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芹
现代国画家
张采芹(1901—1984),名学荣,重庆市江津人。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中国画论》、《国画浅说》等著作。有“蜀中三张”(张大千、张善子、张采芹)之誉。
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刘海粟王一亭(一亭)、江小等大师。先后在四川各大院校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抗日战争时期,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接纳了大批内迁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陈洪绶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等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移交国家。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1979年,国务院总理出访英国,曾携其“墨竹图”赠予英国女王,至今仍藏于英国皇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也收藏有其作品。1984年病逝于成都市
人物生平
张采芹少时家贫,但他聪明过人,自学成才。16岁时考入江津聚奎中学读书后,苦读不辍,每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并免收学费。
1922年,21岁的张采芹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王震、江小鹣等大师。192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到四川省。在成都,张采芹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他筹资创办了南虹艺术专科学校,还先后应聘担任了四川美专、四川艺专、成都高师、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女师、南虹艺专、成都树德中学等10多所高、中等院校的美术教授。为四川和我国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桃李满天下。
抗战期间,无数人士、机构纷纷迁来四川。成都市更是成了文化艺术精英的云集之处。1941年初,为了宣传抗战救国,一群年轻人自筹钱银,在聂氏宗祠街挂起了“四川美术协会”的牌子,供职于银行的青年画家张采芹担任常务理事和“总务”。
由于张采芹他们的奔波操劳,成都曾热热闹闹举办了许多画展。其中不少个人画展更是引起轰动,如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潘天寿黄君璧赵少昂、关山月、马万里、廖冰如、吴一峰、岑学恭等,都先后在这里一显身手办过画展。其中,张大千一人就在成都市举行了6次大规模展览。众多珍贵作品的出现,给蓉城的大街小巷注入一股清新之气,吸引着全国越来越多书画界人士的慕名前来。
兵荒马乱年代,相当一部分才华横溢的画家落魄来川后,不要说举办画展,就连吃饭都困难。张采芹作为当时四川美协的负责人,表现出惊人的豪爽热情,大尽地主之谊。如1942年2月,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来蓉后,在春熙路等地创作《孙中山铜像》、《抗日无名英雄》等雕塑,因通货膨胀,其作品完成到一半就不得不停下。刘开渠整天为经费疲于奔命,他典当了手头所有值钱的东西,还面临破产的危险。张采芹十分着急,他三番五次去找当时的成都市市长余中英、四川美协名誉会长张群等,甚至一次次拿出自己的钱帮助刘开渠。终于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使他完成了作品。近60年来,刘开渠这两尊雕塑成了蓉城厚重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塑像
1941年春,青年画家关山月一身褴褛流落到成都办画展。为帮助关山月,张采芹深一脚浅一脚出门去找张大千,让他去画展现场捧捧场。结果张大千第一个赶去并豪爽的购买了关山月最贵的一幅画,其他人纷纷效仿,这样雪中送炭接济了关山月一大笔口粮钱。张采芹的义举受到业界内外好评。
1942年夏,远在昆明市潘天寿想在成都市办画展,由于交通不便,潘自己不能来成都,他尝试着提出将几十件作品寄来,请四川美协特别是张采芹全部代办。张答应了,他冒着暑热四处奔走,帮助潘天寿成功举办了画展。还有,当年岑学恭等人在成都的画展,也同样受到张采芹的无私帮助。
张采芹等人主持举办的书画展览搞得有声有色,使四川省的美术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百花齐放的景象。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高兴地从重庆市给张采芹写来信说:“成都的文化艺术氛围如此浓厚,艺术家们的热情如此高涨,实皆有赖于四川美协诸公尤其是采芹、文谟二兄的操劳奋斗,第实为之感佩不已!”。
成都解放后,张采芹又一次表现出大度豪爽。
1950年初,接受清点张采芹总管的四川美协财产时,张采芹不仅将美协的所有财产全部交出,还搭进了自己的许多东西。据当时统计,他捐出的财产共有房舍10多间、家具286件、现大洋100多块;特别珍贵的是明代大画家陈洪绶的精美山水册页等,另有张大千、徐悲鸿等现代名家的一大批珍贵书画精品,共计232件。这其中,有不少古书画是张采芹自己掏钱收藏的,这些作品一直被他视为性命精心保存。但他以大局为重,将这批价值连城、极其珍贵的名古书画及现代名家作品,统统献给了国家。
1962年11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的夫人廖静文女士给张写来一封信,说馆里急需一副徐当年为张采芹画的全身素描画像,希望张将此画寄去陈列。平时张采芹对此画最为珍爱,这是他与徐悲鸿亲密交往的唯一纪念品,且画上又有黄稚祥、谢无量、刘豫波等国学、书画大家的题字,他一时犹豫不决,想了很久。最后,他还是慷慨出手,将画寄往北京。“临别”前一天,张采芹将那幅画挂在卧室里足足看了一个晚上,他颤抖着抚摸画作,目光久久不愿移开。。。。。。
晚年潜心于艺术创作,1978年后,挥毫泼墨,勤奋创作,几年间作画4200余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作品。1984年病逝,葬母校聚奎中学白沙黑石山梅林。
作品遗迹
作品介绍
张采芹先生擅长花卉毛,尤擅墨竹,他融会中西画技,自成一格,·素有“张花鸟“、“张竹子“之称,张采芹先生早期作品基本上是基于传统,涉足山水、花鸟、人物。上追唐宋,得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神髓,追求潜逸、黑色润泽、章法严谨。
他的画分布自然得体,开合聚散得当,以传统条幅、中堂为主,长款题跋、诗书画印相趣其间,笔下尽展文人画精髓。
抗战期间张采芹先生有感于南宗北派,精英荟萃,井受徐悲鸿先生的思想影响,不惑之年变法,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将西方画理中的透视原理、色彩应用、光和影的应·用到中国花鸟画中。
他利用三维空间手法展现物理,艳而不俗,虚实相衬,浓淡相托,构图繁而不乱,画面意达神足。
他喜善画竹,认为“竹虚心劲节,能傲霜寒,刚直不阿,大有凌云之志”。所画老干新枝,心到笔随,其风、晴、雨、露竹或疏或密,亦刚亦柔,富有变化而又和谐统一,运笔简炼却又饶有生趣。
40年代,著名诗人谢无量参观其画展后,题诗“殷勤为竹写千竿”赞叹,曾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
抗日战争时期,在成都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其时,还任聚兴诚银行成都市祠堂办事处主任。他常在画室里接待从沦陷区疏散来的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赵少昂黎雄才张寒杉等均在他的帮助下,在四川美术协会举办过画展。徐悲鸿深为感动,写条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相赠,后又为他画一全身素描像,谢无量、刘豫波、黄稚荃均在像上题了诗,陈配德题长歌一首,记素描末端。
解放后,他将四川美协的全部财物及精心保存的陈洪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君璧等艺术大师大量作品移交军管会,他那严肃认真的态度,廉洁奉公的精神,受到军管会代表的称赞。同时赠与的还有徐悲鸿先生为其画的《牧牛图》张先生的画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展览馆、人民大会堂、荣宝斋等单位多有珍藏。
1954年,执教隆昌师范、隆昌县一中。是年,其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后,文化部收购其“墨竹”送往日本展览。1956年参加省文化局举办的“四川省名画展”。1979年国务院领导出访英国,将他的《墨竹图》作礼品赠送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女皇将画陈列于皇家博物馆。1981年,瑞典国王及皇后来华访问,外交部请他画了一幅《朱藤双燕图》相赠,被视为珍品。1982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的《墨竹》。成都邮票公司于1984年发行了张采芹先生画的成都市花一一《英蓉画幅》,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蓉城首届集邮展“首日封。
遗迹介绍
成都人民公园内,现有一块石碑,镌刻着著名作家马识途写就的“四川美术协会故址”几个大字,而背面则是国画大师徐悲鸿为张采芹所画素描像。当年,一次能展出几百幅画的四川美术协会的展览厅就建在那里。这个展览厅有一两百平方米,在当时祠堂街的成都少城公园旁边,建成后一年内举办大型书画展35次,文艺座谈会、演讲会、音乐会、研究会多达10余次。当年,国画大师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等都曾在此举办画展。
张采芹故居成都市宽巷子西段35号,门楣上方悬挂着的“思贤庐”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李树荣先生所写,这是当今宽窄巷子最大方最靓丽的一块金字招牌。大门左边的“张采芹故居”刻石,以及掩映在竹丛中的《张采芹故居赋》,都是在张采芹的入室弟子张礼先女士的张罗下完成的。最先到此瞻仰的是97岁高龄的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金振声老先生,继后来此探问、采访、瞻仰、照相留念者,不计其数,着实为宽窄巷子增添了不少光彩。
张采芹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成都画院画师,成都市政协常务委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作品遗迹
作品介绍
遗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