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关镇是
云南省保山
施甸县的乡镇之一,位于县境南部,距
保山市82公里,距县城17公里。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人口36428人。
地理环境
姚关镇
平均海拔1780米,地处东经99°14′,北纬24°36′之间,为
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全年极端最高气温2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099毫米。属于喀斯特地貌,有高原水乡之美誉。
行政区划
辖12个村委会,159个村民小组。姚关有自然村:摆马、河尾、姚关、
富阳区、陡坡、大寨、瓦窑、雷打树、猪市冲、大流水村、石坝、猴子寨、蒜园、大(小)汉庄、大(小)乌邑、吴家庄等。
人口民族
有汉、彝、白、
布朗族等17个民族。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镇姚城和守御千户所。
经济
姚关镇2006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9165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4459万元,占总收入的48.65%;畜牧业收入2166万元,占总收入的23.63%(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32961头,
肉牛554头,
肉羊190头);
渔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0.32%;林业收入172万元,占总收入的1.88%;第二、三产业收入1399万元,占总收入的15.26%;工资性收入859万元,占总收入的9.4%。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为主。
特色产业
随着姚关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2006年经来姚关的经济林果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全镇仅核桃收入就突破350万元,为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政治
基础设施
姚关镇全镇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5284户通自来水,有2090户饮用井水,有302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7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3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7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41户。
文化
姚关,古哀牢时有“人”群落。唐宋为
傣族民族居住地,名猛笼,意即森林的地方。元代名老窑,因老窑山烧制陶器得名,建基层政权称老窑寨,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因陇川宣抚司记室江西人
岳凤弑主多士宁叛国,阴结木邦部耿马土目罕虔,勾结外力,谋五路犯滇,滇西边庭告急,云南巡抚
刘世曾、巡按
董裕奏疏明庭,
朱翊钧皇帝朱钧诏谕驻湖南黔阳州(今
黔阳)武靖参将邓子龙,南京小教场坐营中军游击刘綎援滇。邓子龙受命于危难之际,率三千精兵,远道驰援,日夜兼程,深入滇之西,屯驻东线老窑寨,筑关迎敌。时,把“窑”雅化为“姚”,始称姚关。姚者,艳也,关者,固若金汤,永镇姚关。姚关这个地名词条,中国地图可见,从明代沿用至今,从未更易,悠悠岁月,已四百余年。
姚关藏有明代石碑四块,即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东线首战破敌象阵,邓子龙祝捷志胜,宰杀俘获之
大象,犒劳将士,题书《烹象处》碑;十四年十月七日,
奉议大夫云南
楚雄府同知蜀内江怀山萧撰《姚关偃草坡记》碑;十五年孟冬,赐
进士出身奉议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沧事关西信亭
李士达撰,赐进士出身整饰金腾兵备云南按察司
按察使南昌春宇姜忻书丹,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沧副使余姚云屏
胡维新篆额《恤忠祠记》碑,
南明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钦命姚关守备道加援游击府江西抚州府曾先捷撰,钦命姚关守备道前镇贵州西路总兵官都督府都督施其贤立《清平洞常住寺记》碑,郡人
李根源题书《邓将军烹象处》碑。
乡镇风貌
姚关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风光优美。2005年被
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生态乡镇”称号。姚关镇辖地中心——姚关坝子,系高原型古湖岩溶溶蚀丘陵盆地,其间,独特的卡斯特地貌与陆薮交错的古湖遗址(俗称海子)共存,机构了一组奇秀特异的湿地自然景观。
据现有的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在地质第四世纪末期,即距今两万年左右,姚关古湖从黑龙河尾切割外泄,原为湖水覆盖的大部分面积开始逐步暴露,唯有今天的山邑坝因其地势低洼,湖水未能尽泄面成湿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山邑湿地。海中礁石突兀,错落别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玲珑秀美。四面青山环绕,陆薮交错,夏日荷花盛开,一望未可尽收。不可胜数的
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栖繁衍其间,各种鱼类在海中穿梭嬉游,形成了海中有山,山中有树,山水相映,浑然一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山邑湿地一派天然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色。远道而来,探亲访友或慕名而来观赏的不少文人墨客,看后,无不为之惊叹,真不愧为大自然神工鬼斧之佳作,奉献给姚关人民如此美妙的风水宝地,故而,姚关人将其称之为“迤西小桂林”。
姚关因小河、溪流众多的缘故,被赋予了“高原水乡”的美称,“姊妹河”堪称姚关一绝,每到夏日,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与古镇一起给姚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大尖山万亩生态茶园也是人们品茶休憩的好去处,该茶园出产的里茶,光绪年间被选为进贡朝廷之珍品。一九五三年作为
云南省名茶选送北京中南海,一九九九年荣获第五届国际食品博览会“
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姚关火星山
驱车行驶在
施甸县姚关集镇上,西边一座高耸的山峰会突然闯入你的视线中,这就是姚关火星山。火星山山势陡峭无比,山顶怪峰突兀,令人望而生畏,却是攀岩的绝佳之地。在这里,你不仅能体验到攀岩带来的惊险刺激,而且可以感触到8000多年前姚关人在这里生活的痕迹。
从山脚步行上山需经水泥铺设的一条弯曲的便道,接下来的路途却变得艰难,怪峰峭壁接踵而至。记者不得不用手和脚一起着地,蠕动着前行。
火星山主峰海拔1993米,登高后极目远眺,颇有些“山高人为峰”的壮观,同时,也读懂了诗人
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火星山中有一山洞叫藏贤洞,最上面的佛像就是藏贤峰。唐末时,
辽朝首领
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公元907年即可汗位,公元916年称帝,建立了当时的契丹,也就是大辽王朝,绵延200余年。相传,藏贤峰夫妇到此后,由于这里特别安静,可以聆听清脆的鸟鸣,清风拂面,让人感觉如身在“世外桃源”一般,便决定定居于此。藏贤峰死后,人们为了祭奠他,为他修祠立碑。每逢大年初一,香客众多。
相传,有两只鸟在此地筑巢居住,鸟巢还可以看到。当地人讲,这是藏贤峰夫妇的化身,鸟巢下面的石柱在上世纪80年代前都是很长的,而且在月亮出来的时候会发光,发出的光倒影到下面的湖里,像是湖里有头白色的
水牛。洞内墙上的两个佛像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藏贤峰夫妇的画像。
有人类居住过的痕迹
据
施甸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升义介绍,
火星山遗址群涉及火星山及其周围沟谷台地、岩夏台地、风吹洞、仙人楼、山邑岩子脚、马家岩房等地。1987年3月经调查清理,文化层可分五层,第二、四两层为文化堆积层,均含火塘、烧结土、灰烬、烧骨,并出土石、骨器和哺乳动物骨骸。第四层出土51件打制石器,第二层则出土石、石斧、
砺石等磨制石器。该遗址第四堆积层出土之石制工具、动物化石和骨骸石化程度同于塘子沟和万仞冈,其年代亦大致相同为距今8000年左右。第二堆积层和风吹洞
缓坡所见石、陶器均较原始,未发现较为精细的磨制石器和纹饰陶器,其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火星山顶上奇异无比的嶙峋怪石,许许多多都烙有被烈火烧过的、如同蜂巢网状一样的纹络或凹陷痕迹。如果你没有勇气和能力攀上山顶,那么在
孤峰突兀的火星山脚下,北方有一座形似岩房的“房顶”,奇形异状的石头布满了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络。
社会
教育
姚关镇有小学23所,校舍建筑面积16018平方米,拥有教师213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555人,其中小学生3274人,中学生1281人。
新农村建设
姚关集镇建设自2002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2年投资160万元兴建了
文化广场,2003年投资80万元修建了农贸市场,2004年投资40万元修建了牌坊,2006年投资30万元修建了荷花池。先后架设路灯176盏,硬化了集镇全部路面,使集镇进一步得到了亮化美化。
获得荣誉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善洲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