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辰
朱锡辰
朱惜辰(1924年4月17日—1959年),原名锡辰,南通人。古琴演奏家,梅庵琴派第三代传人。
人物生平
朱锡辰,1924年4月17日生于南通县。其父亲朱永清经商为业。家中尚有一兄一妹,与他各差四岁。就读南通中学初中部期间,受到同学邵更世(字元复,即邵大苏之子)影响对古琴产生兴趣。后来向邵元复请教而开始学琴。
1942年7月毕业后,他觉得原名“锡辰”无任何意义,便改名为“惜辰”,取“爱惜光阴”之意。同年,从陈心园学琴,经过一年多便能掌握梅庵派的十首大小琴曲。
1943年秋天,朱锡辰至南京市就读台湾中央大学文史系。他非常仰慕当时任教于中央大学的作家纪庸,且向往其生活。隔年,眼见日本失势,南京岌岌可危,他心想也许能靠着自学有所成就,便在3月辍学回家读书和弹琴。
1947年2月,其兄朱锡辰派他去上海市担任记账工作。同年底,徐立孙迁居上海,朱锡辰便在陈心园的介绍下从其学琴,琴艺因而大精。另外,朱锡辰也和当时上海的琴家卫仲乐查阜西张子谦等多位前辈交流,获得指点。
由于内战不断,1949年初,朱锡辰家结束在上海的业务,他也因此回到南通市
1950年起,朱锡辰几经辗转,先后到如东县岔河小学、苴镇德耀小学、如东县初中、如东县马塘初中等校任教。尽管如此,他仍常在假日回到南通,与徐立孙、陈心园刘嵩樵刘赤城之父)等人相聚。
朱锡辰为人内向,由于政治运动不断,他感到极大的压力,因此总是闭门弹琴,鲜少表露内心的想法。1957年夏,整风、“反右”开始,朱惜辰虽没被划为“右派”,但由于他沉默寡言,不注重与同事间的交流思想,成为学校领导与同事批判的对象。1959年一天晚上,自沉于学校旁边的池子中。当时在天津市中央音乐学院发文聘请朱惜辰前往任教,调令已抵达学校,却来不及送到他手上。
朱锡辰藏有一床元代朱致远制的仲尼式古琴“一天秋”。此琴购自郑怀农,曾为枯木禅师释空尘所有。后经刘嵩樵之手,归刘赤城所有。
人物评价
朱锡辰的琴技法娴熟、得心应手,气韵生动,如行云流水,对琴曲的把握有大家之风。他的代表作《搔首问天》得到了徐立孙的高度评价,徐立孙曾表示朱惜辰已经得到了他的真传,是梅庵派的理想传人。
主要作品
朱锡辰只留下《风雷引》《搔首问天》《秋江夜泊》《挟仙游》四曲的录音,收录于《梅庵琴韵》专辑(中国香港:雨果,与徐立孙、陈心园合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