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遗室诗话》是近代中国诗论著作,作者陈衍。该书记录了
同光体诗派的历史,包括武昌说诗、涛园说诗等活动,并阐述了陈衍的诗论观点和主张。2021年,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
陈衍,号石遗。陈衍写诗话,主要是树立同光体旗帜。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和同光体诗人
沈曾植、
郑孝胥同客武昌时,经常论诗,曾植要他“记所言为诗话”,但他没有动笔。1912年,客居北京,
梁启超编《庸言杂志》,约他每月写诗话1卷。到1914年《
庸言》停刊,诗话仅发表13卷,坊间据以石印流传。次年,
李宣龚约他为《
东方杂志》续写诗话,也是月写1卷,至18卷而止。1929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32卷本,是他删改合并旧稿且续增新稿而成。以后,他又续写,一小部分曾发表于《青鹤杂志》。1935年无锡国学专门学校为刊行《续编》6卷,流布未广。
陈衍(1856~1937) 近代诗人。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
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
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议》十条,提倡维新。
政变后,湖广总督
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与
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
主事、
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
编修《
福建通志》,最后寓居
苏州市,与
章太炎、
金天羽共倡办国学会,任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这部诗话 记载了
同光体诗派的来由及武昌说诗、涛园说诗等活动;提出了陈衍诗论的观点和主张,如强调学古要“体会渊微”,“作诗是自家意思,自家言说”,反对“甚嚣尘上之不可以娱独坐”,标举“
开元、
元和、元□”的“三元”之说,认为“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区分
爱新觉罗·旻宁以来
宋诗流派的两种风格趋向;阐述了前人的诗歌理论,如论
梅尧臣、
姜夔、
严羽、
方回、
钟惺、
谭元春、
宋大樽等的诗论;评述了前人注诗的得失,如论
冯浩《
玉溪生诗集笺注(全2册)》、
陈沆《诗比兴笺》等;也论述了他关于写诗艺术的各种见解,如论谢(灵运)、杜(甫)、柳(宗元)诗的制题,论结构,论历代写景佳句,论杜(甫)、韩(愈)七绝特色,论宋人绝句等;对古代到道光、
咸丰以前诗人,有许多专评,如其中大量评论
杜甫、陆游诗,又如
王安石、钟惺、谭元春、
王士祯、
宋湘、
钱载、王又曾、
祁寯藻、
程恩泽、陈沆、
郑珍以及闽诗的前辈作家,各占有一定的篇幅。
这部诗话的主要特点在论同时代诗人,重点在同光体诗派的各重要作家,如
陈三立、
沈曾植、
郑孝胥、
袁昶、
林旭、
陈书、
陈宝琛、
叶大庄、
沈瑜庆、
何振岱、
俞明震、
陈曾寿、
夏敬观、
李宣龚、
胡朝梁等,评介很详。此外各派代表作家,如
王闿运、
李慈铭、
张之洞、
张佩纶、
易顺鼎、
樊增祥、
李希圣、
曹元忠、
冒广生、宝廷、
梁鼎芬、
赵熙、罗惇以及诗界革命的
黄遵宪、
康有为、
梁启超,都评论到。
论诗以外,还有一部分论词的。《续编》补充论述了前编所未提出的古代诗论
钟嵘《
诗品》,近代重要作家,如
金天羽、
许承尧、
杨圻、
靳志等以及其他作家作品。在32卷本出版以前,1923年,陈衍选辑的《
近代诗钞》24册已出版,所选作家作品,超出《诗话》五、六倍。在各家小传之后,也列有《石遗室诗话》,体例是仿照朱□尊《明诗综》的《静志居诗话》、
王昶《
湖海诗传》的《蒲褐山房诗话》。其中所列《
六一诗话》各条,有与32卷本内容相同的,也有的是32卷本没有的。如果把它辑录出来,可以补足《石遗室诗话》的缺遗。32卷本、6卷本,编成在《近代诗钞》以后,所以有一些作家作品,未及收入《近代诗钞》,特别是《续编》中所论及的若干重要作家。但《
近代诗钞》所评选到的若干近代著名作家,如
姚燮、
朱琦、
鲁一同、
邓辅纶、
高心夔、
江湜、
金和、
曾广钧、
刘光第,《诗话》却没有论述到。因此,两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至于近代赣派的
华焯、
王伯沆、
王易、王浩、
胡小石,秀水派的
金蓉镜等,两书都没有论及,其他近代重要作家如
丘逢甲,重要作品如
樊增祥的《彩云曲》、《后彩云曲》,
王国维的《
圆明园词》,
金兆蕃的《宫井篇》等,也都没有论及。
《石遗室诗话》是空前的大型诗话,在近代旧体诗的复古流派方面,起有一定作用,它代表了
同光体诗人的意见,为近代诗歌史的研究者,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