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渡镇位于
肇庆市高要区城区的东南面,西与高要区城区紧连,距高要市中心仅5公里,北与肇庆市
端州区隔江相望,东与高要区
蚬岗镇接壤,南邻高要市
白土镇,肇庆大桥、广肇高速、双金公路、肇江公路和素有“
黄金水道”的
西江贯穿境内,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辖区面积101.23平方公里,镇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万亩,山地面积3.6万亩,下辖16个居民委员会,28条自然村和187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45545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镇现有企业315家,主要分布在
肇庆市市级的金渡工业集聚基地和平布工业园、金渡外资工业区,形成“两园一区”的布局。工业园区占地总面积达5350多亩,形成以精密
压铸、
彩釉玻璃化纤、电子制品、新型建材和五金制品五大主导产业。金渡镇的特色农业主要以花卉、果蔬种植、鱼虾养殖为主,种植蔬菜面积达1.2万亩,优质鱼虾养殖基地9700亩。金渡镇是“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端砚之乡”、“中国
罗非鱼之乡”和“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行政区划
全镇面积131.3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2.2万亩,山地面积3.6万亩,52676人(2017年),有侨港澳同胞6000多人,辖16个居委会。分别是:
经济
综述
2008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8.21亿元,工农业产值21.25亿元,财政税收(含金渡工业园税收)12487万元,是
高要区第三个亿元镇,农村人均纯收入7423元。
第一产业
农业特色产业有花卉、果蔬种植、鱼虾养殖,全镇有蔬菜面积1.2万亩,优质鱼虾基地9700亩,是“中国
罗非鱼之乡”、“中国
罗氏沼虾之乡”和“
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基地”。
金渡镇始终坚持发展“三高”农业,大力推广名优、稀、新、特品种,粮食保持在单造2万亩,优质鱼基地9700亩,年产鲜鱼7000多吨,蔬菜基地18000亩,年产各种反季时鲜蔬菜98600吨,大部分销往
肇庆市和
梧州市、深圳、珠海、江门、中山等大中城市。一九九五年率先建起了“广东省
高要区金渡外资工业区”,吸引了众多美日港澳台商人前来投资办企业。
第二产业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园区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在早期创办了金渡镇外资工业区和西头、榄塘、平布、黄坑四个村级工业园以及肇庆市级的金渡工业园的基础上,近年又办起了金渡镇平布五金工业园,园区占地500亩,总投资1.5亿元,引进企业16家,主要生产五金
电镀制品。全镇工业企业159家,商饮服务业1040家。工业形成以五金、精密
压铸、
建筑材料、高级音响、塑料制品、制衣、陶瓷工艺、端砚工艺等主导行业。
该镇拥有外资企业55家,其中
台资企业24家,个体私营企业145家,个体餐饮业300多家,初步形成以五金、塑料制品、制衣、制鞋、人造植物花、农机制造及配件、水泥建筑材料、陶瓷工艺、端砚工艺等行业。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31101人,男:15409人,女:15692人,家庭户户数:9262户,家庭户总人口(总):27586人,家庭户(男):13612人,家庭户(女):13974人,0-14岁(总):7755人,0-14岁(男):4329人,0-14岁(女):3426人,15-64岁(总):20166人,15-64岁(男):9811人,15-64岁(女):10355人,65岁及以上(总):3180人,65岁及以上(男):1269人,65岁及以上(女):1911人,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621人。
2021年6月,
高要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金渡镇常住人口45545人。
交通
肇庆市大桥连接金渡和肇庆,
广肇高速公路横跨本镇,肇珠公路,双金公路贯穿境内,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二桥位于肇庆市与高要区金渡镇的连接桥,该桥方便了千千万万的金渡人民和白土、
金利镇、
广州市、深圳、
佛山市人民,这是我们出去外面的方便之路呀。
关于肇庆二桥的收费问题,从2012年6月1日起,已经实行所有车辆全部免费通行了。
阅江大桥正式开工,计划在2015年9月底竣工。阅江大桥建设备受市民关注的。
阅江大桥昨日正式开工建设。市政协主席张成文、副市长
范汝雄、市政协副主席梁驹等出席开工仪式。范汝雄宣布该桥正式开工。
在开工现场,6台红色的
钻探机分别摆放在6个围堰平台,旁边的长堤坝上整齐停放着9台装载
钢护筒的大货车,场面壮观。随着市领导一声口令,悬挂在
塔吊上的钢护筒慢慢钻进水里,第一根桩基成功开钻。据
上海城建公司路桥集团
阅江大桥项目部项目经理杨培俊介绍,该工程经过前期8个月的准备,如今已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施工人员利用塔吊和钻探机把钢护筒打进水里,搭建钢筋平台和水上便桥,工程计划在2015年9月底竣工。
记者获悉,阅江大桥工程批复概算12.97亿元,由上海城建路桥集团承建的桥梁主体工程造价为7.5亿元。该工程位于
西江北岸
端州区古塔路与星湖大道交叉路口,沿古塔路跨越西江,在南岸高要乌榕村与世纪大道衔接。大桥跨越的江面宽度约1500米,主桥设计为三跨双塔单索面斜拉桥,主跨320米;主桥两端高架主线设双向6车道,设计最高车速60公里/小时。
阅江大桥通车后,将实现
高要区城区到端州区城区15分钟车程的目标,对促进
肇庆市“一江两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社会
教育
镇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商贸市场配套设施完善,星光老人之家、书画社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该镇有中学2所分别是:高要市金渡镇金渡初级中学,高要市金渡镇金渡华侨初级中学,该镇有小学13所分别是:高要区金渡镇中心小学校,高要区金渡镇冲口小学,高要区金渡镇大坑小学,高要区金渡镇水边小学,高要区金渡镇耕沙小学,高要区金渡镇西头小学,高要区金渡镇要岗小学,高要区金渡镇金渡榄塘小学,高要区金渡镇金渡沙头小学,
高要区金渡镇金渡茶岗小学,高要区金渡镇金渡铁岗小学,高要市金渡镇金渡镇平布小学,高要区金渡镇黄坑小学。从2012年开始搞“创强”,2所中学合并成为1所:金渡镇金渡华侨初级中学,13所小学合并成为4所小学:高要市金渡褚国昌中心小学、高要区金渡水边小学、高要区金渡腰岗小学、高要区金渡平布小学。原来的高要市金渡镇中心小学校改造为高要区金渡镇第二幼儿园,高要市金渡镇水边小学改造为水边幼儿园,高要市金渡镇金渡沙头小学改造为高要区金渡镇中心幼儿园。
金渡镇的文化教育在
高要区来讲,是名列前茅的,多次小学升初中考试、初中升
高中的考试成绩都相当喜人,往外输送了大量高分人才。
文化
座座“民心桥”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
活道镇水口村沙尾自然村是活道镇最偏远的山村。村前是水流湍急的
新兴江。上世纪70年代初,高要在那里兴建了一座3米多宽的沙尾桥,由于桥面较窄,不能通行载重货车。2006年5月,一场特大洪水将大桥中间两座桥墩冲塌,桥面断裂无法通行。
高要区交通局虽然及时在新兴江河段开设渡船,解决两岸群众和车辆通行问题。其后,
高要区拿出520万元,用了10个月时间,就在离旧桥300多米处的下游完成了大桥重建。新建的
沙尾大桥全长200米,桥面宽7.5米,在偏远的山区显得雄伟壮观。
水口村支部书记余牛仔兴奋地说:“有了沙尾大桥,偏远村庄也道路畅通,山里的木材源源不断运出山区,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据了解,除近两年兴建的17座乡村桥梁,高要区目前正在建设的桥梁还有
金利镇江边村桥、竹洞窦村桥,正着手准备兴建的有金渡
腰岗村桥梁。随着一批批乡村桥梁的兴建,群众的出行条件也不断改善。
金渡镇花席
金渡镇位于
高要区的中部偏北,与
肇庆市城区一河之隔,肇庆大桥、
广肇高速公路穿镇而过。金渡花席既是日常的床上用品,又是传统工艺的精品。金渡花席原产地是高要的金渡镇,以手工编织而成。原材料是蒲草(即),因而又名蒲席,或名芏席。后改进工艺,将芏染上各种颜色,编织出来的蒲席称为“花席”。早在
宋朝,金渡花席已是高要大宗外销的经济特产之一,几百年来,一直远销国内外。六十年代中期,国家主席-出访东南亚各国时,曾以工艺精湛的金渡花席作为特色礼品,馈赠外国友人。
花席的编织工序繁杂,是用种植3年多的蒲草收割后,经过晒黄、筛选、平、漂染等,再按样图经过编织,最后还要用坚硬
滑石打磨平整,才算编织完成。一张细料(每寸15条芏以上)大床席,熟练的编织工都要花上5天时间,若编织复杂的图案,则要花上更多时日。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需求量日渐扩大,人们对花席的工艺提出更高要求,花席的品种和式样也越来越多,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时期,就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编织工人能够把北京天安门的图案、美丽的
肇庆市“七星岩”牌坊图案、“庆祝香港回归”、“振兴
高要区”等字样编织在花席上。在建国十周年之际,高要县人民政府曾以花席送北京展览,金渡花席轰动全国。一九九七年,值香港回归之际,金渡镇水边祥兴花席厂,为适应市场需求,大胆改革创新,在漂染和编织工艺上又有新的突破,改善了花席的性能,使花席不但适用于硬板床,而且也适用于当今人们普遍使用的
席梦思等软性床,解决了以往花席铺在弹簧床垫上容易在中间位置断裂的难题,花席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金渡花席的名声远播海内外,当时以每张一千元的价格被
香港特别行政区商人抢购一空,在花席史上添上辉煌的一笔。
金渡花席是
高要区的传统特产,观感好,手工精细,款式新颖,色泽鲜艳,图案清晰,花纹多样,手感好,柔软光滑,轻巧方便,可折叠,既美观,又耐磨,卫生舒适,冬暖夏凉,尤其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
编织凉席的主要原材料有
灯芯草、蒲草、马蔺草三大类。
灯草主产于
浙江省、
四川省、
湖南省等,马蔺草主要产于台湾、
福建省等地,而
香蒲则以广东高要为佳。高要人编著织的凉席都用蒲草。高要金渡人种植的蒲草,细长,光洁,柔韧。《
岭南杂记》有载:“蒲草出
肇庆市,细滑胜于他处,名赛龙须,皆此物也。”
蒲草又称芏(音土)。种芏之田以能排灌水的山坑田最适宜,种植时间为两年半。收获季节以
中秋节过后为最好。芏身有腊质,坚韧性强,每条芏有1.5至2公斤的拉力,具有“
白果仁头、青针尾、刺死蛤”的特点。即芏头如白果,芏屐如青色银针,芏尾之坚能刺死青蛙。蒲草又分为花和朗草两大类,前者细长用来编织花席,后者短粗多用于编织蒲席。蒲草以“把”为计算单位,以编织凉席子12张、花席6张或驳草花席3张为1把,根据这个标准定出每种规格草把的规围大小,
白话文称“芏斗”,为
高要区特有的计量
方面军法。
高要金渡人最初时是手蒲划编织蒲包、芏袋等简单用品,后来发现用芏草具有夏凉冬暖的特征,于是这些带原来芏色的青席便产生了,这是高要花席的前身。当时编织青席的主要以金渡村的妇女为主,以后发展周边乡镇,逐步形成家庭手工业。
“白席”的由来。据说很久以前,高要金渡有间专门贩运青席、包的
商号,经常用
木船运输草席往
南海、
顺德区等地出售。有一次,船行至沙浦桃溪附近,商到-,大风吹翻了
货船,船上的草席、蒲包全都翻沉到西江河中。船主将水中的一批青席、蒲包打捞上,摊开放在沙滩上晒晾,经过一、二个昼夜,说也奇怪,青席变为白色或金黄色,比原来漂亮多了,货主返村后,将这次偶然的收获加以研究,逐步摸索出一条晒芏制作的工艺,经过旺制加工后的芏织成的席子豢色金黄,质地软滑,质量比青席大有提高。这是金渡花席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花席的出现。十九世纪末,高要金渡有一个在外洋
轮船上打工的人,有一次,他从海外买了一些“洋红”、“洋绿”的颗粒产料回来,教村人用这些产料把织席的芏染成红、绿色,编席时争草与白相间,形成各种色彩的图案,称为“花席”。这种草席一上市,就受群众欢迎,争相购买。这是金渡花席史上的第二次改革。
花席与文字的结合。解放初期,金镇沙头有间名叫“永寿庵”的尼姑庵,庵内有个心灵手巧的中年尼姑,人们都叫她做尼姑念,略识文字,织花席是她的拿手本领。她独出心裁,编织出一张有“和平万岁”四个美术字的席子,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仿效。从尼姑念开始出现图案与字体的结合,成为花高史上的第三次改革。
代表人物
伍学宗(1905-1974)高要县平布村人。自幼家贫失学,11岁到开平县
水口镇当
童工。12岁随父在佛山基督教循道会当杂役,才得入教会小读书。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
佛山华英学校,并获得升大学的
助学金,被送到
山东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就读。1931年毕业后,曾在北平协和医院实习。其后,回佛山循道医院任内医师,兼任
岭南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师。1938年
佛山市沦陷后,只身随国际医疗抢救队到
曲江区,为抗日前线伤员和群众救伤治病。1947年赴
英国深造,1948年考取英国皇家卫生学士及热带病理学硕士学位,成为英国皇家热带病理学会会员。1949年回佛山担任循道会医院院长。他善于团结同事,重视医院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医学科学的研究,关心护理工作;努力培养人才。对佛山医学卫生事业贡献良多。1925年中学毕业,因学习成绩名列第一,被保送到山东
齐鲁大学医学院学医。1931年毕业后,赴北京实习两年。这期间被接收为中华医学会的永久会员。当时的
北京协和医院、齐鲁大学医学院等纷纷邀请他去做助理医生,他都婉言谢绝。1933年,他回到循道医院当内科助理医师、住院医生、
主治医师,并兼任
岭南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师。1947年,
伍学宗赴
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进修,师从英国
热带病学家MansonBahr。一年后,考取了英国皇家卫生学及热带病学的硕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皇家热带病学会会员。1948年下半年,离开英国到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到
美国南部考察、学习
麻风病的最新治疗方法。期间,英美两国均以丰厚的生活待遇、优越的工作条件挽留他,他说:"我出洋深造,是为祖国医学发达和民众服务的,怎能学而不归!"拒绝了英美的挽留。1949年1月回国,担任佛山循道医院院长兼内科主任。1953年11月人民政府接管医院后继任院长。至1974年4月病逝。
伍学宗是我国著名的热带病学专家。早在1939年,他在佛山地区就进行了
钩端螺旋体病的调查,发现了不少新疫区,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了基础。1955年他协同北京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教授,对佛山地区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分别在各类医学杂志上发表。他在
羊水胎盘中成功地分离出
钩端螺旋体属,研究确定
心肌炎为钩端螺体病的致死原因。这些成果在医学史上是首次面世。他不断地对钩端
尾旋病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使该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死亡率由过去的14.8%下降到5.94%,该病的防治水平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在血吸虫病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应用嗜异性凝集试验论断早期血吸虫病的方法;改变了急性
日本血吸虫在高热的情况下,不敢用锑剂治疗的做法,为国内同行注目。此外,他还向国内医学界公布了血紫病理改变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论著有《广东省粤中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研究工作报告》(分四部分)、《早期血吸虫病111例的临床分析》、《恙虫病114例临床分析》等。1956年以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科研积极分子。1960年5月被评为
广东省先进工作者,6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广东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
佛山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广东省佛山医学会会长等职。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21日,金渡镇被授予2020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