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井街道
宁夏石嘴山大武口下辖街道
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境北端、贺兰山北麓,隶属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
石炭井原为石嘴山市下辖城市区,曾称石嘴山市第三区。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96号)调整石嘴山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划归大武口区管辖,更名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石炭井区城区。
2021年,大武口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人口数225人。
历史沿革
石炭井区地处贺兰山北麓,明代称这里为“上迭里口”,蒙古语音译为产石炭的地方。民间称此为石炭沟,1941年改今名。原为平罗县辖地。
石炭井在秦秦灭六国之战前,即长期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
秦朝建立后属北地郡,汉朝时又属廉县。而后自三国至十六国时期,长期被少数民族占领。
北魏时属薄骨律镇,西魏时属灵州普乐郡,北周怀远郡,至隋朝时期归属灵州怀远县
在宋、西夏、元分别统治的时期,同属定州市
明朝置“平虏(平罗)守御千户所”,当时石炭井区地区有多被称之为“上迭里口”(蒙古语)。
清代时期属平罗所,后又置平罗县
中华民国,该地区挖煤者越来越多,故被民间称之为石炭沟,石炭即为煤之意。
1941年宁夏建设厅厅长李翰园视察此地时,更名为“石炭井区”。1958年为保证酒钢集团的煤炭供应,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
1959年1月,“代开煤田建井公司”成立,管理石炭井矿区事务。当年5月,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勘清了界限,石炭井地区划归宁夏平罗县辖。11月,在石炭井区建立了区一级的县辖镇,辖石炭井、大蹬沟、清水沟和大武口区公社。
1960年7月,在此成立了平罗县大武口镇,驻石炭井。
1963年,大武口镇划归石炭井区管辖。
1968年,大武口镇驻地迁到大武口,石炭井设立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为镇里派出机构。
1970年,石炭井从大武口镇分出,撤销街道办事处,组建为石嘴山市石炭区。
1973年6月,石炭区更名为石炭井区。8月,银北地区成立,石炭井区划归银北地区直管。
1975年,银北地区撤销,石炭井区划归石嘴山市管辖,改为石嘴山市第三区。
1981年,第三区更名为石炭井区。石炭井区辖新华北街、新华南街、白沟、沟口等4个街道。(*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市)
2000年,石炭井区辖4个街道。总人口:60389人;各街道人口:1.新华北街街道:21338人;2.新华南街街道:11811人;3.白芨沟街道:19139人;4.沟口街道:810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96号)调整石嘴山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划归大武口区管辖,更名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
人口
2021年,大武口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人口数225人。
自然资源
太西煤
太西煤被誉为宁夏的“黑宝”,在国际上被称之为“煤中之王”,与著名的越南鸿基煤齐名,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宁夏和越南有储藏。这种优质无烟煤属珍稀煤种,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等优良品性,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卖价最高和最抢手的煤种。
太西煤含灰分低,仅8.54%;含硫分低,仅0.3%;含磷分低,不到1%;而发热量高达每克7900大卡。煤质超过北京、阳泉市焦作市晋城市等无烟煤,居全国之首,可与世界有名的无烟煤--越南鸿基煤媲美。
驰名中外的"太西煤",以宁夏汝箕沟、白芨沟、大丰矿所产最佳。不仅大小、形状都加工成一个规格,而且乌黑晶亮,触之不染,燃之无烟。既是理想的化工原料,又是国外古式高级住宅壁炉的上等燃料。
太西煤的用途很多:可以直接用于冶金高炉喷吹,每吨太西煤可代替焦炭1-1.8吨,经济效益十分理想,太西煤粉直接喷入高炉,每吨可折合炼焦原煤3.25-4.25吨。由于太西煤中有害杂质甚少,而且发热量高,是理想的铁矿粉烧结燃料。由于太西煤低硫、低磷、钙化学活性、高块煤率的特点,可以代替焦炭用于化肥厂生产。太西煤还可以作原料生产碳素制品、碳化钙、活性炭;太西煤还是净化水质的理想材料,可以代替高价进口的水质净化剂;太西煤作原料制成的炭质吸附剂,在防治马铃薯致病疫霉进行的田间小区实验中,取得了罕见的防治效果,达98.2%。目前世界上合成尼龙用的载体活性炭大都以果壳为原料,价格昂贵。采用太西煤为原料的载体活性碳已经通过小实验鉴定,降低了载体活性炭的成本。
太西煤燃烧的时候无烟、无嗅、无味、火力强,是理想的民用燃料。海外一些国家的居民家庭就是把这种塑料袋装的煤块连同塑料袋一起,直接放进壁炉里烧火取暖的。太西煤如今已经远销到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海外富翁以能烧到太西煤而自豪。
行政区划
文化
石炭井与贺兰山精神
现在已经并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石炭井,地处贺兰山腹地,为宁夏平原天然之屏障。蒙古语称这里为“上迭里口”,意为“产石炭的地方”。后来,前来挖煤的人渐多,称这里为“石炭沟”。1941年正式称为石炭井。1960年,这里成立石炭井矿务局。1970年10月成立“石炭区”,1973年6月改称“石炭井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石炭井已成为新兴的煤炭工业区,并因出产“太西煤”而享誉国内外。元代以前,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在此屯兵打仗。明代蒙古鞑等部越过或占据贺兰山多次侵扰宁夏境域,明廷不仅在此修筑关隘,派兵把守,还经常与入侵的鞑靼部落展开战斗。解放初期,叛变后第二次当土匪的郭栓子,以贺兰山为巢穴祸害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集中8个步兵营、2个骑兵连和3个侦察连,以绝对优势兵力,将郭栓子等在大峰沟内皇城生擒。后来又经过50多次围剿,消灭了贺兰山全部土匪。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全国备战备荒,准备打仗,石炭井区成为华北进入西北的战略通道和西北的前沿,军事地位骤然提升,一度成为宁夏驻军最多、全国驻军最密集的县区之一。在当时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状态下,部队一进山就投入建山守山的任务之中,条件极其艰苦。一次,一位母亲到部队看儿子,战士请假到石炭井去接,因错过了惟一的一趟班车,战士硬是背着年老体弱的母亲步行几十里山路回到了驻地。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视察守山部队,听说此事后,潸然泪下,深情地说:“战士可爱、可敬、可怜啊!”随即特批驻贺兰山部队的数百头毛驴列入军事实力,每个连队装备一辆毛驴车。因为当时部队拉水、接人、种地等活,几乎都是由毛驴承担的,战士们戏称为“驴吉普”。石炭井区百里矿区不论是地方还是部队,几乎是男性的世界。部队进山不久就作出了“干部不准在石炭井地区找对象、结婚”的规定。这并不是因为“矿山儿女”不配做军人的妻子,也不是干部不愿意迎娶她们,而是因为矿工给部队提了意见,为了军民团结和驻地的稳定,部队在好多年里都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着这条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的禁令。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自治区组织了一个近百人的大型新闻采访团参观访问石炭井区。在坑道中,这些“最可爱的人”用铁锤和钢等简单的工具,每天“挖山不止”,进行国防施工。当听说不少官兵为了战友的安危,争先排除哑炮或顶住塌方的石块,献出了宝贵生命时,所有的记者和工作人员的心灵被震撼了,都流下了热泪。1987年秋,贺兰山暴发山洪,7名战士为抢救被洪水困住的8名妇女、儿童时,两名牺牲,他们被驻地群众誉为“七勇士”。1991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宁夏部队,挥笔题词:“继承延安市优良传统,当好贺兰山卫士”。20多年中,几代官兵以共和国军人的忠诚和青春的年华,铸成了贺兰山钢铁长城般的屏障,近百名干部战士长眠在这里。如今,官兵们培育出的“贺兰山精神”,至今在宁夏,乃至全西北部队中弘扬。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人口
自然资源
太西煤
行政区划
文化
石炭井与贺兰山精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