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11月16日,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
耶鲁大学友人怀着“青年拓荒者”的美好理想,在长沙西牌楼创办了“雅礼
京师大学堂”。日后发展成称之为“中国耶鲁”的学府组合:
长沙市雅礼中学(Yali Middle School)、雅礼学堂(College of Yale-in-China)、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Hsiang-ya Hospital)、湘雅医学院(Hsiang-ya Medical College)和湘雅护理学院(Hsiang-ya Nursing School)。医学院和医院选名“湘雅”,“湘”表示
湖南省,“雅”代表“
雅礼协会”。这一名称表达了独特的合作伙伴关系。1914年9月,翘首以待的
长沙市雅礼中学(College of
耶鲁大学in-China)开学。除了国文和中国文学课使用中文外,其他课程的主要教学语言为英语。迁址标志着随后10年难以置信的发展。原来的预备学校成为雅礼中学(Yali Middle School)。1931年雅礼协会决定联合其他4个美国和
英国组织,共同在武汉创建华中学院(雅礼学堂并入,后发展成
华中师范大学)。1940年教育部将湘雅医学院收归国有。
创办
20世纪初年,美国雅礼会决定在中国办学传教,首先派出德士敦(Thurston)来华,选定
长沙市作为他们办学的理想地点。1903年,
湖南省境内10个
基督教的代表在长沙开会,议决邀请
耶鲁大学传教会将长沙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心,建议在长沙创设理学院、文学院和医学院。雅礼会接到这一报告后再一次进行了论证,认为湖南有2000多万人口,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地处
华中地区腹地,可以影响全国。因此决定在长沙兴办学校。于是,雅礼会又派席比义(Seabury)来长沙。席比义曾在明德中学教过英语,与长沙教育界人士接触广泛,但他还没来得及创办学校,就在庐山岭淹死了。此后,雅礼会又派盖葆赖(Gage)和胡美来
长沙市。1906年,他们就在长沙创办了美国雅礼会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大学校——雅礼大学,由盖葆赖任校长。
雅礼大学最先在长沙西牌楼雅礼医院的对面租借民房为校舍,于1906年11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首次招收了 预科生53名,全部是男学生。从此直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雅礼大学预科共办了20年,先后毕业学生200多人。从1914年开始,雅礼大学开始招本科生。开始时仅有文科和理科两个学科。1919年,雅礼大学迁往北门外麻园岭,并于1920年建立了包括物理、
化学、生物实验室的科学馆。此后,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医学预科由雅礼大学接办,雅礼大学除文、理科外,又有了医预科(两年制)。
雅礼大学有教授10人左右。教职员中有美国雅礼会派来的,也有在中国聘请的。雅礼会开始派来的教员宗教色彩颇为浓厚,但以后派来的人其宗教色彩逐渐淡薄,大都是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到最后几年派来的都是一般普通大学生毕业生,大都只能教英文。还有一些是学军事或搞情报工作的。因此其他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大都是在国内聘请的。
1949年解放后,雅礼大学被政府取缔,雅礼大学的很多专业资源转入
湖南大学及湖南医学院。
大学与中学
1910年,
长沙市雅礼中学会在雅礼大学校内办了雅礼中学。校长有盖葆赖(兼)和解维廉。到1916年,中学的在校生大约有100来人。中学的教师实际上就是雅礼大学的教师兼任。这所中学收费很高,大约每学期需银洋100元左右,因此,学生大都是富家子弟或名流后代。学校待遇也比较好。学生都是寄宿,食堂可以自己花钱加菜,衣着方面,冬季穿呢制服,夏季穿自制服,平时都穿皮鞋。
当时,雅礼在中国办学有一个指导思想是“培养中国人自己来教中国人”。因此,
长沙市雅礼中学的教职员中,有较多的中国人,有些后来还掌握了学校的一些管理权。如创办初期,学校负责总务的是中国人王海轩,他除掌管学校财务外,到后来,连聘请教职员、处分和开除学生他都有权过问。
雅礼中学开设的课程中,数学、物理、
化学等科的教材都是采用英文原版本。教师上课时也适当使用一些英语。英语课的教材是盖葆赖自己编写的。后来,这套教材经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度风行全国。英语课教师都由
耶鲁大学毕业的学士任教,并采用直接教学法。国文课则全部请
中原地区教员,大部分是一些前清秀才或
进士,如黄金台、汪根甲、周铁山等。他们所教的内容大都是
文言文,学生写作文用白话文还要扣分。
长沙市雅礼中学还很重视体育,其强项是足球,校队“蓝白队”曾多次挫败英国水兵队,并代表
湖南省参加
华中地区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该校的教学质量高,其毕业生很多考取国内的名牌大学,有相当一部分被雅礼会送到美国留学。
从清末以来,外国教会在华开办学校越来越多。湖南是外国教会办学的一个重点,而
长沙市地当首要,更是其重中之重。据1923年2月25日的《
大公报》报道:“湖南各地教会所办各项男女学校极形发达。”并认为“教会学校之发达,中国恐当推湖南为首”。据不完全统计,在20年代初,湖南各地有教会大学3所,除长沙的雅礼大学外,还有
益阳市的信义大学、
岳阳市的
岳阳教会学校。教会办的中学则更多,先后有10多所,长沙即有
长沙市雅礼中学、福湘、广雅、雅各、协均等。这些教会学校大都没有向地方当局备案,又不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特别是反帝活动,还强迫学生在校内做礼拜、唱圣歌、读圣经。如
柳直荀在雅礼中学读书时就因为不愿做礼拜而缺席,被学校留级。
教会学校的这些做法自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从而引起了从1923年持续到1927年的教会学校的非宗教运动。雅礼大学和雅礼中学的学生也参加了这一斗争。1924年12月,雅礼大学和中学全体学生300余人为反对学校当局不向中国政府立案、不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强迫学生诵读圣经和美国教师无理侮辱中国学生而相率退学。1926年12月,雅礼大学和中学学生与
长沙市其他教会学校学生一起发起了要求将圣经课改为三民主义课、公开学校财务、向政府立案、学生参加校务会议的斗争。这些斗争对各国教会在
湖南省的办学活动进行了沉重打击。特别是北伐军进入湖南后。教会学校受到的压力更大。不少外籍教师离开湖南,不少教会学校因此停办。
各教会学校也存在很多弊端,如设校过多,学生太少,设施简陋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当时中国政府颁布的《私立学校管理规程》规定,私立学校的校地、校舍、资金、设备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方可立案;“凡未经立案的学校,其毕业生在社会上不能享受一般学校毕业生的同等待遇”。因此,教会学校若不立案,就不能继续办下去。而当时各教会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都未能达到立案的标准。于是,各教会只得对教会学校进行了改组合并。大学方面,益阳信义大学在大革命时停办,没有再恢复;雅礼大学和
湖滨大学则迁至湖北,与武汉的文华、博文、博学3校合并为
华中大学。中学方面,也采取了集中的办法,许多教会中学就近合并。1928年,雅礼会邀请在
湖南省的美国长老会、遵道会、复初会和英国循道会一起合办
长沙市雅礼中学,聘请由雅礼大学毕业的
劳启祥代理校长。劳启祥学识渊博,热心教育,丰富爱国思想。他一上任就重用中国人为行政人员,致力于选拔“吸收欧美文明,振兴五千年民族”的志士。1932年他转为校长,领导“文理分科”教育改革获得成功,毕业生的升学率大大提高,为学界所瞩目。
改组后的雅礼中学是一个初高两级中学,定名为湖南私立雅礼中学。该校的经费由5个教会团体分别承担,由5个团体派出代表组成学校董事会,共同管理学校。一直到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由人民政府所接办。
历史
1901年初,美国康涅狄克州(Connecticut)纽翰芬城(New Haven)的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少数毕业校友,热衷于海外事业,倡议到中国创办教育科技事业,迅速得到校长哈德黎博士(President Hadley)及其他学校负责人和广大校友的支持。1902年6月22日,专门主持到中国发展教育和医疗事业的"
雅礼协会"(Yale-in-China Association)正式成立,推选哈德黎校长为主席。同年10月,协会选派耶鲁大学的1898届学生德士敦(John L. Thurston)携新婚妻子Calder来华筹办,决定
长沙市为办学地点。1904年5月,德士敦因患
肺结核病故。雅礼协会即派盖葆耐(Brownell . Gage)和席比义(Warren B. Seabury)来长沙。随后,胡美医生(Edward H. Hume)和解维廉(William J. Hail)也相继于1905年和1906年来长沙工作。经多方努力,于1906年6月租得西牌楼民房数间作为校舍,开办"雅礼
京师大学堂"。"雅礼"二字既是Yale的译音,也取自《论语·述而》篇"子年雅言,诗书执礼"的词义。通过报名考试,录取新生30人,于1906年11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次日即按年定课程及作息时间上课。当时虽名为大学预科,实际相当中学水平,而且程度极不整齐。开学时,学校负责人盖葆耐因公回国,由席比义主持其事。1907年,胡美医生在学校对面租用民房开办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实为诊所)。同年,席比义去
庐山度暑假时游泳溺水逝世。
由于西牌楼校舍拥护不堪,又无发展余地,1910年,学校在长沙城北门外麻园岭购得地皮兴建新校舍。1911年,大学预科第一班学生3人毕业。1914年,学校成立大学本科。1914年7月,
雅礼协会与
湖南育群学会合办湘雅医科学校("湘雅"意即湖南雅礼),
颜福庆任校长,胡美任教务长兼医院院长。1916年,麻园岭新校舍第一期工程竣工,学院迁来新址。1917年,大学本科第一班学生8人毕业。1920年,湘雅医学预科合并于该校大学部。此时,学校规模已渐完备,有了文、理、医预三科,因此正式定名为"雅礼大学"。1920年秋,学校又增设中学部,张福良任中学部主任。1924年,大学负责人盖葆耐归国,雅礼协会任命胡美为雅礼大学校长,解维廉为
主事,主持校务,雷文斯(Dickson H. Leavens,1909年来校)负责总务。这时,学校已建成为一所气魄宏大的校园,其中有科学馆、大礼堂、寝室、教室、餐厅、大操坪与教授住宅。
1924年,雅礼大学第十三班毕业。革命烈士
柳直荀就是这个班的毕业生。柳直荀1916年考入雅礼大学预科10班。其间,他结识了杨开慧、毛泽东、蔡和森、
张昆弟等人,并在雅礼大学创办了"校园周报",成立了爱国组织"绿竹学会",举办"平民教育"。他还组织
长沙市雅礼中学同学参加
驱张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并在"五四"期间当选为湖南学联评议部长和救国十人联合会总干事。1923年,柳直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雅礼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柳直荀从雅礼大学毕业后,积极从事革命工作,后于1932年牺牲于
洪湖革命根据地,时年34岁。毛泽东同志曾写《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诗词以示纪念。
1926年冬,学校因大革命政局影响而停办,美国人员除雷文斯一人留在
上海市联系外,其余全部回国。学校停办期间,则由中国教职员
劳启祥、
应开识、谭仁义负责守护,直至1928年。
雅礼现况
历史悠久 成绩卓著
学校是
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省重点中学督导评估五所受到综合表彰和奖励的学校之一、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首批“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首批“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学校”、“全国心理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北京2008
奥运会教育示范校”、首批“湖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1993年起连续14年“湖南省文明单位”。
一百年来,
长沙市雅礼中学共培育出八万多名人才,优秀学子可谓灿若星河。其中有
金岳霖、
李星学、
张友尚、
陈能宽、
曾昭抡、
邓起东、
邹承鲁、
黄子卿、盛彤生、
程镕时、
俞汝勤、萧健、
赵煦、
魏曦等14位两院院士,有
厉以宁、
梅可望等为代表的学界
钜子,以
柳直荀为代表的革命志士,以“
中原地区奥斯卡·辛德勒”——
何凤山为代表的著名外交活动家。
理念先进 目标高远
校训——公、勤、诚、朴
办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国内一流、世界知名
育人目标——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文理兼通、英语见长的高素质现代人
育人策略——开放教育策略、个性教育策略、自主教育策略
学校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2004年,《
科技导报》以“一个理念,三大策略”为题对
长沙市雅礼中学的办学育人成绩做专题报道。2006年5月,《
人民教育》以“让学生成为个性的海洋”为题报道学校育人情况。2006年9月,《
长沙晚报》以“
全人格教育熏陶雅礼气质”为题,推介雅礼育人经验。
胸怀世界 视野开放 学校国际交流频繁,已与美国、
加拿大、英国、日本、
新加坡、
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的大中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并先后与美国
圣保罗中学、福特学校、澳大利亚马奇精英学校、日本鹿儿岛女子
高中、台湾南华高级中学等缔结为友好学校,搭建了师生互访交流的国际平台。
雅礼协会每年选派4位美国
耶鲁大学大学毕业生来校执教英语,131名耶鲁毕业生曾在雅礼执教;20多名雅礼教师出国访学,走上国际讲台。近年来,已经有53名学生直升国外一流
大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中邱、汤绮男、周希舟、陶杉、张涧清、邹等10人进入耶鲁、
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等美国常青藤大学。2006年,学校百年校庆期间,美国前总统
乔治·布什和美国耶鲁大学校长
理查德·莱文分别发来贺信,表达携手共创未来的希望。
基础扎实 名校青睐 学校中高考成绩始终名列省市前列。2007年,学校共有11人直升国外著名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14人保送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55人保送国内一流大学;66人获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一等奖并获保送生资格;70人通过全国著名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五项指标均为全省第一。2007年高考,一本上线率近70%,二本上线率近90%。
学科竞赛 成绩斐然
学校的学科竞赛,成绩斐然。30余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张一飞、何林、龙凡同学先后代表中国队夺得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5枚。在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2005、NOIP2006中,
长沙市雅礼中学获一奖人数、复赛300分以上人数、满分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姚金宇同学获NOIP2005全国唯一满分。在NOI竞赛中,雅礼中学共获金牌13枚、银牌12枚、铜牌7枚,17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2003年,刘琪同学入选物理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2007年,黎力同学代表
湖南省夺得第15届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
全面发展
“奋发精神,担当
宇宙”是雅礼学子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涌现出了以向省委张春贤书记写信建言党代会“让科学家真正成为时代的明星”的10名高一学生为代表的担当社会责任的好公民,以五年匿名助学的“李利”(化名)为代表的当代好“
雷锋”。
崇尚体育是雅礼的传统。足球队叱咤湖南。陶颖同学被德国柏林赫塔队相中,成为第一个赴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试训的中学生。女子篮球队连续10余年蝉联
湖南省中学生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冠军,多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比赛。
翟欢同学入选2006届国家少年女子篮球队,成为该队唯一一名来自中学的业余队员。
学校注重通过艺术陶冶学生情操,艺术教育享誉中外。雅礼交响乐团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文艺调演。2006年,成立了“雅礼·田汉少年交响乐团”,奏响了服务社会的旋律。2007年1月,雅礼交响乐团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音乐会压轴演出,并获得金奖。2007年7月,交响乐团在音乐之都——
维也纳音乐厅举行了专场音乐会,拉开了“中奥文化节”的序幕。
学生社团活动异彩纷呈,21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舞台。戏剧社社长闫同学被美国年轻人领导协会提名为全球学者。2004年,三位雅礼毕业生代表
武汉大学参加
哈佛大学主办的
模拟联合国大会。2005年至2007年,
长沙市雅礼中学连续三年作为
湖南省省唯一受邀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展现湖南学子风采,获得优异成绩。在2006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大赛中,
王艺潼同学荣获全国总决赛冠军。
创新是雅礼学生的集体意识,雅礼机器人代表队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在日本大阪、
大田广域市、
葡萄牙里斯本等地都留下了雅礼机器人夺得
金牌的身影。2004年,姚金宇等4名同学研制出了博弈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发明专利,并入选2004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成果突出。2个研究性课题的结题报告入选教育部编撰的研究性学习案例集。高二沈多然、颜荻、伍楚菡、扬开四位同学“插手”国家级课题,他们的《长株潭城市群轻轨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报告获2006年省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一等奖。
回望百年,一代又一代雅礼人躬耕不辍,弦歌不绝,实践着百年树人的崇高理想。展望明天,雅礼人将以“及时奋发精神,好担当
宇宙”的豪迈气魄谱写更加壮美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