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
黄河两岸。北起石咀山,南止
黄土高原,东到
鄂尔多斯高原,西接
贺兰山。北部是
黄河冲积平原——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
宁夏平原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地理环境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古老的
黄河穿越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
鄂尔多斯市草原、
黄土高原、
六盘山地等,
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
贺兰山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
在《
瞭望东方》刊登的“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中,在“文明幸福感”和“城市发展幸福感”的榜单上,
银川市均排名第二。就前者而言,银川仅位列
成都市之后。银川人的幸福感,应该与银川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那从天而来的
黄河,令这里沟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从而造就了银川所在地宁夏平原的富庶,于是宁夏平原自古即享有“塞上江南”、“
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
农业发展
宁夏平原西南起自
中卫市沙坡头,北止于
石嘴山市,宛如一条玉带,斜贯
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南北长约320公里,东西宽约10-50公里,总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它是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因此虽处于温带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
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立方米,加上年3000小时的日照时数,光、热、水、土等农业自然资源配合良好,为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
银川市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
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
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
气候特征
气候概述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度左右。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切写照。
宁夏平原灌区农作物单产量不亚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今天其富裕程度也堪与
成都平原媲美。宁夏平原有人口300多万,以
银川市为例,2006年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9965元,农民人均收入为3799元,均高于全国
平均数;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2%,均低于全国平均数。宁夏平原的大气质量优良,城市污水处理率已接近60%。但
黄河来水的减少,可能对
绿洲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历史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史。
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远在距今3万年前后,宁夏境内就有了
人类活动,他们创造了旧石器晚期的"水洞沟文化"。解放后,在宁夏境内陆续发现了较多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宁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会进人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并与
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境内有称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称为鬼戎、(熏育、
荤粥)的游牧部落活动。
姬静时,曾在"
太原市"(今
固原市一带)调查户口,表明当时不仅已有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地区南部属秦,其余地区分别为义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之战,收复
河套平原,当时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为
北地郡,将大批六国臣民移至此地,开荒种地,修渠灌溉。为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朝开挖的秦渠,至今仍在使用。
刘彻时,先后又有大批移民涌入宁夏河套地区。随之也带来了
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为扩大耕地,又新开了汉渠。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中原战乱。宁夏成为
羌族、匈奴、鲜卑游牧、逐鹿之地。公元407-431年,匈奴人
赫连勃勃兴起,建立大夏,成为十六国之一。宁夏的
固原市、
灵武市、
银川市等地区属其管辖。
李渊灭隋建
唐朝,分全国为十五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
关内道。在灵州,今灵武县南,设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驻军6万多人。成为
西北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交通中心。在唐代鼎盛时期,宁夏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
西晋末年,匈奴人赫连勃勃于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权,自号夏,以
统万城遗址(今
靖边县境)为
首都,宁夏属其管辖范围。
唐朝分全国为十道,宁夏属关内道。唐王朝在灵州(今灵武市西南)设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
安史之乱期间,
李亨于756年在
灵武市登基。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夏。因在北宋之西,又别于十六国之一的赫连夏,故史称
西夏。兴庆府,今
银川市,不仅是西夏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水利灌溉的枢纽。在西夏时,畜牧业很是兴盛。宋朝所用的马,大部分购自西夏。成吉思汗也从西夏得到许多骆驼。西夏的手工业也很发达,主要有皮、纺毛线、制毡毯。谅时建造的承天寺塔至今仍屹立在银川,表现了西夏人的高超建筑技术。
公元1227年,在西夏国被
成吉思汗督师所灭之后,元在此设宁夏府路,开始迁入
回族。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为边防要塞。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承认耕者有其田,垦者享有其地。后来又发诏令,规定宁夏等地的农民垦荒所得土地任其自有,永不征税。政府还组织军队兴修水利,并把大批回民以"屯戍"人的身扮安插在灵州、
固原市一带。公元1412年前后,人口繁衍,粮食储备增加。宁夏等地的仓储可支当地10年的俸晌。但在明朝中叶以后,起兵祸,生灵涂炭,宁夏经济也遭到很大的破坏。
元朝设
宁夏路,开始迁入
回族。明朝设
宁夏卫,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户"的身份被安置在灵州、固原一带。
清代建宁夏府。乾隆年间,
银川市发生大地震,原址受损严重,
爱新觉罗·弘历拨下巨银用于重建家园,在城郊建新城,称新满城,乾隆以后,"
宁夏回族自治区至
平凉市千余里,尽悉回庄",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民国初年设
朔方郡道,1929年改为宁夏省,辖除固原地区以外的现有市、县及
内蒙古自治区的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和
磴口县。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仍沿用宁夏省原称,辖区范围与民国时相同。1954年,撤销宁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地区并入
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白治区成立,辖原属甘肃省的
银川专区、
河东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
泾源县、
隆德县2县。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个公社并入
宁夏回族自治区。1979年,这些地区又划回
内蒙古自治区。
介绍
秦渠始凿于秦而得名。渠口在
青铜峡市北,引
黄河向东北流经
吴忠市到
灵武市。汉渠因相传始凿于汉而得名。渠口也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到巴浪湖止。唐徕渠又称唐渠,相传始凿于汉而复浚于唐而得名。渠口在青铜峡附近,引黄河水北流经
永宁县、
银川市、
贺兰县到
平罗县止。
新中国成立之后,建成
青铜峡水库工程,并整理排灌渠道,改良盐碱土,扩大灌溉面积,使“塞上江南”更加富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上游中段,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
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
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
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