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镇位于
贵港市城区东郊,隶属于
港北区。作为原县级贵港市四大重镇之一,中心圩镇距城区16公里,
南梧二级公路贯穿全镇,交通便捷。全镇辖18个行政村和1个街委会,总面积1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571人(2020年),
户籍人口为111727人(截至2019年末)。耕地面积8734.83公顷,林地面积2861.69公顷,森林覆盖为17.98%。境内有著名的龙岩风景区、东塘龙窝瀑布和金碑水库渡假村。商贸、建筑、服务业发达。主产
玉蜀黍属、花生,盛产
龙眼、蔬菜和甘庶,是庆丰、武乐、白沙、厚禄等周边乡镇的贸易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1995年12月,大圩镇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1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镇,2003年荣获“广西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称号,2004年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广西文明镇”称号,2006年荣获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奖。
历史沿革
大圩在明代称平碣。
民国时期,设大圩公所。
1949年后,设大圩乡。
1950年5月,为第八区。
1958年10月,改为大圩人民公社。
1984年,撤公社改大圩镇。
1995年10月,地级
贵港市成立,属新设的
港北区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大圩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大圩社区、大圩村、新建村、上莲村、寻杨村、民乐村、甘岭村、永隆村、大仁村、仁心村、长安村、石古村、永福村、何村村、解放村、东塘村、
东篁村、中西村、乐堂村,镇人民政府驻大圩村银港路408号。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大圩镇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不规则长方形,属半
丘陵半平原地带。境内最高峰千金山,海拔626米;最低点为大仁村到新建村一带,海拔127米。
气候
大圩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湿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很适合农作物生长。多年平均气温20℃,最热为7月,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3℃;最冷为1月,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2℃。1月平均气温12.4℃,极端最低气温-3.4℃(1955年1月12日);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39.7℃(1989年7月17日)。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65天。年日照时数170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353天。年平均空气
相对湿度75%。3—5月多雨,6—9月火热;大圩镇最大风频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强风为北风,最大风速为4.4米/秒。
水文
大圩镇境内没有较大的河流穿越,主要是靠
达开水库中、西干渠灌溉全镇的农田,镇内渠全长25千米,灌溉面积2500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低温阴雨、
霜冻、台风、大风、
雷电等。旱涝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
自然资源
大圩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
碳酸钙、
铝矾土等,石灰石、铝土矿在境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经济
农业
2011年,大圩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6.34%。
大圩镇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6089吨。
经济作物有
甘蔗、花生等。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7635亩,产量45726吨;花生种植面积8100亩,产量1498吨。
大圩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39900头,年末存栏23500头;牛饲养量6900头,年末存栏5500头;家禽年末存栏17万羽,上市家禽6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800吨,其中猪肉1600吨,牛肉210吨;畜牧业
总产值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7%。
截至2011年末,大圩镇累计造林1.2万亩,其中
经济林0.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林13万株。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951吨,其中
龙眼239吨,荔枝194吨。
大圩镇
渔业以鲤鱼、
草鱼、
罗非鱼为主,可用于
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2415平方千米。水产品总产量0.1万吨;渔业总产量0.1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1%。2011年,大型
农业机械31台(辆)。
工业
大圩镇以大米加工、
棉纱手套、木业加工、家具生产为主,企业职工1700人。2011年,工业
总产值达到14541万元,比上年增长8.97%,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7%。
金融业
2011年末,大圩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各项贷款余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
邮电业
2011年,大圩镇邮政业务总量44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200万元。
人口
港北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大圩镇常住人口75571人。2011年末,大圩镇总人口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5万人,城镇化率25.77%。总人口中,男性64270人,占49.44%;女性65730人,占50.56%;14岁以下19500人,占15%;15—64岁72800人,占56%;65岁以上37700人,占29%。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91000人,占70%;
壮族39000人,占30%。2011年,
人口出生率13.56‰,人口死亡率3.85‰,
人口自然增长率9.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17.61人。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大圩镇有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1392人,专任教师81人;小学18所,在校生8584人,专任教师4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4339人,专任教师2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
2011年末,大圩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6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4万余册。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0.25万户,入户率9%。
2011年末,大圩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篮球场57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圩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病床11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专业卫生人员106人,其中
执业助理医师51人,注册护士55人。2011年
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55万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大圩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34户,人数4717人,支出213.53万元;城市
医疗救助34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农村医疗保险348人次,共支出23.1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042户,人数17783人,支出229.3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01万元。敬老院12家,床位13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12人。参加新型社会农村
养老保险27228人。
基础设施
1995年,大圩镇建成大圩镇自来水厂,有深水井1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43.8万立方米。
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4000米。
2011年末,大圩镇有35千伏及以上
变电站1座,
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80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1条,总长度200千米。
交通
大圩镇有
南宁市至广州高速铁路、南宁至梧州高速公路、南宁至梧州
二级公路贯穿全镇。
历史文化
明代称平碣,在
清代就已成为县内最大好镇之一,故取名为大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