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叙一(1918—1992),男,原籍
定海区,出生于湖南长沙,电影译制片翻译家、导演艺术家,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缔造者和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开拓者。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肄业。代表作有《埋头苦干》等。1992年4月25日因
喉癌去世。
个人经历
父亲是洋行买办。家庭的特殊生活环境,使他从小就学习英文,能用英语会话。进入中学后,他又爱上文艺。当时,他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民主思想影响下,愈来愈看不惯自己的家庭生活,同父亲发生了矛盾。
1937年,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二年级时,就径自离家出走,先后在上海
英美烟草集团,怡和洋行,怡和
轮船公司等处作小职员,开始独立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叙一深感国家衰亡的危险,精神苦闷,拼命读书,力图从中获取思想养料和精神力量。这期间,他有幸得到著名戏剧家
黄佐临的热心帮助与指导。
1943年,他在借到一本
美国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情欲》的话剧本后,便翻译和改写成完全中国化的《田园恨》,由黄佐临导演,
孙景璐主演。这是他从事翻译工作的处女作。不久,他就参加了黄佐临等人创办的进步话剧团体——苦干剧团,当舞台监督,有时也粉墨登场跑跑龙套。1945年,在黄佐临的悉心指导下,他第一次导演了话剧《埋头苦干》和《一刹那》(丹尼改写)。其间,他还曾为
苏联商人在上海经营的私人商业电台写过
广播剧。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叙一在党组织的帮助下,积极投身于反抗
中国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
1946年,他经地下党介绍,从
上海市到晋察冀解放区,加入了革命队伍,担任
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顾问。之后,又随人民解放军到达晋冀鲁豫,在华北人民文工团从事创作活动。
天津市解放,他立即被派去参加接管电影院的工作,担任天津电影服务社副社长。
1949年夏,上海解放后,他被指定为
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组长。从此,他就踏上了建设和发展上海电影译制事业的艰苦历程。旧中国尽管市场上充斥着外国影片,但没有我们自己的电影译制事业。当时上映的外国片不是原版对话,就是打上一些半文不白的字幕,即使偶尔在一些影院也搞上“译意风”,但仍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解放后,
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首先通过演员的配音,译制出第一部翻译配音的
苏联故事片《普通一兵》。陈叙一得悉后,就带了三位同伴去东影参观学习。回到
上海市,陈叙一即借调了十一个人,凭着一个旧话筒,一部报废的录音机,一台不带银幕的皮包机(放映时墙上挂白纸),在一间仅有二十平米的小车间里,完成了上海译制的第一部外国影片苏联故事片《团的儿子》。如何提高剧本的翻译质量,使之符合配音的口语要求;胶片从什么地方分段,演员怎样对口型,等等,他们都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而后不断改进的。陈叙一和十余名译制人员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三年时间内先后完成了三十一部
苏联和东欧国家影片的译制。不久之后,
上海电影译制厂正式成立了。陈叙一先后任副厂长,厂长,一直肩负着译制片创作生产的领导工作。三十多年来,他们已经译制了三十都个国家的五百多部故事片,还把一部分国产科教片,美术片和个别故事片,配音译成英语,
法语版,出口到非洲以及欧美国家去。另外,译制片厂还经常接受兄弟厂新拍摄的影片的配音任务。他们译制的影片,因语音清晰,语言准确,形神兼备而受到观众的赞扬。无疑,这是和陈叙一在业务上严格要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陈叙一在抓译制片的质量时,主要在三个环节入手:首先是把本子关,他强调翻译要忠于原著,坚持质量第一。他的英文底子好,凡是遇到英文本,他总是严格查对原文,斟字酌句。对其他语种的剧本,他又常从分析戏的内容和角色着手,同翻译一起充分讨论。碰到问题时,还亲自查阅字典,逐字逐句的推敲。在口语化的问题上,他更是下足了苦功夫,只要碰到不太顺口的句子,他都一一加以修改,力求每个翻译剧本都能做到语言流畅,丝丝入扣。各种语言的翻译本在他的精心修改下,语言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为影片的译制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他非常重视配音演员队伍的建设。他认为一部译制片质量高低,主要靠演员来体现。在组建队伍的过程中,他采取先特约,试用,然后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把各种行当——犹如
京剧里的生,旦,净,末,丑,逐个配齐。如
邱岳峰(已故)、
李梓、
毕克、
尚华、
赵慎之、
刘广宁、
童自荣、
丁建华和
乔榛等人各具特色的音色,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赏。
他们在译制过程中,有时碰到要求高,难度大的译制片,还经常邀请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电影演员参加配音。例如
舒绣文在《乡村女教师》里配的女教师,
孙道临在《白痴》中配的梅什金公爵和在《王子复仇记》里配的王子,
张伐在《
列宁在1918》里配的列宁,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叙一在抓配音质量上也是一丝不苟的,配音质量过不了关,影片决不出厂门。如1980年,正当他去美国访问期间,厂里译制完成了西德影片《古堡幽灵》,他回来审查时,发现有几场戏在风格掌握上与原片有差异,于是立即推倒重来,直到合乎要求,才予通过。第三,他在紧张的工作中,身体力行,逐渐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每天早晨七点三刻之前,他一定会骑着他那辆旧自行车出现在厂区,开始例行的巡视,检查各个部门工作是否到位,以保证八点钟一到实录棚可亮起红灯准时开工。不论什么生产任务,他都亲临生产第一线,和职工同甘共苦。在他的带动下,译制片厂逐步形成了一个讲效率,能苦干的好厂风。
1960年8月,他们仅用五天,如期译制出有二十大本的
日本故事片《
松川事件》。这部影片的译制,是周总理亲自下达的任务。如果按一般译制程序,《松川事件》的完成至少需要四十天时间,而这次陈叙一就是这样带领全厂职工,奋战一百零八个小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凡是遇上需要赶时间的译制任务,总是交由
上海电影译制厂突击完成。
陈叙一生前翻译的最后一部作品是
美国电视连续剧:《黑暗的公正》,此时,他已患喉癌,刚做了声带切除手术。尽管无法言语,但陈叙一翻译好交到导演手中的剧本,每一页稿纸四边的空白处,都写满了有关台词的注解,甚至还会注明:影片中的人在玩什么牌,怎么个玩法,演员们应该怎么叫牌。
1992年4月24日,陈叙一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5岁。他并没有像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一样“倒在话筒前”,却是在床上看剧本时突然
昏迷。弥留之际,女儿依然看见,他的手指还在床沿上一下下敲着数音节。
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贝倩妮(贝贝)为其孙女。
个人作品
陈叙一不仅仅是个优秀的翻译家,而且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译制片导演。他自1953年翻译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萧邦的青年时代》后,接着又翻译了《
匹克威克外传》《偷自行车的人》《
王子复仇记》《
孤星血泪》《
雾都孤儿》《
简爱之约》等数十部外国电影剧本。他导演的影片有《绑架》《
华沙一条街》《王子复仇记》《白痴》《白夜》《可尊敬的妓女》等四五十部。他不论从事翻译,导演的
英国故事片《王子复仇记》,为了尽力保持
莎士比亚原著独特的语言特色,并忠实于影片演员和导演的艺术风格,在着手翻译前他就找来了国内有关《王子复仇记》的各种版本,包括这部影片的拍摄资料,以及影评,剧评和演员的生平介绍,艺术创作手记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他正是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然后对配音演员进行介绍和启发,并提出自己的要求的。这样,终于出色的完成了这部名片的译制工作。
个人成就
陈叙一在译制片的艺术实践中,还有所创造的摸索出采用短片段的配音方法。过去译制片的配音,为了保持配音演员情绪上的连贯性,每一次配音片段都很长。他感到这样配音,会增加演员的情绪负担,有时稍有不慎,往往就得整段重来,既费时间又影响质量。现在他采取录制前先要求演员作好充分准备,录制时只要演员对一下口型就可以了,这样做,不仅没有影响感情的连贯,而且把录音时间大大缩短了。经过大家的努力和不断改进,现在录制一部影片,只要四到五天就够了。
80年代中后期,陈叙一翻译、导演的影片少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培养翻译,导演和演员的接班人上。他尽量把一些中青年推到生产第一线,并在实践中手把手的进行指导。他在带接班人时,可以说已把自己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保证译制片事业后继有人。
人物评价
多年后,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深情地回忆道:1992年4月25日清晨,陈叙一同志停止了呼吸,但是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留在
上海电影译制厂同仁们的心里。这位享年75岁的老厂长,是
上海市译制片事业的奠基人,是我们译制厂的瑰宝!当前面临着
改革开放的时刻,我们是多么地需要他啊!我们知道他也舍不得离开这个阵地。他在声带被切除、顽强抵御癌症病魔的同时,仍然时刻关心着厂里译制片的艺术质量,并逐字逐句地为译出的剧本润饰台词,支撑着病体来厂里参加鉴定每部影片实录完成的配音质量,提出很关键的修改意见。在他看到演员们把戏配得神韵恰到好处,而抿紧嘴唇露出一丝欣慰笑意的脸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译制片事业的爱有多么深。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