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街(英文名:Furong Street),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是一条济南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古老的、典型的文化街和商业街。
芙蓉街街名来源于荷花,也有人说是因
芙蓉泉而得名。芙蓉街建立年代已无法考证,
康熙帝初年,芙蓉街东侧逐渐建起民房和店铺,商贾云集。1956年,芙蓉街近30家私营工商业户经历了
社会主义改造,变为公私合营商店或合作组。1967年文革开始,芙蓉街个体业户全部被取缔,原有公私合营商店转为市属集体企业。1981年3月,芙蓉街出现第一个个体商店。1997年7月,芙蓉街居民自发清理重修芙蓉泉泉池。2006年,芙蓉街开始大规模改造,并于次年6月改造完成。2011年,泉城街道办事处将芙蓉街重新定位为“文化旅游特色一条街”。2018年12月,芙蓉街在历经两个月的封闭修缮后重新开街。
芙蓉街北起西花墙子街南口,南与泉城路相连,东邻马市街,通起凤桥街、翔凤巷和芙蓉巷,西邻玉环泉街,通省府东街,沥青路面,全长432米,宽4.6米。芙蓉街有
芙蓉泉、府学文庙、关帝庙等文化景点,曾入选
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100个“
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等。
名称由来
芙蓉街街名来源于荷花。荷花是“济南市花”。荷花在老济南古称为“芙蓉”。也有人说因芙蓉泉而得名。在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及清《七十二泉记》中都有关于芙蓉泉的记述。
清代诗人
董芸在
乾隆癸丑(公元1793年)夏,曾在泉边住了很长时间,他的《芙蓉泉寓舍》描述了当时泉水的情况:“老屋苍苔半亩居,
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从诗中可以看出,古时的
芙蓉泉是一处荷花盛开、清泉游鱼的好地方,可能因泉上荷花艳丽,而泉名“芙蓉”。
历史沿革
芙蓉街的建立年代已无法考证,根据史书记载金、元时芙蓉泉旁边建有“姜家亭”。
朱见深成化三年(1466年),
德王朱见潾在
济南市建立德藩王宫(俗称“德王府”),今芙蓉街所在处原为德王府的西苑。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以芙蓉泉为水源凿小河引至府学门前外泮池,名“梯云溪”,沿溪的街道就是芙蓉街。在清
顺治,人们在“梯云溪”上架起了一座名为“青云桥”的桥梁,寓意平步青云桥首建一牌坊,坊额上题有“腾蛟起凤”四个大字。
康熙帝初年,芙蓉街东侧逐渐建起民房和店铺,商贾云集,于是将街中的“梯云溪”改造为青石板路面下的暗沟。由于芙蓉街周围有
巡抚、都司、布政司、贡院、府学等衙门机构,因此许多商家选择在此开业,使得芙蓉街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街道。
清同治元年(1862年),章丘孟家在芙蓉街开设“瑞祥”布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历城县志·地域考》载有“芙蓉街”。
济南市第一家眼镜店“一珊号”在街上开业。1913年,
鞠思敏等人在芙蓉街创办济南教育书社。清光绪年间,济南最大的百货店“文升祥”在街上开业。街上还有“宏升斋”等鞋帽铺,“恒祥兴”等绸布庄,“聚蚨祥”等染坊,“宝善斋”等钟表店,“容芳馆”等照像馆,“民华堂”等理发所,专卖养蜂用具、花卉种子及农药的“迦南商行”,印刷局。中药、西药、笔铺、京货店、首饰店、书籍、字画、文具、南纸、乐器、服装、陶器、古董、刻字、
楠木、铜锡器、小吃店、钱行等。
1956年1月,
中原地区对私营工商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芙蓉街上的近30家私营业户改为公私合营或者合作组。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市场关闭,芙蓉街上的个体业户全部被取缔,原有公私合营商店转为市属集体企业。
改革开放后,芙蓉街逐渐又变成小吃一条街。中国政府曾邀请
清华大学城市研究所来济做过芙蓉街复原及建设规划,规划建设大师
吴良镛教授和
张杰博士也对芙蓉街复原改建提出了建议。方运承提出了具体规划,芙蓉街展宽8公尺左右,新开“芙蓉河”宽10公尺,河两边为6公尺的顺河街,沿滨2公尺宽的斜坡绿带或涉水石阶,绿带内种植
垂柳、花卉、草皮、安置石凳,建茶坊、酒楼和小吃店,沿河建骑楼式茶室,交通路口处建
拱桥。1981年3月,居民牛永兴在芙蓉街上开办第一个个体商店“济南历下永兴商店”。1994年版《历下区地名志》载:“芙蓉街……北起西花墙子街南口,南止泉城路,东邻马市街,通起凤桥街、翔凤巷和芙蓉巷,西邻玉环泉街,通省府东街。”1997年7月,在家住69号院的张含骧老人的倡议下,全院居民自发清理、重修了
芙蓉泉泉池。1999年,芙蓉街共有居民505户、1294人,共有个体工商业户65户,年上缴国家税金50余万元。2000年3月,
济南市政府决定投资5亿元,把芙蓉街建成“古城游览区”。
2006年,芙蓉街开始大规模改造,两侧的平房大部分拆除,开始建二层仿古建筑,地下重新铺设污水管道。次年6月,芙蓉街改造完成,临街都是二层仿古建筑,地面更换成石板路。2011年2月3日,芙蓉街沿街商铺开始挂幌子,打造幌子一条街。2018年12月31日,芙蓉街在历经两个月的封闭修缮后重新开街。此次修缮后的芙蓉街,除了富含古朴之色外,对于商贩的经营也有了明确规定。2021年10月,芙蓉街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100个“
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同年12月17日,芙蓉街被
山东省民政厅认定为省级地名
文化遗产。
位置及街道布局
芙蓉街位于
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西花墙子街南口,南与
泉城路相连。东邻马市街,通起凤桥街、翔凤巷和芙蓉巷,西邻玉环泉街,通省府东街。沥青路面,全长432米,宽4.6米。
建筑特色
芙蓉街是
济南市的重要的传统商业街,建筑多为两层以下,传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色彩为灰砖白石,屋顶以坡屋顶青瓦为主,还有许多代表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芙蓉街的建筑反映了清末民初的发展变化,中西合璧至今仍存。芙蓉也即荷花,是济南人最喜爱的花,因而,芙蓉街的四泉一街一巷均以“芙蓉”为名,其所承载的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成为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街巷之一。
主要商业业态
芙蓉街南头有三仙斋眼镜店、治香楼百货店、广立顺照相馆,街中间芙蓉巷里有张巽臣镶牙所,街中段金菊巷内有燕喜堂,平泉胡同中有大成永鞋帽店等。重新定位后的芙蓉街,依托原有的天然泉景、古街巷、古民居和文化古迹,打造成集市民和游客观光、旅游、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多元化商业的形态,使其成为中国内外游客领略
济南市历史文化和感受济南人市井生活的必去景点之一。
文化设施
芙蓉泉
芙蓉泉位于芙蓉街69号居民院前,块石砌长方池,长10米,宽5米,深3米,池中间横跨一石桥,池北侧立
花岗石栏杆,原来的池南壁上镌有著名书法家
魏启后先生写的“芙蓉泉”碑及手书明代晏璧《芙蓉泉》的诗句,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芙蓉泉是现在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中唯一处于居民院落的泉水,
清代郝植恭在《济南七十二泉记》中写道:“曰芙蓉,明以艳也。”明末清初时,从芙蓉泉到泮池之间有小溪流,名为“梯云溪”,溪上修有石桥“青云桥”,建有坊额题“腾蛟起凤”的牌坊,寓意前程腾达。
康熙,青云桥与牌坊具毁,只剩下芙蓉泉池。
府学文庙
府学文庙位于芙蓉街北侧,
北宋熙宁年间始建,
金朝时毁于战火,明洪武二年重建。文庙仿照
曲阜孔庙的规制建立,规模宏大,长247米,最宽处66米。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围绕南北中轴线修建,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影壁、大成门、
棂星门、泮池和
石拱桥、屏门、戟门、大成殿、
明伦堂、环碧亭和尊经阁等。
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代
洪武年间,超过600余年历史,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左右,分南北两进院子,北院是关帝庙的正院。庙内有
康熙五十五年(1720年)《重立考棚碑记》石碑,碑首刻有“共树恩垂”四字,碑文是贡院考试规则,庙内另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关帝庙北首街武司小街东口路东关帝庙碑记》石碑,乃吉祥号、同祥永、柳善成、信义号、瑞宝楼等二十家商铺为首事,组织两街商家,捐资兴庙,立碑以记。
在2010年前后,政府对
关林梁柱、门头、墙面、影壁、砖雕、壁画上彩绘等进行修缮,重新修建了碑廊,将龙生池,将关帝泉和武库泉三处古井挖掘清理出来,现在关帝庙已恢复了历史上的规模和原貌,为芙蓉街增添了新的景观。
巡抚府
巡抚府是
康熙五年(1666年)
山东巡抚周有德在明朝德王府的旧址上用青州衡王府的建材修建而成的,曾接待过
康熙帝。巡抚部院占地面积达110多亩,大门前有高大的木质牌坊,牌坊后有影壁墙,后在1930年
韩复榘任国民党
山东省政府主席时拆除。
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九脊,戗角飞檐。前为卷棚式,六根大红柱支撑着错落的云头斗拱,檐角脊兽,饰以吻兽。1937年12月,日军进攻
济南市,珍珠泉大院内建筑多被焚毁,
巡抚府也遭受严重破坏,1952年被重新修整,恢复原有面貌,1979年被确定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与开发
济南市对芙蓉街区的规划以保护整治为主。早在1999年,济南市就开始酝酿芙蓉街和曲水亭地区的保护与整治,为此济南政府邀请了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专家与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起对该地区的保护和整治进行规划。2000年,济南市政府投资5亿元将芙蓉街建成“古城游览区”,将芙蓉街打造成为继“山、泉、湖”之后的济南第四大旅游景点。2006年,泉城街道办事处对芙蓉街进行了首期的改造工作,改造路面,拆除违章建筑,修复老字号店铺等。2009年到2010年,政府提出改变芙蓉街“小吃一条街”的角色,将其打造成“旅游商品一条街”。泉城街道办事处修缮了芙蓉街北段沿街建筑物,清理
芙蓉泉,对街口牌坊翻新整容。2011年,在市政协会议后,广收民意,泉城街道办事处将芙蓉街重新定位为“文化旅游特色一条街”。
获得荣誉
相关评价
芙蓉街,它是繁华的,又是沧桑的,是热闹的,又是幽静的。就像
济南市这座城市,将古朴与现代融于一体。就像济南人,在匆匆忙忙的现代生活中,依然保持着温厚与淳朴。(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