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捷(1908 06.17 - 1992 01.11),
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1908年6月17日,卒于1992年1月11日,享年84岁。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土壤学学科创始人之一。1932年,李连捷毕业于
燕京大学生物学和地质地理学系;1944年,李连捷获得
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人物简介
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连捷于1927年考入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
1928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先攻读生物学,后改学地质地理学,
1932年毕业,获理学
学士;同年,应聘于北平中央地质调查所;
1940年,被派往美国考察水土保持并深造于
田纳西大学农学院;
1941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继续深造;
194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应美国军事制图局之聘到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军事地质组工作。
李连捷回国后,被聘为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并与
侯光炯、
马溶之、
熊毅、
李庆逵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
中国土壤学会,他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7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与
陈华癸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土壤肥料学系,并在陈华癸之后担任系主任;
1949年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
遥感培训及应用中心主任;
1955年,被选为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还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队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人物履历
李连捷,1908年6月17日出生于
河北省玉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1927年在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山东
齐鲁大学医学院。1928年,
日本侵略军出兵侵占
济南市,造成
济南惨案。李连捷被迫离开济南,转入
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生物学和地质地理学,1932年毕业,获理
学士。同年,被聘为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曾协同美国土壤专家梭颇(J.Thorp)到全国许多省份进行土壤、地质等调查,发表论著9篇。
1940年,李连捷获中华文化基金奖,被派往美国考察水土保持并深造。1941年,在美国
田纳西大学农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于当年秋季转入
伊利诺伊州大学农学院,边学习边研究有关土壤发育速度的课题。他以
美洲原住民在1800年前用“卑罗软黄土(Peorian loess)”营造的墓地为时代标志,并根据
碳酸钙、小于0.2微米粘粒的移动、
盐基交换、
无机化合物碳总量等土壤参数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来计算土壤发育的速度。这项工作受到美国有关方面的重视,作为伊利诺斯大学农学系的论文发表。1944年,李连捷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应美国军事制图局之聘到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军事地质组工作,专门从事土壤地理分布与行军条件,土壤学在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制图。在美国期间,他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参观访问了二十几个州的农业院校、试验场和水土保持站,足迹遍及大半个美国。
李连捷经过对中国、美国主要农业区的土壤、地质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在土壤学、土壤地理、土壤制图、土地资源的分级与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造诣,本可留在美国工作,但他思念着正在遭受
日本侵略军铁蹄蹂躏的灾难深重的祖国,谢绝了美国朋友真诚的挽留,于1945年6月毅然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回国后,李连捷为了科学,为了民主,经多方奔走与联络,与同事
熊毅、
侯光炯、
李庆逵、
马溶之等,并联合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室、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土壤工作者发起成立了
中国土壤学会,借以团结全国土壤科技工作者,振兴祖国的土壤科学。当时参加学会的有六七十人,李连捷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7年,李连捷应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之聘,任土壤学教授、土壤系主任。1949年北京农业大学(今
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后,任土壤农化教研组主任,为我国土壤科学培养人才。
1951年,他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派遣,两次去西藏考察,为开拓青藏高原的农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1954年,他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受聘为高等教育部一级教授。
在五六十年代,他多次会同北京市和全国的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综合考察队,到北京山区、新疆、东北、西北、黄河后套、
海南岛等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工作中,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土壤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不但取得了宝贵的资料,而且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提出规划和设计,以及开发和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当时已经年近花甲的李连捷随北京农业大学迁出北京,下放到陕西省甘泉县清泉沟。
1973年,李连捷由农村返回北京,就立即着手翻译《土壤地理的微形态特征》一书,后去
河北省曲周县参加治理盐碱地工作。1976年他又到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进行草山的开发治理研究。由于这项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82年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技术改进
一等奖”。
1978年,他出席了
全国科学大会,荣获“科学大会奖”。会后,他参加了以
李庆逵教授为团长的
中国土壤学会代表团赴
加拿大埃德蒙顿出席第十一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并于会后到加拿大东部十多个省考察。同年,又代表农业部赴
意大利与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协商在我国筹建农业遥感与应用培训中心,力促遥感这项新技术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经多方努力,该中心于1979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成立。李连捷出任中心主任。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心举办了20期培训班,除为我国培训了500多名农业
遥感的应用人才外,还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土壤监测、作物估产、草场监测等科研项目。
80年代末,李连捷已年逾八旬,仍在孜孜不倦地指导众多研究生。40载的教学生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土壤科技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
李连捷深受学生的尊敬,不仅因为他学识渊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因为他为人耿直,敢于坚持真理。他坚决反对“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处世哲学。对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他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决不趋炎附势,推波助澜。1979年,社会上盛行开会之风,大会小会比比皆是。对此,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投书报社,阐述“清谈误国”的道理。他的这一行动,受到许多人的赞扬和支持。
进入90年代后,他虽患有多种疾病,多次住院治疗,但仍不顾年老体弱和家人、学生的阻拦,去外地视察工作或开会。这位耄之年的学者,每天手拿放大镜伏案挥笔修改论文,撰写书稿,编写教材,同时还孜孜不倦地研究以土壤特性为依据的土壤系统分类学,希望促进我国土壤分类学数量化和科学化,并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李连捷在担任中国土壤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以后,又当选为历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顾问。他是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土壤学报》编委;《土壤译报》主编。对于
社会工作,他总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1986年和1987年,他先后荣获北京市科协和中国土壤学会颁发的荣誉证,表彰他为科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1992年1月11日李连捷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科学研究
提出土壤分类
30年代前后,我国的
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还处在研究各自
分类系统问题的阶段,土壤学也不例外。土壤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土壤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对土壤分类研究较少,而受苏、美影响较深。面对这样的现实,李连捷深信探索和实践是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他积极参加野外调查,以便积累经验,增长实际知识,进而为中国的土壤分类作出贡献。
早在1932年,李连捷作为北平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员,参加了
陇海路西北考察团,赴
渭河流域为
陇海铁路西延,修建
潼关县至兰州段而进行地质、土壤及农业环境资源的调查。当时正值
渭河平原大旱,
霍乱病流行,到处新冢累累。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饥民的悲惨情景激起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在疫病流行区完成调查工作。这次秦川之行,迈出了他考察祖国河山的第一步。关中归来后,1933年又应平民教育会的邀请到
河北省定县作详细的土壤调查和分类研究,并绘制成图。1934年,他又赴
江苏省、安徽、
浙江省等
长江下游近百个县进行土壤调查。这期间,他往返于大江南北,徒步万里,采集土样近千个,对
太湖流域、
长江三角洲进行了土壤成因及地貌的分析,还绘制了十万分之一的水稻土分布图。
1935年,李连捷和他的同事以及地质调查所的美籍土壤学总技师梭颇一起到两湖、
江西省等地调查长江两岸及湘赣支流
谷地红壤的发生和分布。这是对我国这一地区最早的土壤调查。在对红壤和水稻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土壤类型。当时正值土壤科学由简单的机械论向土壤发生学过渡的阶段,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土壤学界的重视。
1936年,李连捷赴山西五台山山地、
汾河河谷等地考察土壤。后来再度与梭颇合作,深入到
福建省沿海、两广等地进行细致的、长期的土壤调查。他们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协助建立了省土壤调查所,培训工作人员,出版了3册土壤专报。在土壤分类方面。他们提出红壤的分类、黑色石灰土的阶段发育类型、水稻土的类型及石灰粉对缓解土壤酸碱度和板结等问题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广西水土流失严重。
1939年,李连捷和
熊毅、
侯学煜3人在
贵州省进行了为期1年的土壤调查。当时贵州省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他们在调查后写成《贵州中南部之土壤》一书,论述了该地土壤的发生分类。并对该省农林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见解。可惜,由于时代限制,研究成果未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
李连捷于30年代在柳州调查时发现了黑色石灰土的发生进而演变为红壤所经历的各个阶段。1940年,他再度深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又发现了不同色泽的
石灰岩母质演变为各种石灰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通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李连捷发现华南数省水土流失严重。不论是沿海低地还是内陆山地,由于森林的破坏,土地利用的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不毛的丘陵地区,径流和河流都因载沙过多,致使河道淤塞。这种现象在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的华南数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陆沉”。
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李连捷对红壤、黄壤的形成与第四纪地质及水文的关系提出了见解,撰写了3册有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土壤的著作,并首次就土壤分类提出了3个土纲,即:自型土纲(Automorphic)、水型土纲(Hydromorphic)和复成土纲(Metamorphi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赴
西藏自治区、新疆、
青海省进行综合考察;深入
海南岛、
雷州半岛等沿海调查橡胶宜林地;去察北考察防护林带;到东北、西北规划
军垦农场;直到1985年,他已年近八旬,还带领研究生爬上北京昌平南口的山地,进行土壤和地貌的考察;1987年他再度西去新疆;1988年又南去
大别山,……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汗水洒落在高原和大山之巅。他考察过上万个土壤剖面,行程达30余万公里。长期的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升华为理论。但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仍有“晚年盛世人不老,梦境犹希踏昆仑”的雄心。
为
西藏自治区引进内地作物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开发边疆,巩固国防,建设繁荣富强的新西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
科技人员,包括农业、地质、医药、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组成工作队,赴西藏进行科学考察和生产开发。李连捷被任命为西藏工作队农业组组长。
进藏初期,李连捷和他的工作队遇到重重困难。首先是交通困难。由昌都到
拉萨市要翻越5000米以上的山梁18个。由于高山缺氧,人马总是气喘吁吁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好似置身于云雾之中。有时又得利用滑溜铁索过江。其次是恶劣的气候。除了正常情况下的“一日分寒暑,十里异葛裘”外,还经常受到“风云突变,雨雪交加”的袭击。他们住帐篷,吃夹生饭和野果
食用野菜,边行进,边调查,由昌都到拉萨,竟走了48天。
进藏后,工作组考察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牧业生产,并采集了许多标本和样品,帮助兵站建立农场,为他们提供种子和技术。在
拉萨市,李连捷和同事们还为驻藏部队举办农牧培训班,建立八一农业试验站,指导干部战士进行生产和科研。
兽医学人员还筹办了兽医班和血清厂。在工作队和驻藏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他们试种的
黑麦亩产达400公斤,引进的苜等
豆科牧草深受广大牧民的欢迎。内地的
冬小麦、元白菜;
结球白菜、
青萝卜也在高原上安了家,青藏高原上首次结出了西瓜。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唤醒了
西藏自治区这块沉睡多年的土地,开创了那里有史以来的农业科研工作。
从1951年到1953年,他曾两次赴西藏考察。后因积劳成疾,方绕道
印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返回北京。
西藏之行是李连捷人生历史上珍贵的一页。每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总是认为,虽然历尽了艰险,但看到了奇景,开阔了眼界,磨炼了意志,完成了党和政府的重托,为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是值得的。
开创土壤科学
多年来,李连捷始终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他以其具体的科研活动,闯出了土壤学、土壤地理学为工农业服务的新路,既促进了学科发展,又为国民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1951年,轻工业部为了加速华北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建立一个
日产汽车公司千吨的
甜菜糖厂。他应邀与
化学工程专家陈陶心一起,先后在当时的
察哈尔省、
绥远省和
山西省3省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考察。他们就土壤、气候对甜菜含糖量的影响;与制糖有关的其它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生活用水和
交通运输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确定了厂址。
1956年,他率领由150人组成的
中国科学院新疆考察队,对新疆的土壤、气候、植被、地质、地貌、
农学、畜牧、水利等进行了考察。经过调查,证明
阿尔泰共和国地区有丰富的水源,可以引用额尔齐斯河水灌溉
北疆的草地。后因在这一问题上与考察队中的
苏联专家发生意见分歧,考察队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1963年,李连捷又同
南京大学地质专家肖楠森等一行十余人到
黄河后套调查,了解到那里虽有良田百万亩,但由于没有灌溉和排水系统,农民争抢压盐,造成盐斑成片分布,水稻田内
禾本科杂草、芦苇丛生,产量极低,针对这种情况,李连捷等建议将全
河套平原70万亩盐碱土农田,按其盐渍化程度分为四大地段,进行系统排灌,分段治理,并以东端
乌梁素海低地作为总排水枢纽,进一步深挖,以利流水畅通下泻。这个方案的实施意义重大,既可引黄灌溉,又可排水,治理了盐碱就可以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对支援
包钢集团的生产和职工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1964年,李连捷在北京市科委和科协领导下,组织该市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师生近百人,对北京山区进行了综合考察。针对
怀柔区山地水源未能在农业上利用,
降水随地流失的情况,他建议引水截流,在干河床上凿浅井,使麦田得到充足的水源进行灌溉。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则建议修建水平梯田和禁止在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上耕种。他还亲自率人在琉璃庙乡种植了数十亩小麦做示范,第二年全县就种上了数万亩,即使地处该县最北部的
喇叭沟门满族乡,也第一次有了小麦田,从而结束了当地农民从未种过细粮的历史。考察队还对山区的
胡桃属、板栗、草药等资源进行了调查,推动了当地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
1974年,年逾花甲的李连捷又与北京农业大学的师生一起投入综合治理
河北省曲周县盐碱地的工作。根据“盐随水来随水去”的原理,制定了一套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工程,即井组沟网结合,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工程技术,仅在三四年内,就将昔日的盐碱荒地治理成米粮仓,这一成就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1976年,他又应邀到湖南
城步苗族自治县进行草山的开发治理研究。大南山地处湘桂交界,是荒凉的山地森林草地,发展农牧业受到限制。李连捷一到这里,就跋山涉水实地考察了3个多月,每天步行七八十里,查看那里的草、土、岩石及生态环境。根据调查,李连捷决定一方面引种优质牧草,另一方面实行“条带垦植”,即山顶和山脚地带保持原貌,而在山半腰处沿
等高线开垦水平梯田,并沿梯田周围植树,形成水土保持林带。他还将从
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引进的50多种优质牧草在这里试种,经过筛选,从中找出5种适合于当地生长的质好、适口性和再生能力都很强的品种如苜蓿、
百脉根、
车轴草属等。经过几年努力,大南山牧场终于翻了身,改变了连续25年的亏损现象:1980年人工草场投产后,当年保本;1981年盈利5万元,1982年盈利10万元,1983年盈利20万元。
南山草场的开发利用研究,为我国华南黄壤地区山地合理开发利用摸索出宝贵的经验。因而于1982年,他荣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技术改进
一等奖。
1975年,南山普降
大雪,李连捷冒雪调查了十几天。有人问他为的啥?他以一首七律诗答曰:“问君何事到南山?路滑坡陡
戚百草寒。踏雪寻梅非我愿,缘木求鱼索自然。敢将冬茅化鲜乳,不让
寸苔草空仰天。岁暮晚年争朝夕,白发苍苍益壮年。”
简历
1928—1932年 转入
燕京大学理学院攻读生物学和地质地理学,获理
学士。
1932—1940年 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技师。
1940—1941年 赴美留学、考察。在
田纳西大学农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1—1944年 在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4—1945年 被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聘为专家。
1945—1947年 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员。
1947—1949年 在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任教授,土壤系主任。
1949年 以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先后兼任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
遥感所名誉所长。
1951年 当选为北京土壤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1955年 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被农业部聘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委员。
1956—1957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队长。
1964—1966年 兼任北京山区综合考察队队长。
1979年 兼任全国农业遥感应用及培训中心主任。
1981年 兼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届成员。
1988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
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2年1月11日 在北京病逝。
主要论著
1 李连捷.
渭河断谷之地文.
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33,13:375—385.(英译本:Li Lianjie. A Physiographical Study of Weihe Graben. Proceedings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933,13:375—385.)
2 周昌芸,李连捷,
陈恩凤.
江苏省句容市土壤调查报告.土壤专报,1934(8):1—45.
3 周昌芸,
张乃凤、李连捷.
渭河流域之土壤.土壤专报,1935(9):1—43.
4
侯光炯,
朱莲青,李连捷.河北定县之土壤.土壤专报,1935(13).(英译本:Hou Guong Jiong,Zhu Lian Qing,Li Lian Jie. Soils of Dingxian Hebei Province. Soil Bull .No.13,1935.)
5 李连捷.广西宁之土壤.土壤专报,1936(16).(英译本:LiLianJie. Soils of Yungning Guangxi Province.Soil Bull .No.16,1936.)
6 李连捷.广西
南宁盆地红壤之分布及其地文意义.
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36,15:1—15.(英译本:Li Lianjie. Physi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Distribution of Red Earth in Nanning Basin. Proceedings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936,15:1-15.)
7 李连捷.江西黎川之土壤.土壤季刊,1940,1(1):27—35.
8 李连捷.广西
柳江区土壤概要.土壤专报,1940(20):1—30.(英译本:Li Lianjie. Soils of Liu jiangxian Guangxi Province. Soil Bull.1940(20).)
9 李连捷,
熊毅,
侯学煜.
贵州省中南部土壤.土壤专报,1940(21):1—70.(英译本:Li Lianjie,Xiong Ye,Hou Xueyu. Soils of South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Soil Bull.1940(21):1—70.)
10 李连捷.美国
伊利诺伊州美洲原住民墓地黄土母质土壤发育的速度.
伊利诺大学农学系论文,1943.(Li Lianjie.Rate of Soil Development of Indian Moundon Peorian Loessin Northern Illinois State. Printed in 1943,by Agronomy Department of Illinois University.)
11 李连捷,何金海.
嘉陵江流域之土壤侵蚀及防淤问题.土壤季刊,1946,5(2):102—110.
12 李连捷,阿列克森,吉斯金.估计土壤中和相关物质
碳酸根含量的简易方法.美国土壤科学,1947,63(5):451—454.(Li Lianjie,Erickson E A,Gieseking J E.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Estimating carbonates in Soils and Related Materials. Soil Science,1947,63(6):451—454.)
13 李连捷,
郑丕尧,贾慎修.青海
柴达木盆地和大河坝地区综合考察及地理分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1.
14 李连捷,郑丕尧,
庄巧生.西藏农业考察.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
15 李连捷.青藏高原自然区域.地理学报,1954,20(3).
16 李连捷.西藏高原自然条件的发展与自然区域的形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6,1(1).
17 李连捷.关于新构造运动和它的实际意义.中国
第四纪地质讨论会论文集,1957.
18 李连捷.土壤学在第四纪历史研究中的意义.第四纪地质研究,1958,1.
19 李连捷,
辛德惠.内蒙
河套平原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和盐土改良分区.中国农业科学,1964(4):14—21.
20 李连捷.土壤地理学当前的任务和发展前途.土壤农业区划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南土壤研究室,1964.
21 李连捷.筑好绿色长城,保障农业发展.三
北京林业大学网讨论会论文集,
中林集团科学院,1980.
22 李连捷.我国红黄壤地区土地综合利用改良问题.全国红黄壤综合利用改良研究工作讨论会论文集,1980.
23 李连捷.从土壤科学发展动态中吸取教训.土壤通报,1981(5).
人才培养
教育贡献
李连捷于1947年被聘为
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创立了中国第一个
土壤肥料学,并讲授课程。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量的土壤学人才,其中包括不少后来成为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的学生。例如,
土壤学家
石元春、
农业土壤学专家
辛德惠、地资源与区域开发专家
石玉林等,都是李连捷的学生。
学科建设
李连捷在担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主任期间,对该系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重视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强调了土壤学与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土壤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1979年,李连捷出任中国农业遥感与应用培训中心主任,培训中心举办了20余期培训班,为中国培训了500多名农业遥感的应用人才,完成了国家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监测、
估产、草场监测等科研项目。
教学理念
李连捷在教学中注重传授科学知识的背景和实践应用,他讲课没有讲稿,只有提纲,常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实践讲授新看法、新观点。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李连捷强调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他的研究工作不仅限于实验室,还包括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践应用。
社会职务
荣誉
人物评价
李连捷是第一代土壤学家中的楷模,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高瞻远瞩、一表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伟大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远远不如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大。(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
龚子同教授评)
李连捷是中国土壤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方面,科研、教学成绩卓著,在土壤微形态、农业
遥感方面有开拓性建树。(
中国科学院评)
李连捷对中国土壤分类和土壤资源的调查,有独特的贡献。李连捷所做的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而且也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与世界土壤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评)
个人生活
家庭
李连捷的妻子是王树端,曾在
中国农业大学校医院工作,二人育有四个子女,李珊、李亮、李爽、李宁、李是。
爱好
李连捷擅长吟诗作画,他的许多科学思想及人生抱负都在其诗作中都有所表现。
友人
李连捷与
北京林业大学周心澄是忘年之交,曾以诗会友,共同渡过了一段特殊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