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有两个系统:一个叫
京杭大运河,另一个叫
隋唐大运河。它们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河,时间不同,地理不同。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到
南宋后期,河道淤塞,运营了500多年的该河道彻底废弃。
605年,
隋炀帝即命开凿大运河,“发
河南省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水、
南洛河达于
黄河,自水
引河通于
淮河”,长1000多公里。608年,隋炀帝沿洛阳东北方向开凿
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水、
卫河,通航至
天津市,接着,溯
永定河而上,通涿郡。610年,隋炀帝继续开凿
江南运河,使得
镇江市至绍兴段通航。
至此,以
洛阳市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
杭州市,通过
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
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的
中原地区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并把洛阳、涿郡(今北京)、汴州(今开封)、宋州(今商丘)、宿州、楚州(今淮安)、江都(今扬州)、润州(今镇江)、余杭(今杭州)、
会稽郡(今
绍兴)等区域中心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
天津市、
河北省、
山东省、
河南省、安徽、
江苏省、
浙江省8个省、
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
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隋唐大运河的遗址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在地面上,如沿岸的古城、古佛;另一种是在地下,是考古挖掘出来的
古桥、古码头、古仓窖和古瓷器。前者中的古城墙,如河南
鹤壁市的黎明镇,古佛如鹤壁市大山的北魏大佛,这些凤毛麟角的地面运河遗迹之所以能保存,是因为所在地势较高,或者根本就在小山上。其余遗迹则全在地下,所有的重大发现都是考古的成果。其中最令人惊奇的首推古粮仓的发现。
第一次发掘是在1998年5月,发掘地是
淮北市的柳孜,当时经过考古人员200多天的日夜奋战,发掘的900多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一处石构建筑遗存、一批
唐朝沉船,出土大量唐、宋时期的全国20多座窑口的陶瓷等文物。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次发掘是在2006年6月,发掘地是
宿州市。发掘面积达500多
平方米出土文物数百件,其中的一百多件精美瓷器中,不光品种繁多,而且涉及的窑口包括安徽的
寿州窑遗址、烈山窑、东门渡窑、
河南省的鹤壁窑、钧窑、
河北省的定窑等数十个窑口,另外还出土了几尊造型精美、形象生动的佛造像。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宿州市桥区西门口老桥西侧大运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同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在这里专门立了碑文标识。碑文记载,这段运河为隋唐大运河遗址
通济渠段。
安徽境内的
隋唐大运河除个别段落被改造使用,其余段落已淤塞。唯一“存活的”的隋唐大运河遗址处在
泗县境内,西起唐河交叉点,横穿泗城后向东北至
濉河,全长约25公里的,遗址基本保持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原貌,功能已经发生改变,但仍可发挥着灌溉、分洪的水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