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滢,原名郭伟,曾用笔名秋声、平阳子、薛杨等。男,1964年9月生,
山东省新泰市人,
九三学社社员,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十大青年藏书家,专栏作家,《新泰文史》杂志主编。
主要成就
先后创办了《农村科技导刊》《泰山周刊》《泰山书院》《新泰文史》等报刊。在国内外发表散文数百篇。
近年来,致力于书香社会建设,创办读书杂志《泰山书院》,与全国读书界交流,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发动全民阅读活动,并经常参加全国性读书类会议。
阿滢是我国当代书话家,其日记体书话《秋缘斋书事》曾经轰动书话界。他与
萧乾夫人
文洁若先生以书相交,传为文坛佳话。
阿滢的书话新作《放牧心灵》,在台湾发行出版以来,引起强烈反响。宝岛书话界,传说“无阿滢,不书话”。
主要作品
《
寻找精神家园》,
作家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秋缘斋书事》,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秋缘斋书事续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九月书窗》,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09年12月出版;
《寻找精神家园》,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10年1月出版;
《秋缘斋书事三编》,中国
文化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放牧心灵》,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10年7月出版;
《那一束藤萝花》,
书法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秋缘斋读书记》,
天地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作品欣赏
庚寅初夏,应
聊城市大学王万顺兄之邀,前往聊城,参观向往已久的海源阁。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
进士杨以增建于清道光二十年,与
常熟市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宋楼”,浙江杭州
丁申、
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
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瞿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瞿北杨”之称。
海源阁大门匾额由
蒋维崧所题,胡乔木题写抱柱联:“一人致力万人受惠,四代藏书百代流芳”。院内正中是
杨以增创始人杨以增半身
塑像,后面是三间硬
山脊南向二层楼阁,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藏书处。楼檐正中悬有杨以增手书“海源阁”匾额,楼下家祠抱柱联:“食荐四时新豆,书藏万卷小��”。室内有杨以增手书海源阁匾额拓本,跋曰:“先大夫欲立家庙未果,今于寝东先建此阁,以承祀事。取‘学记’‘先河后海’语,颜曰‘海源’;盖寓追远之思,并仿范氏以‘天一’名阁云。时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岁次庚子亥月是浣,以增敬书并识。”下有“杨以增印”和“至堂”阳文篆刻印章两方。
杨以增主人杨以增,清乾隆五十二年生于
聊城市。自幼酷爱读书和藏书。在其父辈,杨家就有藏书斋,名曰“袖海庐”和“厚遗堂”,而且有“古东郡厚遗堂杨氏藏”的藏书印。杨以增于道光二年考中进士后,先后
贵州省、
广东省、湖北、
河南省、
甘肃省、
陕西省做官,后为江南
河道总督。于道光五年开始收藏宋元珍本。当时正值混乱之际,南方许多藏书家的藏书纷纷散出。
苏州市大藏书家汪士钟的“艺芸书舍”的藏书散出,这时杨以增正在江南河道总督任上,他购得这批藏书后,用粮船沿大运河运回聊城海源阁。其子
杨绍和为
同治四年
进士。历任翰林院
编修、翰林院侍读等职。在北京为官时,清室怡府“乐善堂”藏书散出,多系名家之旧藏,宋元珍本十分丰富,杨绍和将“乐善堂”散出的藏书尽力搜购。仅这一次就购得精善之本一百余部,极大地丰富了
杨以增的藏书。其孙杨保彝时期则处于守业阶段,曾编辑《海源阁书目》六卷、《
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
杨氏藏书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多方搜集,上百年的积累,使藏书逐渐丰富起来。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著名学者
王献唐先生说:“余以目验所及,知其得到乐善堂者,正不亚于艺芸书舍……综上两支,可知杨氏藏书,半得于南,半得于北。吸取两地精,萃于山左一隅,其关于藏书史上地位之变迁,最为重要,以前江浙藏书中心之格局。已岌岌为之冲破矣。”
杨以增对于书的保护有着详细的措施,杨以增曾孙杨承训在《曝书》一文中记述道:“我家遵守旧规,每二年或三年必晒书一次,全家共同从事,并预先邀同乡亲友数人帮忙。自
清明节起,至
立夏止。据先世遗言云:‘夏日阳光强烈,书曝晒后,纸易碎裂,不耐久藏,且时多暴雨,有卒不及收之虞;秋季多阴雨,潮湿气盛,故易袭入书内,清明节后,气候干燥,阳光暖和,曝书最为适宜,立夏后渐潮湿,即不易晒书矣。’晒书时,将每册书按次序散列案上,在阳光下晒一至二小时移回室内,再按原来次序排列原架格上,并用白丝棉纸将樟脑面包成许多小包,分别用一二小包随书装在函内,但不得放入书内,至更换书皮时,书线亦于此期为之。
杨以增藏书,尽属珍本,外有木匣,内有锦函,并在
清明节后每日将全部门窗悉行放开,以使日暖风和之气徐徐进入,只将架上浮尘掸净,但不启函出书。由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止,大致有五天至七天,过此时期,即将全部门窗重新关闭,严密封锁,同时封条,以照慎重。”由此可见杨氏几代人对书的挚爱。
海源阁藏书楼藏书之丰,也引得许多人觊觎。清末,
聊城市知县陈香圃托聊城名绅到杨家游说,劝杨家把藏书献出。当时,杨以增的孙子
杨保彝已去世,遭到王妻的严词拒绝。从此,陈香圃再也未能进入
杨以增一步。
旧时藏书家的藏书一般都秘不示人,对于违法家规的处罚措施相当的严厉,宁波天一阁曾给家族制定了一个处罚规则:“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
书架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逐,不得与祭。”不能参加祭祖是最大屈辱和最严厉的处罚。
余秋雨曾在《
风雨天一阁》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嘉庆年间,
宁波市知府丘铁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个酷爱诗书的姑娘,一心想到天一阁读书,竟要知府作媒嫁给了范家。但她没有想到,当自己成了范家媳妇之后还是不能进入天一阁读书,一种说法是族规禁止妇女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范家后裔在当时已属于旁支。因而,钱绣芸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最后郁郁而终。
杨以增也有一个对藏书秘不视人的规矩,除在晒书、晾书之时找亲友帮忙搬动书藉外,平时,亲戚、朋友、族人一般不得接近。光绪十七年冬,《
老残游记》的作者
刘鹗,曾专门前去海源阁访书,结果遭到拒绝,刘鹗怏怏不快,在旅店墙上题诗一首:“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饱蠹鱼。”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与海源阁齐名的常熟铁琴铜剑楼主人则不同,铁琴铜剑楼主人在藏书楼第三进楼下开辟了阅读室,前来查阅古籍者,可以在这儿阅读抄录。主人还对读者提供茶水服务,对远道而来者还提供食宿方便,因而倍受海内外学者赞赏。
杨以增到了杨以增曾孙杨承训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为了避免战乱,先后将藏书中的珍本分散到
天津市、
济南市等地。海源阁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
山东省图书馆。而留存于
聊城市海源阁的部分藏书,在聊城两次被土匪占据时,几乎被抢劫一空。
海源阁历代主人,不但聚书、藏书,而且还刻印了“海源阁丛书”数十种,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版刻图录》收录海源阁书影四十四种,标点本《
元史》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版本为主要参考进行标点排印的,一九七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主席赠送给他的《
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解放后,
杨以增没有得到妥善保护,致使海源阁日趋残破,最后遭到全部拆除的厄运。直到一九九二年,
聊城市政府筹巨资在杨宅旧址,仿海源阁旧制,重新修复了海源阁。海源阁只是恢复了建筑,而令海内外学者所仰慕的海源阁旧藏却再也无法恢复了。因而,当著名史学家
来新夏教授谈到海源阁时说:“参观海源阁,这对我是久已向往的事,但到海源阁时,却令人大失所望,庭院宽敞明净,而藏书空无一物。文献记载海源阁曾经多次劫难,但万难想到是这种荡然无遗的情状。我痴痴地站在
杨以增的庭院中,眼前似乎展现了一幅海源阁沧桑变幻的景象。”我们只能从史书中去寻觅海源阁当年的盛况了。
院子的一角立有一石,上有郭沫若的石刻:“书山”,尽管对郭沫若本人不感兴趣,但还是喜欢他书写的书山二字,遂在石刻旁留影。
离开时,在海源阁购买《地方史志资料丛书・聊城》一书,该书从各时期的方志中辑录了有关聊城的文献资料。我请工作人员在书上盖章,以作纪念,但他们根本没有这个准备。
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了海源阁,是因为没有看到海源阁的藏书,还是他们没有准备纪念章,我有些说不清楚了。
名家评论
阿滢读书为人忙/王成玉
阿滢先生的《秋缘斋书事三编》出版后,好评如潮。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写了一篇《关于日记体书话及其他》。后来经《
藏书报》的潘宝海先生的热情推荐,阿滢先生读后与我联系并寄我此书。到底是读书人,大家在交流和鼓励中默默地传承中国文化。这几天我忙里偷闲断断续续地浏览了全书,果然名不虚传。
由于我孤陋寡闻,也由于我飘泊无定为生活奔波,所以对各种读书讯息闻声不见面,相隔亦久矣。据说秋缘斋博客是公认的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人气最旺的读书博客之一(罗文华语)。然而我来也迟,失去了很多请益受教的机会。自从去年学会上网以来一直到今年才偶然与之相遇,诵读反复,获益非浅也。
罗文华先生在此书的序文中说:“近几年来,随着《
越缦堂读书记》《
缘督庐日记》《
湘绮楼日记》等清人日记名著重新得到青睐,以日记体写自己淘书、读书、藏书生活的著作,颇为读书界看好,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书话形式。”他还说已经出版的日记书话有
徐雁的《雁斋书事录》、董宁文的《开卷闲话》、韦泱的《淘书日记精选》、彭国梁的《书虫日记》等等。可惜,这些书我一本都没有。据说《开卷闲话》、《笑我贩书》都出了第四编了。我不知道阿滢先生是否再出下去,我个人以为还是坚持出下去的好,因为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书事”。当然这句话有些残酷,因为他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本书中我就看到阿滢读书为人忙。别人读书为自己,不肯为人忙,而他却以传播书香为己任,真正体现了一个读书人的高尚品质,所谓“天下好书天下人共读之”也。从讯息传播的角度看,他的博客讯息量大,准确及时地将读书界的各种讯息以一己之力贡献出来,其中包括书的讯息,出版的讯息,作者的讯息乃至书缘、人缘、书情等,正像王国华先生说的“他怀着一颗向善之心,与人为善,称兄道弟,称师道友,敬重着每一个与他打交道的人”。万志远先生也说:“阿滢的热心肠是众所周知的,许多人匿名留言拜托阿滢联系某某编辑,某某学者,打听某刊物出版情况,甚至向他索要有关学者、作家通联方式、投稿邮箱、照片,在征得师友同意的情况下,阿滢总是不惜精力财力,悉心服务,尽力满足。”
前一段时间我在读《
石遗室诗话》,此书不仅大量收录了友朋的诗作,还有很多朋友交往和交流等方面的讯息。这些讯息在今天看来,就很有文献价值,“诗可以群”也。在这个意义上,至少是我以为《秋缘斋书事》上的这些“书事近录”,与传统的诗话一脉相承,况且现代书话也是在继承传统诗话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据说在当时有人因为其诗上不了《石遗室诗话》而忿忿不平。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当年的《
六一诗话》也是在报上连载后而结集出版的。在秋缘斋书事中,至少我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不论是名家还是素不相识的普通读者,他从不“嫌贫爱富”,而是一视同仁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他的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是极为鲜见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而一以贯之的坚持就很不容易了。昨天,我又在他的博客上看到《开卷》的第五期、第六期的目录。其实,在他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没必要将此目录帖出来。但是他可能想到有的人不一定看得到《开卷》,而《开卷》又是读书人关心的一本书。据我的读书经验,即使看不到此书,读目录也是一种享受。如果对某些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从作者的标题中,大约也是可以领略其文章的内容和风采的。阿滢读书为人忙,在倡导书香社会的今天,我们太需要他这样的读书人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