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石(Gobi stone),顾名思义产于中国西部沙漠戈壁的岩石,也称风凌石、风砺石、沙漠漆、大漠石等。戈壁石主要产地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之中,以内蒙阿拉善地区为最好,但硅化木以外蒙古为最。
戈壁石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硅,含有 Fe 、 Al 、 Ti 、 Mn 、 V 等元素,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
莫氏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535至1.539,质纯时无色,但通常会因含有微量或少量的其他矿物质而显示五彩纷呈的颜色,如红色、蜡黄、泥绿等。戈壁石按质地可分为
玛瑙石类、
碧玉石类、
玉髓石类、
千层石类、蜡石类、
集骨石类、木化石类等。由于长期受戈壁的风沙侵蚀,戈壁石形成了外形变化丰富的飞禽走兽、人物景观,应有尽有。
矿物组成
戈壁石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硅,含有Fe、Al、Ti、Mn、V等微量元素。戈壁石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535至1.539,通常会因含有微量或少量的其它矿物质,而导致五彩纷呈的颜色。
值得注意的是,
内蒙古自治区戈壁石往往覆着一层沙漠漆,新疆戈壁石却没有,这是因为
阿拉善盟地区的矿物成分与新疆有所差别,这也是两种戈壁石之间的最大差别。
物理特性
戈壁石质地可以分为
玛瑙、
石英、
碧玉、
蛋白石、长英质、
水晶质、
花岗石质等不同的类型,
莫氏硬度一般在7度左右,石皮润朗、光滑细腻、大小不一,多为小型石。颜色丰富多彩,缤纷亮丽,润而不艳,有乳白、粉红、黑色、褐色等。
戈壁石存在于西北大沙漠之中,受干旱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期受到风沙的侵蚀,形成了多种生动奇特的姿态。有的棱角突出、凹凸起伏,有的似人似物,形象逼真。
收藏名石展示图
形成原因
2亿年前,地壳运动频繁,火山不断喷发。当火山喷发形成规模浩大的火山岩浆到达地表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骤然降低,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迅速向空中逸散。岩浆冷凝成岩石后,便在火山洞或岩石中留下许多大小不等、奇形怪状的气孔和空洞。火山活动的后期,饱含二氧化矽胶体的热液从深部挤上来,无孔不入,一旦钻入洞中或岩石的气孔之中,便冷凝成玛瑙、碧玉、蛋白石、石英等个体,多为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
那些散落于地表的岩石,由于
戈壁滩的昼夜温差极大,夏日白昼地表温度达60度,而入夜后却又降至10-15度,长期处于热胀冷缩的恶劣环境中,加之长年遭受强烈日照、
风蚀和雨淋,久而久之,石体逐渐分解、崩裂成为各种形状的小石块。后来这些与母体分解裂变的石头,又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风沙搬运、磨砺、阳光的照射、雨水的冲刷、风沙的侵蚀和抛光,以及地下水不断的上升、蒸发,加之石体毛细管作用,最终形成了品种丰富、形态奇特、色彩绚烂的戈壁石。
戈壁地区裸露的石子经风沙长期研磨,成流线型或鱼脊棱状者,称为"
三棱石",通常个体较小,玲珑晶莹;其个体较大的岩石残留于戈壁,以造型为基础,又经风沙研磨、雕凿改造者,称为"
风凌石"。风棱石属于造型石,风砺石多属于景观石。
主要产地
戈壁石主要产地在
腾格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之中,以内蒙阿拉善地区为最好,但硅化木以外蒙古为最。
历史
1983年,时任阴山矿业公司老总的张靖在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戈壁探矿时,意外发现一处
玛瑙湖,滩上都是一片闪闪发光的石头。张靖将这些玛瑙运到北京,准备跟北京玉器厂合作。在旅馆住下时,北京玉器厂宣传画册中一个获奖作品《
雏鸡》触发了他的兴趣,真在捡到的
玛瑙蛋里找到了一个
小鸡。张靖将玛瑙皮壳打破,露出
雏鸡的头,小鸡一双乌黑的眼睛和细嫩的红嘴栩栩如生。
1995年,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
吴国忠、杨富旭、李劲松等人为奇石《雏鸡》做了鉴定,估价1.3亿元。自此,
戈壁石成为收藏家追捧的新石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类收藏有相当数量的赝品充斥市场,收藏有价值并可传世的物品成为收藏界首选话题。收藏奇石自古以来都以自然天成的奇石为本,但90年代以来,质地较软的奇石,也被人打磨,做假和仿造或用
硫酸泡。自然天成的大漠戈壁石,以其质地坚硬,表面有各种颜色的包浆而无法做假,因此成为爱石者的宠儿。
文化价值
2005年8月,"
阿拉善盟首届奇石文化旅游节"成功举行,极大地提高了
阿拉善戈壁石的市场影响力,向海内外的众多奇石爱好者、收藏者充分展示了阿拉善戈壁石的魅力。由于展览会面向大众开放,使得本地民众更进一步了解了
阿拉善奇石,真正让奇石文化深入大众家庭。
收藏价值
戈壁石,质地坚硬,表面有各种颜色的包浆无法做假,因此它成为爱石者的宠儿,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2023年7月19日,在乌拉特后旗举行的中蒙戈壁石国际旅游文化博览会上,产自乌拉特后旗玛瑙湖的戈壁石“国色天香”,以125万元的价格成交。
科研价值
很多奇石的整体或局部特征或多或少地反映其地质学成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