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龙士(1889年-1990年)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原名品一,字翰云,斋名墨趣斋、堂号百寿堂。萧龙士出生于
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今安徽省
宿州市萧县)。他早年毕业于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南京艺术学院),并师从艺术大师
齐白石。 萧龙士与一代大家
李可染、
李苦禅、
许麟庐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书画风格上承扬州八怪、
吴昌硕和齐白石,同时启发了江淮大写意画派。他擅长绘画竹、梅、菊、松、
佩兰、荷花、牡丹和雁来红等题材,将南吴和
北齐的画风融合于一体。他的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 1924年,
潘天寿首次欣赏到萧龙士的作品,并给予高度赞誉,称他为“江北第一画家”。1935年,萧龙士与刘惠民、许彦达、范慈仁和刘光辉结为桃园五友。1950年,萧龙士第三次前往北京,正式拜
齐白石为师,并获得大师亲刻的“龙士”印章作为纪念。 萧龙士先后担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以及中国民盟盟员、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他还出版了多本画集,包括《萧龙士画集》、《萧龙士蕙兰册》、《萧龙士百寿画集》和《萧龙士百寿纪念集》等。 萧龙士的艺术成就和贡献使他在中国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儿子
萧承霭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继承了萧门的良好家风和精湛画艺。萧承霭擅长绘画墨竹、
八哥、鹭鸶、梅花、
芭蕉和兰石等,他的作品笔法苍古浑厚,雄强豪迈,展现了江淮大写意的真意,备受赞赏。 萧龙士于1990年去世,但他的艺术作品和影响力仍然在中国艺术界中流传和受到赞赏。
人物生平
启蒙教育
1889年5月16日(清光绪十五年),萧龙士出生于江苏
徐州府萧县萧场村,原名萧品一。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入村塾启蒙。课余,常用纸蒙在课本上描绘插图,也爱画野花、飞鸟。祖父见爱,借来画谱,供其临摹。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读书奋发,自书春联:“云过琴书润,春来翰墨香。”遂自号翰云。
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入萧县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萧县师范讲习所。
1908年2月(光绪三十四年),在萧县师范讲习所毕业。3月,回籍在刘套筹办小学。
1910年(光绪三十六年),被聘为萧县师范讲习所教师。
1913年(民国二年)春,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徐州)讲习科。
1918年(民国七年),调任萧县教育局教育委员。
1921年(民国十年)年,在徐州苗聚伍家和
李可染相识,互相观摹作品,颇为投机,此后常有往来。
早期习画
1923年(民国十二年),经李可染介绍,入
刘海粟创办的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校,插班二年级。
1924年(民国十三年),
潘天寿初见他作品,极为赞誉,称为“江北第一画家”。业师
诸闻韵常约他登
吴昌硕府上求教。
1925年(民国十四年),在美专毕业,刘海粟校长致词,
蔡元培到会祝贺。业师许醉侯和吴昌硕在他的画作上题词。
任教生涯
1926年(民国十五年),在
徐州市参加欧亚艺术研究会,并在浙江会馆与赵松子、
王继述联合举办画展。与王继述、阎泳百、
王子云、
李可染等共创徐州美术学校。萧品一易名为萧龙士。
1927年(民国十六年),在徐州
快哉亭公园举办个人画展。展画百件,历时三日。
1929年(民国十八年),萧龙士以得意佳作一百又六件,在云龙山放鹤亭义展义卖,三日售完,得款全部捐献,赈济徐州灾民。
1930年(民国十九年),在上海晤杭州国立艺专校长
林风眠,林校长誉萧龙士之画为“艺界之光”。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萧龙士《兰草》一幅,被送参加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展出,并刊入画册。先后在徐州艺术专科学校,
徐州市铜山中学教美术。
1935(民国二十四年)年,萧龙士与刘惠民、许彦达、范慈仁、刘光辉结为桃园五友。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参加《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赴南京参加美展开幕式,拜见了
于右任、
叶恭绰、
黄宾虹、
沈尹默等名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苏豫皖边成立国立二十一中,萧龙士应聘为美术教师。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先后任萧县流动中学和
永城市中学美术教师。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在
徐州市与郑培心、
李可染,佟苏丹、王祥甫、
王寄舟等组织中原艺社。参加艺社活动的还有胡叙之、张之仁、卓启俊等人。在南京举办画展,著名画家
陈之佛、
张书旗、
傅抱石联名评介。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萧龙士在镇江慈幼院举办画展,以义卖资助慈幼院。家乡连年水旱灾害,萧龙士将
废黄河大堤以南土地二百余亩,全部献出济贫。
拜师交友
1949年春,萧龙士携画友
刘惠民,甥郑正去北京,经李可染引见,拜
齐白石大师。
1950年,萧龙士第三次去北京,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大师亲刻“龙士”印章赠作纪念。
1951年5月,参加了全国举办的《抗美援朝义卖画展》,萧龙士作品被选三十幅。
1952年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1963年
春节,在
合肥市与梅华、
孔小瑜、
申茂之、
童雪鸿联合举办五老画展。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作品《兰八哥》选送第四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展出。被推选为《安徽省书法篆刻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
晚年时期
1978年5月,学生60余人,在
逍遥津公园为萧龙士祝贺九十大寿,并展出萧龙士得意之作四十余件。
刘海粟、关山月、秦愕生、王肇民、
王子云、
李可染、
李苦禅、
许麟庐发来祝贺作品。徐州报发表记者
董尧的文章《九十高龄当奋发》。
1979年,萧龙士分别被选为安徽省四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委。10月,参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1981年春,萧龙士在
合肥市举办画展,经孙长林介绍,结识山东省美协主席
于希宁、山水画家
黑伯龙。萧龙士与外甥郑正联合在
济南市举办画展。10月5日,刘海粟八上
黄山之后来到合肥,萧龙士执礼恭谨,令陪行人员肃然起敬。
1983年5月16日,为庆祝萧龙士95大寿,从艺80周年,
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美协安徽分会,安徽省书画院、
安徽省文史馆、合肥市工人文化宫等五单位在合肥市举行萧龙士从艺80年茶话会。8月30日,《
徐州日报》以题为《年高艺精,香远益清》载文,简介萧龙士艺术生涯。
1984年7月20日,北京成立齐白石艺术开发交流中心。萧龙士被推选为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席。被聘为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
1985年,和三位离休老同志
黎光祖、蒋德功、张学祥一道组建松风竹雨社。
1986年4月,安徽省政协成立庆祝“萧龙士百岁寿辰筹备组织”。
1987年元月,萧县教育局向萧龙士颁发“教育奖学金基金会理事长”证书。
1990年10月17日,于
合肥市逝世,享年100岁。
绘画风格
特点
萧龙士擅画竹、梅、菊、松、
佩兰、荷花、牡丹、
长春花等题材,以兰、荷过人,兼攻山水人物。画风融
杨吴北齐画风于一体,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沉雄老辣;尝题“握笔应书民心愿,凝神当思国前程”的书作以表达其情怀。
萧龙士荷花小品,笔墨至上、形神兼备,枯湿浓淡、苍韵鲜活,笔简意、趣味无穷。兰花点线交融、穿插有致、浓淡相宜。以书画及题款来抒发自己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不慕荣利的崇高情怀。
在荷花图上题道:“出生于污泥,岂有不染尘,叶新花更红,贵在常洁身。”在兰画上写道:“深山一
小草,淡泊而妖娆,能增山色美,不似牡丹娇。”这些都是他完美内心世界的独白和高尚情操的形象化。
主张
萧龙士一生致力于大写意花鸟,作画用墨尤为厚重,主张无论字和画,都要厚重,只有厚重的功力才有厚重的笔墨。字画没有分量就没有看头,作画主张形是外在的,神是内含的,形和神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一件绘画作品,形是神的基础,有其形,才能传其神;神是形的主宰,有其神,形才获得了生命。故有形有神,形神兼备,才称得上一件好的艺术品。画荷叶主张当以泼墨、破墨、积墨三法为之,方可力透纸背、香远益清。
提出用笔用墨“十不”:“重而不浊,淡而不薄,简而不略,草而不率,轻而不浮,艳而不俗,媚而不妖,黑而不恶,粗而不霸,细而不弱”。
“画家爱山情满于山,爱水情满于水,爱兰情满于兰,爱荷情满于荷,他爱的东西充满真情,他画出来的东西才能感人。如果他自己都无动于衷,他的作品如何能打动别人呢?”
主要成就
书画艺术
萧龙士是集花鸟、人物、山水画于一身的多能画家,是诗歌、书法与绘画理论诸方面都有深厚功力的艺术家。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被后人尊称为“安徽八老”。其大写意绘画艺术是对
吴昌硕、
齐白石大写意的继承与发展,为大写意绘画史增添了承前启后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此基础上开启和创办了在中国画坛上具有一点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江淮大写意画派”。并挟新安画派在中国画史上有巨大影响。《
安徽画报》、《江苏画刊》、香港《文汇报》等报纸画刊均辟专栏介绍其艺术事迹。
美术教育
萧龙士受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期间多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当过小学校长、美术教师。是当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弟子、门生,他教学生学画,首先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标准。他本人身体力行,一生不为名利,谈博利禄。在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中,倾注了毕生心力为人、为师、为艺,为后人留下累累艺术硕果,赢得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已是卓然成名,如郑震、刘惠民、
郭公达、
丁培生、王少石、郑正、
薛志耘、欧阳龙等。他们从萧龙士手中接过传统而富有创造性的画笔,自己攀登艺术的高峰,继承和发展“江淮大写意画”的绘画艺术。
个人作品
作品
萧龙士其一生的画作达3万多幅,代表作品有《兰草》、《春兰》、《兰八哥》、《乞丐图》、《
兰竹图》、《有根何处不发芽》、《墨荷图》、《兰香四射》、《皆大喜欢图》、《白梅》、《兰石芭蕉图》、《春梅图》、《雄鸡唱晓图》、《香远益清》、《经霜益艳》、《碧天垂影》、《牧童图》、《伯牙学琴图》等。
画集
代表画集有《萧龙士画集》、《萧龙士蕙兰册》、《萧龙士百寿画集》、《萧龙士百寿纪念集》等行世。
轶事典故
白石赞画
1949年,萧龙士当时在画坛日渐成名,但强烈的求知欲又驱使他迈出新的步伐。已是花甲之年的萧龙士,背起行李千里迢迢来北京拜见
齐白石,在齐翁弟子
李可染的介绍下,带去几幅作品请白石老人指教,白石老人看后连连称道,并当场挥毫,在他的一幅《荷花》上题道:“此萧龙士先生所做,未见其人,也未见其画,国有此人而不知,深以为耻,想先生不曾远游也。”翌年冬天,齐白石正式收他为弟子。
义展捐款
抗战期间,萧龙士以画笔为武器,宣传民众,动员抗日,先后在
徐州市、南京、
镇江市等地,举办书画义展,将收入捐给抗日救亡工作。1951年,何香凝等著名人士发起“
抗美援朝战争”,吁请艺术家拍画义卖,正在北京学习的萧龙士毫不犹豫地拿出身边所有的包括
齐白石给他题款的珍品献给义展。
解放初,刚刚经历
淮海战役的
萧县人民又遇上大水灾,萧龙士先生又尽出多年的收藏在徐州进行义展,将其收入全部捐献给政府救济受灾人民。
人物评价
刘海粟:比其人其画,为花中兰蕙,有古君子之风,令人肃然起敬。
潘天寿:论年龄龙士为我兄长,论意志,我不如龙士,惭愧!江北第一画家。
齐白石:龙士画荷,吾不如也。
冯其庸:萧龙士先生的画,其用笔之苍润。构图之超奇,即使置之于“八怪“之中,亦不多让。吾曰:萧老,画师也,人师也。
刘海粟:龙士之画,铁线纷披、遒举更胜昔年,墨韵四溢,张吾素壁,觉其须飞动,香风四荡于几案间。
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
吴昌硕:人为多愁少年老,花本无愁老少年,翰云学弟画甚工,将有大成定无疑。
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
赖少其:萧龙士先生善画幽兰,其兰翩翩有君子之风,千姿百态,妩媚多娇,使人肃然起敬,我们敬重萧龙士先生,不仅因为他年高艺精,还因为他品德高尚,为人谦虚自约,处事豁达大度,待人和蔼可亲,人们常说,画品则如人品,诚然!
黎光祖:萧龙士先生乃声名远播、德艺寿三高之大师也,先生之德如日月经天,为人所共仰。
李苦禅:龙士哥画兰,老辣纷披,可称全国第一,当代无人可比!
陈之佛、
傅抱石、
张书旗联名评价:先生精研六法,平素潜心苦志,悉心研摩,故下笔落墨,辄饶奇趣。兰石洒脱有致,尤以墨荷数帧,神姿飒爽,笔力伟健,大有八大风格。
“我们敬重萧龙士先生不仅因为他年高艺精,还因为他品质高尚,为人谦虚自约,处处豁达大度,待人和蔼可亲,人们常说:‘画品则如人品’,诚然萧龙士先生善画幽兰,翩翩有君子之风,千姿百态,妩媚多姿,使人肃然起敬。”
人物纪念
纪录片
1989年,
中央新影集团为萧龙士拍摄纪录片《画坛寿星》。
艺术馆
在
萧县、
徐州市、
宿州市分别建有
萧龙士艺术陈列馆、
萧龙士艺术馆。1998年9月,
萧龙士艺术馆建成。坐落于徐州市富国街中心地段萧老旧居原址之上,由张云生、张绍俊、欧阳龙等同志倡导、
徐州市人民政府委托
鼓楼区人民政府筹建,以展示萧龙士在
书画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在人格方面的崇高品德。
该馆分设展厅和接待室两部分,采取分体活动隔离结构,以尽量满足展示需要,格局典雅。由著名画家
许麟庐萧龙士所书的“萧龙士艺术馆”门匾,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萧龙士后辈遵从萧龙士爱国爱乡的遗愿,捐赠萧龙士书画佳作65件,
刘海粟、许麟庐等师友作品28件,及萧龙士生前所用的部分实物同时在馆内陈列。
画集
2012年7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萧龙士》(
大红袍花椒)由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萧龙士》画集搜集作品八百余幅,从中筛选180幅出版。作品以花鸟为主,杂以山水、人物和书法,集中展现了萧龙士从风华初现到终老,长达90年的艺术生涯,系统介绍了他的丹青追求和艺术成就。8月16日,在
合肥市举行了首发式。
萧龙士墓
萧龙士墓在安徽合肥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大蜀山文化陵园内。