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一般是指由于生长激素(GH)持久过度分泌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为垂体GH瘤或垂体GH
细胞增生。肢端肥大症发生在青春期后,其发展慢,以骨骼、
软组织、内脏增生肥大为主要特征。
导致GH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垂体性和垂体外性。其中垂体性占95%~98%,以腺瘤为主(占垂体瘤的25%~30%),GH瘤70%~80%为大腺瘤。垂体外性为异位GH分泌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分泌瘤。其他病因偶为GH细胞增生或GH瘤。
肢端肥大症起病多数隐匿,
病程长。从发病到确诊往往滞后5~6年。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则表现不同。GH过度分泌的具体表现为躯体和代谢变化,包括
软组织肥大、
腰椎骨质增生、骨骼结构改变、器官增大和
高血糖,20%的患者因面部外观改变、四肢增大或两者兼有就诊。表现为前额斜长、眉弓外突、
下颌前突、齿疏和咬合错位、鼻翼增厚肥大,嘴厚舌大等。与多种合并症如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如心脏肥大和充血性
心力衰竭,高血糖/
糖尿病、
结肠息肉、甲状腺结节、
腕隧道症候群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由肿瘤局部的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肢端肥大症可行血GH测定、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血IGF结合蛋白(IGFBP)测定、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
颅骨X线、
垂体CT、垂体MRI、胸部和腹部CT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等指标确诊。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降低患者血清GH和血清IGF-1水平,同时消除或缩小腺瘤,防止其复发;改善患者心血管、呼吸系统和代谢并发症;尽量保留腺垂体功能,已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给与相应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
中国肢端肥大症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不详,其他国家报道肢端肥大症患病率为(2.8~13.7)/10万,发病率为(0.2~1.1)/10万。患病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5~47.0岁。
肢端肥大症的总死亡率大约是一般人群的2~4倍,但通过多种积极的方式来治疗,从而严格控制GH水平,可以将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
1886年,
法国神经学家皮埃尔·玛丽(Pierre Marie)首次提出“肢端肥大症”一词。
奥地利外科医生朱利叶斯(冯)霍赫恩格尔(Julius Von Hochenegg)在1908年首次进行了经蝶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1909年,法国
放射治疗安托万·贝克莱(Antoine Beclère)首次报道,重复放疗可改善某些局部肿瘤相关症状(头痛、视力障碍)。1970年代,G·迈克尔·贝瑟(G.Michael Besser)开始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来控制活动性肢端肥大症。1988年,奥曲肽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
病因
GH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垂体性和垂体外性。
发病因素
垂体性
占95%~98%,以腺瘤为主(占垂体瘤的25%~30%),GH瘤70%~80%为大腺瘤。
垂体外性
异位GH分泌瘤(如胰岛细胞癌)、GHRH分泌瘤(
下丘脑错构瘤、
胰岛细胞瘤、
支气管类癌综合征等)。
其他疾病
偶为垂体GH
细胞增生或GH瘤,可见于多发性
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Carney综合征或McCune-Albright综合征。
发病机制
95%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属于散发,在约40%的生长激素腺瘤中,存在GNAS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该基因编码
应激性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α亚单位(Gsα),使GH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该
基因突变也可见于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GH分泌过多的表现。约30%的家族性肢端肥大症与AIP基因的生殖系变有关,在散发的肢端肥大症中,AIP基因突变的比例为5%~10%。
流行病学
中国肢端肥大症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不详,国外报道肢端肥大症患病率为(2.8~13.7)/10万,发病率为(0.2~1.1)/10万。患病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5~47.0岁。
在英格兰纽卡斯尔,据报道每年每百万成人中有2.8例新发病例,大约每百万成人中有38例患病。
瑞典的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平均发病率为每百万人69例。
病理生理学
持续高生长激素与肝脏上的生长
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rptor,GHR)结合,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合成,因此肢端肥大症患者
血浆中GH和IGF-1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同龄人。GH作为影响代谢的重要激素,对脂肪、葡萄糖和
蛋白质代谢都有诸多影响。GH促进脂肪动员分解和
脂肪酸氧化,促进LDL的清除;肢端肥大症患者
三酸甘油脂升高,其他
血脂谱的变化报道不一。GH可以直接或通过拮抗
胰岛素的作用而影响葡萄糖的代谢,包括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促进肝脏葡萄糖的合成,因此肢端肥大症患者易合并
高血糖。GH促进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减少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部分肢端肥大症患者可合并
高催乳素血症,以及肿瘤的占位效应导致性腺轴、
甲状腺轴、
肾上腺轴功能低下,患者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约占所有垂体肿瘤的20%,起病隐匿,肿瘤往往生长缓慢,逐渐出现症状,早期无典型自觉症状,GH升高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和(或)体征往往需要多年时间。
GH过度分泌表现
肢端肥大症患者表现为躯体和代谢变化,包括
软组织肥大、
腰椎骨质增生、骨骼结构改变、器官增大和
高血糖,与多种合并症如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如心脏肥大和充血性
心力衰竭、高血糖/
糖尿病、
结肠息肉、甲状腺结节、
腕隧道症候群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患者常出现手足感觉障碍的周围神经病,腕管综合征占20%~64%。
特征性外貌
20%的患者因面部外观改变、四肢增大或两者兼有就诊。表现为前额斜长、眉弓外突、
下颌前突、齿疏和咬合错位、鼻翼增厚肥大,嘴厚舌大等。
皮肤及软组织变化
开始表现为面部、手足等部位的软组织增厚,随后全身皮肤及软组织变厚变粗,真皮
结缔组织及皮下组织增多。皮肤改变以头面部最明显,与骨骼改变共同形成肢端肥大症的特殊面容。颜面皮肤及软组织增厚,额部有深皱褶,皮肤线纹减少。鼻肥大,唇厚舌大、
声带厚长,扁桃体、悬雍垂及
软腭增厚。声音低沉,女性声音变粗,睡眠时出现鼾声。
外耳肥厚、
鼓膜增厚,可使
咽鼓管阻塞,偶伴
耳鸣、耳聋。
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肤多油脂,可有皮肤色素沉着、
黑棘皮症和多毛。汗腺肥大,出汗多(为病情活动的重要指征)。
毛囊扩大,女性多毛。部分病人伴
外阴纤维瘤及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骨关节改变
全身骨骼不同程度肥大,
BOBBIN变大,骨刺形成,
软骨增生。约30%~70%的患者有关节病,出现脊柱后凸、桶状胸、关节疼痛、
腰背痛、手指和足趾增宽,鞋码或戒指尺寸增大。超过60%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存在椎体压缩性
骨折。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
糖代谢异常是肢端肥大症常见的合并症,部分患者因糖尿病就诊而发现肢端肥大症。中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数据显示约3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另有约3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前期。血
三酸甘油脂、
游离脂肪酸常较高。血磷于活动期偏高,大多为1.45~1.78mmol/L,与生长激素加强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有关。
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大,但甲状腺功能大多正常。
基础代谢率可增高达20%~40%,可能与高生长激素促进代谢有关。
心血管系统
为主要死因之一,有
高血压、
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表现。心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心脏改变和高血压。在GH和IGF-1的长期作用下,约有30%的病人出现心肌病变,心脏明显增大,心室腔呈向心性肥厚,没有流出道梗阻现象。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主要与
病程有关。10%的病人诊断时已经存在
心力衰竭。不少病人出现血压增高,可能与GH与IGF-1具有抗利钠作用、血容量扩张、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缺氧等因素有关。
呼吸系统
60%~80%的患者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可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憋气、嗜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活动后
呼吸困难。肢端肥大症病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者比普通人群高3倍。GH增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抑制呼吸中枢的
应激性。周围性因素主要是
呼吸道出现梗阻或狭窄,有近2/3的病人出现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纯粹由舌根肥大、咽喉部黏膜肥厚引起的周围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出现在约50%的病人。经过治疗GH水平下降,症状可以明显改善。
伴发恶性肿瘤
临床观察发现
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肿瘤发生危险增加,与
结肠息肉及腺癌关系较密切,甲状腺结节和
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肿瘤占位相关表现
肿瘤占位效应和侵袭所致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功能损害、颅神经受累症状及
高催乳素血症等。
检查诊断
诊断
肢端肥大症起病相对隐匿,多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不少病人在经过7~10年的评估、随访后才被最终确诊,而其中只有40%是由内科医生发现并诊断的,大部分病人常因视觉障碍、牙齿不能咬合、月经紊乱、骨性
关节炎等就诊于其他相关科室。肢端肥大症病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肌病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其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预后极为重要。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的外貌、肢端肥大等全身征象,随机GH水平>2.5μg/L或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GH谷值≥1.0μg/L,
血清IGF-1升高,影像学检查发现
垂体占位,诊断该病并不困难。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类肢端肥大症
体质性或家族性,该病从幼婴时开始,有面貌改变,体形高大类似肢端肥大症,但程度较轻,蝶鞍不扩大,GH水平正常。
手足皮肤骨膜肥厚症
以手、足、颈、脸皮肤肥厚而多皱纹为特征,脸部多皮脂溢出、多汗,
胫骨与桡骨等远端骨膜增厚引起、腕关节部显著肥大症,但无内分泌代谢紊乱,血中GH正常。蝶鞍不扩大,无
颅骨等骨骼变化,可检测到15-PGDH、SLCO2A1
基因突变。
非垂体GH瘤所致的肢端肥大症
临床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分泌GHRH的肿瘤,主要为
类癌综合征、
胰脏癌、小细胞型
肺癌、子宫内膜癌、
肾上腺癌和
嗜铬细胞瘤等。GHRH过度分泌则促进垂体GH的过度分泌,但是由于其
病程短,一般缺乏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现,升高的GH和IGF-1不被葡萄糖抑制,但血GHRH增高,而垂体GH瘤者血GHRH正常或降低。②非GH分泌的垂体瘤如PRL瘤、ACTH瘤、TSH瘤等偶可同时合成和分泌小量的GH,其临床特点是肢端肥大症的表现很轻。
治疗
治疗原则
①去除病因,如切除肿瘤;②尽可能减轻肢端肥大症症状、体征和代谢改变;③预防肿瘤复发;④消除并发症。
治疗目标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包括: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腺瘤是
垂体GH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蝶鞍内微腺瘤(<10mm)最适宜手术切除,而大腺瘤尤其向鞍上发展或伸向
海绵窦者手术治愈率降低。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蝶和经额两种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术。微腺瘤的治愈率约90%,大腺瘤的治愈率50%~60%,
软组织肿胀在肿瘤切除后迅速得到改善。GH水平在术后1小时内即降到正常水平,IGF-1水平在3~4天内恢复正常。约10%的患者在手术全切后数年复发;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达15%。手术并发症包括尿崩、
脑脊液鼻漏、出血、视神经损伤、
脑膜炎及
垂体功能减退。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应证:
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SSA)、GH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生长抑素类药物(SSA)
该类药物包括奥曲肽、长效奥曲肽、
兰瑞肽及帕瑞肽,该类药物作用机制为结合生长抑素受体(SSTR,以SSTR2和SSTR5为主),抑制GH的分泌和
细胞增殖。
GH受体拮抗剂
培维索孟(pegvisomant)是GH受体拮抗剂,能阻断GH受体二聚体的形成,从而阻止GH的外周作用,使IGF-1水平降至正常。但对肿瘤体积没有减少作用,应使用IGF-1作为评估疗效指标。该药可单用于对SSA类似物抵抗或不耐受者,以及单独使用SSA不能完全缓解的患者联合使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该类药物对于GH的分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常用于GH和IGF-1轻度升高的患者,剂量较大,约20%患者可达到生化缓解。溴隐亭还可改善
糖代谢,合并
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口服溴隐亭后糖代谢可改善。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特殊类型治疗
肢端肥大症合并妊娠
肢端肥大症合并妊娠的患者可通过经鼻蝶手术和药物治疗。
难治性垂体GH腺瘤
少部分垂体GH腺瘤在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较一般腺瘤生长快,对标准的手术、药物及放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此类腺瘤被称为难治性垂体GH腺瘤。可选择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放疗等治疗方法。
垂体GH腺癌
垂体腺癌非常罕见,仅占垂体腺瘤的0.1%左右。必要时及早考虑再次手术,或
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地切除转移灶和开展靶向
免疫治疗或系统性化疗、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
核素治疗(PRRT),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随访
GH瘤术后1天及出院时,测定血GH。术后第6~12周进行垂体激素检测,以评估垂体功能和激素替代治疗的需要,对于有并发症的病人随访相应的检查项目。术后3个月复查OGTT GH水平、IGF-1水平,并复查
垂体增强MRI。根据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在术后6个月选择性复查OGTT GH、IGF-1和垂体MRI等。对于控制良好的病人,术后每年复查1次OGTT GH水平及IGF-1水平,术后每年根据病人病情控制的程度复查鞍区MRI;对于有并发症的病人应每年进行1次并发症的评估。
预后
肢端肥大症的总死亡率大约是一般人群的2~4倍。根据研究调查发现,高达50%的患者在50岁之前死亡,高达89%的患者在60岁之前死亡。经过积极治疗控制GH水平,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包括
高血压、
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和
糖尿病在内的并发症也可能改善死亡率。
历史
发现史
1957年,
荷兰医生约翰内斯·维尔(Johannes Wier)用拉丁文对肢端肥大症进行首次的描述。1772年,
法国外科医生尼古拉·萨克鲁瓦(Nicolas Saucerotte)向法国外科学院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描述了一名39岁男子的症状与肢端肥大症非常吻合。1822年,法国皮肤科医生让·路易斯·马尔克·阿利贝尔(Jean-Louis Marc Alibert)称之为“巨大淋巴结核”。1864年,
意大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安德烈亚·维加(Andrea Verga)称之为“面肿病”。1868年,意大利
犯罪学家
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称这种疾病为“巨体症”。直到1886年,
法国神经学家皮埃尔·玛丽(Pierre Marie)首次提出“肢端肥大症”一词,最初也称为“玛丽病”。
研究史
意大利神经学家兼精神病学家安德烈亚·维加(Andrea Verga)于1864年在一位59岁女性患者的
颅骨注意到蝶鞍扩大和破坏,1877年,法国医生亨利·亨洛特(Henri Henrot)发现鞍上瘤。1886年,皮埃尔·玛丽(Pierre Marie)和巴西神经学家若泽·达塔斯·德·苏扎(José Dantas de Souza-Leite)、
罗马尼亚神经学家乔治·马尔辛斯库(Gheorghe Marinescu)发现垂体增大现象。1887年,立陶宛内分泌学家-
糖尿病学家
奥斯卡·闵可夫斯基(Oskar Minkowski)发现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尸检中发现垂体肿大。1892年,
意大利医生罗伯托·马萨洛戈(Roberto Massalongo)将肢端肥大症与增加的
垂体功能联系起来。到1900年,
德国病理学家、生理学家、微生物学家卡尔·本达(Carl Benda)从一系列正常的和病理性腺体中确定,肢端肥大症与嗜酸性垂体肿瘤有关。
治疗史
奥地利外科医生朱利叶斯(冯)霍赫恩格尔(Julius(von)Hochenegg)在1908年首次进行了经蝶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1909年,
法国放射治疗安托万·贝克莱(Antoine Beclère)首次报道,重复放疗可改善某些局部肿瘤相关症状(头痛、视力障碍)。1970年代,G·迈克尔·贝瑟(G.Michael Besser)开始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来控制活动性肢端肥大症。1988年,奥曲肽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