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寨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侯寨乡位于
郑州市西南部,距市区5公里,面积82平方公里,共有28个行政村,125个自然村,181个村民组,人口4.8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丰富的
碳酸钙、煤、红
黏土、地热等自然资源;更有
尖岗水库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侯寨乡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豫03线(郑密路)、绕城
城市快速路(
南四环)、西南绕城高速、
郑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便利的交通给奋进中的侯寨乡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
基本概况
侯寨乡地处
二七区南部,距市区5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社区),125个自然村,5.5万人口。侯寨乡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已逐渐成为各大商家竞相角逐的投资热土、
郑州市及周边市区居民的首选休闲旅游区及理想居住地。
历史悠久
侯寨历史悠久,远在
李世民贞观年间(公元633年)已为郑州所辖。胡家脑、芦村河两处珍贵的
旧石器时代遗址被列入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交通便利
郑尧高速公路、西南绕城高速、郑密公路、绕城
城市快速路等国道、
省道穿乡而过,樱桃沟环线、南荆路等新修、改建道路为辖区构建起了“五纵五横”的交通网络。
侯寨乡拥有樱桃沟站、侯寨站两个高速入口,处于辖区任何一地均可在10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
物产丰富
辖区蕴藏有丰富的
碳酸钙、煤、红粘土、地热矿泉水等自然资源;颇有盛名的
贾鲁河、金水河、熊耳河源于乡域内;6000亩水域、风光秀美的国家级水库——龙西湖(
尖岗水库)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侯寨乡广袤的土地上。5万亩生态
水源涵养林是
郑州市的天然大氧吧;
车厘子、
葡萄、梨、杏等品种繁多的优质杂果使侯寨乡获得“中原小杂果之乡”的美誉。樱桃沟的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
环境优美
辖区沟壑纵横、风光秀美,樱桃沟、钓鱼沟等景区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现已形成了“两节、三园、七区”的旅游品牌。即,“樱桃节”和“
葡萄文化节”两大旅游节庆活动;樱桃、葡萄和杂果三大果园区;龙西湖、水源涵养林、樱桃沟、钓鱼沟、凤凰岛、双泉农庄、
农博园特色休闲旅游区。这些景点已逐渐连成线、形成片,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度假好去处。
行政区划
辖侯寨、尖岗、八卦庙、上闫垌、罗沟、盆刘、张李垌、刘庄、桐树洼、麦垛沟、袁河、郭小寨、台郭、三李、全垌、东胡垌、
三官庙、郭家咀、荆寨、大田垌、红花寺、南岗刘、樱桃沟、曹洼、上李河、大路西、黄龙岗、西胡垌28个行政村(社区)。
地形地貌
地域面积81.2平方公里,平面几何形状呈角形。据土地台帐耕地面积现有60720亩,同比1996年73498亩减少17.4%。位处
嵩山前
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属切割堆积地形。自然地势由西南倾向
东北地区,地面
坡度约为1/300。同时沟壑纵横,谷、坡、
台地交织。土质中等,
平均海拔多在100米到200米之间。
西南部
土层覆盖较浅,
水土流失较严重。地下水位较深,多在100米之下。东北部
表土覆盖较厚,地下水位隐藏深度多在100米以下。
辖区处
淮河,又紧靠黄河流域,属国内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干燥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约650毫米,年际变化大。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匀,60--70%降雨集中在7--8月份。年均气温14.3度。
资源优势
辖区境内地下水源丰富,颇有盛名的
贾鲁河、
金水河、
熊儿河均出源于乡域内。国家级的
尖岗水库银带似的贯穿乡域南北。
辖区西南部38平方公里范围内,低钠、、
硅酸复合型天然地热矿泉水贮量丰富,水位深多在100--200米之间,水温一般为22℃--47℃。水质洁莹
乙二醇,含人体必须的元素ca、K、Si、Mg、Na、P、CL等15种,有益的微量I、FE、Zn、Li、Mn、Se等九种对人体有害元素均低于国际卫生标准。
辖区南部约35平方公里范围内,
石灰岩地表地下贮量丰富,1983年,经
河南省地质局
钻探铝氧灰岩矿,水泥加铝氧灰岩B+C+D级储量3006.26万吨,1992年又经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对白灰岩远景评价,水泥灰岩储量6500万吨以上。石岩、矿物类型简单,矿物组合单一。
辖区南部约40平方公里范围内,红粘土地表地下分布广泛,粘性大,杂质少,物理性能稳定,品位高。据省地质矿产厅资料,日开采量按100万吨计,可供开采200 余年。
西部约3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工业用煤贮量丰富,燃点高,热量大。
历史沿革
侯寨乡历史悠久,在公元633年(
李世民贞观年间)已为
郑州市所辖,1916年民国五年设
郑县,辖区46个村庄,归属郑县永康区。1949年郑县废弃旧制,辖区侯寨等十二个村,设为乡。1956年,乡体合并,12个乡并为3个中心乡,1960年,成立侯寨人民公社,1983年4月郊区体制改革,改人民公社为侯寨乡人民政府。1990年12月15日经
二七区委批准,侯寨乡设香林寺、三李、铁三官庙、
龙岗区四个
行政管理区。1994年12月19日,为加快政府
改革开放步伐,适应新的
市场经济形势,重新调整政府下属机构,经党委研究决定撤四个行政管理区,设东、西、南、北四个工作点,集中于政府大院办公。1998年12月撤4个工作点,集中于乡政府管理。
特色村名
乡政府驻地侯寨村,故名侯寨乡。侯寨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辖28个行政村(社区),125个自然村,村名的来源和命名,结合辖区特点,乡土气息浓厚,富于形象,而便于记忆,别具风趣。
1、侯寨乡位于嵩山前
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多样,自然地势由西南倾向东北,沟壑纵横,谷、坡、
台地交织,故以地形、地貌命名的村名有:张丘、尖岗、黄龙岗、高垌、田垌、张李垌、阎垛、王家岩、台郭、靳顶、南顶、老虎(胡)沟、梅山、兰家沟、杨沟、罗沟、黄家沟、田沟、石里沟、刘家沟、李家沟、耿家沟、西沟、东沟、一步两道沟、十垌沟、李家台、西坡、烟墩坡、西岗、南岗刘、胡家(圆顶像脑的
土山)、老公鸡庄(地形低洼像公鸡)等。
2、侯寨乡境内的河流
贾鲁河、金水河、
熊儿河,源流均系
淮河、河
水系,故以河、洼、湾、嘴命名的村名有:小鲁河、曹洼、石潭沟(讹传石旦沟)、芦村河、袁河、贾嘴、郭家嘴、保家嘴、郭朋嘴河东村、西村、党家嘴、西嘴、八十亩地嘴、十八亩地嘴、胡河、小湾、刘湾、娄河、曹洼、桥上、河东、小李河等。
3、侯寨乡物产丰富,树木经济林、用材林较多,故以历史特征、特产和树木命名的村名有:盆刘、盐店庄、石灰社、麦秸垛沟等;柿树洼、桐树洼、石榴沟、樱桃沟、竹竿园等。
4、侯寨乡全乡共有85个姓氏、故以姓氏命名的村名有:苏家、张仙、郭小庄、刘庄、王庄、荆寨、任家、南徐庄、北徐庄、高家、王宁庄、代家门、三李、小张庄、龙凤村、郭小寨等。
5、侯寨乡以寺、庙命名的村名有:八卦庙、铁三官庙、红花寺、牛王庙嘴、小庙嘴、太子庙沟、曹庙等。
新农村建设
侯寨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招商引资力度,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
城市化建设进程,侯寨乡已逐步发展成为
郑州市的经济重镇和旅游名区。
重拳出击建新村 示范带动树旗帜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侯寨乡认真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依法治村,促进村风文明;发展生态林业,实现富裕与文明同行。几年来,在紧抓荆寨、袁河、麦垛沟等村的新农村建设不放松的情况下,更是将一个一穷二白的樱桃沟村发展成了
郑州市20个
社会主义重点示范村之一。
樱桃沟村原名石匠庄村,2003年更名为樱桃沟村,该村有5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395户,1560人。土地总面积221公顷,林果业占地近134公顷。在新农村建设之前的樱桃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房屋建设无序,道路等基础设施更严重滞后。自2006年樱桃沟被郑州市列入100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特别是2007年又被列入郑州市20个社会主义重点示范村以来,在
二七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协调下,在区直
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区委提出的“一点一线带全面”战略构想,侯寨乡结合该村实际情况,按照“重点建设,整村推进”的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依据市新农办制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樱桃沟村新农村建设进展迅速,道路、房屋改造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整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整治,最终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制订长远的
产业规划,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侯寨乡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结合
车厘子沟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依靠樱桃产业,利用
中国传统村落景观,利用荒山果园、沟壑水体、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经济和庭院经济。
为了加快樱桃沟的建设,侯寨乡政府首先从乡里抽调精干力量,组成10人工作组,制定了工作组工作制度,使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实行副科以上领导包组,机关干部包普通户,垂直站所帮困难户的分包工作机制。每名机关干部包4~6户,垂直站所帮扶2~3家困难户。其次,乡政府出面与乡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多次协调,简化手续,现场办公,为家庭困难户、发展
农家乐业户协调1~10万元不等的
小额贷款,为近50户村民办理贷款手续,贷款总额超过100万元,缓解了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资金难题,加快了该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樱桃沟村老房屋多,而且具有古色古香历史风貌,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在新农村建设时,侯寨乡党委、政府不搞盲目攀比、大拆大建,而是着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景区服务功能上下工夫,把旧房老宅当作宝贵的旅游资源,实施保护性改造,甚至保持历史原貌,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同时,政府为新建房屋的农户提供统一的图纸,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青砖蓝瓦统一风格的中原民居
古典主义建筑,与原有建筑共同形成和谐的
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成为侯寨乡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樱桃节的举办,樱桃沟的知名度日益升温,每年前来观光的旅游人数逐年上升,为了适应这种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满足游客的就餐住宿需求,候寨乡确定把农家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积极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古朴、典雅、具有农家特色的农家乐。同时,协调工商、税务、旅游、卫生等区直部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发放证照,免除税费。目前,农家乐建设已经投入资金154.7万元,发展农家乐20余户。全部建设投入营业后,樱桃沟村将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农家乐规模示范村,成为推动全乡观光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如今的樱桃沟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以及庭院改造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别是农民人均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政府大力的资金投入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家庭经济的积极性,不少农户多方筹资扒掉旧房建新房,有的还在自己承包的樱桃园里、鱼塘岸边、果木林中建起了垂钓休闲游乐园。每当樱花盛开,
车厘子成熟的时节,游人如织,盛况空前。村里的独生子女户王根喜家,原来只种了三角沟壑地,平时仅靠夫妻俩打工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根本不够全家5口人的开支,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开办了“农家乐”饭馆后,月收入达到两万多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像这样的不出家门就创业致富的人家,在侯寨乡还有还多。
因地制宜创特色 一村一品大发展
侯寨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乡党委、政府努力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依托资源丰富优势、
丘陵沟壑地理优势,侯寨乡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这一主题,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形成了樱桃沟、
葡萄基地、
水源涵养林基地、
香椿基地、烤鱼沟等五大基地和凤凰岛、梨园村、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农业科技博览园等四大农业观光园区。园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吸收了大量外来资金参与农业建设、打造了旅游观光农业新亮点、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为侯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构成了侯寨乡的主要景点。这些景点已连成线、形成片,为广大
郑州市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同时侯寨乡实施“两大战略”。一是实施“绿色战略”。以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森林”为目标,着力打造
郑州市西部的林海和绿洲。二是实施拳头产品战略。经过多方考察引进,现已形成了
农博园的
蝴蝶兰属、王庄的
香椿、八封庙的
丝瓜、
车厘子沟的樱桃、红花寺的
葡萄等五大拳头农业产品。现在侯寨乡已形成了年产无公害蔬菜2000万公斤、各类水果6000万公斤的规模的蔬菜、水果供应基地。同时,除每年一届的
郑州市樱桃节之外、还有葡萄文化节,万人采摘节,每年都吸引100多万人前来观光旅游,实现超亿元收入,不仅彻底解决了农民卖果难问题,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侯寨乡的知名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大力发展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同时,侯寨乡不忘生态环境建设,以环尖岗水库
水源涵养林建设为着眼点,积极实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两年来,新增大面积造林3350公顷,共种植树、国槐、
柏树等树种800万株,各类小灌木300余万株,为实现
郑州市提出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州市西南部“后花园”建设初见成效。创新探索寻出路总结经验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搬,没有可靠的经验可以学,还处于一个边摸索边发展的阶段。侯寨乡新农村建设在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路子。
首先,坚持规划先行,明确目标再定位。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合理推进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新农村建设规划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侯寨乡“两委”班子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各村的产业基础、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规划好本村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新农村的目标,不能盲目攀比,搞大拆大建。
其次,始终坚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政府广开资金渠道,采用向上级争取、多方筹集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
沼气等
清洁能源,以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要把农村建设成为
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居住环境适宜的新农村。
第三,坚持发展优势农业,确保农民增收。几年来,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养殖种植观念,树立
科学发展观。同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不断引进新品种,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新特色,打造新品牌,增加新收入。
第四,坚持技术的培训,建立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一方面,侯寨乡政府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举办讲座,不断更新农民的知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有专长、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
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实用型人才的自身素质,培训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人才队伍。
第五,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高强大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侯寨乡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地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把重点示范村当成试验田,大胆给予土地等优惠政策,让先建起来的示范村真正起到
铺路石的作用。
“雄关漫道
实相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侯寨乡立足农业大乡的实际情况,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为基础,逐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从农业大乡向经济强乡转变。目前侯寨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樱桃沟村正以较好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势头,向人们展示着迷人的风光、诱人的商机和美好的未来。据了解,侯寨乡袁河、麦垛沟等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已经初步开始实施,相信在
二七区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地支持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侯寨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迎来一个更为明媚的春天。
民俗文化
侯寨乡的民间戏曲、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演之精彩,在郑州颇有名气,尤以
春节至
正月十六期间最盛。
戏曲
每年市、区迎新春群众文化活动安排中,都有他们的精彩演出。其中,
豫剧、
越剧、
坠琴戏曲在侯寨乡辖区流传久远,活动广泛。
新中国成立前,在三李、郭小寨、西胡垌、香林寺、台郭、侯寨、张李垌等村,已有村民们自发组成的剧团和一些
旦角唱技超众的豫剧骨干,他们平日排练节目,逢年过节经常组织演唱《
穆桂英挂帅》、《
对花枪》、《
反徐州》等剧目,既调剂了村民的文艺生活,又增添了大家的乐趣。
越调是东胡垌村民解放初从
新郑市引传到侯寨的一个新剧种,并成立了剧社,
春节和庙会期间,多推出新剧目,向村民们搭台献艺。侯寨乡的
坠琴,始于1940年,其中全垌、麦秸垛沟村的书
说唱最有名气,演艺者2至3人,他们常年活动在乡村,说唱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最受欢迎的大本书有《
呼延庆打擂》、《
武松打虎》、《隋唐传》等。
1998年辖区戏迷们自发组织,自己投资购买锣、鼓、钗、
板胡、
二胡、笙、笛、
唢呐等乐器,组建戏迷俱乐部。侯寨村委会投资3000余元购置音响设备,在村北侯寨
中心卫生院对面成立梨园村戏迷俱乐部,村委干部郭松臣担任俱乐部主席,退休教师
郭元祥担任俱乐部业务主任,戏迷们来自四邻八村,坚持每周末举行演出。至2003年底,俱乐部又建成三李、郭小寨、大路西、桐树洼、张李垌、西胡垌、郭家咀、黄龙岗、红花寺、荆寨等多个分部。戏迷队伍由初建时的3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平素他们除演出传统历史戏剧外,并结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排些反映农村孝敬老人、带头致富能人等新人新气象节目。2001年,俱乐部被
二七区挂牌定名为“
二七区戏曲票友活动基地”。
舞蹈
最为拿手的舞蹈有:狮子舞,狮子象征着喜庆有余。侯寨乡表演狮子舞始于1932年,不少村寨都有狮舞班。如盆刘、尖岗、刘庄、王庄村表演的狮子舞,粗犷豪迈,雄奇壮观。一头大狮子,由两人钻在狮子皮中,一为狮头、一为狮尾,另一人扮作武士,手持彩球逗引,狮子做跳跃、跌扑、登高(三至五张摞起来的方桌),腾转、搔痒、舔皮、打滚等动作。
春节演舞自娱自乐或到外村表演。配以四面大鼓、
大锣、
大钹等
打击乐器,以助声威。旱船舞,侯寨乡的旱船舞始于
明朝。辖区侯寨、盆刘、郭小寨、西胡垌、岗刘、八卦庙、尖岗等十几个村到
新中国成立前后都有旱船表演队。
表演时,一姑娘坐在花船中,一人或两人撑船,称谓“头道篙”、“二道篙”,口唱流行小调。船公表演者摸仿撑船的各种姿态,舞动“船篙”,坐船姑娘随篙而舞。其动作有起锚、开船、拨水、卧船翻身,迎风劈浪、顺水稳行等。舞姿谐调优美,深受村民们喜爱。小车舞:它源于村民早期手推独轮小车的动作,后发展为舞蹈形式的小车舞,群众称谓“推小车”。
侯寨、台郭、袁河、铁三官庙、黄龙岗、西胡垌村的小车舞表演得逼真,推车人舞蹈动作有各种舞姿,坐车姑娘根据车子的颠簸摇动,忽惊忽喜,忽愁忽乐,伴奏乐器有
堂鼓、堂锣、手、
大锣等
打击乐器。表演的故事情节如《送京娘》、《别家》、《夜逃》,内容幽默风趣,欢快活泼。
侯寨旅游
樱桃沟景区位于
二七区侯寨乡南部,距市区约15公里,总面积3.13平方公里,属
郑州市市级旅游景区。樱桃沟
车厘子种植历史已有500多年,种植面积近2000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使得樱桃沟的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每年的“
国际劳动节”前后是樱桃成熟的季节,也是举办“樱桃节”的时节。目前形成了数十家风格别具的农家乐经营户,农家饭、野炊、
篝火晚会、农事体验、风情
窑洞、拓展训练、果品采摘、垂钓烧烤等特色项目吸引着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游客到此游览、消遣。2008年被
郑州市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