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经堂:
中原地区传统戏,又名《吴汉杀妻》。见《
东汉演义》。
周信芳之代表作。
川剧有《经堂杀妻》,汉剧、徽剧、同州梆子、河北梆子也有此剧目,
秦腔、绍兴文戏有《散潼关》,
豫剧有《收吴汉》,秦腔、湘剧、楚剧有《吴汉杀妻》。
西汉末年,
王莽鸩酒毒死
刘衎篡权后,下令通缉
刘秀。刘秀过潼关,被守将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以王莽弑君杀父往事,责令
吴汉放刘秀、散
潼关县,并授剑命吴汉杀妻王莽之女王兰英(即王莽的次女王,
新朝睦脩任,京剧中称为“南宁公主”)。王兰英为人温婉善良,吴汉进经堂左右为难。公主正在念经,见吴带剑而至,知情后夺剑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
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
后
周信芳学演此剧,于1925年8月21日首演于
丹桂第一台。周信芳饰吴汉,
王灵珠饰
王兰英。周信芳在原剧基础上反复加工,成为麒派的代表剧目之一。剧中
吴汉揉脸、造型、做派上介于红生和须生之间。在声腔上,周信芳保留了徽剧高拨子高亢激昂的特色,又加入大段深情感人的二黄唱腔。其中“贤公主休要跪你休要哭”一段,委婉凄切,成为脍炙人口的唱段。表演上周信芳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细微变化,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刻画得入木三分。
周信芳六岁随父旅居
杭州市,从
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
七龄童”,1906年后,随
王鸿寿赴汉口演出。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此后一直沿用此名。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社,与
梅兰芳、
林树森、
高百岁同台。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
谭鑫培、
李吉瑞、
金秀山、
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
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
天津市演出,将《萧何月下追韩信》《
鸿门宴》《
鹿台恨》《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
周信芳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活中,运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塑造了宋士杰、徐策、
萧何、
宋江、
邹应龙、张广才、张元秀等众多的生气勃勃、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麒派”不仅是
京剧老生的重要流派,而且对其他行当、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也有较大影响。
周信芳自称是
谭鑫培的私淑弟子,他的唱功基本上取法于
孙菊仙、
汪桂芬、
汪笑侬、
王鸿寿、
潘月樵等前辈,他的嗓音虽显沙哑,但演唱富有感情,挺拔苍劲,气出丹田。念白清晰,讲究喷口,咬字顿挫富有音乐性,尤其是他吐字收声和润腔之技巧非一般演员所能企及。所以,他的演唱不但不以腔害字、反而有以声传情之妙。听他的唱腔,酣畅朴直、苍劲浑厚之特点十分明显,加上起伏顿挫、错落有序的念白,不带偏见和常规的歧视的话,真的叫赏心悦目。
周信芳敏捷利落、准确生动的做工更是有口皆碑,其洒脱洗练的身段具有一种难得的节奏感和可贵的张扬气势。他善于通过外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感情和思想变化,“膛蟒”、“摔袖”、“抖”等表演技巧在他的运用下均能深入人物的骨髓,而少有为程式而程式的卖弄。他在打击乐的运用以及在服装、化妆等方面,都在革新和创造,以其鲜明的特色汇成麒派统一的艺术风格。《
四进士》《
清风亭》等戏里有名的长段白口,都感人至深。他还善于在韵白中适当地运用口语,在对白中插进语助词,使人听来既铿锵悦耳,又亲切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周信芳在表演中,十分注意唱念与动作的有机结合。如演《
徐策跑城》,载歌载舞,唱白相间,浑然一体,把须发如银的老相国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莽篡汉,
刘秀(刘秀)举兵复国。
王莽立下诏书:获刘秀者,受上赏。潼关守将
吴汉,其父为王莽所杀,当时吴汉年龄幼小无知,及长,莽以女妻之,遂任伪朝之臣。刘秀败逃
潼关县时,被吴汉(
周信芳饰)捕获,准备押送京师。吴汉的母亲即告知吴汉:王莽乃杀父之仇人,且责以三事:释刘,弃官,杀妻。
吴汉润妻(袁美云饰)甚贤,吴汉不忍杀,但为了报父仇,始泣拜受命,斩妻于诵佛之经堂。吴汉杀妻后,吴母亦上吊自尽,吴汉乃焚其住宅,负母尸骨,纵马出潼关,奉
刘秀复兴汉室。
1937年由
联华影业公司摄成戏曲片。解放后该剧曾被认为思想内容不好而停演。60年代初,《上海戏剧》等报刊上曾展开争鸣,引起有关“道德继承”问题的讨论。80年代此剧恢复上演。
导演在处理戏剧和电影的结合方面,手法有所创新,扮演
吴汉润的著名京剧演员
周信芳的演技也“达到最圆熟的境地”;但由于编者沿袭了“
王莽篡汉”陈旧的历史观点,对于王莽、刘秀和
吴汉这三个历史人物的描写,也出于虚构;因此,
田汉在一篇影评中认为:“这戏只能‘姑妄唱之,姑妄听之’,若当真作为
历史剧看,则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