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时鼎(1550-1592年),明代福建漳浦陆人,字台辅,号调吾。他曾与同乡
林茂桂在乌石紫薇山中读书,深受乌石文化的影响。蔡时鼎是明朝官员,他的名字出现在《明神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九、《明史》卷二百三十和《
漳浦县志》中。
年轻时曾与同乡林茂桂读书乌石紫薇山中,深受乌石文化的影响。万历二年(1574年)
进士,初授浙江桐乡知县。万历七年(1579年),父丧,归家守丧,期满,起补京师大名府元城知县。蔡时鼎持政以勤慎廉约,劝学为善为本,深得官员和百姓的赞许。万历十一年(1583年),时鼎被召为云南道
监察御史。太监田玉,既提督太和山场,又兼任湖广行都司等处分守,还请求朝廷给予符验、
关防、令旗、令牌。科臣抗争不得,
礼部也只好疏请铸给。蔡时鼎反对说:“太监提督太和山场,不该兼任地方分守,湖广地方已有
巡抚、巡按等官员治理,何必再用内臣兼任分守?况且太监是刑余之人,若给予权力,将来卖弄威福,肥己济私,又如何控制?”他还指出,皇帝若只偏信太监,不信朝臣,恐会“内外异趣、言路不通,圣心聪明,未免受蔽!”同时,又弹劾田玉的不法行为。时鼎的奏疏虽无批复,然而,宫中太监却因此感到惮畏。又有
御史丁此吕揭发侍郎
高启愚在主持应天乡试时,试题有意阿奉时相
张居正,因此,高启愚被免职,而丁此吕也被诋为“诬贤乱政”遭到贬,朝中一时聚讼纷纭。蔡时鼎上疏说:“丁此吕言语虽过激,怎能以“诬贤乱政”加罪,如果认为这是言官喜事求胜,要加以抑制压服,那么,“臣恐朝廷之上,公议难泯。防口甚于防川,天下有志之士,未肯从风而靡也。”翌年,他奉旨巡视两淮盐政,通过咨访,除去宿弊。又疏陈惠商、裕课等十事,经获准依次施行。巡盐旧有成例,盐差可得部分盈余钱财,时鼎却不接受,把这些例金用来开筑湖堤,使淮安一带35里间,舟行无阻。又置各属邑学田,救济贫寒士子。
万历十三年(1585年),时鼎巡盐事毕,回京复命。这年秋天,顺天(北京)乡试,有外戚要考官让其子弟中选而没有达到目的,因此勾结宫中太监,制造流言蜚语,诬蔑考官张一桂等人。时鼎抗疏直言,认为此事不是经外廷纠奏,而是直接由内宫进言引起的,即使其事尽公,其言尽实,犹恐开启谗间之门,皇帝接疏后大怒,以“疑君讪上”的罪名把时鼎谪为山西朔州马邑
典史,当天即起行赴任,不许迟缓。不久,蔡时鼎辞职归家。万历十五年(1587年),起用为
太平府推官,代行
知府事。此时,太平府正遇荒年,他请求上司,修筑河堤,开仓赈济。万历十七年(1589年),升南京刑部
主事。不久,转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万历十八年(1590年),上疏评论时政,指谪辅臣
申时行假借皇上意旨,结党营私,害进妨贤,只想自身得福,不顾国祸,象申时行这样的人,怎能担任国相?万历十九年(1591年),晋升为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不久,吏部推选蔡时鼎出任
江西省提学使,因他直言得罪皇帝和时相而未获批准。为此,给事中
钟羽正与同僚一起上疏批评朝廷不用时鼎,说这是“销忠直之气,结谏诤之舌,非国家福”。结果,钟羽正等被加上“旨”的罪名,受到夺俸等不同程度的处分。过后,吏部又拟调时鼎为尚宝司丞,仍不获准。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任上,时年42岁。他亡故时,囊空如洗,贫不能含敛,南京的同僚为之捐资,才得举丧。蔡时鼎一生“高亢刚正,疾恶至严,尤精于摘伏发奸,吏不能欺,而直道如矢”。因其早逝,众人都十分痛惜。蔡时鼎在政事之余,极力研读经史和写作,自经史百家,以至阴阳、医卜无不研究,尤嗜《
周易》,穷极同异,注疏解释,惜未成书。
太史姓林偕春为其撰写《蔡公时鼎传》,《明史》为其立传。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
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授
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分守事,时鼎言不可,并及玉不法状。御史
丁此吕以劾
高启愚被谪,时鼎论救,语侵
杨巍、
申时行。报闻。已,巡盐两淮。悉捐其羡为开河费,置属邑学田。
还朝,会戚子弟有求举不获者,诬顺天考官张一桂私其客冯诗、童维宁及
编修史钶子记纯,又滥取冒籍者五人。帝怒,命诗、维宁荷枷,解一桂、钶官。
瘟疫等为之解。帝益怒,夺钶职,下诗、维宁吏。法司廷无验,忤旨被让。卒枷二人一月,而调一桂南京。时鼎以事初纠发不由外廷,径从中出,极言“宵人蜚语直达御前,其渐不可长;且尽疑大臣言官有私,则是股肱耳目举不可信,所信者谁也?”帝怒,手札谕阁臣治罪。会时行及
王锡爵在告,
许国、
王家屏仅拟停俸,且请稍减诗、维宁荷校之期,以全其命。帝不从,责时鼎疑君讪上,降极边杂职。又使人知发遣冒籍者多宽纵,责
府尹沈思孝对状。国、家屏复上言:“人君贵明不贵察。苟任一己见闻,猜防苛密,纵听断精审,何补于治;且使奸人乘机得中伤善类,害胡可言!愿停察访以崇大体,宥言官以彰圣度。”帝不,手诏诘让。是日,帝思时行,遣中使就第劳问。而国等既被责,具疏谢,执争如初。会帝意稍解,乃报闻。时鼎竟谪
马邑典史,告归。居二年,吏部拟序迁,不许。
御史王世扬请如
石星、
海瑞、
邹元标例,起之废籍,不报。已,起太平
推官,进南京刑部
主事,就改吏部。
十八年冬,复疏劾
瘟疫,略言:“比年天灾民困,
纪纲紊斁,吏治混淆。
皇帝深居宫阙,臣民呼吁莫闻。然群工进言,犹蒙宽贷。乃辅臣时行则树党自坚,忌言益甚。不必明指其失,即意向稍左,亦辄中伤。或显斥于当时,或徐退于后日。致天下谀成风,正气消沮。方且内托之乎雅量,外托之乎
清明节,此圣贤所以重似是之防,严乱德之戒也。夫营私之念重,则奉公之意必衰;巧诈之机熟,则忠诚之节必退。自
张居正物故,
张四维忧去,时行即为
大学士。惩前专擅,矫以谦退;鉴昔严苛,矫以宽平。非不欲示休休之量,养和平之福,无如患得患失之心胜,而不可则止之义微。貌退让而心贪竞,外包容而中刻。私伪萌生,欲盖弥著。夫居正之祸在徇私灭公,然其持法任事,犹足有补于国。今也改革其美,而绍述其私;尽去其维天下之心,而益巧其欺天下之术。徒思邀福一身,不顾国祸,若而人者,尚可俾相天下哉!”因历数其十失,劝之省改。疏留中。寻进南京礼部郎中。卒官。贫不具含殓,士大夫而治其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