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叫天(1919年10月14日~2004年1月27日),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祖籍
建湖县,原名何万泰。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以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创造并发展“自由调连环句”而闻名,极大地丰富了淮剧唱腔的表现力,为淮剧唱腔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经历
何叫天,男,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原名何万泰,江苏建湖人。
8岁学艺,10岁登台,艺名十岁红。初演丑脚,后改老生,兼演小生、净,戏路很广。他嗓音高亮,淮剧曲调的“连环句”是其创造的。
1947年与
马麟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合演《五台山》,全场爆满。
1951年参加淮光淮剧团任副团长、艺委会副主任,同年以《美人计》参加上海市春节戏曲演唱竞赛获演员一等艺术奖。
1952以《
千里送京娘》
赵匡胤一角参加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
二等奖。
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曾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创造了“连环句”,丰富了淮剧唱腔的表现力。擅演《
杨家将》《忠王李秀成》等剧。
1954年以《
不能走那条路》宋老定一角参加
华东地区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
一等奖。1956年被评为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
江苏省、上海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上海人民淮剧团艺委会主任、中国剧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1974年担任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学馆教师。何叫天是一位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初演丑角,后改老生兼文、武小生,武生,须生和花脸等行当,可谓“生、丑、净”俱全。他素以功底深厚、戏路宽广著称。自十岁登台以来,已演出了一百多出古今剧目。
表演之外,何叫天被誉为“淮剧老生泰斗”,在华东医院病逝。他的儿子、
上海淮剧团著名演员
何双林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没有这样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父亲是活不到85岁高龄的。所以,他生前常常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何叫天先生身染疾病已有多年,近三四年来,他几乎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尽管如此,这位生性朴实的老艺术家对生活始终感到很满足、很快乐。何双林说,像父亲这样的老一辈淮剧演员出身贫寒,经历过旧社会的艰辛磨难,深知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进入新社会、新时代后,他们的翻身感特别强烈,因此对国家、对剧团、对观众更是有着非常真挚朴素的情感。1989年退休后,虽然体弱多病,却没有呆在家里静心休养,而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群众淮剧活动中去。
上海市的许多社区、街道里活跃着大大小小的淮剧沙龙、茶座、社团和俱乐部。当这些群众自发的组织请他去参加活动时,他总是有求必应,有请必到,从来不要分文报酬,而且路再远也坚持自己乘坐公交车前往。他指导票友演唱,与戏迷联欢,为推广淮剧艺术,培养淮剧观众尽心尽力。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何老先生为“何爹爹”。
淮剧名家逝世,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月27日晨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5岁。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生、丑、净行俱擅,戏路宽广,功底深厚。他勇于创新,在演出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何派”。他创造了颇受观众喜爱的“连环句”,为淮剧唱腔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1月27日10时15分,何叫天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个人作品
创作特点
何叫天在淮剧界被誉为“淮剧
马连良”,自10岁登台演以来演过许多出剧目。在上世纪30——40年代,何叫天借鉴民间
曲艺,将众多
瑞安鼓词串在一起,以较快速度演唱的特点,他将这种演唱方法运用到淮剧中加以革新发展,无论用以抒发人物感情或叙述情节,达到一泻千行的强烈艺术效果,在传统曲调基础上,创造了“连环句”。当“自由调”兴起之后,他吸取了自由调灵活多变特点,又形成了他的自由调连环句,开创了声腔艺术的新局面。何派唱腔
演唱技巧吐字清晰、音韵纯正、嗓音宏亮、用气深沉。他的演唱给人流畅、苍劲、舒展的美感。建国后对声腔艺术进行了大胆革新,在《三女抢板》中“适才间在公堂”这大唱腔大胆运用“老拉调”转“自由调”的结合,在《海港的早晨》中破除了声腔一般不用小悲调的习惯,用小悲调改换定弦的方法,适应了声腔的音区,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码头工人对旧社会的按种悲哀、痛苦的感情。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何叫天创立的“何派生腔”,是淮剧重要唱腔艺术流派,贡献卓著。该唱腔流派讲究演唱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吐字清晰,音韵纯正,嗓音宏亮,用气深沉,给人以流畅、苍劲、舒展的艺术美感。善于运用颤音极富情感特色,并注重运用真假嗓,造成音色的强烈对比。其创作的“自由调连环句”更是开创了淮剧生腔艺术的新局面。何派生腔艺术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功借鉴民间
曲艺,以较快节奏演唱的特点来运用于淮剧并加以革新,使曲调抒发人物情感或叙述情节,达到一泻千里的艺术效果。
何派创始人
江苏省是一个流传着多种戏曲曲种的戏曲大省。既有锡剧、扬剧、苏剧等本省剧种,也有
京剧、
越剧等外来剧种。其中最主要的本省地方剧种有:锡剧、扬剧、淮剧和淮海戏。淮剧又叫江淮剧,系基于民间
嘻哈音乐而丰富发展,属于民间说唱类型说唱系中的一个剧种,发源于古制“淮六属”中的两淮、盐阜与“扬八属”中的
宝应县等地,即由东(下河地区)、西(上河地区)两大支流的音乐汇合而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流行于大江南北,
沪宁铁路上,特别是在苏北地区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承前启后的何派生腔(何叫天)唱腔特点是吸气深,吐字匀,无论是抒情唱句还是连环句都能用气自然、喷口有力、气口不留痕迹,使中老年戏剧人物的唱腔具有鲜明的年龄特色。50年淮剧天蟾舞台联合义演何任舞台管理。出生于淮剧世家,幼年随父亲何孔德、
叔父何孔标学淮剧。10岁登台,后在上海、
阜宁县和
江苏省等演出,有“十岁红”之称。初演小丑,后改演老生、小生、武生。早期在上海与
马麟童、
筱文艳、
蒯云霞等合作演出。功底深厚,戏路宽广。曾与筱文艳等人组成“共和班”。1947年与马麟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合演《五台山》,全场爆满。
何派艺术展演举行
为庆贺淮剧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海淮剧团特邀老中青几代淮剧人坐镇逸夫舞台,举办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流派艺术展演。何叫天在传统曲调基础上,创造并发展了自由调连环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10日晚的“原创篇”将以红火的晚会形式诠释淮剧何派生腔的艺术魅力,11日晚的“传承篇”则将彰显淮剧何派生腔的发展与光大。10月10日、11日,庆贺淮剧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暨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流派艺术展演专场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祖籍
建湖县。他自成一派,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他的主要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创造并发展了“自由调连环句”,极大地丰富了淮剧唱腔的表现力,为淮剧唱腔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创立和引领的“何派生腔”艺术,更为早期淮剧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此次流派艺术展演分为原创篇和传承篇两场演出。原创篇包括淮剧《
千里送京娘》《琵琶寿》《夫妻桥》《女审》《三女抢板》的经典唱段;传承篇则挑选了《赠塔》《拣煤渣》《吴汉三杀》《
红灯记》《金龙与蜉》等剧目选段。演出名家云集,除了
马秀英、
何双林、
梁伟平、
施燕萍等淮剧著名演员,剧团还特邀
裔小萍、
王志豪、
戴建民等苏北名家,为广大淮剧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出。两天的演出座无虚席,剧场内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文广演艺中心总裁
吴孝明、党委书记卢国庆、副总裁黄乾明等领导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