)
诚孝张皇后:此五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明史》引)
叶盛:如王直、胡濙、高谷,清德正学。(《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引)
李贤:①我朝名公巨卿,聪明特达者多矣,若器识宏远,福寿隆长,惟武进陈胡公一人,呜呼休哉。(《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②公为人平易宽和,廉静寡欲,自奉澹薄,起居有常,居官敬慎,一毫不苟,历事四圣,无纤毫过举,蔚然为一代名臣,立朝几六十年,荐拔士类甚多,十知春闱,贡举天下之士,尽出其门。平居未尝疾言色,虽庸夫孺子亦知其为长者,暇则手不释卷,喜为诗文,晚年誉望益尊,其酬应愈剧,曾不厌倦。(《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③大明盛时,有臣胡公。从容其间,以笃其忠。始为夕郎,乃教胄子。舆论归,多士咸喜。作宾春宫,遂长春官。列圣倚之,四海乂安。国之老成,进位师傅。温恭维人,我皇度。公在朝廷,六十春秋。禄位优游,莫之匹休。公身虽亡,中有不死。懿行崇功,昭彼信史。皇恤耆英,旷典是承。隧道有碑,儒臣刻铭。(《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
孙继宗:濙为人节俭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温恭有礼,时以德量称。然性突梯多知,每朝廷建置大议,皆豫定于中而承迎于外,卒能因时以成其功名。故历事累朝几六十年,荣遇不衰,位兼孤卿,富寿罕俪。犹慕仙术,招致术士,出入无间,闺门不谨,以损誉云。(《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王鏊:王文威权赫奕,亦王振之流也。谏官林聪一其意,而遂欲文致其死,非胡濙挺然执争不与其议,聪岂能免乎?(《王文恪公笔记》)
李东阳:盖公履历之盛,为在朝几六十年,位尚书者三十余年,累奉密命,辙迹徧四方,十知礼部贡举,天下之士皆其所进。眷遇之盛,为赐坐便殿,天子呼为先生而不名,赐田、赐第、赐叛人家属、赐白金图书印,及告老而去,又赐给驿官其长子一人。福寿之盛,为八十三而致仕,八十九而考终,兄弟偕老,子孙蕃硕,有出乎五福之外,而凡人之所恒有者不与焉。合数者论之,国朝所仅见,前古之所罕闻者。呜呼!其可谓极盛也已矣。……若公以宏才伟望,为一代元臣。永乐间,保卫储辅。宣德间,决防讨贼。正统间,留守京师。景泰间,请许敌和,以图迎复,其功尤大。其余咨诹献纳,断大政、决大疑,勋业在朝廷,阴德在天下者,盖不可数而计也。(《忠安录后序》)
项笃寿:胡公硕德,历事六朝,并受知遇。即其忠勤笃,夙夜匪解,昼接蕃庶,冠绝百僚,有由然矣。说者谓为潞公之俦,信哉!(《今献备遗》)
徐咸:国朝名臣,久任享耆寿者,魏了翁公骥九十八,王恕公恕九十三,胡忠安公濙八十九,马文升公文升、韩忠定公文、吴文恪公讷、章文懿公,俱八十六。王直公直、王忠肃公翱、王忠毅公骥、林文安公瀚、刘忠宣公大夏、谢文正公迁,俱八十四。兹数公者,名位禄寿兼而有之,岂易得哉?(《徐襄阳西园杂记》)
李贽:胡忠安之忠大矣!当永乐在位之二十一年也,犹未放心于建文之逊去;而所托腹心之臣,惟忠安一人。孰知忠安一日在湖、湘,则建文一日得安稳于滇、粤诸山寺耶?留一建文,固无损于事永乐之忠,而反足以结文皇之宠,完君父叔侄之伦。今观公之告文皇,直言其无足虑而已。呜呼!诚哉其无足虑也,公岂欺文皇者哉!上疑始释,建文无恙,吾故以谓胡忠安之忠大矣。(《续焚书》)
焦竑:盖公自建文庚辰登第,立朝几六十年,为尚书三十一年,知贡举者十,天下学士多其门生。及乎名成身退,而犹有天伦之乐,福寿如公,世之一人而已。(《玉堂丛语》)
张燧:国朝名臣久任,唯蹇义秉,夏原吉握利权,皆二十七年。黄福尚书两京三十九年,而在交南者十九年。胡濙礼部尚书三十二年。周忱巡抚江南二十二年。文经武纬,各尽其长,章程故在,乃今又弗然矣。(《千百年眼》)
张廷玉高谷之清直,胡濙之宽厚,王直之端重,盖皆有大臣之度焉。当英、景之间,国势初更,人心观望,执政任事之臣多阿意取容。而谷、濙惓惓于迎驾之仪,直侃侃于遣使之请,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俯仰,故能身负硕望,始终一节,可谓老成人矣。(《明史》)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2003年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宋世英饰演胡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高中进士
寻访建文
任职南京
宠遇日隆
正统即位
助摄正统
助定朝局
协助景泰
议礼上皇
夺门之变
高寿而终
主要成就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生而白发
礼部憾事
从容得体
巧救林聪
耆德寿恺
宣府会面
史籍记载
人物评价
历史评价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