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
清朝乾隆时期的兵部尚书
李世杰(公元1716年-公元1794年),字汉三,号云岩,贵州黔西人,清朝乾隆时期的兵部尚书
李世杰年少时洒脱不羁,专爱骑射,读书不求甚解。二十余岁时李世杰折节改行成为一名吏员,后升常熟市黄浦泗巡检,因才华卓绝,得到巡抚庄有恭赏识和资助,留任江苏知县。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李世杰任泰州市知州,不到五个月,了结四百余件诉讼,后得巡抚陈宏谋的保荐,升任镇江市知府。李世杰在镇江上任,募资并安置退役士兵三千余人。乾隆南巡,李世杰不惊动百姓,解决一应接驾事宜,受到乾隆嘉奖,连续升任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台、四川省按察使,总理清军征剿大小金川南路事务。期间李世杰不仅解决饷银运输,还因地制宜伐薪烧炭供应铸炮。爱新觉罗·弘历四十四年(公元1779 年)到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 年),李世杰先后升任广西巡抚、湖南巡抚、四川总督,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 年)正月进京赴千叟宴。后李世杰患足疾,请求解任回乡,乾隆命侍卫庆成携太医前去探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李世杰入京觐见,乾隆授其兵部尚书,赐紫禁城乘肩舆,后因吏侵蚀钱粮漕米,被乾隆责备在任上监察不力,准其原品回籍。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李世杰病逝,终年七十九岁,乾隆赐其谥号“恭勤”;次年李世杰入贤良祠
李世杰居官多年,政绩卓著且重视文教,创建了镇江宝晋书院、芜湖中江书院、黔西文峰书院。李世杰去世后,乾隆亲自御书祭文称赞他,才称敏练,性本公廉,重清白爱民之选,苟勤俭以奉,克矢志于冰霜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评价,李世杰仕而后学,乾隆调他办事都能完成,虽说他不通文理,但他的才能屡次被褒奖,对他礼遇优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世杰祖籍江南,曾祖父李蔚伯是明朝万历年间指挥,随征贵州省,将家迁至黔西市,祖父李攀麟未入仕,父亲李植官至江苏富安盐政使。李世杰年少时洒脱不羁,喜欢骑马射箭,读书只观大意,不屑章句。二十多岁时,父亲李植为他在富安捐了吏员。
初入仕途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李世杰任常熟市黄浦泗巡检,知县李永书常让他同堂断案,县里人都称赞李世杰办案公平。总督章佳·尹继善巡抚庄有恭赏识李世杰的才华,升其为江苏金匮县主簿。后庄有恭倡议同官辈资助李世杰捐官知县留任江苏省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李世杰任泰州市知州,每天废寝忘食,不到五个月将前任遗留下的四百余件诉讼结案,由此得到巡抚陈宏谋的保荐,升李世杰为镇江市知府。李世杰初到镇江,正逢朝廷下令裁换京口区驻军并限期迁出。他们都是靠薪饷维持生活,被裁后无以谋生,于是聚集码头闹事。李世杰对士兵进行安抚,同时捐廉集资,给每人三个月的饷银和一件棉衣,又与各衙署商议安置职役。李世杰还修贡院、校舍,创建了宝晋书院。乾隆南巡路过镇江,李世杰亲办一切接驾事宜,受到乾隆嘉奖,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李世杰升任安徽宁池太广道,在任期间,他见广太地方税政紊乱,税目纷繁,税率持重,官吏和奸商相勾结,商业凋敝,故采取措施严惩奸商,取消苛税,降低地方税率,使当地商业逐步繁荣,另外还倡议捐资建立了“中江书院”。
屡立勋功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李植去世,李世杰回黔西市为父服丧。三年后,乾隆授李世杰四川省盐驿道,不久擢升四川按察使,总理大小金川南路军粮。李世杰悉心筹划相关事宜,共事的人都早已疲倦,李世杰仍是目光炯炯操劳到深夜。期间乾隆更换多次官员,只有李世杰任职五年之久,从未出过差错。西路将军温福在木果木(今金川县卡撒乡境)兵败,副将军阿桂全师暂退,军中饷银数十万两一时难以组织人力搬运。李世杰对众士兵和随军贸易的商人、夫役说道,与其弃给对方,不如各取各得,于是人们都纷纷去取。待众人携银入关,李世杰督队保护,又派人通知守关将士,凡入关携带元宝的人,都要奉还,每人能得赏银五两,最后元宝全数收回。
后阿桂任大将军分兵进剿,李世杰仍打理南路事务。阿桂让李世杰办理铸炮缺炭的事,李世杰命人当地取材,伐大树劄木城设卡卫,掘数十个大窖,伐附近的树当炭资,不到一个月就备足。尔后李世杰返回途中,在僧格宗与小金川千余人交战,李世杰用一百多人就生擒了头目,其余人吓得逃走了。章佳·阿桂赞李世杰是个奇才并上报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知道后,赏李世杰世杰戴孔雀花。后清平大小金川之战凯旋,乾隆又授李世杰为广西巡抚
李世杰调任河南巡抚黄河决堤,乾隆命其治理水患。李世杰亲赴灾区组织民众筑堤防汛,奏请划涸地补偿施工中占用的民田,次年又命人沿堤种植柳树以固堤。李世杰因指挥调度有方,受到乾隆的嘉奖。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正月,李世杰任四川总督。由于前任治理不善,加上连年朝廷对金川用兵,致使国库亏损,民不聊生。李世杰到任后以身作则,衣食简朴,精于吏治,摒除繁琐礼节,对手下温和,遇难事没有愠色,两年的时间就补齐国库亏空。
两年后,李世杰年届七十,赴京参加乾隆举行的老叟宴。同年八月湖广、浙江省歉收,李世杰令沿江州县碾米三十万石,购粮不准提高市价,先发浙江、后发湖广,两皆得济。乾隆知道后,手谕嘉奖世杰深得封疆大臣之体。
谏言被拒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李世杰调任两江总督,秋天时,司家庄河市决口,李世杰与安徽巡抚书麟河道总督李奉翰为筹工费奏请乾隆复开停十余年的捐例,乾隆认为给钱授官,本非善政,与其聚财于国,不如藏富于民,而且目前科举出身的人足够用,命李世杰偕同大学士章佳·阿桂督工河坝合龙之事。
次年,狼山镇陈杰奏报各营发射药短缺,乾隆下令核查。李世杰上奏盐城五营硝磺缺少,磺产自山西省,每两年采买一次。近期运使采岁贡买烟盒,致使买磺的银两短缺。乾隆下诏道,硝磺军火要需,从来都是采买足额,两淮年例,每年不过烟盒七架,大小爆竹一万。不久李世杰弹劾江宁布政使袁鉴没有解齐各属磺价,袁鉴奏报李世杰督河不力,题报苇荡营新淤滩地产柴数与案不符。李世杰再奏硝磺缺额是因为由采运稽迟。乾隆降袁鉴江宁知府,停李世杰养廉银三年,并罢免两淮例进烟盒、爆竹。
恩赐有加
李世杰积劳成疾,患上语言迟钝的病症,于是向乾隆请求解任,乾隆不许,让其在任调理。不久李世杰的长子李华国卒于任上,李世杰的夫人慧贤皇贵妃刚去世,乾隆两次下诏慰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巴勒布夷人侵占藏卫,李世杰时任四川总督,收到乾隆调驻防绿营及明正、巴塘县等地土司的命令,李世杰奏明已下令提督成德率驻防绿营三千人先行的情况,乾隆欲收回命令,李世杰奏报,既调复停恐怕让人生疑,因此还是调用土司等人。乾隆欣喜,手谕李世杰不拘泥遵旨,赐御用大小荷包嘉奖。后李世杰又奏发一万三千三百石米运往西藏自治区供军队补给,乾隆褒奖其尽心。
李世杰回到打箭炉,两脚因受寒湿不能走路,再次请求解任,乾隆命御前侍卫庆成带太医前去诊治,并赐人参一斤,许其缓行进京。
辞仕还乡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李世杰入京觐见,乾隆授其兵部尚书,赐故宫乘肩舆。后因句容市吏侵蚀钱粮漕米被乾隆责备李世杰在两江上任监察不力,命其以原品休致回籍。李世杰体恤贵州省学子,向乾隆进言,贵州地处边陲,离京数千里,读书人少,举子进京,程资匮乏,恳求乾隆赐恤。乾隆下旨沿途府州县,凡贵州举子进京应试,以火牌资送。
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李世杰在黔西市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九岁。乾隆赐李世杰谥号“恭勤”,追封李世杰曾祖父、祖父、父亲荣禄大夫,赐曾祖母、祖母、母亲、夫人慧贤皇贵妃皆一品夫人。次年,贵州巡抚冯光熊奏请,李世杰入祀贤良祠
为政举措
重视教育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李世杰任湖南巡抚时,在沧浪乡老监生高治清编著刻印的一部 《沧浪乡志》中查出书中大量“悖逆”字句。李世杰下令拘捕一干人员并上奏,遭到乾隆斥责。乾隆认为李世杰所奏内容如“幕天席地”是刘伶《酒德颂》中成语,“玉盏长明”是指佛灯而言,都是自古相沿之语。此事总归李世杰文理不通,以致办理拘泥失当。李世杰致仕后学,每到一地上任都要重视教育兴办书院,在安徽创办“中江书院”,镇江市创办“宝晋学院”。
建设家乡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李世杰回黔西市为母服丧,在乡三年,李世杰先后创文峰书院,捐田五十余亩作学田,修建净莲寺,立东山石屏,葺王阳明祠,重修魁阁,完缮文峰塔结顶工程。李世杰在解任之际为贵州省学子请命,贵州地处边陲,离京数千里,读书人进京程资匮乏。乾隆下旨凡贵州举子进京应试,沿途府州县以火牌资送。
人物作品
李世杰作品有《南征草》《 世杰奏议》《家山纪事诗》《新建东山石屏记》 《重修魁阁记》等,大部分已佚。
历史评价
清朝爱新觉罗·弘历评价:重清白爱民之选,苟勤俭以奉,克矢志于冰霜。
清朝两江章佳·尹继善评价:李世杰是今之仇览朱邑(汉代有政绩的官员)。
清代巡抚庄有恭对布政使许松评价李世杰:观李世杰器局,他日名声不在你我之下。
民国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评价:李世杰仕而后学,乾隆调他办事都能完成,虽说他不通文理,但他的才能屡次被褒奖,对他礼遇优厚。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黔中三奇男
黔西市的李世杰,由巡检官至兵部尚书,广顺刘清,由拔贡官至总兵;松桃苗族自治县杨芳,由吏员到爵位通侯,他们都是天赋奇才,兼资文武,都不是科举出身,时称“黔中三奇男”。
以身作则
李世杰到四川省总督,规定凡府州县官无事不得来成都市,来办公也不能超过数日。李世杰对官员衣食住行皆有相应限制,李世杰本人更是以身作则,食不重味,身无侍妾,经常去买未成熟的豆腐杂生菜煮的豆花吃,时人送“李豆花”美称。李世杰任四川总督多年从不请客,新授八旗驻防将军是一品武官来川上任,李世杰破例派手下送去一只蒸豚,一只烧羊。
巧接圣驾
李世杰早年在江苏省当巡检的时候,正遇上乾隆南巡。这天刚下过雨路滑,李世杰专管由岸上船的跳板,爱新觉罗·弘历登舟时不小心失足,李世杰赶紧扶住乾隆。督抚惊恐要绑李世杰请罪,乾隆道,职位卑下的人员中有如此忠心之人难得,于是擢升李世杰为知州。到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李世杰已任镇江市知府。某天,李世杰接到乾隆皇帝要来镇江江天寺礼佛的消息,让他即可办理接驾事宜。光说搭建接驾棚用的黄色丝绸就要白银数万,李世杰为没钱而犯愁,后来他想到利用镇江的物产做文章。李世杰命手下率民夫伐松、柏、银杏、紫薇、桂花等木,在官道上搭建凉棚到京口扬子江边。还把新修的孔子庙打扫干净用作驻之需,又让人备下镇江名点小吃供皇帝食用。等爱新觉罗·弘历来到镇江后,对接驾的凉棚很是喜欢,对所敬的膳食更是赞不绝口。
放粮出川
李世杰任四川总督时,湖广受灾,粮食短缺。李世杰收到湖广总督的求援,希望能以较低价格售给湖广粮食三十万石。于是李世杰立即上报朝廷并下令给沿江各州县开仓卖粮。一个月后,李世杰却接到湖广总督的来信,信上说湖广粮商没有从四川省买回一担粮食。李世杰疑惑并决定微服私访。经调查得知,是官府与豪绅勾结,以低价强购百姓粮食,再向湖广粮商要高价,因此湖广粮商买不起。李世杰立刻限期沿江各州县筹集三十万石粮,违期者严惩,很快各州县就把粮食备齐运到江岸。
妙计惩贪官
乾隆身边有个内侍名叫黄炎,其人奸诈弄权,但深得乾隆宠幸。黄炎经常依势敛财,残害忠良,因此也就遭到李世杰的斥责。黄炎对李世杰怀恨在心,总想伺机报复。适时李世杰向乾隆请求告老还乡,乾隆恩准后,李世杰就开始搬家。黄炎早派人在李府门前监视,看见运走四十多个箱子,就怀疑里面装的是金银珠宝。黄炎知道后赶紧上报乾隆,乾隆将信将疑,派黄炎去追回箱子验证。黄炎把李世杰带到朝堂之上,爱新觉罗·弘历问李世杰箱子里装的何物,李世杰奏道,箱内装的都是私物,本不该随随便开箱查验。事情是因黄内侍而起,假如箱内是金银珠宝甘愿受罚,如果不是请将黄内侍革职查办。乾隆应允后,命人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的都是残砖断瓦。乾隆不解,李世杰解释道,实属无奈之举,自己为官一生,没有装点门面的东西,怕有人议论当今皇上待下属刻薄,学子不再求取功名为皇上效力。乾隆听后很是动容,赏给李世杰许多银两,随后又下诏革职严办黄炎,抄没家产充公。
墓葬与纪念
李世杰墓院
李世杰墓位于黔西市城南15公里的平坝镇扯泥坝村,占地2237平方米。建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扩建。墓陵四周是石围墙,内有五级平台。李世杰夫人高氏较李世杰先卒,李世杰死后,夫妇合棺葬在第五层天台,立有墓碑一座。碑高2.5米,宽1.2米。基碑为石雕厦顶,正脊两边饰鸱吻,碑身上刻正楷碑文:“乾隆六十年闺二月吉旦。皇清授荣禄大夫、兵部尚书显考恭勤公、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显妣高夫人之墓。男华封等敬立。”第一台有华表一对,顶端刻有石狮一尊;第二台有石马、石虎各一对,左侧立有乾隆皇帝的“御祭碑”;第三台有石人、岩羊各一对;第四台有石狮一对。1981年,黔西市将李世杰墓院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李世杰墓院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尚书牌坊
乾隆御赐兵部尚书李世杰牌坊,乾降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于绣球山下古驿道上动工,乾降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告成。全坊设计四柱三门九级,总高9.06米、宽7.50米。坊柱上有石鼓、石狮、楹联浮雕,在门上各级有寿字、双龙戏珠、八仙庆寿、双龙滚水、麟凤龟龙等浮雕。其中第七层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四川省两江总督巡抚事,兼署成都将军四川提督军门等务李世杰”。1979年夏天牌坊被暴风折断的大树撞倒,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移至天津水西公园并复修。在公园内塑有一座李世杰像。为纪念李世杰,其出生地改为“礼贤乡”,并建有一条名为“恭勤路”的街区。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初入仕途
屡立勋功
谏言被拒
恩赐有加
辞仕还乡
为政举措
重视教育
建设家乡
人物作品
历史评价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黔中三奇男
以身作则
巧接圣驾
放粮出川
妙计惩贪官
墓葬与纪念
李世杰墓院
尚书牌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