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由范谈村和小谈村两个紧邻的村落合并而成,东北部原为小谈村,属
正定县,西南大部为范谈村,属
鹿泉区。
据张氏祠堂碑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始祖自
山西省迁来时,已有此村。
地理环境
谈村位于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城市化之前,其村落范围南起谈南路,北至
石家庄和平路,西距今天的建设大街百十米,东至今天的广安大街棉四宿舍内。至上世纪80年代,有居民2300多户、7600多人。
该村由范谈村和小谈村两个紧邻的村落合并而成,东北部原为小谈村,属正定县,西南大部为范谈村,属获鹿县。1941年两村同时划入市郊。1958年公社化时,两村合并,改称谈村。由于地处市中心,谈村土地很早即被征用,至1980年,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谈村拆迁改造从1986年开始,分批次至2003年全部完成,今天的园东园、谈阁小区、谈后小区、谈中园等,均为谈村居民回迁居住区。
历史沿革
寄望“修业居久而谭”
今天人们坐41或21路公交车,每当驶过谈北路时,总会听到报站的声音说:“谈村到了。”确实,谈村这一站所在地,几乎就是过去谈村的中心。只不过旧村早已消失,一点踪迹也寻觅不到。取而代之,是林立的高楼、狭窄的街道、穿梭的车辆,还有遍布街边的饭店及小铺。
谈村原名“谭村”,据该村刻于光绪九年的
张姓祠堂碑记载,张氏祖上于明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
山西省迁来。原
石家庄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张辰来,是谈村人。他在其著作《笔耕摭拾录·谈村追忆》中说,移民过来的人们,寄希望在此安家落户,
光大家业,子孙瓜绵延,兴旺发达,所以取名“谭村”。“谭”,在古汉语中除通“谈”作说话解以及作为姓氏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宏大、光大”。古语有云:“谭,业安于久而自大”,“修业居久而谭”。
随着落户时间日久,移民情结淡化,再加上“谭”字与“谈”字的常用义项相通,“谈”字写起来又简单,所以后来“谭”、“谈”混用,再后来就直接叫“谈村”了。
这一个谈村,历史上也曾有一段时间叫“范谈(谭)村”,因其曾与南边一华里处的“范村”(今范西路、省博物馆一带)合为一村。张辰来说,查《
获鹿县志》光绪七年以前的舆图,都标有“谭村”、“范村”相邻两村。而光绪七年《获鹿县志》所绘新舆图上,却只标有一个“范谭村”,没有“范村”。其所附地理志“镇头社领村二十四”图上,也只有“范谭村”而没有“范村”。
据老人们言传,当时范村和谭村合为一村,范村为前排,谭村为后排,完税纳银时,两村一起去获鹿县衙交纳。后来两村又剥离为二,1908年的地图上又有了“范村”。
虽然与范村分开了,但“范谈村”的名字一直延用。其实这村没有一户姓范的,倒是村东北房舍几乎相连的另一个村子小谈村,有
范姓人家,他们祖上是从桃园村南迁过来成立的村庄。虽然两村紧挨,但小谈村属
正定县,范谈村属
鹿泉区,1958年公社化时合并为一个村,正式改名“谈村”。
小巷大街,青堂瓦舍
旧的村落布局,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里。据张辰来、张华民、张友仁、张香林、张凤波等多位老人回忆,今天的谈中街,过去是村里南北向主街,称为“大街”。在大街两侧,向西伸出谈西街(在今谈北路以北不远)、谈阁街(今谈阁街),向东伸出谈后街(谈北路位置)、谈东街(今谈中园楼区内)。这四条东西向小街与谈中街,构成“一纵四横”的布局,但它们与谈中街只做丁字交叉,没有十字交口。
北至距和平路50米、南至
长安区政府大门前,东至谈中园小区东北角墙外,西至燕风楼以东100多米路北,是旧村原有的东西南北四座大门所在地,大门均为阁楼建筑样式。
谈村土地遍布村庄四周,今天,在谈村土地上建起来的重要单位,西南有市委(2009年刚迁走)、市人大和市政协,正西有长安公园(东半部分),北有棉一至棉四,中有印染厂,东有华药、热电厂等。
村落之中,过去不乏磨砖对缝、青堂瓦舍的好房子,在村中心位置,基本没有坯房。张华民家的老房就是一处两进院落营造精美的宅第。它的原址就在今天的谈中园2、3号楼中间。不论厢房正房,都是高砌台阶、擎檐明柱,青砖灰瓦,
漆雕姓彩绘。“如果能保留到现在,恐怕也够上文物标准了。”张华民说,解放后这处房子曾被市公安局四分局做过办公室。后来家人翻建,失去了原貌。
今天的谈中园西门向东横跨两个单元,向南直至
长安区政府西院大门,当年是谈村最大的宅子“记生家”所在地。记生家是谈村第一大户,最盛时,谈村32倾田地(不算小谈村),记生家占24倾。记生家的房子自然也最大,重重院落都是青砖瓦房。建房时,他家的大房梁平放在地上,两个大人相隔蹲下,竟互不见人,可见房梁之粗!不过,这豪宅大院并未给主人带来什么好处,从日军侵华开始,便先后被驻军、工厂或机关占用,而房主人后裔则长年流寓在外。
街坊忆旧
记生、贵林、“破车棚”
张辰来说,他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记生、张路生两位老人还健在。说到记生家,值得一提他的发家史。相传早年间,山西
平定县一商人走京上卫做生意卖
瓜子,年关前携资回家,半路遭劫,一路饥寒交迫,讨饭来到谈村。被记生家前辈主人收留将养数日,并送回
山西省老家。后来,这位商人感恩戴德,对记生家施以厚报。几年之间,记生家不仅宅中广厦隆起,村外也田产广增。富到什么程度,与几百里外束鹿旧城(今辛集
旧城镇)的高门大户结亲,双套马车一天赶不到,就自家出钱在晋县
马于镇建驿站,以备往来途中“打尖”住宿。
石家庄市有句著名的民谚“金谈固,银白佛,
玉石高家营”,在谈村一带流传的版本后边还有这样一句:“赶不上谈村破车棚。”足见其家之富。其“破车棚”就指张记生与张路生两位老人的祖上—张家,传说祖上弟兄五人,个个一身好功夫。有一次在
藁城区一个集镇上因做买卖与人发生争执,当地人意欲打架,小弟站出来说,不急,待我放好衣服。说完跳到戏台上,一只胳膊搂住戏台明柱提了起来,另一只手把小褂塞在柱子与柱础石之间。只见戏台起动,瓦响尘飞,把当地人惊得目瞪口呆,随即拱手揖让,息了纷争。谈村这“五虎”也随之名声大噪。后来,他们开镖局走江湖,又在南北大道沿路大市镇开货栈、店铺,字号“五福堂”。张家虽有钱,却相当低调。往回运银两的棚车(罩着席棚的马车),大多棚顶破旧不堪。所以,“破车棚”这个外号就被乡里叫了起来。其实“破车棚”家日进斗金,南北两路送来的银子,屋里放不下,倒入院内井中。后来老五股分家时,拧着辘轳从井里捞银子。据说,谈村那么多好房子,和他家后代遍布村中建房立业有很大关系。
记生家虽富却不忘济贫,早年前曾拨出粮食建立“义仓”,每年青黄不接之际,由族中长者开仓放粮。受益者秋后还粮“灌仓”。有的无力“回灌”,便称“下年再说”,实则作罢。给当年的谈村人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另一位让人难忘的乡亲,不是因为多富,而是他敢于为村民办事,敢和日本鬼子打官司,他就是张贵林。1943年秋,日本人带着几个“二鬼子”(日伪工作人员),来到谈村村东地里(今天的华药一带),强行埋桩、划线,要占地建“
绵羊改进会”(也称“粮棉试验厂”)。谈村老百姓不干,把他们打跑了。“闯祸”之后,谈村村官张贵林与乡亲结伴上省城
保定市,找伪省长
吴赞周告状。吴赞周虽是
正定县老乡,却不敢管。他们又来到
北平市,请当时在
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谈村老乡张式溥代写诉状,一式三份,分送
王克敏的伪华北临时政府、冈村宁次司令部和日本驻北平大使馆。经过交涉,最后日本人答应每租借一亩地付款100元,并承诺场子开工后,被占地户可以优先录用作工。不过到1945年,厂房刚盖起,
日本就投降了,老百姓得到信儿,连明彻夜拆房扒砖,拿回了原属于自己的土地。
代表人物
上述几位虽是谈村名人,名声却基本只限于当地。真正名声远播、为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当属
张良弼和他的女儿张式(即安娥)。
张良弼家就在谈中街与谈北路交口西侧,今天这里是一片未开发的空地,临时被人用做“夜色啤酒广场”。据《鹿泉文献》记载,张良弼,字佑卿,幼年时“俊艾清慧,甫六岁即读诗礼数千言。”27岁那年,张良弼中举,曾任直隶州
知州,后被清廷派往
日本留学,入弘文学校师范科。在日本的经历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他看到日本重视实业,曾在参观后说:“吾知所以富国矣!”回国后,致力于实业技术教育。于1909年在
保定市创办“直隶实业补习学校”,自任堂长。1912年,改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任校长。这个学校以教授纺织职业技术为主,后校名几经变迁,成为今天的“
河北纺织工业学校”。
张良弼被该校校史列为第一创办人,同时被学界誉为
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先驱。
他在办工业学校的同时,还开办私立民生中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并在
高阳县开设染布工厂。对于他的功绩,《鹿泉文献》称颂道:“今也保阳(指保定,记者注)连属(指屋宇连接不断,记者注),工厂林立,富甲全省,民乃歌曰:种德者亲,勤工者仁,张公之义,惠我无垠。”因其办学绩优,
清代被遴选为
知府,从1913年至1922年,四次被选为国会议员,这在当年时局动荡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容易的。
张良弼不仅本人贡献卓著,而且他的后代也多数学有所成。他的长子张式汀是
石家庄市最早的
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四子张式渠是纺织漂染专家;五子张式溥(前文提到代乡亲写状纸那位)是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七子张式瀛是
纺织工程专家,曾任石家庄市纺织公司工程师;二女张式浓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第十子张式湛精通多国语言,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副代表;第十一子张式深是长沙铁道学院桥隧系教授。
名门才女
一曲“渔光”红遍全国
但以上所有人都不如
张良弼的一个女儿出名,她就是
安娥——安娥。石家庄日报记者王律这样评价安娥:“她是女作家、女革命者、社会活动家、具有先锋思想的女权主义者,是一位多方面取得成就的杰出的女性。”
今天几乎人人会唱的老歌《
渔光曲》、《
卖报歌》,以及抗战时期唱遍大江南北的《打回老家去》,都是由安娥作词。她作词的歌曲有100多首,此外还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梁红了》、
歌剧《洪波曲》、神话歌舞剧《海石花》、戏曲《
杨八姐盗刀》、小说《石家庄》等大批作品。她曾陪同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采访新四军李先念纵队,写成长篇战地通讯《五月榴花照眼明》。前几年,
中国文联出版社将她的作品结集出版为《
安娥文集》。
安娥是
张良弼的儿女中唯一参加革命的一位,所以,她也被称为“红色女郎”。她早在1925年、年仅20岁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李大钊派遣到
大连市从事工运工作,1927年至1929年在苏联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在隐蔽战线,她化名“安娥”,做国民党中央上海特派员
杨登瀛的秘书,负责收集辨读情报,在其参与下,包括任弼时、关向应在内的多位共产党员得以被营救脱险。
她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日军侵华、
上海市沦陷后,
安娥在武汉发起、筹建“战时儿童保育会”,抢救难童。她利用自己是文化人的有利条件,积极联系上层人士,使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她先去联系邓颖超、史良等人,又和
刘清扬一起找到
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建议李德全出面请出蒋夫人
宋美龄。最后,邓颖超、宋美龄、李德全等多位妇女界名人成为保育院负责人。
解放以后,安娥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从事剧本创作。不幸的是,她很快就失去了写作能力,1956年,一场
脑出血使她
偏瘫并
失语症,1978年,被疾病折磨多年的她谢世于北京。
还原历史:
她是怎样一个人
以上这些成就的罗列,或许并不能让人真正感知: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根据
老舍等人的回忆:她的装束时而朴素,时而华贵;她总是神情安闲,即使刚刚经历轰炸;她做什么都不慌不忙,但作品众多;她常常凝望远处,像在沉思深奥的哲理……
读她以自己家族为原型创作的小说《石家庄》,可以看出,儿时的
安娥,是一个温和、胆怯、听话的女孩,“母亲的话是她务必听从的命令。”她内心世界丰富,常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反复唱《
小白菜》、《小草鸡》等歌谣。她对美有强烈的感知力,家乡绿海一样的麦田,能够吸引她长时间注目不愿离开。
长大后,进入青春期,她和小时候判若两人。15岁,她带头闹学潮反对不合理校规,逼走和母亲是
结拜姐妹的女学监;20岁在北京国立美专读书时,参加共产党员邓鹤皋领导的学生罢课,赶走校长。母亲把她“捉”回家,父亲与她决裂,她还是离家出走闹革命。
她对事业,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情结。她最怕人们提《
渔光曲》,好像自己总在吃老本。她也不看重旧作,不收集,不整理。在《五月榴花照眼明》中,她说:“十几年来,那个永远存在于不远的前面,而永远抓不到的那颗壮丽的、朴厚的、鲜亮的艺术的果实,每一分一秒钟都在扰乱着我!十几年来,无论我的脚步速度如何,它——理想中的艺术果实——永远示威似的悬立在我的额头高空!”
她的爱情,经历曲折,甜苦交织。而她对恋爱的态度,是既不回避也不强求。她始终追求女性独立,始终有自己的事业。众所周知她是
田汉(国歌词作者)之妻,但田汉不是她第一位丈夫,她也不是田汉第一位妻子,但他俩最终携手走完了一生。当1929年田汉遇见
安娥的时候,已和林维中有婚约在先。娶了林维中后,与安娥重逢时又再度陷入爱河。林维中大闹,两人离婚。在这个过程中,安娥表现得非常理性,她在接受《
新民晚报》采访时说:爱情是无法争得的,争或许可以得到一个人的躯壳,但却不一定能得到一个人的心。对于婚姻,她认为,在封建社会里,女人依靠婚姻取得合法地位,其实“非常可怜”,假如男女的结合是基于爱情,那么“同居也好,结婚也好,有什么关系呢?企图用结婚这一形式作为爱情的保障,那是不可能的。”对于那场沸沸扬扬的“三角恋”,她表示一切听凭
田汉决定。
安娥的恋爱哲学,在那个年代堪称前卫。也因此有人称她为具有先锋思想的女权主义者。不过,安娥晚年虽然和田汉感情甚笃,在事业上却没能更进一步,又加患病,可谓晚景凄凉。尤其1968年田汉被批斗至死,对她刺激极大。
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她的作品就不再那么“吃香”。在那个写了写志愿军战士与风对话诉思乡之情即被批判为“吟风弄月”的时代(见安娥《关于讨论抒情歌曲的发言》),她最终没有摘到心目中那颗“艺术的果实”。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