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胜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辖镇
长胜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东与通辽市奈曼旗巴嘎波日和苏木、太和乡交界,南与木头营子乡相邻,西与古鲁板蒿镇相连,北与敖润苏莫苏木毗邻。人民政府驻长胜村。长胜镇行政区域面积36.7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长胜镇常住人口为27197人。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属建昌县敖汉札萨克多罗郡王旗孟克敖乡。
1919年,为建平县北区辖地。
1958年10月,区政府迁往菱角泡子(西泡子),建东风公社,辖原木头营子、双井、新窝铺3乡和牛古吐乡沈家窝铺村。
1960年2月,东风公社改名长胜公社。
1984年2月,改长胜乡,辖17村民委员会、103村民小组。
1999年11月,改长胜镇。
2006年1月,双井乡并入长胜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胜镇地处敖汉旗北部,东与通辽市奈曼旗巴嘎波日和苏木、太和乡交界,南与木头营子乡相邻,西与古鲁板蒿镇相连,北与敖润苏莫苏木毗邻。人民政府驻长胜村。长胜镇行政区域面积858.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胜镇地处阴山山脉天山纬向构造带,为松辽凹陷南缘,科尔沁沙地之一部。地势较平坦,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少部为沙地。平均海拔440米。
气候
长胜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6.5℃~7.1℃,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无霜期年平均152天。年平均降水量310~350毫米。
水文
长胜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孟克河。从荷叶勿丹村至三义井村,流经境内18.2千米。
自然灾害
长胜镇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低温冷害、大风、暴雨、冰雹及霜冻
自然资源
长胜镇境内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等。榆树林子煤矿是采煤骨干企业。
林业资源
长胜人民高举生态建设的伟大旗帜,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生态效益优先的指导思想,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逐步形成农田林网化、村庄绿色化、城镇园林化、产业特色化、生态高效化的经济发展格局。“茫茫瀚海,昔日黄沙迷眼望,生态立旗,今朝绿野不动尘”便是对长胜镇生态成果的真实写照,昔日黄沙滚滚的长胜镇已变成了塞外绿洲。长胜镇小洼村曾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长胜镇有林面积42万亩,其中用材林25万亩,木材积蓄量1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40%以上,丰富的林业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长胜镇高度重视林业发展,把林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产业来抓,林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长胜镇逐步走向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丰富的林业资源,带动了林产品加工业,祥春木业有限公司、兴隆木业公司等十几家木材加工企业纷纷落户长胜镇,长胜镇细木工板、刨花板等产品畅销全国,实现了林业资源的转化增值。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长胜镇辖长胜、青河、长青、长胜甸子、陈家围子、马架子、坤头岭、乌兰巴日嘎苏、孟克敖、六顷地、白土梁子、西榆树林子、齐家窝铺、牛力皋、大宝甸子、双井、大良、六节地、荷也勿丹、三义井、六合号2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40个村民小组。
2019年10月,长胜镇辖14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长胜镇辖区总人口58678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0219人,占51.5%;女性28459人,占48.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5861人,占95.2%;有蒙古、满、回等少数民族,共2817人,占4.8%。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1个民族,达216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6.7%。2011年,人口出生率7.68‰,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2.38‰。
2018年末,长胜镇户籍人口113611人。
截至2020年,长胜镇常住人口为2719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长胜镇财政总收入2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农业
2011年末,长胜镇耕地面积23.56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2万亩,林地面积43.2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8%。
2011年末,长胜镇粮食作物以玉蜀黍属荞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0.5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0万头,羊饲养量14万只。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7500万元。
2011年末,长胜镇,林地面积43.2万亩,牧草地12万亩,林木覆盖率47%。
长胜镇党委、政府充分挖掘长胜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优化农业结构,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能人+基地+农户”等模式,有效地帮助农民增强适应市场、把握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镇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扩大;其中早稻面积31770亩,晚稻种植面积突破35000亩,产量达32000亩;优质杂交制种3000亩;种植蚕桑2000亩;席草3000亩;开发脐橙面积12000亩;种植商品蔬菜4000亩;生猪栏1.1万头;三黄鸡养殖达300万羽;水产品产量900吨;蘑菇种植面积15.6万平方米。到2005年,全镇蘑菇面积可望达50万平方米。蘑菇产业已成为长胜镇富民强镇的一项主导产业,正朝着“万户亿元”工程目标迈进。长胜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国内外朋友、客商的青睐和帮助。相信,在新的一轮发展热潮中,长胜将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宽松环境,更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四海来宾前来指导、考察,投资兴业,长胜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长胜镇南部地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气候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在320~460毫米之间,雨热同季,积温有效性高,无霜期在145天左右。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适合各种杂粮杂豆的生长,为此长胜镇南部地区有“一优三秀的杂粮基地”之称,一优指荞麦,三秀杂米指黑豆粉、黍子、绿豆。主要品种有大明绿豆、星火花葵、牛力皋荞麦和双井打瓜等,杂粮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年产量黑豆100万公斤、绿豆40万公斤、打瓜籽200万公斤。长胜镇杂粮杂豆畅销国内外,尤其是牛力皋荞麦、打瓜更让广大消费者赞不绝口。
长胜镇南部地区独特的光热、土壤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杂粮杂豆种植,该地区因盛产优质的“牛力皋川”荞麦享誉国内外,年可产精制荞麦粉250万公斤。在中国北方杂粮中,长胜镇“牛力皋”荞麦面一直倍受青睐,享誉中外。因它集中种植在横贯长胜镇南部地区的一条大川——牛力皋川上,所以被称为“牛力皋川荞麦”。在伪满时期,日本天皇曾钦定它为秋冬御用膳食。独特的经纬度区位、沙性土壤、光照条件使它的特点独一无二。长胜镇盛产的精制荞麦粉属绿色保健食品,蛋白质含量居谷物之首,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含量高于玉蜀黍属、小麦、大米的2~3倍,特别是它富含的“芦丁”可有效的降低血脂、血糖,是防老抗衰、治疗高血压、防止脑出血、控制糖尿病、健胃止痢的食物上品。用精制荞麦粉制作的拨面面条白亮润泽,香甜筋道,味道可口,色香味俱佳。荞麦皮是做枕头的上好原料,近年来被开发利用,制作保健枕、保健床垫等。特别是用荞麦壳制作的枕头,因其内部结构疏散适度、弹性好睡眠清凉舒服,对血管有保健作用,而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长胜镇“牛力皋”牌荞面粉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北方用户与日本、南韩客商的普遍赞誉,倍受消费者的青睐。长胜镇现有荞麦加工厂10处,有全自动荞麦磨粉机12套,清选去石、拔壳、上料、磨粉、包装一条龙作业,日加工能力10万公斤。
工业
2011年末,长胜镇工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工业企业220家。
交通
长胜镇境内铁路京通(北京一通辽市)线过境,为单轨铁路,设有1个站;巴新(巴彦乌拉—新邱区)线贯穿境内22千米,设有1个站。油路哈荷线(哈沙吐一荷也勿苏),境内长30千米。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长胜镇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8个,藏书3.6万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长胜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853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5所,在校生2480人,专任教师2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68人,专任教师16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0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长胜镇有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所21个。专业卫生人员156人。
2011年末,长胜镇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15万人,参合率92%。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长胜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36户,人数4092人,支出54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235人次,支出19万元。敬老院1所,集中供养人员69人、支出24.2万元。
基础设施
长胜镇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镇区18米宽1.3公里长的油路平坦笔直,1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靓丽多姿,1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商铺林立。镇区城管大队的成立,取缔了“马路市场”,彻底解决了“脏、乱、差”问题。风天尘迷眼,雨天泥沾衣,白天垃圾满眼,夜晚走路摸黑的破烂小镇,一夜之间就变得靓丽起来,长胜大街,路宽灯明,店铺整齐规范,文化广场点缀其中,更增加了长胜镇的文化品位。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靓丽小镇正在敖汉旗的北部迅速崛起!长胜镇交通便利,京通铁路穿镇而过,镇政府所在地距羊场火车站仅25公里,县道羊荷线纵贯全镇南北,这里通讯发达,电力资源充足,水利设施完善,文教卫生事业发达,城镇功能日臻完善,商贸活跃,社会秩序稳定。
参考资料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6-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交通
社会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