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
殷商至春秋时期建立的诸侯国
江国(商朝至春秋时期),又称鸿国、邛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位于河南省一带。江国的国名来源于古读“gāng”音,以鸿鸟作为其图腾。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历史文献记载,江国的国君为伯益之三子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曾侍奉夏帝启担任大理白族自治州(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江元仲受封于江邑,建立了江国。 江国在春秋中期的35年间,采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后依附于楚国和齐、宋等国,以图复兴。然而,由于江国位于楚、齐、宋等国之间,常受淮河水患侵扰,始终未能发展起来。公元前624年,楚国出兵伐江,东晋为江国解围;次年,楚国再次出兵,江国因势孤力弱,终被楚国灭。 江国在被楚国灭后,一部分江人被楚国强迁至楚国内地江亭,成为楚的臣民;另一部分江人北逃入南陈,成为陈国的臣民。后来,江国以国名为氏,成为江姓的主要起源地。
简介
江国始祖江元仲为伯益之子,伯益佐禹治水有功,伯益的后代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
江国周朝首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河北岸。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证据是,这里发现了江国故城。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为东周至汉代时期修建。
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春秋时期,公元前623年,江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参考文献:《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姓、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世本》也说:“江、黄皆赢姓国。”
历史发展
江国建国初期,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人民渔、猎、耕、织,安居乐业。后期东周势微,大国崛起,战事频仍,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河侵扰,春秋时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江国成为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再没能强盛起来。
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楚国国君楚穆王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江国所属人口,隶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江国故城约有900平方公里,距淮河1公里,城池约有2.4平方公里,是一片险拔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当地人叫它“烽火台”。西北角有座2000平方米的圆椎形土堆,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古称“江亭”。
史料记载
据《世本》、《史记·秦本纪》等记述,江为嬴姓国。何光岳先生曰:江为“东夷族与夷的一支。江,又作、鸿、邛、邛,音鸿。卜辞有“鸿”的国名,系以鸿鸟为图腾,以后发展成为国号”。周代江则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至汉代。徐少华先生认为,江人周初以前应在东方,周公东征伐淮夷,践奄后才南迁。周穆王时及其以后,溯淮河两岸西侵,渐入中原地区。西周晚期,召公平淮夷,江、黄等嬴姓诸族归附于周,各自所居即成为周朝承认的封土。江为小国,春秋早期先依附于楚,楚成王曾嫁妹于江。待齐国称霸时,江又改依于强齐。《春秋》许僖公二年(前658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左传》曰:“服江、黄也”,杜预注:“江、黄,楚与国也,始来服齐,故为合诸侯”。不久,江又参加了北方诸侯谋楚的阳谷县召陵之会。和黄国一样,江国因惧楚,未敢贸然参与直接伐楚的行动。即便如此,也已得罪了决意北上东进的楚国。前624年,“楚师围江”。后因东晋出兵救江,楚师暂时撤走。第二年秋天,楚穆王再次出兵,一举灭掉江国。   《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江的亡国,大大刺痛了同姓秦国秦穆公为之服哀。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杜预《注》:“降服,素服也、}意思是秦伯公穿朴素的衣服,表示悲哀谦卑,和现在的降半旗意义是一样的。出次、不举、过数。大夫谏,(秦伯)公曰:“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意思是虽然江国也为嬴姓,但不能相救,实为惭愧,大丢面子。)吾自惧也。
故城遗址
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古代江国位于正阳县境内,领土疆域在淮河一带,其都城遗址在而今的大林镇涂店村,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2公里。在古城遗址内,曾出土有商、周时代生活用陶器残片。公元前623年,楚国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外逃,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姓。在最近几年的寻根认祖活动中,国内外的一些江姓族人纷至沓来,其中新家坡的“南洋江氏总会”一直与我县的“江氏宗亲会”保持联系,并捐资在大林乡修建了沿淮小学和江氏祠堂。
遗址内西北有一高台,高8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为古江亭遗址。江亭在西汉时犹存。《后汉书·刘表、袁术、吕布列传第十五》载:术,不得过,复走还,六月,至江亭。《后汉书·郡国二》载:汝南郡,高帝置;安阳市、候国,有江亭,故国,蠃。《水经注》:淮河又东经安阳县故城南,江国也,今其地有江亭,春秋陈文公四年,楚灭江。
江国故城曾经有口皆碑的二柏土地遍、三步两架桥、七步两座山、十二莲塘月儿弯、凤凰台、江祠、江亭、卧牛堆、观音寺等遗迹,如今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当年的古江国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姓氏渊源
江姓出自嬴姓,为帝玄孙伯益之后。上古时代,颛顼帝有孙女名女修,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并产下一子名大业,大业子名伯益,因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下传几十代,经夏、商,到西周时有裔孙名元仲。元仲受封于江,并建立了江国(今河南正阳县涂店附近)。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江姓,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正阳为江姓的发源地。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伏羲氏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姓氏产生最为频繁的时代,当推周朝春秋时期。姓氏多以国名、封邑、谥号、官职、居住地或皇帝赐姓产生。江姓是以国名为姓氏。明末,由于自然灾害、战乱频繁,江国故地少有江氏后裔。清代,江梅、江榜二兄弟由湖北麻城返回,居住在江国都城遗址附近,今涂店以西3公里淮河湾岸边,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现名江湾),江氏兄弟以淮河摆渡,捕鱼为生,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不久江氏家族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成为当地望族,之后有三个支系迁往他乡。一支定居在今罗山县子路乡江老坟山;一支定居在正阳县兰青乡江店;一支定居江湾西北3.5公里远的大、小江庄。现今,居住在江湾的江氏有100余人,江店有700余人,大、小江庄有200余人,加之散住县境各地者,总计正阳县江姓人共近3000人。
姓氏迁徙
江国灭亡后,江人被楚国强迁于楚国内地的江亭,今江陵县南的江北,成为楚的臣民。在战国时江人后裔江乙出任郢大夫,郢,为春秋后期楚平王所建的首都,即在今湖北江陵。这支成为楚人的江姓后来向南方移民,繁衍发展,最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形成了江姓人里的一个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南陈,今河南准阳地区,后由淮阳区为中心向四方散迁,其中一支向东北方迁移到山东省秦汉,江人主要活动于河南省、山东、湖北地区,后来向西、北、南发展,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迹。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纷飞,政权频繁更迭,中原地区百姓大批向东南方迁移,江姓也随这股南移之风向江东移民,定居于会稽郡,即今浙江省绍兴市。这一时期是江姓历史上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最终发展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唐宋之际,随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进入了赣、浙、闽广大地区,明朝时进入台湾。
分布与图谱
当代江姓的人口已330余万,为全国第79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江姓人口由40万增到330多万,增长了9倍多,江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江西省、安徽四省区,大约占江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省、台湾、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这六省又集中了33%。广西为当代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江姓,以北淫缝懿分布局面。在近600年期间,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国东南部向华中地区华北地区有一定的回迁,但向西南和南部地区的移动十分强劲。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江姓是两广地区为较常见的。在桂粤、赣闽台、皖浙南部、湖南南段、湖北东端、贵州省南部、云南省东部,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7%以上,在中心地区的比例可高达2.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2.3%,居住了大约55.3%的江姓人群。在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安徽中部、上海市湖南省大部、湖北南部、四川省东南、重庆市大部、云南中部、贵州北部,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8%一o.57%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7.4%,居住了大约25%的江姓人群。2012年江氏人口统计:3563395.94 人,每1000人中大约有江姓人口: 3.56 人。
相关信息
历代君主
1、先世、先公世系
2、国君世系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发展
史料记载
故城遗址
姓氏渊源
姓氏迁徙
分布与图谱
历代君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