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梅花鹿是台湾一种特有
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台湾东部山地,栖息在针阔混交林的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带。以草、树叶、嫩芽、树皮、
苔藓植物等为食,黄昏和清晨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期。体型较大,体长大约150厘米,背部中线呈现黑色。全身的皮毛在夏天是淡
栗色,白色的梅花形状斑点散布其上;冬天皮毛会变成浅褐色。1969年以后,野生
梅花鹿逐渐在台湾各地绝迹,后经人工复育成功,现在岛内有近千只梅花鹿存活。
梅花鹿台 湾
亚种是梅花鹿的一个亚种,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
胆囊。胃4室,反。腿细长,善奔跑。具角,并具獠牙状上犬齿。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
睾丸激素的影响。过了
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
雄性第二年起生角,每年增加一叉,五岁后分四叉止。
密尔沃基雄鹿队大于雌鹿。毛色夏季为
栗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毛。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雌鹿有2对
乳头。一岁半至两岁半成熟。每年9-11月
交配,5-7月产子,每胎有一只或两只小鹿。栖息于
冻原、林区、
荒漠、灌丛和
沼泽。
听觉及嗅觉发达,喜爱群居,擅长奔跑。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善游泳。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肉可食用,皮可
制革。
在1603年(明万历31年)
陈第的《东番记》中对于
台湾省梅花鹿多有记载,到了台湾荷西殖民时期时,因为鹿皮的需求很大,受到人类大量的滥捕,几濒临绝种,到1969年之后,由于
栖息地受到破坏与人类的大肆捕猎,台湾梅花鹿渐渐减少,日据时期,景美、木栅、乌来一带仍见有
族群式的鹿群沿水源而栖,目前所见者皆为在垦丁国家公园的复育计划中由人工饲养的。
目前确认为
纯种族群的母群是来自于
台北市立动物园,台北市立动物园曾赠送
梅花鹿予
金门县农畜所,故全
台湾省纯种梅花鹿饲养的地方目前有台北市立动物园以及金门,但已经没有任何的完全纯种台湾梅花鹿。
至于野生族群则是位于
垦丁国家公园,母群也是来自于台北市立动物园,二十余年前进行在垦丁
社顶自然公园的复育野放计划,结果尚称成功,目前已经经过多次野放及定期调查,垦丁国家公园野生梅花鹿总数已经过两百只,且有持续上升之势,也引起野放在其他原栖地的声浪。另一野生
族群则是位于
绿岛,则是由以前岛民饲养后溢出的个体组成的野生族群,总数也已经超过两百只,但是
梅花鹿对于绿岛来说仍是外来种,也引起不同的意见。
过去曾有大量族群生活于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但受到强大的狩猎压力加上
栖息地因农业开发而遭破坏,导致野外族群数量锐减。根据在台进行大型哺乳类调查报告指出,野生台湾梅花鹿可能已于1969年在野外绝迹,所幸在动物园及民间养鹿场尚有饲养族群使其种源得以保存。
台湾梅花鹿体型较大,体长大约150厘米,背部中线呈现黑色。全身的皮毛在夏天是淡
栗色,白色的梅花形状斑点散布其上;冬天皮毛会变成浅褐色,斑点也不会那么明显。
台湾省梅花鹿曾广泛分布于台湾东部山地,栖息在针阔混交林的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带。以草、树叶、嫩芽、树皮、
苔藓植物等为食,黄昏和清晨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期。1969年以后,野生
梅花鹿逐渐在台湾各地绝迹。
台湾位于梅花鹿原始分部区域之南端。现今梅花鹿共有14 个
亚种,依
纬度高低可区分为南鹿(southern races)及北鹿(northern races)二者,台湾梅花鹿以微卫星标志之核型分析鉴定之结果,
垦丁国家公园、
台北市立动物园以及
绿岛之台湾梅花鹿为同一
基因型之亚种,与
日本、
俄罗斯和中国大陆等地一带之梅花鹿
族群有明显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