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季翁·雅可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
罗季翁·雅可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
罗季恩·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1898年11月23日-1967年3月31日),苏联国务活动家,军事家,统帅。1944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主要参与指挥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解放满洲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担任苏联国防部长。
人物简介
罗季恩·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1898年11月23日-1967年3月31日)(RodionYakovlevichMalinovsky)(РодионЯковлевичМалиновский),苏联国务活动家,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人民英雄,两次苏联英雄,苏联国防部长。
主要事迹
马利诺夫斯基出生在敖德萨,犹太后裔。但他的父亲抛弃了家庭,而马利诺夫斯基也被正式登记为“私户”。他的母亲为谋生,离开了农村,在乌克兰的一个城市定居,并再婚,她的新丈夫是一个贫困的乌克兰农民,而且拒绝认马利诺夫斯基做儿子,并把他赶出门,那时他只有13岁。这个无家可归的男孩在一个农社找到了工作。最后,马利诺夫斯基在敖德萨的姑姑家住下,并在一个小商店当跑腿谋生,也算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
在1914年7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当时只有15岁的马利诺夫斯基偷偷躲藏在驶往德国前线的军用列车上,还是被人发现。不过,指挥官很支持他参军,并派他在前线战壕机关枪队服役。在1915年10月,马利诺夫斯基英勇地击退德国的一次进攻,他受到了凭身第一次军事嘉奖——四级乔治十字勋章作为奖励,并晋升为下士.。但不久之后,他被炸弹炸成重伤,在医院中度过好几个月。在1916年,马利诺夫斯基加入了俄罗斯组成的一个远征军团,被派遣到法国的西线作战。在激烈争夺法国布里昂附近的一个要塞时晋升为军士。在战斗中因为他的左手臂受了重伤,而受到了法国政府的嘉奖。俄国在爆发了十月革命之后,法国政府解散了俄国远征军,但还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比较好的待遇。马利诺夫斯基在苏联退出战争之后,被法国政府授予战争十字勋章,并晋升为高级士官
1919年,他返回苏联后参加了工农红军,并在西伯利亚地区讨伐白匪的内战中表现优异。在内战结束后,他仍留在军队中,并接受军校培训,成为一位年轻的军官,晋升为步枪营营长。在1926年,他成为了一名苏联共产党党员,党员资格是将来在部队晋升的主要条件之一。
1927年,马利诺夫斯基被送到将军的摇篮——伏龙芝军事学院中进修,并在1930年毕业。而在接下来的七年中他晋升为第三骑兵军参谋长,在那里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是他的上司。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马利诺夫斯基志愿参加了共和军,与有由佛郎哥将军领导的、和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支持的右派势力战斗。他参与策划和指挥过几个主要的任务。1938年,他回到莫斯科,被授予苏联最高勋章列宁与红旗勋章以表彰他在西班牙的表现,并被任命为伏龙芝军事学院资深讲师。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在德国坦克集群疯狂的推进下,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几个月内就失去了几十万士兵的生命,马利诺夫斯基是当时苏联唯一几个有能力的指挥官。他在普鲁特河沿岸将自己的步兵师分成三部分应对德国的闪击战。按照以前,红军的将领们习惯在后方指挥部队,马利诺夫斯基却与他的士兵一道作战,并不停地鼓励他们。尽管如此,他也无法阻止不管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士兵质量上更高一酬的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虽然马利诺夫斯基成功挫败了敌人企图包围他的进攻,但是还是不得不撤退至黑海沿岸。德国成功地在尼克拉伊夫包围了马利诺夫斯基的部队,但他还是成功突围,并退守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同年8月,他升任受到重创的苏联第六军的参谋总长,并很快成为司令。上任后,他成功阻击了突击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因而晋升为中将。红军撤退到顿捏茨克后,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第6和第12集团军联合作战,将德国部队赶出该地区。1941年12月,马利诺夫斯基被指派到苏联南部方面军,方面军是由三个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野战部队和两个师大小的骑兵团组成。他们缺乏人手和装备,但是马利诺夫斯基的任务是阻止德军前进。
1942年1月18日,马利诺夫斯基调往西南方面军,在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战役初期红军猛烈的攻势使德军撤退了100多公里。但铁木辛哥高估了红军的进攻能力,继而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战役之前,约瑟夫·斯大林不顾他的高级军事顾问的反对,依然支持注定要失败的哈尔科夫进攻,因为失败,他开始怀疑这次失败是马利诺夫斯基故意的,并且怀疑马利诺夫斯基一战在法国服役时就已经与外国利益集团保持联系。在1942年7月,南部战线依然没有脱离危险,但马利诺夫斯基被调往位于北高加索战线的顿河方面军中,该方面军交由马利诺夫斯基指挥。斯大林命令马利诺夫斯基一定要阻止德军罗斯托夫和至关重要的高加索油田的进攻,对面对德军比自己几乎多出十倍的兵力和好出太多的武器装备,马利诺夫斯基布置的防线很快便被突破。结果,苏联最高统帅部于9月解散了顿河方面军。
1942年,红军与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展开激烈战斗,斯大林任命马利诺夫斯基指挥仓促成立的第66军,并驻扎在斯大林格勒东北部。在同一时间,约瑟夫·斯大林任命尼基塔·赫鲁晓夫担任第66军政委。斯大林吩咐赫鲁晓夫说,“给我‘看好’马利诺夫斯基。”
第66军队并没有作战经验,不过这是马利诺夫斯基首次在战争中指挥一支几近满编的部队。在1942年9月、10月,他曾发动攻势,并向前推进。但他不觉得从斯大林格勒北部包围德军是明智的选择,并且他减缓部队前进的速度,因为他决定向城市进攻。一个月后,苏联统帅部任命马利诺夫斯基为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员。在1942年12月,他又被送回到斯大林格勒。就在这里,苏联红军取得整个苏德战争中最伟大的胜利。在11月22日,红军将德国第六集团军成功合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德国南方集团军司令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在小镇柯特尼柯夫集结起装甲集群,准备在斯大林格勒以东150公里的地方发起进攻,极力为第六集团军做最后的突围。
马利诺夫斯基则率领强大的苏联第二近卫集团军进行顽强反击。在险恶的战斗中,他率领部队以奇迹般的速度,抢在德军之前赶到德军前面的最后一条水障碍,成功的阻止了顿河集团军群的进攻,并在一天后转入反攻。这是德国自开战以来装甲部队第一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损失。马利诺夫斯基的这场胜利等于是对着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个大口袋里的25万德国士兵和数万其它轴心国士兵敲响了丧钟。约瑟夫·斯大林为此晋升马利诺夫斯基为上将军衔,并授予他苏维埃指挥官最高荣誉——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在1943年2月,马利诺夫斯基重新回到南方方面军,而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他将埃里希·冯·曼施坦因罗斯托夫赶了出去,为中国工农红军打开了通往乌克兰地区的大门。在1943年3月,斯大林晋升他为陆军大将,并且让他指挥西南方面军,他的任务就是将德军赶出工业重镇顿巴斯。在10月中旬,马利诺夫斯基在扎波里扎扬组织了一次突击,并在该城俘虏大批德军,被打击得四分五裂的德军向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地区溃退。
10月20日,西南方面军更名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从1943年12月至1944年4月,经过多次大规模战役,马利诺夫斯基成功消灭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并解放了包括切松,尼古拉耶夫和他的故乡敖德萨在内的乌克兰南部地区。在那时,因为赫鲁晓夫的意见,约瑟夫·斯大林更加确信马利诺夫斯基的确对苏联,特别是对自己是忠诚的。
在1944年5月,马利诺夫斯基调到乌克兰的第二方面军,他将最后盘踞在苏联领土上的德军全部消灭,并且同费奥多尔·托尔布欣一起朝巴尔干半岛推进。在1944年8月下旬及9月时,在雅西-基希讷乌市,马利诺夫斯基发动了一场非常成功的苏联版闪击战。他与托尔布欣协同进攻,一共消灭了50多万的德军,以及40多万的罗马尼亚部队,并支持罗马尼亚人民推翻亲德独裁者卡罗尔安东内斯库二世以及他的政权,并使罗马尼亚退出了轴心阵营,加入了盟国阵营。约瑟夫·斯大林将马利诺夫斯基召回莫斯科,并于1944年9月10日,授予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苏联军衔。
马利诺夫斯基继续保持着攻势,他穿越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进入特兰西地区(即匈牙利统治的北特兰西)。并于1944年10月20日,成功指挥德布勒森战役,并解放该地区。经过数个月的大规模战斗,他的部队感到精疲力尽,急需补充和休息,但斯大林命令马利诺夫斯基马上攻取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以便先西方盟军一步打开通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大门。在费奥多尔·托尔布欣的支援下,马利诺夫斯基向布达佩斯进发。而阿道夫·希特勒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死守布达佩斯。德国和匈牙利轴心势力要把布达佩斯变成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调动他的装甲部队(其中有六个精锐的党卫军装甲师和五个国防军装甲师),这样一来,大大削弱了德军波兰和普鲁士,以及西线盟军在莱茵河一线的实力。经过马利诺夫斯基的精心策划与指挥,并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45年2月13日攻克并解放了布达佩斯。在解放布达佩斯之后,马利诺夫斯基继续西进,解放了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并在1945年4月13日解放维也纳
这一连串的胜利,使苏维埃在欧洲多瑙河建立了足够大的影响力。作为回报,约瑟夫·斯大林授予马利诺夫斯基苏联最高级别军事奖章——胜利勋章。之后,马利诺夫斯基在解放了捷克布尔诺后停止前进,并与美国军队会师于此。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之后,马利诺夫斯基被调遣到苏联远东,他被安排指挥贝加尔湖战线。1945年8月,他指挥了苏联在二战时期最后一次进攻——解放满洲战役。这次他将面对的是素质一流,堪称是日本王牌的关东军,不过使日本关东军感到悲哀的是,他们的对手是马利诺夫斯基,他只用了10天时间就粉碎了日军所有的抵抗。进攻中,红军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机械化闪电战和经典的双包夹战术,这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演绎最成功的战术之一。马利诺夫斯基解放满洲后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崇苏情结,因为人们看到现在的苏联红军再也不是40多年前那个在这里惨败的俄国军队了。马利诺夫斯基也被授予苏联无上的荣誉——苏联英雄称号。
在战后的十年里,马利诺夫斯基直接参与苏联远东以及苏联的各种重大军事战略决策。最初他在外贝加尔-阿穆尔军区任总司令(1945-1947),美苏冷战开始后,他被任命为苏联远东最高统帅,下辖3个军区(1947-1953)。在朝鲜战争期间,他负责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训练和补给供应(1950-1953年)。
马利诺夫斯基是苏联不可多得的将才。约瑟夫·斯大林任命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6年),苏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52年)。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莫斯科虽然解散了远东最高司令部。但马利诺夫斯基仍然控制着苏联在远东的军事力量。
953年,斯大林于去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并在“去斯大林化”进程中巩固他的权力。在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任命马利诺夫斯基为苏联国防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从而代替前总司令朱可夫元帅来统帅苏联红军(1956年)。并任命他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此举确立了马利诺夫斯基在苏共中崇高的地位。1957年10月,因为赫鲁晓夫害怕格奥尔基·朱可夫的政治野心,任命马利诺夫斯基来替代朱可夫来担任国防部长一职,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他去世,并得到外界普遍好评。
虽然马利诺夫斯基私下与赫鲁晓夫的关系相当好,但关于军事的事务,他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年,赫鲁晓夫与他的智囊深信,主导未来战争胜利走向的将是核导弹的攻击。他们主张将军事预算中的大部分用来发展和研究导弹力量,而且应该大幅度裁减常规部队。马利诺夫斯基也支持发展战略核导弹的研究,但他认为核导弹应该作为避免战争的威慑武器,而不是作为战争中主要的进攻武器。他提出的观点在全军上下都得到广泛的支持与认可。他认为,虽然现代战争的性质变了,但战争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仍然将会是立着于高科技的军事技术和征服并且控制敌人领土的能力。当时,苏联的军事政策,是马利诺夫斯基和赫鲁晓夫观念之间一种折中式的发展趋向。马利诺夫斯基打造出了一支有史以来最强大最成熟的苏联红军,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军队相抗衡的苏联红军。
1962年,赫鲁晓夫一手挑起使世界面临核恐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使马利诺夫斯基与赫鲁晓夫之间的关系僵化。危机过后,马利诺夫斯基公开在全军刊物上发表文章,抨击当时苏联在军事方面的战略方针,并得到普遍响应,军队的不满是赫鲁晓夫下台的导火索。1964年10月11日,苏共中央一致决定撤销赫鲁晓夫党内所有职务。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他接受了马利诺夫斯基提出的以自治的和专业的军事化为建设目标,以及均衡发展武装部队的管理理念。
1967年3月31日,马利诺夫斯基结束了伟大的一生,在莫斯科去世。他在去世后被授予国葬,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苏联政府为纪念他将装甲兵学院和一近卫坦克师用他的名字命名。1991年,苏联解体。但在俄罗斯,马利诺夫斯基仍然被视为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主要荣誉
两次苏联英雄称号
两枚金星勋章
三枚红旗勋章
两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一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
主要著作
《警惕地保卫和平》
《胜利伟大的意义》
《俄国士兵》
晋升年表
1941.3-1941.8任步兵第48军军长;
1941.8-1941.12任第6集团军司令;
1941.12-1942.7任南方面军司令;
1942.8-1942.10任第66集团军司令;
1942.10-1942.11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
1942.11-1943.2任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
1943.2-1943.3任南方面军司令;
1943.3-1943.10任西南方面军司令;
1943.10-1944.5任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司令;
1944.5-1945.6任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司令;
1945.7-1945.10任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
1945-1947任外贝加尔-阿穆尔军区司令;
1947-1953任远东部队总司令;
1953-1956任远东军区司令;
1956.3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
1957.10-1967.3任国防部部长。
军衔晋升年表
1940.06.04,少将
1941.11.09,中将
1943.02.12,上将
1943.04.28,大将
1944.09.10,元帅
参考资料
苏联元帅.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11-2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事迹
主要荣誉
晋升年表
军衔晋升年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