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长地区是彬县
长武县的简称,位于
陕西省省西北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人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陕西的最后一站。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东南距
咸阳市120公里、
西安市150公里,西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
彬长地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梁沟壑区,东连
旬邑县、淳化,南依
永寿县、
麟游县,西临、
灵台县,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福(州)银(川)高速公路,312国道,西(安)平(凉)铁路分别从
彬州市,
长武县穿境而过。
彬长地区的彬长煤田是
陕西省第二大煤田。煤区原煤埋藏浅、储量大、煤层厚、煤质好,既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也是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环保煤。
3500年前,周族部落首领
公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豳”的小国。这可以看作是彬州名称的起源。著名的《
诗经》“十五国风”中的《豳风》所描绘的就是现在彬县一带的风土人情。
秦朝时在这里设置漆县,
东汉时设置
新平郡,
北魏时改为
白土县。
西魏时在这里设置
豳州,唐开元年间改称
邠州(古州的管辖范围大约在今
旬邑县、
淳化、
彬州市、
长武县四县区域)。民国初年撤销邠州的建制,在原州治所在地设立邠县。因“邠”字属生僻字,在中国文字学上“邠”与“彬”又是相通的,1964年文字改革时,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彬县”。
清代沿用明制。长武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
西安府。
雍正三年(1725年),邠州升为直隶州,长武县改隶邠州。清末,长武县仍属邠州直隶州领辖。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制,设省、县两级。民国二年(1913年),长武县隶属
陕西省督军府。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
长武县隶属
关中道。民国五年(1916年),长武县隶属邠、乾镇守使公署。民国六年(1917年),长武县直属陕西省长公署。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陕西省政府。民国十六年(1927年),议准长武为二等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武县归属邠乾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武县归属设于
彬州市的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施新县制,议准长武为四等县。三十六、三十七年(1947、1984年)调整区划,
长武县仍属第七行政区。
1948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十三日),解放军西府出击战役曾解放长武,设县人民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工委、邠县分区。因形势不利,主力部队撤离,县人民政府随军转移。1949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三十日),长武再次获得解放。人民政权建立之初,长武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邠县行政督察区(分区)。1950年5月5日,区划整编,长武县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1日,撤销专区,长武县归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直辖。1958年12月8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
长武县县建制,长武、
旬邑县与
彬州市合并,称邠县,仍直属省辖。196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恢复原并大县的各县建制,并复设
咸阳市。9月1日,宣布重新恢复长武县建制,隶属咸阳专区。10月,咸阳专区改为行政公署。1969年,成立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恢复咸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长武县。1983年9月,咸阳行署改为地级市,长武属咸阳市人民政府辖县。也是古丝绸之路
陕西省的最后一站。
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
薛举、
薛仁杲父子号称“西秦霸王”,先后在
兴平市(今
兰州市)、折城(今
泾川县)割据,与
李渊父子相抗衡,屡屡侵掠唐属地
豳州(今
咸阳市长武、彬县、旬邑一带),威逼
长安。
唐军与其多次交战,胜负难分。为根除此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秦王李世民率大军与薛军决战于今天
长武县浅水原上的高墌城(唐初的军事要塞,今已无存)下,经过一番恶战,唐军大获全胜,杀俘薛军二万,收附男女丁口五万,薛仁被俘押解长安。从此长安西部的危机解除,
庆阳市为唐所辖治。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的“
浅水原之战”。如今的历史地址在陕西长武县城东北2.5公里的浅水村。
白蹄乌,
唐昭陵六骏石刻之一,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为
李世民与
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据《
全唐文》(卷l0)收录
昭陵《六马图赞》记载,骏与“自蹄乌”是武德元年(618)九月至十一月间,李世民与薛仁杲(
薛举之子)在浅水原(今
长武县东北)作战时的坐骑,列于
祭坛西侧三骏之末位(由南往北排列)。隋大业十三年(617)四月,薛举、薛仁杲父子在
兰州市(今甘肃兰州市)郡起兵。七月,薛仁杲称帝。十二月,薛举父子竭动10万大军,想趁
李渊父子立足未稳,夺取关中长安。次年六月,薛军占领
泾州(今
泾川县北五里),后一直开到
豳州(今陕西彬县)、
南岐州(今陕西凤翔)一带。唐高祖李渊封
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出兵抗击。两军在高(言庶)城(今陕西长武县北)一带相持了两个多月。十一月,薛军粮草不济,军心浮动,进退两难。李世民看准战机,连夜调兵谴将,趁机内外夹攻。李世民先用少量兵力在浅水原诱敌,拖住薛军精锐罗侯部,然后出其不意,亲率劲旅直捣敌后。他骑着“白蹄乌”,只带了数名精锐骑兵,率先杀入敌阵,薛军大乱,兵卒向折(言庶)城(今
泾川县东北)溃逃。为彻底消灭敌人,李世民又催动“白蹄乌”,带领两千余名骑兵紧紧追赶,一昼夜奔驰二百多里,把
薛仁杲败军围定在折慧城内,扼守关口要道,迫使薛仁杲率残部开城投降。
浅水原之战奠定了唐王朝立足关陇的政治经济基础。石刻“白蹄乌”筋骨强健,四蹄腾空,鬃迎风,呈疾速奔驰之状,足见它当年载着
李世民在
黄土高原上急驰,追击薛军的情景。唐太宗给它题的赞语是:“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平陇,回鞍定蜀。”关于“白蹄乌”的命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持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骏马的说法。但葛承雍先生研究认为,作为“天可汗”唐太宗赫赫战功的赞美之称和坐骑专名,“白蹄乌”的命名不足以说明李世民丰功伟绩的含义。他认为,“白蹄”二字来源于突厥语“bota”,意为幼马或幼骆驼,是“少汗”之意。“白蹄乌”应是一匹冠以突厥语“少汗”之意的荣誉性专名的坐骑,“在立有战功的黑马名称前带有赞美的称衔或加诸各种高贵的官号,其象征意义不仅符合突厥歌颂上层领袖坐骑的习俗,而且也符合唐人颂扬圣皇名君的传统作法。所以,突厥语‘少汗’ (bota)应该是汉语 ‘白蹄’真正的原意。”(葛承雍《唐昭陵六骏与突厥葬俗研究》,《
中华文史论丛》第60辑。柳毅传书 在
长武县柳泉村至今还有盛大的庙会纪念这一传说,这是一部传奇剧。又名《水晶宫》。取材于唐
李朝威小说《柳毅传》、元尚仲贤
杂剧《
柳毅传书》及今人
平衡改编的传奇小说《女画传》。写秀才
柳毅赴京应试,途经
泾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钱塘君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
龙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乃叔
钱塘君作伐求配。柳毅为避
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为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柳毅与她订齐眉之约,结为伉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