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摩尔多瓦的首都
基希讷乌(罗马尼亚语:Chișinău,英语:基希讷乌市),前称基希涅夫(英语:Kishinev,俄语:Кишинёв),是摩尔多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北邻斯特勒舍尼、克里乌莱尼,东接杜贝萨里、阿尼尼诺伊,南部、西部与伊洛韦尼接壤。总面积57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40.1平方千米,下辖5个行政区。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67.2万,主要族群为罗马尼亚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大部分居民信仰东正教。
基希讷乌地处德涅斯特河支流巴克河上游,周围地势相对平坦,全境可分为两个地貌区域,西南部的科德鲁山区和东北部的平原地区。基希讷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境内河流属于德涅斯特河流域,主要河流为巴克河和伊斯诺瓦特河。基希讷乌历史悠久,距今约有500年历史,1436年始建。原属比萨拉比亚修道院镇,被斯特凡大公大公统治,后并入奥斯曼帝国,1812年又并入俄罗斯帝国。20世纪初修筑铁路后,基希讷乌与西欧、黑海港口及俄罗斯中部各州联系加强,1918年起,归属罗马尼亚。1940年,基希讷乌随比萨拉比亚并入前苏联,成为苏联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首都。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摩尔多瓦首都。
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的主要工业与服务业中心。服务业是基希讷乌的主导产业,以批发零售和信息技术行业为主。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和产品包括冬春谷物(小麦、大麦、玉米)、向日葵、甜菜、马铃薯、葡萄酒、烟草等。第二产业则以食品工业、饮料工业、服装制造、纺织业为主。2021年基希讷乌地方生产总值(GDP)为1462亿列伊,人均GDP为21.7万列伊,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20.7:79.0。基希讷乌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桥梁,也是摩尔多瓦的铁路交通枢纽。公路交通是基希讷乌的主要交通方式。基希讷乌国际机场提供飞往欧洲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班。
基希讷乌文化是摩尔多瓦文化的代表,整座城市都充满着摩尔多瓦民族浓厚的文化氛围。不过由于城市是在俄罗斯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内许多建筑都具有当时俄罗斯建筑的风格特点。基希讷乌多数居民信仰东正教,东正教相关的习俗与仪式流行于市内,即使是不信教的人也会参与到相关宗教仪式中。其音乐发展与东斯拉夫等民族的音乐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俗音乐传统,类型丰富,其中最古老的歌曲主要是劳动号子和礼仪歌曲。摩尔多瓦被誉为欧洲葡萄酒之都,国家葡萄酒节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活动。主要景点有克里科娃酒庄、瓦莱亚莫里洛尔公园等。
名称由来
基希讷乌名字的起源尚不清楚。有一种理论认为,该名称可能来自古老的罗马尼亚词汇chișla(意为“泉水”,“水源”)和nouă(“新”)的结合,因为基希讷乌最初是围绕着一个小泉水建造的,该泉水位于普什金街和阿尔比什瓦拉街拐角处。罗马尼亚历史学家斯特凡·乔巴努提出的另一版本认为,该名称的形成方式与罗马尼亚西部与匈牙利接壤的Chișineu(也写作Chișinău)的名称相同。它的匈牙利名称是Kisjenő。Kisjenő来源于kis和Jenő,这是896年进入喀尔巴阡盆地的七个匈牙利部落之一。至少还有其他24个定居点以Jenő部落命名。
俄语中,基希讷乌被称为Kishinyov(Кишинёв),而摩尔多瓦的俄语媒体称其为Kishineu(Кишинэу)。它用拉丁语加告兹书写为Kişinöv。它还在20世纪前的罗马尼亚中写成Chișineu,在摩尔多瓦西里尔字母中写成Кишинэу。历史上,该城市的英语名称基希讷乌市是来源于其俄语名称,因为当基希讷乌进入英文世界时,它还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该城市在历史上还有其他语种的名称,如德语Kischinau,乌克兰语Кишинів,波兰语Kiszyniów等。
 
历史沿革
摩尔达维亚时期
基希讷乌建于1436年,原本是一个修道院村庄,当时被称为维斯特尼采尼,是摩尔达维亚的一部分(从16世纪开始,摩尔达维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但仍保持其自治权)。1772年,拉斯卡努家族的代表之一康斯坦丁·拉斯卡努,成为维斯特尼采尼东南部的所有者。19世纪初,基希讷乌是一个拥有7000名居民的小镇。
俄罗斯帝国时期
1812年,在俄土战争(1806-1812年)后,摩尔达维亚的东半部分由奥斯曼帝国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这部分领土被称为比萨拉比亚。在俄罗斯政府的统治下,基希讷乌成为新吞并的比萨拉比亚州的首府,此时基希讷乌被称为基希讷乌市。到1834年,基希讷乌逐渐发展为一座城镇,拥有宽阔而长的道路,大致分为两个区域,包括建筑结构不规则的老城区以及较新的城市中心和车站。在1830年5月26日至1836年10月13日期间,建筑师阿夫拉姆·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建立了拥有宏伟钟楼的多姆努鲁伊大教堂。1840年,由建筑师卢卡·扎什克维奇设计的凯旋门建成。
1862年,基希讷乌的人口已增至92000人。1871年8月28日,基希讷乌通过铁路与蒂拉斯波尔相连,1873年与科尔内什蒂相连。基辛努-翁盖尼-雅西铁路于1875年6月1日开通,为俄土战争(1877-1878年)做准备。在这次俄土战争中,该城市作为俄罗斯入侵奥斯曼一世的兵力集结点,为俄罗斯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00年基希讷乌的人口增至125787人。
在19世纪末,由于俄罗斯帝国内不断加剧的反犹情绪和摩尔多瓦地区经济条件的改善,许多犹太人选择在基希讷乌定居。到1897年,基希讷乌的人口中有46%是犹太人,总计超过5万人。1903年俄罗斯帝国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南京大屠杀,当年4月19日至20日,基希讷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反犹骚乱,后来被称为基希讷乌大屠杀。骚乱持续了三天,导致47名犹太人死亡,92人重伤,500人轻伤。此外,数百栋房屋和许多企业被抢劫和摧毁。这场大屠杀被广泛认为是由当时的官方报纸Bessarabetz(Бессарабецъ)的反犹宣传所煽动的。当时的市长赫尔穆特·施密特对这一事件表示反感,并于1903年辞职。1905年8月22日,发生了另一起暴力事件,警方向大约3000名示威的农业工人开枪。仅仅几个月后,1905年10月19日至20日,发生了进一步的抗议活动,促使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发布了十月宣言。然而,这些示威活动最终演变成另一场反犹南京大屠杀,导致19人死亡。
罗马尼亚时期
俄罗斯十月革命后,比萨拉比亚州宣布脱离崩溃的俄罗斯帝国,成为摩尔多瓦民主共和国的一部分,随后加入罗马尼亚王国,并改名为基希讷乌。截至1919年,基希讷乌拥有约133000人口,成为了罗马尼亚王国的第二大城市。在1918年至1940年期间,城市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工作,罗马尼亚政府向其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并在比萨拉比亚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上启动了大规模的投资项目,扩建了铁路基础设施,并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27年,由雕塑家亚历山德鲁·普拉默代拉拉创作的史蒂芬大帝纪念碑建成。1933年,比萨拉比亚成立了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罗马尼亚政府将雅西大学的农业科学部迁至基希讷乌,成为了当地的农业科学学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6月28日,由于《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条约》的直接影响,比萨拉比亚被苏联吞并,基希讷乌成为新成立的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
在苏联占领期间,即1940年6月到1941年6月,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基希讷乌进行了大规模的驱逐和清洗活动。1940年7月,基希讷乌有400多人被即决处决,他们的尸体被埋葬在首都宫、基希讷乌神学研究所和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的地下。同时作为政治打压的一部分,数万名基希讷乌居民被强制迁移到苏联其他地区。
1940年11月10日基希讷乌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地震,震级为7.4级。地震震中位于弗朗恰山脉,对基希讷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包括78人死亡,2795栋建筑受损,其中172栋建筑被摧毁。
1941年6月,为了收复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德国国防军指挥下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向苏联宣战。基希讷乌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破坏。1941年6月和7月,该市遭到纳粹的空袭。不过罗马尼亚政府和后来的摩尔多瓦政府认为,基希讷乌在这一时期的破坏主要是由苏联一方造成的,而非纳粹的破坏。同年7月17日,基希讷乌被轴心国军队占领。
德国罗马尼亚军事管理期间,该市的纳粹政府在当地推行消灭犹太居民的政策,犹太人被卡车成批地运送到城市郊区,然后被就地处决并掩埋,据估计,占领期间被屠杀的犹太人大约有10000人。在此期间,基希讷乌成为新成立的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省的首府。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基希讷乌再次成为轴心国对抗苏联反攻的战场,城市再次遭到破坏。在第二次贾西-基希涅夫攻势后,基希讷乌于1944年8月24日被中国工农红军收复。
苏联时期
二战后,比萨拉比亚完全重新并入苏联,其中约65%的领土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其余35%划归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对当时摩尔多瓦的居民进行了两波强制迁移,第一波是在苏联重新占领比萨拉比亚后立即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第二波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行的。
20世纪50年代,基希讷乌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大范围扩张,许多斯大林主义风格的大型住房和设施拔地而起。在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时期,基希讷乌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赫鲁晓夫提倡以“好、便宜、更快”的口号来推进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新建了一批被称为“赫鲁晓夫卡”(Khrushchovka)的建筑,构成了基希讷乌城市的主要部分。自1971年开始,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基希讷乌市市进一步发展措施”的决定,计划从国家预算中支出超过10亿俄罗斯卢布对基希讷乌进行投资,这一投资一直持续到1991年摩尔多瓦独立。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时期建造的住宅占基希讷乌市住宅总数的74.3%。
独立后
苏联解体、摩尔多瓦独立以来,基希讷乌的许多街道都重新以新的历史人物、地点或事件命名,从共产主义主题转向了民族主题。该城市名称的罗马尼亚语版本也开始正式使用。
独立之后基希讷乌的城市化进程受阻,许多建筑遭到废弃,许多项目被终止。不过这一时期基希讷乌开始了对古老教堂、寺庙和宫殿的修复工作,火车站也得到了翻新,新的汽车站、办公楼和商场陆续建成。同时独立后也有一批豪宅、别墅和公寓在市内出现。但广场和公园的建设在独立后基本陷入停滞。
1993年4月22日,犹太贫民区受害者纪念碑在基希讷乌市建成,这是一座以圣经先知摩西青铜雕像为核心的公共纪念碑,以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丧生的数千名基希讷乌犹太居民。纪念碑由建筑师西蒙·舒伊赫特和雕塑家纳姆·埃佩尔鲍姆设计,坐落在耶路撒冷街,那里是基希讷乌贫民窟的主要入口,该贫民窟于1941年7月在德国罗马尼亚军队占领该地区后不久建立。
俄罗斯乌克兰开战后,摩尔多瓦允许60多万乌克兰平民越过边境逃离乌克兰,大批难民涌入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它陆续收容了约10多万乌克兰难民。2022年9月5日,摩尔多瓦的第一所基督教大学摩尔多美利坚大学在基希讷乌成立,其得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播公司Visjon Norge以及挪威几位捐助者的支持,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美国东南大学合作运营。
2023年4月,荷兰政府在基希讷乌开设了一个新的大使馆。5月21日,数以万计的摩尔多瓦人在一次大规模集会上走上基希讷乌街头,声援该国加入欧盟摩尔多瓦警方表示,此次游行有超过75000名示威者在场。摩尔多瓦总统马娅·桑杜在集会上发表讲话,她说:“我们不想再留在欧洲的郊区了”,欧洲议会主席罗伯塔·梅索拉也在人群中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欧洲将“张开双臂、敞开心扉”欢迎摩尔多瓦。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基希讷乌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地处德涅斯特河支流巴克河上,中心坐标为北纬47°0′、东经28°55′,北邻斯特勒舍尼、克里乌莱尼,东接杜贝萨里、阿尼尼诺伊,南部与西部为伊洛韦尼 。总面积57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40.1平方千米。基希讷乌属东2时区,每年3月到10月为夏令时,为东3时区。
气候
基希讷乌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平均温度为10.2℃,最热月为7月,平均温度为22.1℃;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度为-1.9℃。市中心的仲夏温度偶尔会达到35至40°C。年平均降水量54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5月-9月降水量达29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年平均湿度73.3%。年均日照市总数为2153.5小时。
地质
基希讷乌位于欧洲东南部地质结构的中心,位于喀尔巴阡山脉转折处的内侧,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景观,构成了山脉的脊柱,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晶体岩层。基希讷乌的表面地层花岗石板和片麻岩组成,深度约为1150米。该结构地质剖面的上部以沉积岩为代表,包括含沙黏土和钙质石头。遍布整个城市的粘土沙层深度为2至30米。在巴克河谷的山坡上,有厚达1.3米的冲积扇。下方2000米处则分布有花岗石辉长岩、苏长岩和含沙粘土,厚度在1000-1500米。基希讷乌的西北部则少有地质构造活动发生。
地形地貌
基希讷乌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周围地势相对平坦。全境可分为两个地貌区域,西南部的科德鲁山区和东北部的平原地区。科德鲁山区以峡谷和丘陵地貌为主,包括比克山谷及其破碎的丘陵地形,最大的部分位于巴克河右岸,被几个山谷所穿过。西北部和部分西部地区则被杜勒斯蒂河狭窄的山谷隔开。东北部平原地区包括与德涅斯特平原接壤的东部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位于摩尔多瓦中央高原东南坡的边缘,基希讷乌的主要城区便位于此,巴克河(râul Bâc)和伊斯诺瓦特河穿城而过。
土壤
基希讷乌的土壤主要为黑钙土,拥有丰富的腐殖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水果和蔬菜。
水文水利
水文
基希讷乌的河流属于德涅斯特河流域,主要的河流为巴克河(râul Bâc)和伊斯诺瓦特河(râul Işnovăţ)。巴克河流经基希讷乌,其右支流伊斯诺瓦特河在基希讷乌的西南郊流过。巴克河全长155千米,流域面积超过2000平方千米,最后在阿尼诺诺伊区注入德涅斯特河。巴克河最大流量为40.7米/秒(1973年),最大洪峰流量为222米/秒(1948年)。伊斯诺瓦特河是巴克河的右支流,全长59千米,流域面积371平方千米,发源于海拔133米的柯斯林中部,最后向南流入辛格加镇与巴克河汇合。
水利
吉迪吉奇水库(也称基希讷乌海)位于瓦特拉小镇附近的巴克河(râul Bâc)上,是摩尔多瓦共和国第四大水库,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流域面积达835平方千米,湖面面积800公顷,蓄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水库的大坝是先用黏土建造的,随后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溢洪道设有底部排水沟,还有溢洪坝、混凝土泄洪口。水库主要用于灌溉农田和调节河水水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6年基希讷乌市总面积为12.3万公顷,住宅及社会用地8.3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8.7%;工业和交通用地2.7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2.2%;农业、保护区和水域比重相对较小。农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8%,保护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1%。水面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1%。
森林资源
基希讷乌的森林覆盖率约为10%,以天然林为主,主要分布在巴克河两岸丘陵地带以及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地区,主要树种包括榆树、银灰杨挪威枫等。
矿产资源
基希讷乌及其周边地区蕴藏着大量建筑材料矿产,包括碳酸钙、粘土、沙土、砾石。已开采有5个岩石和氢氧化钙矿床,包括克里科瓦 (Cricova)、米莱什蒂米奇(Mileştii Mici)、基希讷乌 (Chisinau)、福雷什蒂 (Făureşti)、戈扬 (Goian)矿床。当地的砖块和瓷砖采用布布耶奇和米莱什蒂米奇采石场开采的石料以及科布斯卡和瓦杜雷梵多开采的沙子、砾石和卵石生产。
水资源
基希讷乌的地下水储备使该市能够获得部分饮用水,基希讷乌居民用水总量中,约20%来自地下水。萨尔马提亚水层中也有矿泉水。地表水的获取主要来自巴克河,其年径流量为3410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基希讷乌共有270多种植物,其中乔木168种、灌木97种、藤本植物10种。2011年,全市有87种植物被列入保护名单,分属77个品种和36个保护地点。其中共有23种乔木,包括欧洲山毛榉(Fagus sylvatica)、欧洲白蜡树(Fraxinus excelsior)、挪威枫宏碁 platanoides)、欧洲秋子梨(Pyrus pyraster)、银灰杨(Populus canescens)、夏栎(Quercus robur) 、 银毛椴 (Tilia tomentosa)等。
动物
基希讷乌境内记录有27种哺乳纲、75种鸟类和14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中,较常见的是鼹鼠刺猬亚科田鼠亚科、蝙蝠、松鼠等各种啮齿动物。还有黄鼬雪貂、貂等掠食性动物。有53种鸟类在此筑巢,其中有一些是迁徙鸟类,另一些则只在冬季停留。斑尾林鸽椋鸟科、麻雀的数量很多,其中一些每年冬季都在基希讷乌停留。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种类不是很丰富,最常见的是蜥蜴、蛇、青蛙河蛙绿海龟。瓦莱亚·莫里勒湖和吉迪吉奇水库中约有20种鱼类,如生活着鱼、鲫鱼、鲈鱼、鲤鱼等。
自然保护地
丹德拉瑞姆公园
基希讷乌的丹德拉瑞姆公园位于布尤卡尼区,占地面积83公顷,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基希讷乌市的重要氧吧。丹德拉瑞姆公园是摩尔多瓦重要的植物种子基因库,有1820个植物种子分类群。公园内生长着9种稀有乔木,均属于《摩尔多瓦共和国红皮书》中的濒危植物。除了这些稀有物种外,公园里还保留着极其稀有的史前生物遗迹,例如从三叠纪时期遗留下来的银杏化石。1998年7月16日,丹德拉瑞姆公园成为摩尔多瓦的保护区之一。
基希讷乌植物园
摩尔多瓦科学院基希讷乌植物园是摩尔多瓦的主要植物研究机构,建于1951年9月1日,位于基希讷乌的伯坦尼卡区。与其它植物园一样,基希讷乌植物园分为不同的园区。有些园区位于室外,生长着耐寒的一年生植物。另外一些植物则生长在室内,以避免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最受游客欢迎的园区是高山馆,树楠植物园,摩尔多瓦植物群,丁香园等。该植物园还有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共计约2550种。
自然灾害
水灾在摩尔多瓦是常见的自然灾害,暴雨也常常导致土壤侵蚀,形成沟谷,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以1948年6月10日和7月8日两场暴雨为例,降水量分别达到182毫米和219毫米,导致科德雷地区出现了7条小河,这些河流在干旱年份也不会断流。摩尔多瓦各年份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有些年份超过年均降水量,而有些年份则只有年均降水量的一半。
行政区划
基希讷乌市是摩尔多瓦的首都,下辖5个行政区,共有18个地区。18个地区包括6个城镇和12个公社,它们又下辖16个村庄。
政治
基希讷乌市由市议会和市长管理,两者每四年选举一次,然后任命五名行政官,每个行政区一名。他们主要负责处理当地行政事务。这些部门在行政和地理上涵盖了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为整个城市地区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
基希讷乌市议会是审议机构,由51名根据《选举法》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他拥有立法权,并根据法律对基希讷乌市境内的所有当地利益问题和市政府境内的市政利益问题做出决定。基希讷乌市市长负责行政事宜,基希讷乌市政厅是协助基希讷乌市长履行职责的职能机构。市政厅履行地方公共管理法规定的职责,并根据基希讷乌市政厅组织和运作条例进行组织和运作。
根据2023年11月5日地方选举结果,市议会的政党组成如下:全国另类运动 (20席)、行动与团结党(20席)、社会主义者党(6席)、摩尔多瓦共和国中国共产党(2席)、“文艺复兴”党 (1席)、尊严与真理平台(1席)、我们的党(1席)。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基希讷乌总人口为67.2万,其中男性30.8万,女性36.4万。城镇人口60.5万,城市化率达90%。0-1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8%,20-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人口密度1177.3人/平方千米。2022年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9.9‰,自然增长率为0.2‰,总和生育率为1.31‰。
族群
基希讷乌的居民主要由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人构成,占总人口的81.6%。其他主要少数民族包括俄罗斯人(9.3%)、乌克兰人(5.9%)、保加利亚人(1.1%)。其中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乌克兰人主要生活在村庄,而俄罗斯人则主要分布在城市。
语言
基希讷乌通常使用的语言为摩尔多瓦语(可以视为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方言)、罗马尼亚语和俄语。2014年共有43.78%的基希讷乌居民使用罗马尼亚语,29.55%的基希讷乌居民使用摩尔多瓦语,25.64%的基希讷乌居民使用俄语,还有1.03%的居民使用其他语言。通常一半的乌克兰人、三分之一的保加利亚人和加告兹人都会说俄语。经常说俄语的摩尔多瓦人占总数的5.7%。
宗教信仰
基希讷乌的宗教信仰以东正教为主。在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群中,96.8%的人认为自己是东正教徒,1%的人是福音派浸信会基督徒,0.7%的人是耶稣会基督徒,0.4%的人是五旬节派基督徒,0.3%的人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徒,0.1%的人是雅威教徒,其他教派占0.5%。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不可知论者)的人占总数的0.2%。19.3万人没有宣布自己的信仰,占总人口的6.9%。
经济
综述
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的主要工业与金融和商业中心。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和产品包括冬春谷物(小麦、大麦、玉米)、向日葵、甜菜、马铃薯、葡萄酒、烟草等。第二产业则以食品工业、饮料工业、服装制造、纺织业为主。第三产业则主要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信息技术产业。从历史角度看,截至1919年,基希讷乌市已拥有14家工厂。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60%,在2012年达到520亿列伊(4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摩尔多瓦平均水平的227%。
2021年基希讷乌地方生产总值(GDP)为1462亿列伊,人均GDP为21.7万列伊,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20.7:79.0。共有3.8万家企业,营商便利度在世界排名第48位。
第一产业
基希讷乌的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其肥沃的土壤有利于高价值作物的种植,囊括葡萄酒、糖、水果、蔬菜、烟草、食用油等产品的生产。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55%-70%,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30%-45%。主要作物是冬春谷物(小麦、大麦、玉米)、向日葵、甜菜、马铃薯和蔬菜、园艺作物和水果。畜牧业的主要产品是家禽、猪肉和牛肉。
克里科娃葡萄园是摩尔瓦多最大的葡萄园,成立于1952年,拥有一个巨大的地下酒窖。克里科娃酒庄被授予过国家最高奖项共和国勋章,拥有超过120千米的天然长廊用于储存葡萄酒。克里科娃葡萄园还是基希讷乌最大的旅游景点之一。地下酒窖有2000万升葡萄酒在14摄氏度的恒温下储存,生产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红葡萄酒之一。
2022年基希讷乌共有30141公顷农业用地,其中包括20930公顷耕地,6347公顷园地。种植有5990公顷玉米、2050公顷小麦、1595公顷向日葵。
第二产业
基希讷乌的第二产业以食品工业、服装制造、纺织业为主。其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46.76亿列伊,制造业产值为286.19亿列伊,采掘业产值达3亿列伊。在市内的基希讷乌对外商务区中,入驻有一系列与建筑材料、葡萄酒烈酒生产相关的企业。此外,摩尔多瓦的多个能源巨头都将总部设置在基希讷乌,例如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和摩尔多瓦能源公司在内的电力和天然气企业。
第三产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是基希讷乌第三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202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基希讷乌的经济总量超过33.6%,其次是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类别,占总量的12%,房地产交易,占总量的8%。基希讷乌周边的服务业包括Patria电影院、摩尔多瓦新购物中心、大都市购物中心以及一些最著名的零售商,如N1、Fidesco、Green Hills、Fourchette和Metro。尽管许多当地居民仍然在市场购物,但许多上层阶级居民和游客更倾向于商店和购物中心。
信息技术行业是基希讷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摩尔多瓦信息技术园区是基希讷乌运营的​​第一个信息技术园区,被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可为促进和发展IT生态系统的全球最佳实践之一,主要开展的业务包括软件制作、计算资源管理、IT领域的咨询、其他软件产品的编辑等。出口前五的服务为软件制作(34.4亿列伊)、数据处理、网页管理及相关活动(9.22亿列伊)、IT领域的咨询(8.66亿列伊)、其他软件产品的编辑(2.81亿列伊)、电脑游戏编辑(2.37亿列伊)。
2021年基希讷乌信息技术行业员工总数为15170人,实现销售收入69亿列伊。
经济功能区
基希讷乌对外商务区
基希讷乌对外商务区成立于1995年,距离基希讷乌国际机场仅2千米,临近基希讷乌市敖德萨的国际道路,并靠近西伯利亚铁路。园区占地29.41公顷,共有57家企业入驻。该区的优势是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高。
重要企业
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Moldovagaz SA)
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是摩尔多瓦共和国规模最大的能源企业,也是该国最大的纳税人之一,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下属企业,总部位于基希讷乌。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为天然气的运输和销售,2020年营业收入达2.14亿欧元。
摩尔多瓦能源公司(Energocom)
摩尔多瓦能源公司是摩尔多瓦主要的能源企业之一,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基希讷乌,最初为国有企业,后转变为股份制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电力和天然气的供应和销售,并在罗马尼亚开设有分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达1.9亿欧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基希讷乌共有16所小学,102所初高中学校和6所特殊学校,共有小学生5074名,初高中学生81592名。11所中等技术职业教育,学生5353名。职业技术教育机构32所,学生23115名。
该市拥有12所公立和11所私立大学,学生52269名。包括摩尔多瓦国立大学、摩尔多瓦经济研究学院、亚历山德鲁·塞尔·布恩军事学院、尼古拉·泰斯特米察努国立医学和药学大学以及埃恩克里安加国立师范大学。此外,摩尔多瓦科学院和一些提供高中和1-2年大学教育的机构也在该市。
2022年9月5日,摩尔多瓦第一所基督教大学摩尔多美利坚大学成立,该大学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播公司Visjon Norge和挪威几位捐助者的支持下开业,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美国东南大学合作运营。
卫生健康
基希讷乌具备较为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拥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专科医院、急诊医院和急救系统。但各医院诊疗设备老化,整体医疗水平偏低。共有419家门诊或综合诊所医疗机构,46家医院,2050名各类专业医生。Medpark国际医院是基希讷乌市医疗水平较高的私人医疗中心之一,由外资公司Health Forever International创办。该医院是一个大型项目,由来自美国土耳其的投资者资助。投资金额超过2000万欧元。医院每周7*24小时开放,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提供与国际市场领先医疗机构同等的高质量医疗服务。Medpark汇集200多名医学博士,涵盖所有内科和外科专业,每年治疗超过110000名患者。
基希讷乌市的医疗旅游每年都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优质的医疗服务、实惠的价格以及将医疗与游览美丽景点相结合的模式吸引了外国患者前往。摩尔多瓦医疗旅游的主要领域是牙科、病毒性丙型肝炎治疗、眼科、整形科、妇产科等,其中以牙科医疗旅游最受欢迎,牙科治疗的价格比欧洲或美国低几倍。
科技
摩尔多瓦创新科技园位于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一直是摩尔多瓦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的催化剂,孵化了400多家科技企业和1900个新工作岗位,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吸引了不少外国科技公司来此投资,美国、罗马尼亚德国是主要的外资来源。
文化事业
基希讷乌共有24家文化机构、50家图书馆和数家博物馆。摩尔多瓦的三个国家博物馆均位于基希讷乌,分别是国家民族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美术博物馆和摩尔多瓦国家历史博物馆。此外,摩尔多瓦国家图书馆也设立在基希讷乌。
摩尔多瓦国家历史博物馆
摩尔多瓦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基希讷乌市中部,建于1983年,是摩尔多瓦最为重要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根据历史年代顺序设计了一系列展厅供游客参观,包括青铜展厅、蓝色展厅等,总计收藏有超过26万件藏品,囊括考古收藏、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物品、武器和盔甲收藏、钱币收藏等多个方面,横跨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的所有历史时期。
国家美术博物馆
国家美术博物馆成立于1939年,位于基希讷乌,由雕塑家亚历山德鲁·普拉默德阿拉建立。国家美术馆最初只收藏着160多件比萨拉比亚的艺术品和罗马尼亚艺术家的作品,后增加至三万三千件各类艺术品,代表了摩尔多瓦艺术的方方面面,包括雕塑、素描、绘画和工艺品等从中世纪时期到21世纪的各类藏品。
国家民族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
国家民族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由亚历山德鲁·斯图尔特男爵于1889年10月创立,是摩尔多瓦最古老的博物馆。馆藏超过135000件展品,其中包括1966年在雷齐内地区发现的真人大小的恐龙骨架。它还开设关于自然史、自然科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质学民族志的展览。该建筑由建筑师弗拉基米尔·齐甘科设计,具有独特的摩尔建筑风格,标志性的正面立面由两根多里克柱支撑的三角形墙体组成。
摩尔多瓦国家图书馆
摩尔多瓦国家图书馆位于基希讷乌,成立于1940年。该图书馆主要负责书面文化遗产的收藏、增值和保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此类图书馆的指导原则进行运作,也是欧洲数字图书馆的一部分。该图书馆收藏有30种语言的250万份各类文件,包括手稿、印刷材料、视听文件、图形文件、电子文件等。
媒体
摩尔多瓦的大部分媒体行业都集中在基希讷乌。该市拥有近30个调频广播电台和10个电视频道。基希讷乌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比萨拉比亚电台,由罗马尼亚广播公司于1939年10月8日启动。该市第一家电视台摩尔多瓦1号于1958年4月30日开播,当时尼古拉·卢潘担任摩尔多瓦电视台的编辑主任。该国的国家广播公司是国有的摩尔多瓦1号,总部设在该市。摩尔多瓦电视台的广播曾受到独立新闻中心的批评,认为其对当局表现出“偏见”。
其他位于基希讷乌的电视频道包括Pro TV Chișinău、PRIME、Jurnal TV、Publika TV、CTC、DTV、Euro TV、TV8等。除了电视,大多数摩尔多瓦广播和报纸公司的总部也都在该市。广播公司包括国家电台Vocea Basarabiei、Prime FM、英国广播公司 Moldova、Radio Europa Libera、KISS Radio FM Chișinău、Pro FM Chișinău、Radio 21, Fresh FM、Radio Nova、Russkoye Radio、Hit FM Moldova等。最大的广播公司包括SunTV、StarNet(IPTV)、Moldtelecom(IPTV)、Satellit和Zebra TV。2007年,SunTV和Zebra推出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网络。
体育
基希讷乌共有29家体育馆。津布鲁体育场于2006年5月开放,可容纳10500个座位,符合举办官方国际比赛的所有要求,并且是摩尔多瓦2008年202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预选赛全部比赛的场地。该体育馆规划建造一个可容纳约25000个座位的新奥林匹克体育场,以满足举办大型国际比赛的需求。
迪纳摩体育场也是该市较大的一个体育综合设施,于2006年建成,位于基希讷乌南部,最多可容纳10500人,还设有专门的贵宾室、媒体座位和残疾人座位。该体育场除了主馆的足球场外,还包括另外两个较小的体育场,以及一所青年体育学校、一座网球场、一个医疗中心和一家酒吧,可以满足举办国际比赛的所有条件。
基希讷乌共有三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包括津布鲁俱乐部、基希讷乌学院俱乐部和真成俱乐部。其中津布鲁俱乐部是摩尔多瓦实力最强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47年,在苏联时代曾进入苏联顶级联赛,独立后成为摩尔多瓦早期的主力球队,曾多次赢得全国足球比赛的冠军。
环保
基希讷乌的空气质量水平一般,主要污染物是小于2.5微米的颗粒。PM2.5浓度为16.06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为340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浓度为9.52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为29.48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为18.6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为1.76微克/立方米 。
社会治安
基希讷乌的治安是摩尔多瓦国内最差的地方之一,街头犯罪和盗窃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拥挤的地区,有很多小偷和抢包者。信用卡和ATM机诈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报告称亚洲非洲游客在市内遭遇过辱骂、袭击以及被拒绝进入一些俱乐部和餐馆,或受到警察骚扰。2022年基希讷乌共报告了8409件犯罪案件,包括268起青少年犯罪,1571起重大或严重犯罪案件,6397起一般犯罪案件。
交通
综述
基希讷乌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桥梁,是摩尔多瓦的铁路交通枢纽。基希讷乌火车站是一个国际铁路终点站,也是国内所有铁路的中心枢纽,连接着布加勒斯特、基辅、明斯克敖德萨莫斯科萨马拉瓦尔纳圣彼得堡等多个城市。公路交通是基希讷乌的主要交通方式,公共汽车通常被用作连接摩尔多瓦内外城市的交通工具。基希讷乌国际机场提供飞往欧洲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班,是摩尔多瓦国内商务和休闲旅行的出发点。此外,基希讷乌还设有大量无轨电车路线,是城市内最经济的交通方式。
公路
基希讷乌道路总长为113.1千米,其中包括85千米的国道以及28千米的地方公路,均为硬化路面。主要道路包括基希讷乌市伯尔兹利帕卡内-切尔诺夫一线;基希讷乌-卡托夫斯克-科姆拉茨博尔格勒一线;基希讷乌-卡拉拉什-温杰尼一线,可通往邻国罗马尼亚乌克兰。基希讷乌市仅有三个主要的汽车站,公共汽车通常被用作连接摩尔多瓦各地的交通工具,也开通了去往邻国的路线,比如一些热门的目的地:蒂拉斯波尔敖德萨(乌克兰)、雅西和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在2022年,公共汽车和小型巴士运送了4580万名乘客,比2021年增长了51.6%,占全国总运输乘客数量的57.6%。乘客行程总里程为1360.1百万乘客/千米,比2021年增长了46.7%。
铁路
摩尔多瓦的第一条铁路便是蒂拉斯波尔至基希讷乌间的路线,建于1871年,其将比萨拉比亚与乌克兰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连接起来,构成了摩尔多瓦铁路网的基础。所有铁路都是单轨铁路,并未电气化。市内有两个火车站,分别是基希讷乌中央火车站和雷瓦卡火车站。其中基希讷乌火车站是摩尔多瓦全国的铁路枢纽。
基希讷乌火车站是一个国际铁路终点站,连接着布加勒斯特、基辅、明斯克敖德萨莫斯科、萨马拉、瓦尔纳圣彼得堡等地,主要线路为基希讷乌—温杰尼—伯尔兹—奥克尼察—切尔诺夫策一线。由于摩尔多瓦与未被承认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之间存在冲突,通往乌克兰的铁路交通有时会中断。
航空
基希讷乌国际机场是基希讷乌唯一的机场,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国航口岸,年载客量达540万人次。基希讷乌国际机场建于1970年代,位于首都市中心以东13千米处,共有19家东航浙江公司在此运营航班,每周运行的航班达300多个,提供飞往法兰克福巴黎伦敦莫斯科巴塞罗那布达佩斯迪拜、基辅、伊斯坦布尔市慕尼黑维也纳和布加勒斯特等全世界40多个目的地的航班。
摩尔多瓦航空和FlyOne航空公司的总部均位于基希讷乌,而威兹航空也将其枢纽设在基希讷乌国际机场。
公共交通
基希讷乌城市内有广泛的无轨电车网络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运营,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自1994年起,基希讷乌建立了新的无轨电车线路,并增加了现有线路的容量,以改善城区之间的连接。基希讷乌市的无轨电车网络包括22条无轨电车线路,总长度达246千米,与被称为"rutierele"的小型公共汽车网络一起,构成了基希讷乌交通系统的骨干,日均乘客量可达250000人次,是基希讷乌市内最经济的交通方式。
基希讷乌市内有29条公交线路。每个公共交通站都附有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的时间表。基希讷乌市内大约有330个公共交通站。城市范围内公共汽车较少,市内只有115辆公共汽车。
在基希讷乌及其郊区,有被称为“rutieras”的私人小巴,通常遵循主要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路线,但运营频次更高。截至2017年10月,基希讷乌有1100辆小巴运营。小巴服务的价格与公共汽车相同,一张票为3列伊(约0.18美元)。
文化
综述
基希讷乌的文化是摩尔多瓦文化的代表,整座城市都充满着浓厚的摩尔多瓦民族文化,马马利加、萨尔玛勒等摩尔多瓦传统食品在此随处可见。国家葡萄酒日也每年在此举行,人们还会在大型庆典上穿上摩尔多瓦的民族服饰。由于城市是在俄罗斯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内许多建筑都具有当时俄罗斯建筑的风格特点。基希讷乌多数居民信仰东正教,东正教相关的习俗与仪式流行于市内,即使是不信教的人也会参与到相关宗教仪式中。基希讷乌的音乐发展与东斯拉夫等民族的音乐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俗音乐传统,类型丰富,其中最古老的歌曲主要是劳动号子和礼仪歌曲。
饮食
摩尔多瓦人的主食是面包,喜食各种蔬菜、炸肉和奶制品,典型的菜品是菜汤爆鱼腌肉、菜卷等。葡萄酒则是摩尔多瓦人常喝的饮品。基希讷乌本地的特色美食有马马利加、萨尔玛勒等。
马马利加
马马利加(Mămăligă)是摩尔多瓦人的一项传统食物,与玉米粥类似。最初是在农民群体里流行的食品,现在已走进高等餐厅里。马马利加由玉米粉、水(或高汤或牛奶)、盐、黄油酸奶油、奶酪和香草等原料制成。制作马马利加需要先将水煮沸,然后倒入玉米粉、盐、黄油等原料,并不停搅拌直到食物变稠,最后搭配酸奶油、奶酪或香草一起趁热食用即可。
萨尔玛勒
萨尔玛勒(Sarmale)是摩尔多瓦人常吃的一道菜品,是一种包裹着肉食的菜卷,用猪肉沫、酸菜、西红柿和莳萝等原料制成。制作这道菜需要先将卷心菜煮熟并冷却,然后在煎锅中加油将碎的洋葱、大蒜和米饭一起炒熟,之后在一个大碗中放入肉末,然后再加入浸水的面包以及之前炒熟的洋葱、大蒜和米饭混合物,一起搅拌。最后将得到的肉沫用卷心菜裹起来,和莳萝、酸菜、番茄等一起煮熟便可。
习俗
节日
摩尔多瓦国家葡萄酒日和葡萄酒节于每年的十月第一个周末在基希讷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家葡萄酒生产商将齐聚一堂,展示他们过去几年的成就。参观者将有机会参加品酒会、大师班和工艺研讨会,并与来自该国深受喜爱的表演者一起欣赏艺术节目。摩尔多瓦被誉为欧洲葡萄酒之都,而这一年度盛典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每年,基希讷乌街头巷尾都是享受美食、葡萄酒、舞蹈和音乐的人们。2019年,每日快报将基希讷乌描述为“欧洲最新的热门之地”,记者麦莎·弗罗斯特称赞了该城市的“葡萄酒、悠久的酿酒传统和史诗般的品酒活动”。她将该市的Carpe Diemwine酒吧描述为“专注于新型工艺风格的制造商的先锋”。
宗教仪式
基希讷乌多数居民信仰东正教,东正教相关的仪式和习俗非常流行,即使是不信教的人或平信徒,也会参与到一些与东正教相关的仪式当中。圣像崇拜是东正教特有的宗教仪式。东正教认为雅威圣母玛利亚和圣徒们的圣像是神圣的物体,蕴含神圣的能量。当人们面对神圣人物的圣像时,就相当于面对神圣人物本身,而不仅仅是面对一幅画像。因此东正教徒会进行圣像崇拜仪式,对圣像进行鞠躬,然后亲吻图中所描绘的人物的手。
传统服饰
基希讷乌以及整个摩尔多瓦仍然保留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在大型公共活动中,人们通常会选择穿上摩尔多瓦的传统服装。成年男子穿白旗袍和白裤、外套呢制的西装背心,入冬穿皮坎肩或毛坎肩,着短羊皮袄,头戴小羊皮帽,脚穿自制皮靴,腰间束红色的、绿色的或是蓝色的宽腰带。腰带长度一般为3米。男用腰带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妇女头扎大方巾,上身穿白底彩绣衣衫,外套过膝宽下摆裙,裙外扎毛料或亚麻布的围裙。摩尔多瓦妇女的裙子一般用深色的纯毛面料制成。裙子上面绣有五彩几何图案,裙子腰部配有窄腰带。冬季,男女均穿上自制的皮毛外套。
社交礼仪
摩尔多瓦人会经常邀请亲朋好友来自己家里做客,这时客人们常常会带上一些小礼物前往做客,例如一瓶酒、一份蛋糕或一束鲜花。当地人的时间观念并不强,参加各种聚会迟到30分钟是很常见的事情。在宴会和聚餐时,酒几乎是必备饮品,主人常常会给每个客人的杯子倒满酒,需不需要喝完则取决于客人。握手是基希讷乌最常见的见面礼,但要注意和女性见面时,只有对方主动发起握手,才有可能和女性握手,否则会让人感到失礼。亲密的朋友见面时会拥抱和亲吻脸颊。
禁忌
当地人的性观念较为保守,在交谈时通常会避免讨论有关性的话题。即使是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例如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很少会讨论性、生殖健康、怀孕等相关话题。
艺术
建筑
由于基希讷乌是在俄罗斯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因此基希讷乌的建筑都具有俄罗斯建筑的风格。文化机构、医院、教育和行政建筑等都建于俄罗斯帝国统治的19世纪。由于城市的人口在当时迅速增长,产生了大量的建筑需求,从而诞生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基希讷乌建筑史上有几位杰出的建筑师,其中有托里切利、弗拉波利、贝尔纳达齐、切克鲁尔库什、梅尔尼科夫、埃拉迪、泰甘科等人。亚历克谢·舒塞夫(Alexei Shchusev)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位。他于1873年出生于基希讷乌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圣彼得堡学习,之后参与了莫斯科列宁陵墓的设计。此外舒塞夫还负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希讷乌的重建。
美术
20世纪,基希讷乌的美术迎来了繁荣发展,诞生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艺术作品主要强调摩尔多瓦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战后,艺术家们转向表现社会变革和苏维埃政权下人民生活的精神风貌。1945年摩尔多瓦艺术家联盟在基希讷乌成立,为当地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团结和交流的平台。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包括先锋派艺术家米哈伊·采鲁什、抽象派画家弗拉吉米尔·帕拉马尔丘克以及摩尔多瓦人民画家米哈伊尔·格雷库等。
音乐
基希讷乌的音乐发展与东斯拉夫等民族的音乐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俗音乐传统。其民间音乐多以七个自然音阶为基础,而一些比较古老的歌曲则可能只包含五声音阶,并且大多数民歌都是单声部的。民间音乐包括各种类型的歌曲,其中最古老的歌曲主要是劳动号子和礼仪歌曲,如摇篮曲、婚礼曲、葬礼曲等。在民间音乐创作中,生活类歌曲(如抒情诗、诙谐歌曲、祝酒歌等)和合唱歌曲占主导地位。其中,“多依那”是一种独具特色、广泛传承的民俗音乐形式。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的爱情歌曲在基希讷乌开始流行。随后的19世纪民俗音乐受到了十二月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歌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从俄罗斯传入的无产阶级革命歌曲的影响。
来自基希讷乌的欧龙乐队是21世纪摩尔多瓦流行乐的代表,最初由丹·巴兰和彼得鲁·耶利霍夫斯基在1998年创立,随后于2003年凭借其热门歌曲《Dragostea Din Tei 》崭露头角,在多个著名单曲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卡拉的梦想”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风靡摩尔多瓦的流行乐队,其创立于基希讷乌,由一群匿名歌手和作曲家组成,用罗马尼亚语、英语和俄语演唱歌曲。2013年发布单曲歌曲《P.O.H.U.I.》后,他们迅速在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声名鹊起。
城市象征
旗帜
基希讷乌的市旗由画家格奥尔基·弗拉比(Cheorghe Vrabie)和尤多奇亚·科乔卡鲁·弗拉比(Eudochia Cojocaru-Vrabie)创作,并在1998年6月11日的会议上获得市政厅批准,以及同年9月28日的会议上获得国家纹章委员会批准。旗帜为一块白色长方形帆布,长宽比为1:2,带有狭窄的黄色条纹,中间部分则是基希讷乌的纹章。基希讷乌市的旗帜是该市自治的官方象征。它象征着城市社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反映了其民主发展的原则,其基础是城市居民对和平的渴望,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
纹章
1929年,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授予基希讷乌的纹章,是一枚天蓝色的哥特式纹章,带有一只金色的鹰,上面还有市政当局的王冠,在鹰的胸前则是一个红色背景的牛头。这枚牛头形象的纹章由保罗·戈尔(Paul Gore)领导的纹章学家委员会设计,被批准为基希讷乌的纹章。1991年8月8日,基希讷乌市人民代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批准了基希讷乌市纹章的最新版本,其由格奥尔基·弗拉比(Gheorghe Vrabie)设计。官方描述如下:“在蓝色盾牌上,一只金鹰,翅膀低垂,向右看。中间是摩尔多瓦的国徽。盾牌上印有7座塔楼的壁画柱,象征着基希讷乌所在的七座山丘。
市歌
基希讷乌市的市歌是一部音乐诗歌作品,叫作“我的城市”(Oraşul meu),作曲由欧根·多加(Eugen Doga)完成,格奥尔基·沃达(Gheorghe Voda)为其填词。市歌在基希讷乌市的升旗仪式上演奏。歌词如下:
Oraşul MeU din albe flori de piatră
În ploi de soare zi de zi scăldat
Mereu întinerind în vechea vatră,
Din cântec şi iubire înălţat.
Oraşul meu frumos ca niciodată,
Grădina mea cu cerul tău de 剑鱼座,
În inimă te am pe viaţa toată
Şi-n graiul cel mai dulce te ador. 
风景名胜
综述
基希讷乌是一座大都市,也是摩尔多瓦的首都,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博物馆、纪念碑、教堂和公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2022年基希讷乌共有145935家酒店,共接待游客364.4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8.6万人次,国内游客280.6万人次。主要景点有克里科娃酒庄、瓦莱亚莫里洛尔公园等。
主要景点
克里科娃酒庄
克里科娃酒庄位于基希讷乌的阿列克谢·舒谢夫街,是一座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的历史悠久的酒庄。酒庄下方的石灰岩洞穴中储藏着约130万瓶葡萄酒。这家酒庄生产150多种风格的葡萄酒,包括麝香、黑皮诺赤霞珠长相思等基本品种,也有鲁卡蒂泰利(Rkaţiteli)和阿利戈特(Aligote)等当地的独特品种。地下酒窖的道路均以它们储存的葡萄酒命名。
瓦莱亚莫里洛尔公园 
瓦莱亚莫里洛尔公园是基希讷乌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公园占地114公顷,位于Valea Morilor湖畔。该公园多样的地貌和自然美景使其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它有四个入口,并有一条2.5千米的环湖环路。该公园由著名建筑师罗伯特·库尔兹(Robert Kurz) 进行设计。
耶稣诞生大教堂
耶稣诞生大教堂建于1836年,由建筑师阿夫拉姆·梅尔尼科夫主持建造,采用了晚期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并使用了古希腊形制的柱子作为支撑。该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可以看做一个边长为27米的正方形,每条边设有六根多立克柱,均用石头和砖砌成。该教堂有3个祭坛,一个主祭坛和两个侧祭坛。主祭坛用来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侧祭坛则分别纪念圣约翰和圣尼古拉
基希讷乌动物园
基希讷乌动物园于1978年正式建成,起初动物园只有60种动物。但后来动物园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增加到了1000种以上,其中包括10种被纳入国际保护计划的动物,以及数十种被列入《国际红皮书》和《摩尔多瓦共和国红皮书》的物种。动物园配有导游,周边还有青年生物学家俱乐部、乡村庭院、儿童游乐场等娱乐设施。
城市荣誉
2020年基希讷乌入选全球避暑名城榜榜单。
2020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市价值链——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发布,基希讷乌经济竞争力排名第616位、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782位。
对外交流
1977年法国格勒诺布尔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1989年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1989年德国曼海姆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1990年美国萨克拉门托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1994年乌克兰敖德萨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1995年俄罗斯莫斯科与基希讷乌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1996年英国汉普郡与基希讷乌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1999年乌克兰基辅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1999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00年亚美尼亚埃里温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00年白俄罗斯明斯克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00年以色列特拉维夫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04年土耳其安卡拉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04年乌克兰赫尔松与基希讷乌缔结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2008年罗马尼亚雅西市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09年瑞典博伦厄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11年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11年罗马尼亚阿尔巴尤利亚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11年以色列阿什杜德与基希讷乌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2013年重庆市与基希讷乌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2014年罗马尼亚苏恰瓦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21年中国西安与基希讷乌结为友好城市。
2022年罗马尼亚伊尔福夫与基希讷乌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Municipiul Chișinău.regie live.2023-12-05
ПОГОДА В КИШИНЕВЕ.pogodaiklimat.2023-12-05
Chișinău, Moldova.lat long.2024-01-16
Principalele rezultate ale RPL 2014.BIROUL NAȚIONAL DE STATISTICĂ AL REPUBLICII MOLDOVA.2023-12-06
Municipiul Chișinău .alegeri.2023-12-06
Mun.chisinau Post Codes: Moldova.world postal code.2024-01-05
chisinau.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Moldova.dial code.2024-01-05
L U K K Chișinău X.orbx-user-guides.2023-12-06
Statutul Municipiului Chișinău.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5
Chișinau topographic map.topographic-map.2023-12-05
对外投资合作指南 摩尔多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1-08
..2023-12-01
..2023-12-01
Chisinau.Britannica.2023-12-05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Industry.Invest chisinau.2023-12-06
IT.Invest Chisinau.2023-12-06
Agriculture.Invest Chisinau.2023-12-06
Transport.Invest Chisinau.2023-12-06
Chisinau Food Tour - Secret Food Tours.secretfoodtours.2023-12-06
Moldova's 'National Wine Day'.Moldova radio free Europe Radio Liberty.2023-11-28
..2023-12-01
Rituals and Practices.cultur alatlas.2024-01-09
..2023-11-28
..2023-11-28
Situaţia social-economică a municipiului Chişinău, edițiile 2007-2023.BIROUL NAȚIONAL DE STATISTICĂ AL REPUBLICII MOLDOVA.2023-12-06
Istoria.Internet Archive Way Back Machine.2023-11-28
Istoria Orasului .Basarabia Veche.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Cine a devastat Chişinăul în iulie 1941?.Internet Archive Way Back Machine.2023-11-28
..2023-11-28
Architecture.Internet Archive Way Back Machine.2023-11-28
..2023-11-28
Istoria Chișinăului .prospect.2023-12-05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Geography.Republic Of Moldova Official Website.2023-12-01
Overview .trade.2024-01-08
Selenium in Soils of Moldova.research gate.2024-01-08
Planul Urbanistic General .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5
Chisinau.global forest watch.2024-01-08
Resursele acvatice .moldovenii.2023-12-05
The Dendrarium Park .visit.chisinau.2023-12-06
Botanical Garden.visit.chisinau.2023-12-06
Climate change Moldova.Climate change Post.2023-12-03
摩尔多瓦地理.自然知识网.2023-12-03
..2023-11-28
privind statutul municipiului Chişinău.Republica Moldova PARLAMENTUL.2023-12-06
Ilie CEBAN.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Biografia primarului .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Viceprimarul Angela CUTASEVICI .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Competenţele viceprimarului.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Competenţele viceprimarului.chisinau.2024-01-16
Banca de date.Statistica Moldovie.2023-11-28
..2023-11-28
..2023-12-01
About Chisinau.invest.chisinau.2023-12-06
Shopping in Chisinau.TripAdvisor.2023-12-01
DESPRE COMPANIE.moldovagaz.2024-01-08
Istoric.energocom.2024-01-08
Education.Invest Chisinau.2023-12-06
ABOUT UNIVERSITY.NICOLAE TESTEMITANU STATE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THE REPUBLIC OF MOLDOVA.2023-12-01
Health.Invest Chisinau.2023-12-06
Biblioteca Națională a Republicii Moldova.Biblioteca Națională a Republicii Moldova.2023-11-28
national museum.national museum.2024-01-08
History.national museum.2024-01-08
National Museum of Fine Arts.visit chisinau.2024-01-08
Monitoring of Programs on Radio Moldova and TV Moldova 1.Internet Archive Way Back Machine.2023-11-28
Communication Regime of the Republic of Moldova:.Россия и мир: научный диалог.2023-12-06
Chisinau Football Teams.Teamstats.2023-12-01
DESPRE FMF.FII ALĂTURI DE ECHIPA ȚĂRII.2023-12-06
Zimbru Chisinau.betsapi.2024-01-08
academia.academia.2024-01-08
Real-Succes.divizia-a.2024-01-08
Calitatea aerului de astăzi.The weather channel.2023-12-06
Moldova .UK Gov.2024-01-09
Airmoldova.Airmoldova.2023-11-28
..2023-11-28
Mămăligă.thespruceeats.2023-12-06
Sarmale.thespruceeats.2023-12-06
National Wine Day in Chisinau.Internet Archive Way Back Machine.2023-11-28
NATIONAL WINE DAY.moldova.travel.2023-12-06
..2023-11-28
Etiquette .logistics moldova.2024-01-09
MOLDOVA.culture crossing.2024-01-09
Simbolurie oraşului .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Wine Cellars of Cricova.atlasobscura.2023-12-06
Valea Morilor Park, Chisinau .gpsmycity.2023-12-06
The Zoological Garden.visit chisinau.2024-01-09
Oraşe înfrăţite .Pagina oficială a Municipiului Chișinău.2023-12-06
Famous people.visit chisinau.2023-12-06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摩尔达维亚时期
俄罗斯帝国时期
罗马尼亚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时期
独立后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土壤
水文水利
水文
水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地
丹德拉瑞姆公园
基希讷乌植物园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族群
语言
宗教信仰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功能区
基希讷乌对外商务区
重要企业
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Moldovagaz SA)
摩尔多瓦能源公司(Energocom)
社会事业
教育
卫生健康
科技
文化事业
摩尔多瓦国家历史博物馆
国家美术博物馆
国家民族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
摩尔多瓦国家图书馆
媒体
体育
环保
社会治安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航空
公共交通
文化
综述
饮食
马马利加
萨尔玛勒
习俗
节日
宗教仪式
传统服饰
社交礼仪
禁忌
艺术
建筑
美术
音乐
城市象征
旗帜
纹章
市歌
风景名胜
综述
主要景点
克里科娃酒庄
瓦莱亚莫里洛尔公园 
耶稣诞生大教堂
基希讷乌动物园
城市荣誉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