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缜(1913年12月6日—1939年7月),又名熊大正,男,出生于上海新闸路,祖籍
江西省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
1931年,熊大缜考入
清华大学,在校期间,成功试制并拍摄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1935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兼
理学院院长
叶企孙助手,参与清华南迁工作。1938年4月,熊大缜放弃赴德留学的机会,推迟结婚,加入
八路军,化名“熊大正”,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兼技术研究社社长,领导研制烈性炸药、
地雷和
无线电设备。
1939年4月,熊大缜被冀中军区锄奸部以“
中国国民党特务”罪名秘密逮捕;同年7月,他在日军“扫荡”转移途中被处决。1986年8月20日,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按因公牺牲对待。2015年12月6日,熊大缜纪念碑在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揭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熊大缜,1913年12月6日生于上海新闸路,祖籍
江西省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他曾经就读于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
在校期间
1931年,熊大缜考入
清华大学,第二年入物理系学习,在校期间深得当时清华大学理学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叶企孙的赏识和器重,师生关系甚为密切。在叶企孙培养教导下,熊大缜进步很快而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有超过一般人的操作能力。他曾从学校物理系借了一架
徕卡式
照相机,在学校里开了一家小照相馆,取名“清华照相馆”,自己当老板,一年内居然挣了许多钱,还添购了一些新设备。
1935年,熊大缜于清华物理系七级毕业,他的毕业论文选择了与军事新技术密切相关的《红外光照相术》。当时在国际上红外摄影还是极为保密的军事技术,国内没有任何资料,又缺资金。熊大缜利用物理系光谱实验室和X射线
衍射对胶卷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站在香山
北京香山公园香炉峰峰顶上,竟拍出了整个清华园的俯视全景图和整个北平城的全景图。此事在当时的
清华大学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经证实,这张珍贵的照片为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同年秋,他因品学兼优而留校当助教,继续从事
远红外线研究。他平时住在
叶企孙家,师生二人情同父子。1936年,他为科学家
吴有训和
余瑞璜的X光实验室设计制作了那时中国少见的大型连续冲洗暗室。
1937年,清华大学派熊大缜到德国留学,但在出国前“
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举校南迁,与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合并成国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迁校的过程中,叶企孙全面负责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抢运工作,熊大缜放弃出国机会,做了叶企孙的重要助手。
参加抗日工作
1938年4月,熊大缜经叶企茹与孙鲁(大缜
清华大学同学)介绍,通过中国共产党在
北平市的秘密工作人员黄浩,与党的“平津保交通站”负责人、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张珍引荐,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刚到
冀中根据地时,这里的军工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一缺人才、二无原料,暂时也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他首先被安排到
冀中军区印刷所当所长。虽然所做并非所学,熊大缜还是展现了卓越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同年
端午节,熊大缜化装潜入
天津市,寻求恩师
叶企孙的帮助。在叶企孙的动员之下,一个多月内就有近百名平津大学生进入冀中,聚集在熊大缜的麾下。
1938年7月,熊大缜被破格提升为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他组织成立了两个专门的研究室,进行科技攻关,并亲自担任烈性炸药技术研究室的领导。在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不分昼夜地刻苦钻研下,一种大威力的烈性炸药被研制出来了。当时这种
三硝基甲苯烈性炸药的技术在全国居首位,被广泛应用于“
地雷战”“
伏击战”之中。在熊大缜等人的领导下,
冀中根据地的
炸药厂不断壮大,成为一座拥有2000多名工人,能制造大批量
地雷、
手榴弹、复装子弹,并能修理各种枪械的大型兵工厂。
人物去世
1939年1月,时任国民政府
河北省主席的
鹿钟麟派一个考察团到冀中,有个叫方平的团员到了供给部,熊大缜见方平是读书人,试着用英语与之交谈,双方一下子交流顺畅起来,越聊越
投机。这让供给部的政委王文波在一旁听不懂,又气又恼,将这事当成特务嫌疑上报了。
1939年春天,国共关系急剧恶化,共产党在各个根据地都成立了锄奸部,发起了一个旨在清洗汉奸特务的锄奸运动。
冀中军区也成立了锄奸部,抓捕了熊大缜、门本忠、张方等技研社全部技术员,接着又把供给部、
炸药厂、印刷所、卫生部、医院、电台、银行、学校、报社、商店等部门中平津来的所有知识分子通通抓了起来,总共有100多人,搞出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特务汉奸案。冀中抗日根据地一下子抓了这么多知识分子,远在
延安市的党中央震惊了,党中央派彭真和许建国等人到冀中复审。复审最后的结论是:逼供不足为凭,锄奸扩大化应予纠正。除熊大缜尚需进一步审查外,其余人员全部释放;同年7月,熊大缜在日军“扫荡”转移途中被处决。
1983年,此案经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认真复查,定为冤案。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为熊大缜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按因公牺牲对待。198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
叶企孙文章,其中详细介绍了熊大缜的抗日事迹。最后,
清华大学立碑,纪念清华大学的杰出英烈,上镌30人名字,熊大缜为其中之一。
2015年12月6日,熊大缜纪念碑在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揭幕。
相关事件
根据地研制炸药
1938年
端午节前一个月,熊大缜派刘维(系
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生)去
天津市找叶企孙谈冀中对炸药和
无线电收发报设备的需求,叶企孙协助其找到王崇植帮忙获取制造炸药原料,还介绍了一位
化学工作者
林风,制造地点在天津
租界内。端午节时熊大缜来到天津,通过王崇植认识
王绶青(王若僖)协助获取装配无线电收发报机零件。
熊大缜来天津还为技术研究社“招兵买马”,
叶企孙介绍
汪德熙、李广信等人前往冀中。因黑
发射药的威力较小,有人尝试用
氯酸钾代替
硝酸钾制火药,以提高爆炸力,但因缺乏技术,曾发生重大爆炸伤亡事故。汪德熙等人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用氯酸钾制炸药的问题,此外还制备成功雷汞
雷管、电动引发雷管和
地雷。
受锄奸运动牵连
熊大缜去
冀中根据地后很快被提升为军区供给部长,然而,部分领导对其出身来历心存疑虑,并对其展开监察。“熊案”的直接起因与“天津党政军联合办事处”有关,该办事处成立于1937年,是由国共两党共同协商建立的统战组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
王绶青期望熊大缜能促使吕正操与
鹿钟麟的合作,
叶企孙同样抱有此愿望,这对熊大缜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8年秋,熊大缜主动与鹿方来员联络而被怀疑,1939年4月,他被冀中军区除奸部队以“
中国国民党派遣特务”的罪名逮捕。平津学生几十人亦被捕,其后除熊大缜外其余人均被无罪释放,唯独熊大缜仍被认定为特务。1939年7月,在机关转移途中,押解人员在未获得组织决定的情况下,将熊大缜野蛮处死。三个月后正式宣告:熊大缜为汉奸、国民党特务,已被处决。
人物评价
熊大缜外表英俊,学习成绩优异,在表演话剧、打网球等文体活动中永远是焦点。他用理想浇灌希望,用知识报效祖国,用自身所学诠释了红色气质。(
中青网 评)
熊大缜在参加
八路军之后,为了不连累亲友,化名“熊大正”,告诉世人,过去的
清华大学才子“大缜”已经不存在了,在抗日战场上,多了一个叫“大正”的战士,他用26岁的热血青春,堂堂正正地书写了“大正”两个字。(历史文化学者刘深 评)
人物关系
熊大缜的父亲熊正琦(1882~1938),字幕韩,号木庵,19岁为
秀才,21岁中
举人。民国时曾任
吉林省财政厅长、国会议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