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园
末代皇帝溥仪的故居
天津静园,建于1921年,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曾经住过的居所。
静园占地面积约309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3m²,总体布局分为前院、后院和西跨院。原名“乾园”,为民国时期参议院议员、驻日公使陆宗舆的住宅,溥仪入住后更名为静园。解放后,静园被作为天津市总工会办公用地;随着历史变迁,静园沦为大杂院,又因“文革”期间和地震的损坏变为危房。2005年8月,静园被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特殊保护级别历史风貌建筑并于2006年8月开始进行修复;2007年,修复完毕对外开放。
2007年7月,静园被天津市授予“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AAA旅游服务区”等称号。
历史沿革
静园原名“乾园”,建于1921年,是民国时期参议院议员、驻日公使陆宗舆的住宅。1925年溥仪被迫由北京迁入天津,起初居住于张园,四年后偕皇后郭布罗·婉容、淑妃额尔德特·文绣来到同街乾园居住,随后乾园改名静园,表面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实为“静观变化,静待时机”。九一八事变后,溥仪离开静园,逃至东北地区开始傀儡政权,之后静园成为日军在华北的特务机关;1945年,静园被中国国民党征用。
解放后,静园被作为天津市总工会办公用地;历经变迁逐渐沦为45户居民生活的大杂院,建筑及园林损毁严重;又因“文革”期间和地震的损坏,静园成为危房;2005年8月,静园被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2006年8月,依据《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对静园开展腾迁整修;2007年,静园修复完工,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2016年,静园进行了一次修缮。此次修缮更换加固了园内断裂糟朽的木结构、破损的瓦片,升级了溥仪展览馆的视频播放设备,并增设了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
景区布局
静园占地面积约309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3m²,总体布局分为前院、后院和西跨院三道院落。前院是静园的园林部分,呈矩形,占地约1326m²。甬道以卵石铺成,前院的中心景观原为一座位于主楼中轴线上的圆形水池,池中有石材雕塑,院南侧曾有养殖观赏金鱼的数个瓦盆及小荷花池。
主楼西端外廊延伸出长17m的曲廊,两端分别为日式花厅和书房,房前有假山。游廊分隔的西跨院景观层次丰富,占地约260m²。园内采用的鱼形壁泉,具有明显的西班牙园林风格。壁泉上方构筑砖木结构的紫藤架,作休憩纳凉用。主体建筑西北部为后院,后院东部的后楼由游廊与主楼联通。沿静园院东围墙的一排平房为门房、汽车房、厨房等辅助用房。据史料调查,静园东部原有网球场,现为非历史性破旧民居。综上所述,静园总体为三套院落,呈现庭院包围建筑的布局形式。
主要景点
主楼
主楼为西班牙式二层(局部三层)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为大餐厅、小餐厅、会议室、会客室、文绣卧室;二楼为祠堂、溥仪和郭布罗·婉容的书房、寝室等。楼内装修考究,主要房间均配置护墙板、壁柜、博古架、书架等。房间内的复原陈列展品依据当初摆设,以清末民初的老家具、饰品为主,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辅助陈列主要收录与溥仪及静园有关的器物,以及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以展示溥仪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动全过程。
鱼形壁泉
鱼形壁泉是静园内具有特色的装饰,园内共有两处。一处设计在门厅的位置,体现了静园建筑的日式风格。在日本建筑里,门厅处设计壁泉是主人或宾客入室之前净手所用。其中,浅色马赛克、大理石泉台及深色大理石板均为精心留存的历史原件;另一处在西跨院,西跨院为溥仪赏玩、休闲的地方,最能体现静园的院落特点。
溥仪展览馆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复原和仿制了部分室内家具及生活用品,对上千幅历史图片和120万字的文史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展览资料的编撰工作,建成了溥仪展览馆。溥仪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了大量生平照片的人,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以"紫禁城的黄昏""津门寓公""出关以后"为主题,分三部分展出了有关溥仪的百余张珍贵图片。
修复展览馆
静园修复展览馆以新旧对比的形式,结合部分实物资料的展示,全面翔实地记录了静园整理前后的状况、整理理念和整理内容,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功能的定位和现代科技的应用,完整地诠释了"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整理原则。
文化活动
2015年7月26日,天津市静园景区举办“洋楼故事”讲堂,分享“老广告里的天津”故事。静园将依托“洋楼故事”讲堂宣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近代历史人文知识,逐步构建起集参观游览、知识讲座、深度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有效利用并活化了历史风貌建筑资源,同时,也让国内外游客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之外,能够有深度了解和体验天津近代文化的机会。
2023年7月,天津静园在开园16周年期间迎来鞍山道小学2023年“津彩假日”红领巾夏令营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了静园的人文历史故事以及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知识。在周年庆期间,静园还推出了以主楼建筑为原型的独家文创雪糕,并为观众提供vlog设备,自动生成定制化“人+景”短视频,为观众打造专属“沉浸式旅游”新体验。
开发与保护
2005年8月,静园被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同年10月,天津市唯一特设的负责历史风貌建筑腾迁、整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的要求,开始了对静园保护性腾迁。
2007年7月20日,依据“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静园完成了整体修复,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后的静园除对楼体屋架进行科学加固处理外,对建筑原有的门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砖等原状构件也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和复原。主楼原议事厅内的壁炉、壁灯都被保留下来,顶棚云彩花也被完全恢复成原有的式样,具有静园特色的几个拱券都完全采用旧料加工修复。同时,根据相关资料,在主楼一楼重设了配膳房和酒吧间,并恢复了大餐厅、会议室、会客室;也恢复了二楼溥仪、郭布罗·婉容的起居室、书房、寝室等。室内还依据当初的摆设,以仿造的室内家具、饰品为主复原陈列了部分展品,并辅助陈列了与溥仪有关的器物、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同时,静园还被天津市授予“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AAA旅游服务区”等称号。
2016年,静园进行了一次修缮。此次修缮更换加固了园内断裂糟朽的木结构、破损的瓦片,升级了溥仪展览馆的视频播放设备,并增设了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2021年3月,静园再次修缮,除了对展馆进行修复,对园内的硬件设施也进行了升级改造。
旅游信息
交通
地铁:乘坐1号线至鞍山道站A口或D口出站后步行约200米即可到达。
公交:乘坐33路、50路、600路、631路至鞍山道地铁站下,步行可达。
门票
全价票:2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 周二-周日)。
半票: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60周岁(含)-69周岁(含)老年人。
免票: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70周岁(含)以上老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残疾人、离休干部、随团导游凭相关有效证件。
相关人物
溥仪(1906~1967)清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姓爱新觉罗氏,字浩然。满族。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之子。1908年11月14日,3岁时被立为嗣皇帝,授载为摄政王,年号“宣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登基不满3年的溥仪由隆裕太后于2月12日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规定,不废帝号,仍居宫禁。1917年7月1日,溥仪在紫禁城召见张勋,接受他的奏请,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但只做了12天皇帝,随着张勋的失败而被迫退位(见丁巳复辟)。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辛酉政变后,摄政内阁决定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并将其驱逐出宫。溥仪先搬进原醇王府,不久逃入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继续进行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地区。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改元“康德”。溥仪于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以伪“满洲国”皇帝的身分,先后两次访问日本。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地区,在集中营里关押五年。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市抚顺市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10年,1959年12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
荣誉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景区布局
主要景点
主楼
鱼形壁泉
溥仪展览馆
修复展览馆
文化活动
开发与保护
旅游信息
交通
门票
相关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