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制衡
约翰·米尔斯海默提出的概念
离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也被译为“离岸平衡手”,是进攻性现实主义( offensive 实在论) 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其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的概念。在书中,米尔斯海默对其定义如下:“这些远处的霸权通常喜欢让地区大国来制衡热衷于追逐霸权的国家,它们则坐山观虎斗。但有时这种推卸责任的策略并不可行,遥远的霸权国家不得不插手以平衡崛起中的国家。”
他鉴于中美两国的地理特点、现实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认知,认为美国应当遏制中国的崛起,并根据历史经验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
理论来源
美苏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在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作为理解国际关系理论最有力的总框架( general framework) ,现实主义内部也出现了新的争论,争论双方被区分为“侵略性的”( aggressive) 和“防御性的”( defen-sive) 现实主义,前者在后来被界定为进攻性现实主义。与防御性现实主义不同,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冲突和战争,鼓励国家采取进攻和扩张的行为,国家的相对权力比绝对权力更重要,国际体系中安全是稀缺的,理性国家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能够获得安全。
而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米尔斯海默、埃里克·拉伯兹、罗伯特·吉尔平、法里德·扎卡里亚等。其中米尔斯海默及其名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广受关注,奠定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依据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逻辑,米尔斯海默认为国家要想最大化地获得安全,那么它就应当最大化地占有世界权力的份额,其终极目标是成为体系中的霸主。
显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依此逻辑行事并在一定意义上取得霸主的地位。冷战后尽管美国衰落论曾盛极一时,但这十几年来的现实却是美国依然保持着良性的发展,必须承认美国在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在这个无政府状态的世界中,权力转移此消彼长的逻辑反复上演,一国要想保证自身最重要的目标———安全,就必须以自助的方式,一方面要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就要遏制那些挑战者的发展,维持现状,保护现有的权力分配。而美国的当务之急,是以不威胁到美国在全球的首要地位的方式处理好其他地区大国的崛起问题,挑战者、竞争对手或崛起大国就是美国的战略目标。
在东亚地区,这个目标是中原地区。冷战后的中国沿着既定的改革开放道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感召下,各方面迅速发展,实力和影响力空前提升。一时间,“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并在此后不断掀起高潮。特别是 2011 年伊始,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更给美国带来了不快和压力。在美国看来,不仅中国的国家性质与美国倡导的价值观念相背离,中美之间在政治认同上不一致,而且“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安全构成特别的威胁”,对美国的实力地位构成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中原地区的发展。在失去了苏联这个敌人后,美国把中国作为替代前苏联的敌人。克林顿政府实行的预防性防御就是一种软遏制政策,到小布什时期则更加强硬,而奥巴马政府则呈现高开低走、逐渐向下的态势。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有关如何实施对中国遏制的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对此,进攻性现实主义开出的药方是离岸平衡。
定义
“离岸平衡手”( offshore balancer) 是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其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他认为,获得地区霸权的国家本质上在其他地区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推卸责任,让地区大国来制衡追逐霸权的国家,只有在推卸责任不起作用时,才直接插手以平衡崛起中的国家。简言之,离岸平衡手会采取两种行为模式: 推卸责任与直接介入。
历史经验
经典的离岸平衡案例是美国英国对待德国的方式,即由陆上的法国甚至是异质的苏联对抗德国,而美英则给予前者巨大的支持,只在前者无力遏制时才亲自介入。鉴于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选择与潜在霸权国同属陆地的邻近大国作为承担责任者就成为传统离岸平衡的方式。这种方式易于实施有以下原因: 第一,潜在霸权国因水体的巨大阻遏会首先将攻击目标确定为陆上邻国,这不仅因为它的“野心只能主宰它( 们) 所处的地区以及在陆地上能达到的毗邻地区”,而且考虑到多面受敌的可能性也必须将陆上邻国征服才能越过水体挑战遥远的霸权国。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及战争初期的行动莫不遵循这种目标策略。因此,不仅平衡手有意愿,而且由于作为首要征服目标而产生的忧虑也使得邻近大国具有抗衡潜在霸权国的决心和紧迫感。选择该国就能够实现平衡挑战者的意愿目标。第二,陆上邻近使责任承担国有制衡潜在霸权国的优势,既然是首要和必须攻下的目标,那么,潜在霸权国就必须与责任承担国周旋到底。这样,后者越是强大,就越能够完成抵御和平衡前者的任务。因此,平衡手只需给予责任承担国一定的支持就可以帮助其实现平衡目标。第三,由于同属陆地,地理邻近,这个责任承担国通常也会具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陆军力量具有一定的水平,这将对潜在霸权国构成最基本的牵制。
离岸平衡手
成为离岸平衡手的条件
约翰·米尔斯海默在书中主要考察了历史上美英两国运用离岸平衡策略的情况,提出美英的共性在于: 第一,由巨大的水体使其与目标大陆隔开; 第二,是一个具备强实力的大国; 第三,面对的欧洲东北亚大陆都存在几个实力接近并有利益分歧的国家。这些成为一国作为“离岸平衡手”的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成立的逻辑是水域的阻遏力量保证了平衡手的安全,也损害了海军攻击陆地大国的能力,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增加了攻击陆地大国的难度,所以强势的海洋大国要选择推卸责任的方式由邻近的大国平衡目标国家。而离岸平衡手的强实力也保证了它能够给予邻近大国强大的支持,并在平衡无效时有能力直接介入。所以,要成为离岸平衡手,上述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成为责任承担者的条件
在选取相关的邻近大国就成为责任承担者时,并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推卸责任的对象,责任承担者选取不好会直接损害平衡的效果,这里同样有三个衡量标准。首先是基础的地理条件。责任承担者必须与目标对象国地理邻近,同属一片大陆为佳。第二是具备一定的实力。要想有效地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没有实力或实力较弱是不行的,特别是须有相当的军事实力。第三是意愿。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责任承担者愿意发挥平衡作用,阻止目标对象国的发展,其二是它愿意接受离岸平衡手的支持和影响,乐意为其解忧。三者同样是缺一不可。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理论来源
定义
历史经验
离岸平衡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