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亭(1867年—1938年11月),男,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
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海上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
曾两次任
上海总商会主席。加入
中国同盟会,资助
辛亥革命和
二次革命,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分部部长。上海光复后,历任军政府交通部长、商务总长、中华银行董事。后任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对海派
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流贡献卓绝。
王一亭作品具有近代
人文主义意识。
吴昌硕赠诗王一亭曰:“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
1932年任全国艺术家协会理事。1937年
日寇侵占
上海市后,坚辞不就伪职,表现出高贵的劲风亮节。1938年11月病逝。
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
蒋介石题送挽联:“当飘摇风雨之中弥征劲节,待整顿乾坤而后重吊斯人”。
人物生平
王一亭,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做经营海运业务的天余号跑街,后升任该号经理。三十岁出任日清公司总代理,后涉足电器、保险诸业,身清末上海最大实业家之列。
光绪三十一年,加入
中国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机关部财务科长。资助
辛亥革命和
二次革命,先后出任上海军政府商务总长、华商电气公司董事、中华银行董事。上海光复后,历任交通部长、工商部长,尝集资九十一万金资助革命军。
1909年,参与发起豫园书画善会,参加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活动。
1912 年,中国同盟会改组为
中国国民党,中国同盟会上海支部改国民党上海分部,王一亭任部长。
1913年,国民党反袁派
宋教仁,王慷慨资助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遭
袁世凯通缉。从此退出政界,潜心于书画,热衷公益事业,奔走募集赈灾之款多达亿元。
192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
同年11月13日晚,王一亭在梓园设宴招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夫妇。爱因斯坦在酒宴上致辞:“今日得观众多中国名画,极为愉快,尤佩服者,乃王一亭先生之个人作品。”
1923年,任上海商会主席。
同年9月,
日本发生
关东大地震。王一亭援救甚力,为彼邦朝野感念。
1925年11月,海上书画联合会成立,会员有
于右任、王一亭、
赵云壑、
吴昌硕、
周炼霞、
马骀、
张善子、张大千、
叶尔恺、
刘海粟、
钱化佛、
陶冷月、
谢公展、
黄宾虹等,查烟谷任会长。以研究发扬
中原地区书画艺术为宗旨,多次举办会员作品展览。
1931年4月作为中国艺术家访问团团长,率张大千、王个簃、
郑曼青、吴仲熊、
钱瘦铁等青年书画篆刻家访日,于东京上野举办展览,引起轰动。
同年
九一八事变后,联络书画界义卖,捐助
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2年,任全国艺术家协会理事。
1936年冬,
上海市地方当局以其热心公益,发起为其70岁祝寿。
梅兰芳为王一亭祝寿。
1937年,
日寇侵占上海后,辞去日清公司职务。日伪劝其出任伪职,王一亭不顾年迈体弱,携家眷避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表现出高贵的民族气节。
1938年11月,因病重返回上海觉园,于13日逝世。
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
1939年1月23日,王一亭追悼会于
贵州路陈英士纪念堂隆重举行。上海孤儿院一百多名青少年吹奏哀乐,政界、商界、慈善界、教育界和艺术界重要人士出席追悼大会。王一亭遗像两上角分别悬挂国民党党旗和
中华民国国旗。远在
重庆市的
蒋介石题送挽联“当飘摇风雨之中弥征劲节,待整顿乾坤而后重吊斯人”。
1948年12月22日,国民政府在虹口公墓为王一亭隆重举行正式葬礼,蒋介石为之题写“清标亮节”。
人物轶事
王一亭对海派
书画艺术的整体发展,特 别是对艺术领军人物的树立起了关键作用。王一亭是
上海市这座大都市培育出的既有艺术天赋又有商业意识,既有创作能力又有经济头脑,既有审美追求又有社会责任的英才。
王一亭对
吴昌硕金石书画的推广,对海派书画影响力的扩大,海派书画家在慈善赈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等,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
任伯年于1895年去世后,吴昌硕于1912年定居上海前,海派书画群体中公认的大家已不少谢世,如吴伯滔于1895年、
虚谷于1896年、吴大澄于1902年、
蒲华、
钱慧安于1911年都归道山,王一亭成为中坚人物。
1912年,年近70岁的吴昌硕离开
苏州市,正式定居
上海市。王一亭在上海商界、
金融界大力推介
吴昌硕,使其名声大振,为海上画派树立起一位艺术界领袖。
1914年,王一亭为吴昌硕在上海六三园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展。六三园是当时
日本政要和商界接待贵宾的宴庆地。吴派艺术始为日本各界所推崇。
受外祖母影响,王一亭自幼酷爱绘画,十二三岁时,画名已传遍
周浦镇,被视为少年奇才。后师
任伯年,任伯年的创作理念及平民化艺术形式,对王一亭的绘画影响极大。用色明丽雅逸,人物造型生动,以适当变形与夸张使之更具神采。喜怒哀乐刻画细腻,颇富生活气息。与传统人物画的面容淡然、烟云供养相比,王一亭人物画表现出近代人文意识。
吴昌硕定居
上海市后,王一亭与之相从甚密,其后期书画创作深受吴昌硕
金石风格影响,书法苍劲雄浑,画风趋向阔笔写意。用笔酣畅雄健,气势磅礴,设色浓艳,但仍保持其自身的写实特色。在清末民初海上画坛中地位仅次于吴昌硕。
吴昌硕曾赠诗王一亭曰:“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活泼泼地饶精神,古人为宾我为主。”
社会活动
公益活动
王一亭出身贫苦,作为一名著名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辞辛劳、不计得失,成为上海最著名的慈善家和慈善界领袖人物,表现出高度的近代
人文主义精神。
他先后参与策划、创办了
上海市孤儿院、中国救济妇孺总会、上海慈善团、上海游民习勤所、上复善堂等十多个上海最有影响的慈善组织,并担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上海国际救济会等社团的要职。
王一亭与高凤池创办的上海龙华孤儿院在当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反响。由宋庆龄担任院长,社会名流张君康先生担任院长。
慈南在《纪白龙山人王一亭》一文中曾写道:“先生开会,常若人定,恒一言不发,然遇取决之际,事有不能决者,一言立解,凡
上海市慈善事业,无不有先生名,盖无先生之名在董事列,若不足以号召也者。各慈善经费恒不裕,其所办事业则又力求其大,因之收支常不敷,转以求先生,先生能有以其急。先生常谓‘办慈善事业,不愁无经费,如办得好,人自会送款子来’。有时至无可筹措际,先生常出其所作书画,集巨款,而以嘉惠公益慈善事业。”
人物评价
王一亭是一位具有
国际主义精神的慈善家。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
关东大地震,他与
朱葆三等人在《
申报》上刊登《救济日本大灾召集会议通告》,及时垫募白米六千担,面粉二千多包及药品、木炭等生活急需品,急速运往日本,为最早抵达的外国救援船,并向日本灾区寄赠一座梵钟,日本人称其为“王菩萨”。
1983年,王一亭墓迁于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日中友协会长
宇都宫德马题词“恩义永远不忘记”,感念当年救济之恩。
王一亭对
上海市的艺术教育事业也作出了突出贡献。1912年,王一亭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创办之初出任校董,出资相助,并亲自授课。后又创办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培育青年英才,弘扬海派艺术。
王一亭又是一位促进对外艺术交流的使者,曾多次组织中日书画家互访及办展,影响巨大。
后世纪念
悼念活动
1938年11月13日,王一亭逝世。湖社执行委员会即电请
国民政府明令褒扬他的功绩,授其乡谥“明惠”,并降半旗致哀。次年1月15日下午,湖社联合吴兴同乡会、吴兴钱业会馆、吴兴绉业同业公会、吴兴丝织业同业公会、吴兴机织业同业公会、世界红十字会吴兴分会、中国救济妇孺会吴兴分会、吴兴协济同仁社、吴兴孤儿院、湖嘉苏长途汽车公司、吴兴电器公司等团体联合,在湖社举行追悼大会,隆重哀悼王一亭。
纪念铜像
1983年,日本东京横纲町公园特地建立“震灾纪念馆”“复兴纪念馆”。以王一亭为代表的
中原地区各界在
关东大地震中救灾恤邻的资料与实物作为纪念馆展品常年陈列,并在东京横纲町公园内,为王一亭树立了一座由王一亭曾孙捐赠的纪念铜像。
陵墓旧居
1983年,王一亭墓迁于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日中友协会长
宇都宫德马题词“恩义永远不忘记”。
王一亭旧居梓园位于乔家路113号。1922年11月13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夫妇途经
上海市,王一亭在梓园设家宴款待,可谓轰动一时。宴会前,爱因斯坦夫妇还游览了梓园,欣赏了王一亭收藏的历代金石书画,观摩了王一亭本人的书画创作。如今,梓园所在的乔家路以及
小南门街道附近的老城厢正面临旧城改造。
纪念书画
王一亭后裔王孝方致力于王一亭书画和史料的收集研究,发起组织了王一亭国际文化基金会和王一亭艺术研究会。除了举办王一亭艺术纪念展外,出版了多本纪念书籍和画册。
纪念展览
2011年5月,
台州市文广新局、
天台县文广新局和上海王一亭艺术研究会在
天台县博物馆共同主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王一亭艺术研究会书画精品展”,本次画展共展出50余幅作品,其中王一亭作品20幅。
2011年8月至9月,上海王一亭艺术研究会与
镇江博物馆共同主办《辛亥元老、海上巨擘―――一王一亭书画艺术纪念展》,本次展出的30幅书画作品,系王一亭曾孙王孝方家藏,为第一次公开面世。
创作特点
艺术特色
王一亭的作品具有近代
人文主义意识。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后师从
任伯年,画艺大进,继承任派风格。晚与金石派大师
吴昌硕亦师亦友,趋向阔笔写意,设色浓艳,笔墨酣畅,气势雄阔而不失写实本色。构图讲究,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在清末民初海上画派中影响仅次于吴昌硕。
人物作品
人物关系与个人生活
个人生活
王一亭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由外婆抚养长大。王一亭事母至孝,因母亲不喜城市喧嚣,遂入住至小南门乔家路113号梓园。王一亭在
怡园画集时与吴昌硕相识,后随吴昌硕学画,二人亦师亦友,其退出政界后常与吴昌硕切磋画艺。在学画方面,王一亭早年受过徐小仓的指点,后师承于
任伯年。
人物关系
儿子:长子王孟南、次子王叔贤。
孙子:王忠模。
曾孙:王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