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江叠嶂图
宋代画家王诜创作的设色画
《烟江叠嶂图》是宋代画家王诜创作的一幅设色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烟江叠嶂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空灵的江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画家以墨笔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
画作内容
画中江边浅滩上,坡岸间有垂柳杂树,排列成行,枝叶繁茂,拳头石累累如浮现于水面之上,在浪花冲击下,水珠四溅,还有渔舟泛于江心,片舟如叶,隐约可见,似动非动,荡漾生波,逐渐消失在烟云迷雾之中;中段描绘江上青山,层峦叠嶂,呈现出高峰挺拔的雄伟气势:树繁叶茂,红绿相间,富有生机。山坳间流泉飞瀑,飞溅于层叠的嶙峋山石之间,奔腾直下。
创作背景
王诜是一位颇有才气的郭熙追随者。他与赵顼的妹妹结婚,其妻于1080年因病早亡。伤心的神宗认为王有失责之行,便将其逐出流放。1084年王诜回京城复职之后,创作完成了《烟江叠嶂图》卷。
艺术鉴赏
主题
此图凄迷的诗意化山水景致,充满着丧失爱情、希望与友谊的悲痛之情,表达了他于惨遭放逐期间内心荒寂的梦幻世界。
构图
此图平远布局,起首浅岸一隅,江面辽阔,波心渔舟泛泛如鸥。中幅峰峦迭起,前后拱 揖,呈奇耸秀。山间烟云缭绕,百道飞泉,萦林络石,下赴谷口。楼阁隐现于白云青峰之间。后段烟水迷蒙。全图表现出“江上愁心干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的清空深秀意境。用笔结合唐人勾法和李成的颖利笔法,凝练清劲。树木参用勾叶、点叶多种方法,层次参差,显得葱倩郁密。山峦敷染青绿重色,花青翡翠染叶,深墨渍涧,色泽鲜丽厚实,将唐人的古朴和宋人的精密融成一体,开创出青绿山水的新格调。
在构图上,远近疏离,似有一透视感,远山隐映于云雾之中,悠远秀丽。
技法
作者用笔凝炼,骨法端重而不板刻,山石用墨笔勾皴,不方不圆,似行似隶,因而画中的气韵十分生动;此图用青绿着色,重彩复皴,再用花青运墨点苔,益见山色之奇丽多姿。画树多夹叶或点笔,著色有扁青,石绿、浅绿及红等。苍翠之中愈见青葱鲜丽,无煊耀之燥气,又有静穆的庄严。以深墨渍出山涧,留白以状飞瀑,形成了黑白相映的反差。青山间有白云缭绕,用工笔浅描,线划空明,使重叠的山峦在炯云中时显时隐。石皴不方不圆之间,山石形态各异。界画工整的楼阁、屋宇,隐显于青山白云之间,极富雅趣。作者以诸种手法以表现,使北宋山水画达到了神妙的境界。
名家点评
现代学者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说:“(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夏圭曾加以模写,董氏则因未能见到真迹,而于想象中加以追模,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后世影响
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产生了中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艺史上留下了大量的与此画相关的诗词歌赋、提拔、评论等等。
苏轼看到此画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书王定国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事实上,正是由于王诜的意境深远、别出心裁、情与境和的绘画造诣,诱发了苏轼奔涌的灵感。成就了一首不朽的题画诗。从而成就了画史上的珠联璧合之作。
历史传承
《烟江叠嶂图》曾入宣和内府收藏,有“双龙”方玺,“宣”“稣”朱文联珠印等藏印。南宋由贾似道藏,钤有“悦生”朱文葫芦印,“秋壑珍玩”白文印。贾氏败后,籍没入官,钤有“台州市房务抵当库记”朱文半印。入清经孙承泽宋荦、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宣统内府收藏,俱钤有藏印。此后为近人张伯驹所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烟江叠嶂图》著录于北宋宣和画谱》、清吴升大观录》、安歧墨缘汇观》、《石渠宝净》等书。
作者简介
王诜(1048—1104),字晋卿,太原市(今属山西省)人,后徙开封市(今属河南省)。熙宁年(1069)娶赵曙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1079),因受苏轼牵连贬官,落附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区安置。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卒,赠昭化军节度使,谥荣安。能书画属文,工于棋。其词音调谐美,语言清丽,情致缠绵。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主题
构图
技法
名家点评
后世影响
历史传承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